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于戒律的相關開示

  關于戒律的相關開示

  我們今天講戒律。戒律裏有很多內容,包括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別解脫戒裏也有很多內容,我們現在學修的是八關齋戒和居士五戒。我們在《善者戒行》裏簡單、概況地講過那些戒律。如果詳細地講,還有受戒、開戒等很多內容。若是真正把戒律學會了以後,受持起來並不難。但是因爲現在我們不懂,所以覺得受戒難。

  很多人根本不敢受戒,怕犯戒。有的受戒以後遇到違緣障礙了,也不知道可以舍戒,不知道還有很多方便的做法,所以破戒了。戒律有很多種,但是要根據自己的根基和因緣而受。不是誰都可以受戒,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受戒。若有智慧、有方便,受戒非常容易。我們首先要學習戒律,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後我們有時間、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再仔細講。懂得多了,持戒也會更容易一些。

  其實受戒本身是一種解脫,但是很多人受戒以後卻有矛盾、有壓力了。不會受戒,所以有壓力;不懂戒律,所以有矛盾。很多時候,不同的戒條看起來也有沖突,這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受持的。受戒了以後,也有迫不得已的時候,也可以開戒。明白了以後,受戒就一點都不難了。

  現在我們的情況是:一不敢受戒,二守不住戒,只能破戒。其實不敢受戒,就是因爲不明理,沒有明白受戒的必要性以及受戒真正的功德和利益。佛法裏講戒、定、慧。戒是基礎,有戒才有定,有定才能産生智慧。不守持戒律無法得定,沒有定就無法生起智慧。我們學佛、修行、成就要靠戒律。戒律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沒有戒律就不會有任何的功德和成就。作爲學佛人,作爲修行人,一定要受戒。有了這個基礎,才會有其他的功德和成就。

  受戒也是很多世間福報的來源。我們講八關齋戒功德的時候,講了很多受戒的功德。八關齋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最簡單的幾個戒條,都有那麼大的功德和利益,別的就更不用說了。居士五戒雖然戒條不多,但是受持的時間比較長——一生一世。菩薩戒、密乘戒有根本戒、支分戒等很多戒條,時間是乃至菩提果——直到成佛。時間長,戒條多,要求高,所得到的功德和利益也多。

  受戒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不管你要成就世間的事業還是成就出世間的事業,都要靠戒律。戒律清淨的人什麼都不用怕,一切都會順利吉祥。所以說,受戒很重要,我們都應該受戒。

  現在很多人都不敢受戒,怕犯戒。犯戒是難免的了,作爲凡夫不可能不犯戒,但是可以忏悔。受戒了就不能隨便,一定要以正知正念、以佛法來對治煩惱習氣。如果實在因爲不明理、不深信、煩惱重或習氣重而犯戒了,我們可以通過忏悔來清除。

  佛講戒的時候,首先講的是怎樣受戒,在具足何種因緣和條件的情況下能得到戒體;其次,講得到戒體以後應該怎樣去守護它;再次,講一旦破戒或犯戒了,應該怎樣去恢複,去彌補。尤其在密宗裏,沒有定業,任何罪業都能忏除。所以比較有智慧的人,即使犯戒了也能解脫,因爲他犯戒後會立即忏悔。但是沒有修行,沒有智慧,不明理的人,犯戒了很難解脫,因爲很多時候他不知道自己犯戒了,即使知道也不懂怎樣去忏悔,所以很難鏟除業障。因此,明理的人容易在這種狀態中解脫,不明理的人解脫就難了。

  要通過忏悔忏除業障。什麼叫忏除業障?就是將業障與自己的相續分離,不讓業障與自己的相續共存,不讓業障儲存在相續中。如果犯戒了、造業了,要及時忏悔,最好的對治是忏悔不過夜,中等的對治是忏悔不過月,最差的對治是忏悔不過年。對治得越及時,消業越容易,時間越長業障越不好忏除,過了叁年以後業障就很難忏除了。所以我們應該受戒,然後盡量不犯戒,一旦犯戒了就猛厲忏悔,越快越好。

  有人說:“犯戒了也沒事,我可以忏悔,通過忏悔都能忏掉。”如果以這樣的心態犯戒,就很難鏟除業障了。作爲凡夫,我們還有很多煩惱,有很多不好的習性,有時候身不由己,不知不覺地犯戒;嗔恨心一上來控製不了,就犯戒了;貪心一上來控製不了,就犯戒了;習氣重,不知不覺地又犯錯犯戒了。但是我們通過忏悔都可以鏟除這些罪業,以後一定會注意,能更加謹慎,這樣你又進步了,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如果因爲怕犯戒受到懲罰而不敢受戒,這也是自私。“我受戒以後如果犯戒了,護法懲罰我怎麼辦?佛菩薩不高興了怎麼辦?”于是就不敢受戒。不受戒就不能解脫,不能成就。

