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桃花林黛玉

  禅门桃花林黛玉

  又是一个难得的下午,大家都很辛苦,我记得上回讲课讲“禅生禅死鲁智深”,我就犯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错误,为什么,非常非常重要的错误,对大家的到来没有致以深深的欢迎,因为前几天有两位老法师圆寂了,这几天心情一直是处于深深的悼念中,所以今天对大家的到来致以深深的感谢!

  刚才在下面有一个小师父提醒我,从新浪网、微博到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来了很多朋友,当然这个排名不分先后,上一回就忘了感谢,这一回一并感谢,感谢各种网,感谢各种朋友。

  上一回我们讲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鲁智深,可以说功夫了得,可以说勇猛盖世,最后参禅悟道,开悟成佛,那么我们今天也讲一位弱不禁风娇喘微微,花容月貌,可以说千古绝唱可以说千古不能再美的人,真正的大美人,大家不用猜,在后面的屏幕上有——林黛玉。

  林黛玉,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美人,到底有多美?那么有的朋友就会说,能美过王昭君?一定能美过王昭君。能美过西施?一定能美过西施。因为今天她是咱们的主人公,所以一定要让她美过一切人。

  大家看这个题目,禅门桃花林黛玉,那么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形容一件事情美好,形容一件事情漂亮得不得了,我们会经常用到这个词——艳若桃花,美若桃花,从古到今,很多丹青高手,书画名家,有画牡丹的高手,有画梅花的高手,有画菊花的高手,世间花卉,被丹青高手,书画名家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跟大家说一句,任凭他丹青高手,人世间有一种东西画不成,唯有桃花画不成。因为桃花太美!桃花美在它开放的时候,就像生命绽放自由一样;桃花美在它落的时候,一片落红,美得让人震撼,美得让人从心底赞叹,但是,任凭你多少丹青高手,你画不出它的精神,画不出桃花的灵魂。林黛玉就是如此!短短的一生,却是精彩无限,短短的一生,却是光照千秋。大家进这个门,我们共同走进这一位千古才女。

  大家不管是从什么资料,从什么书上,来走进林黛玉,大家不免会给林黛玉带上各种各样的成见,或者说各种各样的误解,或者说各种各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坐到这里,把以往的成见,把以往一切一切对林黛玉的误解和误导放一边。林黛玉不是神,林黛玉是一个人,在文学作品中,难免有把她神化的成分,的的确确要把林黛玉当人来看待。艳若桃花,美若桃花,这和她的生命历程有关系,大家都熟悉,林黛玉,走过了十几年的人生旅程,她用这十几年走过了一个完美的人生,就像桃花一样花开、花谢,走过了一条觉悟的人生,大家知道,在林黛玉的年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里,一个小小女孩子还能做到参禅,还能做到才华横溢,是多么的不容易,首先一条肯定她是一个勤奋读书的人,更肯定一条她是一个聪慧过人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聪明绝顶,天赋过人,这个在红楼梦里有体现。当时她和贾宝玉聊天时曾经说过:许你有智慧,就不许我过目十行?大家了解到,一个人要有过目十行的功能,那么考清华、考北大就很容易了。

  林黛玉的才华、林黛玉的诗情在李清照之下吗?大家会很简单的像一个问题,在古代才女中,李清照左右会出现哪几个人?我相信大家数不出三位来就会有林黛玉。在李清照的诗词才华左右,数不到三位,林黛玉就出现了。

  今天的题目叫禅门桃花,林黛玉和桃花到底有哪些因缘?大家知道,在看红楼梦的时候,会看到一幕很经典的(场景):在一树桃花树下,贾宝玉正在读西厢记,当时叫会真记,贾宝玉不爱看其他书,爱看这种书,西厢记,总之不爱看四书五经这一类的。贾宝玉偶然得到一本会真记,就躲在桃花树下看,此时,林黛玉正好拿着她的葬花锄,拿着她的收集花瓣的绣花布袋,叫花囊, 我们在这里很简单的体会一下,林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精彩之处,大家就会想,她只是一次葬花。前几天我也在想,后来想通了,花开的时候她就葬花,看来不是一次,林黛玉葬花,葬的什么?在这里跟大家交代一句,葬的是桃花,桃花树下她和贾宝玉,两个人凑在一块来看西厢记,红楼梦写到这里,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美的人生经历,也是他人生精彩定格的地方,也是两个人两小无猜感情发展到最深的地方。桃花树下读西厢,是贾宝玉林黛玉一生的经典时刻。

