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P2

  ..续本文上一页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四、弃舍大乘持伪法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戒定慧基本三学菩萨戒集诵》言:菩萨地,亦能摄虚空十四,但未宣明解。

  

  虚

  空

  藏

  十

  四

  根

  本

  罪

  

  菩萨戒略颂

  

  虚空藏菩萨经经文

  

  一、盗三宝物

  

  善男子,所谓灌顶刹利王,领国土有自在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则名犯初根本罪。

  

  二、谤三乘

  

  毁谤正法,舍声闻乘,辟支佛乘,舍无上乘。又制他人不令修学,是名第二犯根本罪。

  

  三、夺衣反俗

  

  若复有人,以如来故,剃除须发,身被法服,持戒毁戒有戒无戒,脱其袈裟,逼令还俗,或加杖捶,或复系缚,或截手足乃至断命,自作使他,造如此恶。是名第三犯根本罪。

  

  四、五无间

  

(作五逆罪)

  

  作五逆罪,何等为五?一者杀母,二者害父,三者杀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无间罪,若犯一者,是则名为犯根本罪。是名第四犯根本罪。

  

  五、谤无业果诸邪见

  

  谤无因果,不畏未来,造十恶业道,亦教他人令行十恶。

  是名第五犯根本罪。

  

  六、破坏村等

  

  若彼大臣统理国土,依倚王力,破坏村邑城郭国土,或教人破。

  

  七、妄说空

  

(于少智愚痴人前解说甚深法空,退没菩提,使乐小乘。)

  

  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法空,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馀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

  (于少智人前解说法空,使人怖畏,乐小乘。)

  

  八、退他菩提

  (劝人发二乘心)

  

  初发心菩萨语馀人言:汝今不能乐于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罗蜜,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早发声闻辟支佛心,速尽生死,入般涅槃。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二根本重罪。

  

  九、谤别戒

  

(谤别解脱戒)

  

  初发心菩萨语馀人言:汝今何用受学波罗提木叉律仪,当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先所造作身口意业诸不善行,当得清净,不受未来诸恶果报。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三根本重罪。

  

  十、毁谤声闻缘觉乘

  (谤小乘)

  

  初发心菩萨谓馀人言:汝今不应听受读诵声闻经典,汝当覆蔽声闻经典,声闻法中无大果报。不能断除结使烦恼。汝当听受读诵清净大乘甚深经典,又能消除诸不善业,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此说已,有信受者,二人俱名犯根本罪。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四根本重罪。

   

  十一、嫉毁妄慢过人说

  (似自赞毁他)

  (虚诳妄说得过人法)

  

  初发心菩萨欺妄两舌,希求名称利养恭敬,赞大乘经为他介说,而语人言,我是善解摩诃衍者。为贪利故,见他解说大乘经典得供养者,憎毁轻嫉而自贡高,虚诳妄语得过人法。作此行者,离安隐处,犯波罗夷。于大乘中为犯最重根本罪也。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趣宝洲乘船入海,而于中路自坏其船,没溺而死,不自济命,岂能得宝?如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乘正信船入于大乘深广法海,始得入海身自坏信船,失智慧命。如是愚痴初发心菩萨,以嫉妒故,虚诳妄语得过人法,而犯大乘重根本罪。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五根本重罪。

   

  十二、贪利炫卖言自得

  (意类自赞)

  

  未来世中,初发心菩萨语在家出家初发心菩萨言:修多罗中甚深空义,及以三昧诸陀罗尼忍辱之地种种庄严,是大明智诸菩萨等所可观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又能为他分别演说,我自解了,以慈悲故,为汝等说,汝等亦当随所说行,于深妙法而得知见。彼初发心菩萨,不作是言,我读诵思维,从他闻解,而言自得,皆是贪求利养因缘而自炫卖,违负三世诸佛菩萨及众贤圣犯于大乘最深重罪,失人天路,尚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乘,何由渐进到于大乘?善男子。譬如有人将导众人游行旷野,经过丛林极大饥渴,见彼林中有诸美果而弃舍之,取于毒果,食已命终。善男子,彼人尤尚不能自济,况复兼能度于馀人?彼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之,遇善知识发大乘心,而贪利养轻自炫卖,犯重根本罪,违负三世诸佛菩萨,为诸贤圣之所弃舍,堕于恶趣。是故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罗,不应亲近此恶菩萨,若亲近者,亦皆得罪。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六根本重罪。

   

  十三、持力夺取禅给诵

  (恃力取善比丘物给予好事之流)(或为禅人之物给诵者)

  

  未来恶世,初发心菩萨造作诸杂旃陀罗行,谓刹利旃陀罗,婆罗门旃陀罗,大臣旃陀罗,大将军旃陀罗,毗舍旃陀罗,首陀罗旃陀罗。何等名为旃陀罗义,彼谓造作诸恶心业。此恶比丘,自言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放逸憍慢,嗔嫌憎嫉馀善比丘,共相斗诤,恃大臣力,取善比丘物以奉大臣,大臣得已传以上王。佛法僧物亦复如是。善男子,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七根本重罪。

  (旃陀罗:恶人、屠)

  

  十四、退菩提等廿五心

  

  此恶比丘,恃怙国王及大臣力,自言智慧,自恃财宝行于布施,轻戏毁辱诸善比丘,斗诤恼乱,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舍正经律,颠倒义论,断学般若,离慈悲心,不信如来所说经典,巧方便戒,违法立制,令诸清净善行比丘废于坐禅读诵经典,无苦恼者生其苦恼,有苦恼者复令增长,恒怀恶心坏善威仪,行住坐卧无复时节,毁禁破戒,实非沙门自言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不解经典为他解说(不解作师),邀致四众供养恭敬。善男子,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馀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八根本重罪。

  

  以上共十八根本罪。

  四缠三品犯、舍戒复戒

  

  四缠

  

  ① 于罪有犯更欲造

  ② 无惭愧心

  ③ 深爱乐

  ④ 不见为罪谓功德

  

  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三品犯

  

  四缠具足上品犯,若但以罪为功德或加前三之一二,如是名为中品犯,唯前三者下品犯。

  

  上品犯①+②+③+④

  中品犯④+[…

《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