  受戒以後必須嚴格守護,盡量做到清淨持戒。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很多道理還不明白,有時候肯定會因不明理而犯戒;有時候雖然明白了一些,但是還沒有深信,然後也會犯戒;有時候也知道、也相信,但是煩惱重,煩惱一上來就犯戒了;有時候因無始劫以來的串習重,不知不覺又犯戒了。盡管如此,我們可以立即忏悔,越快越好,抓緊時間把這些罪惡和自己的相續分離。忏悔就是知錯改錯,這也是一種進步。如果你認識到錯誤,立即改正了,這也是一種成就。忏悔的過程中也在開悟,也在成就,也在進步。其實不怕犯戒,只怕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錯。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就是只能破戒。迫不得已的時候肯定會破戒,現在你的相續、根基、修行層次就在這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有的還是不明理,其實很多情況下,佛都允許了,有開戒的時候,你就可以方便地做一些事情;實在不行,還可以把相續中的戒體舍掉,過後再重新受,這也是一種方法。

  其實,如果有智慧、有方便的話,一點都不難。受戒、持戒應該是一種輕松自在的狀態,但是現在很多人受戒是一種控製,一種束縛,不是一種解脫。我們一受戒,心裏就開始有壓力了,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的事情會與戒律産生矛盾和沖突。這說明你還是不明理。多學一學,慢慢就好了。其實這個時候應該比較對衆生是利大還是弊大,這樣取舍就不難了。若是對衆生利大弊小,就可以大膽地進行;若是對衆生利小弊大,就嚴格守護,絕不犯戒。

  我們爲什麼要在培訓期間安排這樣一個課程呢?就是因爲這些對大家來說太重要了,很多人都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今天學戒,很多人都沒當回事,沒有抓緊時間,也沒有用心學,認爲像單位或公司裏的一些規章製度一樣。不一樣啊!我們是在追求解脫,追求成就。如果沒有戒律,沒有受戒持戒,怎麼能解脫,怎麼能成就呢?

  現在有的法師不敢講戒律,怕人們不接受,都跑光了。必須要講戒律,必須要懂戒律!不懂才會跑,懂了以後不會跑的。沒有戒律的基礎,學佛是不會穩定的,有一天一定會灰心退步。就像修建高樓大廈,沒有地基是不會牢固的,有一天肯定會倒塌的。同樣,如果不受戒,不懂戒,盲目地學,盲目地修,這種人一定會出問題。

  如果大家真心想解脫、想成就,一定要一步一步地來,別著急,別總去找感覺,找覺受,那些都不可靠。我有時候講一些比較高深的法或者境界的時候,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興致勃勃。但按次第、系統地講一些方法,都不怎麼愛聽,也不感覺殊勝,問題就出在這裏。剛才講的那些沒有按次第,按程序,偶爾一兩句說到你心裏去了,就像是打麻醉針,吃去痛片一樣,當時好受一點,心裏亮堂了一些,舒服了一下,就覺得太殊勝了。其實這個並不殊勝,它是暫時的,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要解決根本的問題就要按次第,按傳承,按儀軌學修,最後才是真正的成就。任何時候都不會灰心、不會退步,不會動搖,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才是真正、究竟的解脫。之前都是假的,不可靠。

  你們現在學佛修行,有時候有一些好的覺受,就高興得不得了,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開悟了、成就了?不是!不要去找感覺,感覺肯定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覺受也是,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有時候對自己挺有信心,覺得自己改變了很多,進步了很多;遇到一些對境或者困難的時候,對自己又沒有信心了:“哎呀,我太差了,太不行了。”這都是錯誤的想法,都是障礙。你的感覺是一個分別念、妄念。妄心不可靠,真心才可靠。

  大家應該按清淨的傳承,按完整的儀軌,按次第修學,這不會有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就,就能解脫,但最終你一定會成就,會解脫,所以不要著急。在修行的過程中,要輕松自在,但是也不能懈怠散亂,這個度要把握好,不緊不松,穩穩當當,按部就班就行了。

  感覺好不好無所謂,有進步沒進步無所謂,有成就沒成就也無所謂。相信上師叁寶,相信自己,堅定信念,死心塌地地學修,一定會成就的。這些都很重要!真心想解脫、成就,必須要這樣。

  我們通過四外加行修出離心,通過皈依、發心來修菩提心,通過消業、積福、上師瑜伽修大圓滿——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這個程序、次第是不會變的,這是一條完整的解脫、成就的道路。我們在皈依的時候就已經下決心了——以正法爲道路。現在我們修的四外加行、五內加行,以及後面的特加行、正行都是我們的道路。這樣一條路,只要我們穩穩當當地走下去,最終一定能成就大圓滿,不會有問題的。因爲從普賢王如來到現在,無數的衆生通過這條道路最終到達了彼岸,到達了圓滿的境界。

  我們的傳承,遠傳有無數的曆代祖師,近傳也已經有十八代上師了,有些是通過如來密意傳,有些是持明表示傳,還有些是補特伽羅耳傳,通過這叁種方式傳承下來。這些傳承從來沒有間斷過,法脈也沒有被汙染過。

  末法時期,到哪裏找這樣一個清淨、完整的傳承呢?好多傳承都已經間斷了,被汙染了。但是我們曆代祖師的成就和境界一個比一個高,弘法利生的事業一個比一個廣。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們的傳承沒有間斷,沒有被染汙。大家要相信!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太幸運、太有福報了!在這樣的五濁惡世,這麼一個紛雜的年代,我們能夠遇到此法,遇到這麼清淨的傳承,這是一…

《關于戒律的相關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