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法。那时你才能感化众生,众生才会听从你,才能真正得到法益;那时他们才能消除业障,断除烦恼,得到解脱。这才是正确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利他心,才是最究竟、最伟大的利益众生的行为。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慈善家,他们的发心动机我们不好评价。不过,你只给一些人吃的、穿的、住的,这虽然是利他心,也是在帮助别人,但都是暂时的,不是究竟的,也是一种愚痴的做法。我们不能这样。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是智者,应该用智慧去选择。
给众生吃的、穿的等暂时的帮助是扬汤止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要从根本上下手,抽薪止沸,让他们彻底解脱,让他们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迅速圆满。通过讲经说法,让他们学佛,让他们修行,这样他们想得到的幸福、快乐自然就得到了。为了众生发誓成佛,这叫缘起。
我们每天都在念诵: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后面这句就是愿菩提心。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成佛吧?我们现在还是凡夫,怎样才能成为圣人,成为佛呢?就是下决心,为了成佛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学修菩萨的学处——六波罗蜜多,即六度万行,就是行菩提心。
我们每天都发愿,这三句发愿文非常好,要经常念,这叫愿行菩提心。龙钦巴尊者讲过,为果发的愿是愿菩提心,为因发的愿是行菩提心。两种都是愿,一个是为众生发愿成就佛果,是为果发誓;另一个是为了成就佛果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修习六波罗蜜多,它是菩提果的因,是成佛的因,所以是为因发誓。这两个都是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和《前行备忘录》里讲到,一切众生都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父母,他们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在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要报答父母的恩德。而报恩最究竟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解脱成佛。为了让他们解脱成佛,我们就要学修六度万行。
佛教和世间都注重孝道,但是孝和孝不一样。佛教认为,孝敬现世的父母是一般的孝,孝敬生生世世的父母才是究竟的孝。为了孝敬父母,给他们吃的、穿的和住的,这是暂时的孝;为了孝敬父母,让他们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才是究竟的孝。现在很多人,包括我们很多学佛人,都在学孝道,其实想学孝道,就学佛门里的孝道,这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孝道。佛门里的孝道,孝敬的不仅仅是现世的父母,还孝敬了生生世世的父母。你把现世的父母安置于佛果,为什么不把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安置于佛果呢?善男子、善女子们,一定要有智慧啊!
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我们作为金刚弟子,作为大圆满法的修行者,应该有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这是大乘密宗金刚乘的发心,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种圆满。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已经学密了,其实仅是在表面上接受过几次灌顶,会念几种咒语而已,这样不可能就是学密了。
真要学密,学金刚乘,首先要做到五种圆满。五种圆满是显宗和密宗的界限。五种圆满是基础,两个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方法,最后才能成就本尊。只念几种咒语就想成就本尊,简直是白日做梦!学佛修行不能虚伪,应该实实在在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能装!
观五种圆满。住处圆满:将我们所在的地方,正在闻法的道场、住的禅房、吃饭的斋堂以及其他所有的地方,都观为佛的刹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现喜刹土。本师圆满:给你灌顶,给你讲经说法,包括给你辅导的这个人就是本师,就是无量光佛、金刚萨垛佛;在家或单位的时候,家里的先生或太太,单位的领导都是佛陀。法圆满:将所闻的法、讲的法,家里的先生或太太说你、骂你的话,将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言辞,包括批评、训诫、提的意见等,都观为大乘妙法、大圆满法。眷属圆满:将道场的同修、坛城的金刚道友,家里的儿女、亲朋好友,单位的同事,包括自己的下属,都观为莲花部或金刚部的男女本尊、勇士勇母、空行空行母、菩萨菩萨母。大家前后左右看看,能做到吗?对那些你不太喜欢的、比较反感的人,能做到吗?时间圆满:即本来常有的相续轮,和我们本具的佛性合二为一的时间,不是我们的分别念。我们能够分别的概念,都不是本来具有的相续轮。本来具有的相续轮和我们的本性、佛性是一体的,是恒常不变的、本具的、光明的。这样,时时都是圆满,处处都是清净,事事都是吉祥,任何时候都是圆满的、清净的、吉祥的。
无论在道场、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要尽量观为五种圆满,尽量做到五种圆满,这才是修密法的,才是修金刚乘的,才是金刚弟子。如果能这样,就是把五种圆满运用到生活中了,那就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在大殿能做到,在坛城也能做到,真要在家里或单位做到五种圆满就好了,但是很难!
密宗境界高,从空性的角度讲,和显宗一样,也是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显宗的中观,尤其是应成派讲的中观的空性,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密宗在体上与显宗是一样的,但是在显现上不一样。显宗不强调大光明,密宗特别强调大光明,特别强调清净观。一切都要观为清净,处处都要观为清净。显宗也讲,但是没有具体讲,没有强调。
现在,有些藏传的大德高僧评价汉地的禅宗,既不是显,也不是密。密宗有灌顶,有很多方法,但是禅宗没有。所以禅宗不完全是密法,也不完全是显法。禅宗的境界和大圆满的境界特别相似,包括方法都是一样的。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显得我们这边的显宗没有这么高的境界。
处处圆满、事事圆满、人人圆满,这个境界很高,密宗就讲这个!显现上,显宗主要讲的是痛苦、无常、虚假,没有强调大光明,因为它是站在凡夫的角度,以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身所能觉察到的而讲的。密宗是站在佛菩萨的境界讲的,它特别强调相上的清净圆满,一切清净,一切圆满。它还讲,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不是将非清净的观为清净,也不是将非圆满的观为圆满,而是本来就是清净的,本来就是圆满的。就要这样想、这样观。等我们真正成就的那天,不用特意想、特意观,它原本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这个境界就更高、更好、更殊胜了。
你们最好有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最起码也要有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在闻法、修法的时候应有的心态。我们闻法的时候要这样,修法的时候要这样,在大殿听开示,在禅房上座的时候要这样,平时行住坐卧的时候也要这样。最好都能做到,你能将这些都融入到生活当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任何时候都要这样观、这样想。一会儿出大殿就开始想:“这个小小的屋子,我所住的房间是西方极乐世界,自己身边的人是莲花部的尊众,都是菩萨、菩萨母。”时刻把一切都观为清净、观为圆满,就不会起烦恼,就不会有痛苦了!
今天讲的内容非常重要!无论是闻法修法、行住坐卧,还是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时候,发心动机非常重要。发心动机是一种心态,心态是最重要的!佛在经中讲,如果一颗树的树根是药,那么它的枝和叶也是药;如果树根是毒,它的枝和叶也是毒。同样,若是我们的发心动机是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善;若是我们的发心动机是恶,一切言行举止也是恶。
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想学佛修行,功夫一定要下到心地上!心是语言和行为的主宰,它在操纵我们的语言和行为。若是没有心念,怎么能有言语?怎么能有行为?心把握住了,一切就都把握住了;心自在了,一切就都自在了。把功夫下到心地上吧!
《闻法方式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