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低贪生活——广西大学演讲

  佛教的低贪生活——广西大学演讲

  『 2012年2月27日晚上』

  主持人致辞: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最近20年以来,尽管科学家提出了预防污染、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对策,但都没有缓解这些危机。人类需要反思: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才能改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现状?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堪布是著名的佛学翻译家,他精通显密教法,曾跟随晋美彭措法王环球弘法,足迹遍及欧美及东南亚各国。长期以来,他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还应邀到北大、清华等高校演讲,为佛教界和知识界的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

  今天晚上,堪布将诠释“佛教的低贪生活”,引导我们认识心灵净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聆听他的心语,希望各位对佛教的环保理念有所了解。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堪布演讲——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这次来到贵校,跟各位进行学术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正式交流之前,我想谈谈自己的两个感觉—— 一是沉重,一是开心,之后再进入今天的主题。

  首先说沉重的。我虽是第一次来广西大学,不过早在15年前,就跟随上师晋美彭措法王来过南宁了,当时我担任法王的翻译和侍者。记得法王在邕江边住了几天,给有缘信众传讲佛法,又在青秀山举行了放生。15年之后,当我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法王已离开我们好多年了。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法王的形象,尤其法王宣说的教言一直萦绕心头,想到这些,内心就有一种沉重感。

  在生命的旅途中,每个人都遇到过良师益友,不过,人们往往不珍惜和师长在一起的机会,一旦师长离开了自己,才会怀念他们。

  如果各位有兴趣,也可以学习法王的教言。法王的教言非常珍贵,不管任何层次的人,学了以后都会受益匪浅。

  第二个感觉是开心。早在20年前,广西大学的有些老师就在研究佛法了,我和这些老师也有过交流。这次到了南宁,看到他们依然在这条路上潜心探索,我感到非常高兴,这就是对真理应有的态度。其实不仅学佛,不管研究任何课题,都要有长期钻研的精神。如果只是暂时热血沸腾,到一定时候就偃旗息鼓,这不会有什么成就。

  下面进入正题:我站在佛教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座各位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在塑造人生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对于环保问题,大家也应有所认识。当然,环保是个大课题,我这个演讲者智慧有限,不一定讲得非常到位,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一、关注环保,人人有责

  在座有些人是佛教徒,有些人则不一定是,因此,在今天这个讲台上,我不谈宗教信仰,而是谈学术问题。

  有些人可能想:“出家人应该呆在寺院里念佛,为什么要和世间人交流呢?”有这种想法,是不了解佛教的表现。佛教分小乘和大乘。按小乘的观点,出家人追求的是自我解脱,他们应该在深山里修行,在行为上有各种约束,甚至连钱都不能摸。大乘的观点则与之不同,作为大乘行者,不光要考虑自我解脱,还要考虑将众生从痛苦中救度出来,只要对众生有利,有些事不但可以做,而且必须去做。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因此,身为一个藏地的大乘佛教徒,我不能只顾自己念佛,我也有责任考虑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时,作为地球人类的70亿分之一,对于环境保护,我也有一份责任。虽说在生活习惯、价值观方面,我和各位有所不同,而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有共同的目标。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天下大事。所以,大家也要扪心自问:“将来到社会上,我是为自己而奋斗,还是为全人类而奋斗?”如果是为自己奋斗,这就是“小人”之心,不是“君子”所为。当然,你们是受过多年教育的人,我相信,对于环保,每个人都会有一份责任心。

  我个人来讲,对环保非常有兴趣,也参加过多次环保论坛,和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交流,而且经常思考汉地和藏地的环境状况。不过,我的思维比较特殊,有些方面和你们相同,有些地方不一定相同,所以,通过今天的交流,希望彼此都能有所收获。

  二、当前的环境问题

  1、水污染

  目前全球水污染非常严重。据资料显示,在全球的淡水资源中,大多数已经受到污染。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看到一种“水质净化仪”,将它放在盛满自来水的容器里,几分钟后,容器中30%都是沉淀物。见到这种现象,我大吃一惊,甚至有点不敢喝自来水了。大家想想:如果天天喝这种水,这么多杂质要通过肝肾排出,身体的负担会有多重!可是我们又非常无奈,不得不喝这种水,否则只有渴死。

  其实,地球上的水本来不少,全球70%的面积是水域,如果从太空看,地球也是一个蓝色的星球。然而在全球水资源中,能饮用的淡水只占2.7%。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已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以亚洲来讲,长江、黄河、恒河的水质都在急剧恶化。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2、森林储量锐减