  林黛玉和桃花的缘分远远不止这些,有一回林黛玉去看贾宝玉,恰巧贾宝玉不在,大家有的时候就会感觉,林黛玉又小气,又小心眼,又想不开,又痴迷,误会可能就在这个地方产生了。当时林黛玉在这里吃了一个闭门羹,就认为我来找你,你怎么不在,林黛玉就不高兴。咱们在座的年轻人们可能有这感觉,这个符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特别是十几岁的小姑娘,符合这个心态。正好贾宝玉恰巧不在,林黛玉就躲在附近树林里哭泣,掉眼泪,不知不觉就出了一点声音,在这里说到林黛玉和桃花,林黛玉究竟有多美,大家听:林黛玉站在树下哭,也埋怨“咱两关系不错,怎么我来找你,你怎么就不在家,不开门”,这几声埋怨,叫树上的鸟听见了,树上落着几只鸟,鸟都伤心地走了,树上的鸟都飞了,不忍心听林姑娘哭泣,因为林姑娘掉泪,能惊了鸟心,古时候有一句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林黛玉的哭泣能把鸟都伤心了。所以我们在座的不要以为自己有多美,不要以为自己有多强、有多棒,你什么时候能哭得连鸟都伤心了,那你才是真正的美。

  有很多时候,从红楼梦面世以来,由于版本众多,大家会对林黛玉加了非常多的误解,加了非常多的误会,我从十五岁开始看红楼梦,整整三十年,曾几次地,可以说十几次的有,曾经在新红楼梦连续剧上映的时候,我来北京还做过节目,还专门讲过红楼梦,我对林黛玉这个人,从来就没有一点点悲伤的感觉。

  林黛玉后来写成了一首著名的诗词《桃花行》,在这个大观园没落的时候,开始没落可能是在第七十回的时候,大观园的景象就不太妙,已经就开始呈现出可以说是愁云惨雾,不太妙,林黛玉就以桃花为题,写了一首著名的桃花行,并且为了振兴大观园的文化景象,她又组织众姐妹成立了桃花社,桃花诗社,我估计林黛玉要是活在现在,她起码是个董事长,起码是个电视台的台长,或者说,起码是一个报社的社长,要是林黛玉对网络非常在行的话,起码是搜狐的总裁,大家想一想,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成立诗社,并且还能够把大家集合起来做成一件事,况且这一件事名扬海内外,跟阿里巴巴一样,跟百度一样,能做成一个著名品牌,这个桃花社可以说是在林黛玉的一手策划下,并且培养长大的,这就是一番成就。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能做成一番事业,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朋友们,同事们,到目前七老八十了,好多,能做成一番事业的不多。一个林黛玉你要说她心胸狭窄,你要说她目光短浅,你要说她痴情,你要说她悲情,显然是证据不足。在葬花的时候,写成了著名的葬花吟,这里边有一句著名的地方:质本洁来还洁去。这句话大家正确理解,葬花吟的最后一段,因为它太长,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展开来讲。葬花吟的最后一段叫: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我念到这里的时候,大家会认为那是林黛玉写她自己,我们姑且不去下定论。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想到孙悟空、沙僧、猪八戒、唐僧,我们会想到这每个人都有特征,每个人都能代表一个人的一面,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身上又何尝没有林黛玉的影子。

  我们身上又何尝没有王熙凤的影子,我们身上又何尝没有贾探春的影子,又何尝没有贾迎春的影子。难道我们这一生完美吗?不完美!这个答案我也不用大家回答,长叹世间不完美。我们身上一样有林黛玉的影子,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一样有王熙凤的影子,况且下边王熙凤的影子还不少。我们嫁错人的时候,又何尝没有贾迎春的叹息?我们从北京嫁到贵州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少千里遥遥出嫁,何日再见父母。我们又何尝不是有一种远嫁的叹息。

  在这人生路上,我们也都曾经有梦想,都曾经有理想,男同志可以说是斗志昂扬,男同志可以说是胸怀大志,在这里问一句,男同志们,这是你们今天想要的生活吗?你那心中的理想实现了吗?很遥远、很遥远!问一下在座的女同志,你嫁的那个人是你真想嫁的那个人吗?你嫁的那个人当初给你海誓山盟,当初给你捶胸顿足,许了那么多美好的愿望,难道都实现了吗?所以说人生是一场不完美的旅行,人生是一场不完美的意向。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佛教有一句话,无常。无常,今日分手,不知何日重逢,回首即是天涯。虽然说我们今天在这里相逢,我们的结局,我们将来埋在哪里,谁也不敢说。前几天网上有一个热话题,说北京的人死了以后大都埋在河北,所以说这也是我跟北京的缘分,欢迎大家都到河北。河北地方大,再说,也近,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心里就想了,我认识延参法师,我后路无忧。等去世的时候,给延参法师发个短信,我就可以埋进河北,我说,那你这是做梦。为什么?因为我还不知道我埋哪里。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何处是埋你的那座坟墓?不知道。这也是林黛玉一生在探索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大家不要以为林黛玉在担心她的去处,也不要以为林黛玉这是在表白我这一生清清白白来,清清白白去,那就错了,不要给林黛玉加任何帽子,也不要给林黛玉加任何思想,林黛玉就是林黛玉,她是按自己的意思,按自己的思想在活着,不管她是活了十年还是十五年,她是一个…

《禅门桃花林黛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继续阅读 ▪ 美好的礼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