  如今,世界森林储量也在锐减。众所周知,一粒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山上有许多小树,直到现在,这些树才长到一层楼高。一棵树成材需要这么长时间,但砍伐一棵树往往只要几分钟,成材与砍伐的不平衡,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供不应求。

  森林的锐减,也导致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最近,云南省发生大旱灾,官方资料显示,全省共230万人受灾,其他有些资料则说,有500万人受灾。专家认为,这次的云南大旱,和印尼的造纸厂在该省砍伐森林有关。

  在非洲,由于砍伐森林导致的气候反常,也造成了习惯性的旱灾。目前非洲有1400万人面临饥荒,100万儿童营养不良……

  或许是杞人忧天吧,我经常想:假如人类对于森林资源,仍肆无忌惮地继续破坏,那在我们这一代离开人间前,会不会出现更严重的灾害?

  3、臭氧层空洞

  地球表面有一层臭氧层,这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可是科学家指出,因为大气污染,现在这个臭氧层已“漏洞”百出。特别是在南极、北极上方,臭氧层出现了巨大的空洞,紫外线直接照射地表,严重危害到地球的生物。

  4、其他环境问题

  此外,人类还大量开采煤、铁等矿产,不仅耗尽了宝贵的资源,还导致了对土壤、草原、森林的破坏。

  如今有些人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工作、收入,从不在乎国家和世界的大事,这种习惯不太好。虽然我们做不了很多,但心里还是应该装着全世界。倘若没有这种胸怀,做什么都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大家应该尽量关心我们的环境。

  

  三、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

  造成现在的环境问题,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究其根源,主要是人类的贪欲膨胀,尤其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人们不知节约,损耗得特别可怕。

  前段时间,我到某个城市时,正好赶上你们过年。听到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当时就想:“二次世界大战的枪炮声,可能也不过如此吧。”按理来讲,过年是为了快乐,可身处在那种刺耳的环境中,却有非常不舒服的感觉。试想:短短几天的放鞭炮、看烟花,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给环卫工作增加多少压力?

  另外,中国人有点爱面子,许多人认为,餐桌上剩饭菜是有面子的事,所以,浪费的饭菜比吃的多。现在这种状况已经稍有改变了,不过某些领导和老板还是特别浪费,一顿饭动辄几千元、几万元,真正吃的不过几百元,剩下的都倒掉了。

  再看穿衣服。现在很多人认为,衣服是身份的象征,对品牌要求很高,而且不断地换新衣服。我认识一些有钱人,他们一个人就有几百件衣服,因为衣服多得穿不完,许多衣服只穿一两个月就扔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么多衣服要耗费多少资源?如此暴殄天物应不应该?

  古人穿衣服非常节省。以前在藏地,衣服穿坏了,人们把它当作坐垫;坐垫用烂了,又把它切成小片,跟泥土糅在一起,然后用来砌墙。在修行人当中,至今还保存着这种优良传统。喇荣五明佛学院有一位老法师,他一件衣服从1987年穿到现在;有一位堪布,一个茶壶从1982年用到现在。

  但现在的人以浪费为荣,节约为耻。如果谁生活节约,别人就会看不起他,要么觉得他脑子有问题,要么认为他特别穷。

  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也不太好,该学的知识不学,不该竞争的方面却拼命竞争:别人穿一件名牌,自己也要穿;别人买一个手机,自己也要买;别人有一辆轿车,自己也想要……一个学期下来,要花掉好多钱。

  尤其是有些学生家境不宽裕,父母给他们寄一点钱非常不容易,这些钱可以说是父母的血汗,如果为了毫无意义的攀比,不断地向父母索取,自己还算人吗?

  藏地有句俗话:“母心如水,子心如石。”意思是,母亲的心像水一样柔,子女的心却像石头一样硬。这句话非常恰当。现在子女的心非常硬,对父母的感恩心非常淡,只有当他们为人父母后,掏空积蓄养自己的孩子时,才体会到父母的恩德,然而那时父母已离开人间,想报答他们却没有机会了。

  说到人类的欲望膨胀导致环境恶化,我想起了原美国副总统戈尔[1]的一番话,他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说:“最近几百年以来,人类文明和地球生态系统冲突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人口爆炸、科学技术革命、自然观的改变。”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道理,尤其他指出人类的自然观出了问题,确实是讲到点…

《佛教的低贪生活——广西大学演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