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来之不易
——天津开示之五
2013.06.12
佛教来到中国就已经超过二千年了,佛教也已经不仅仅是作为印度所创始的,现在中国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的优良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份。而且是一个很优秀的代表。所以余秋雨他说:“他的老家是王阳明这些大儒出生的地方。但是到我这个年代连识字的都没几个,更不知道这地方几百年前还出现过这些大文人啊、理学家啊。但是我们当地妇孺还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说看看这句“阿弥陀佛”,它其实传承了文化。所以佛教在中国,它有时候不仅仅只表现在宗教方面,它也起到了传承文化的一个平台。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佛教界像北京有一个寺院他的唱诵,从元朝保存下来的,保存到今天。他就这个唱诵,就是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像我们北京在个八大处的法海寺,那个佛牙舍利边上有一个寺庙,它是明朝的建筑,这个寺院是明朝修的,里面很多壁画都是皇家的壁画,皇帝出钱修这个寺院,然后当时的那些宫廷画家去画这些壁画,到现在也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教壁画。佛教的唱诵、佛教的建筑、佛教的文字艺术、文学艺术,哪一个单拿出来都是国宝级的。
前天我们在云居寺,云居寺你看他那个经,用石头刻的,房山汉白玉刻的经书,有一万多片石头,整个一部《大藏经》刻出来,这是一个国宝。然后有六百多年前毛笔写的纸经,又是一个国宝;然后又在那个雷音洞,出土了佛的骨舍利、肉舍利,又是一个国宝。你看,佛教的这个拿出来就是国宝啊,都是国宝级的。所以简单你看是一个佛教,你仔细再去看,样样都是熠熠生辉啊,都是在某一文化领域都是属于国宝级的。像这个我们佛教界,包括大家知道少林寺对不对?少林寺很有名,少林寺的那个武功、少林寺的医学,现在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少林寺那还了得、我以前去的时候登封破破烂烂的,后来就少林寺效应带动起来,几年过去,登封大变样,有武校七十多家,武校都打着少林寺武术的,你想想看还了得,在校学生将近三十万,厉害吧,比清华、北大不知道多多少倍。又这么多年下来了,你现在每年你知道多少人从那里毕业出来?那个地方经济就拉动起来了,游客就更不用说了,每天都是啊成千上万。
就一个少林寺不要说它的文化价值了,就旅游价值、经济价值有多高?所以有的人说永信法师怎么怎么的,你没见过永信法师,永信法师那个人头大大的,很有思想的,他极力在保护着少林寺这块品牌。其实这个有时候媒体,特别网络上面也不太负责的,作为这位法师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位法师,也是老和尚承传下来的。少林寺变成河南的摇钱树了。
你像我们出家人好了,到国外,别人一看到出家人:“少林temple。”你要跟他说河南省,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河南省的,少林寺的名气比河南省还大。你说佛教讲普陀山,那很多人都知道普陀山,你跟他讲浙江省他不知道的。有很多人知道五台山,你说山西省,谁知道山西省在哪儿?说五台山,他知道。那不仅佛教有这些,有外表的这些。你到敦煌你一看,每个洞都是千佛窟,然后里面的壁画、文字都是国宝级的,那除了这些,它具有旅游价值,具有经济价值,具有什么观赏价值,具有什么这个宝那个宝,那它实际所有的这些,它承载着佛教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是很重要的。
所以过去你看,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你看碑上写的字,一看那都是有儒释道都通的,特别你再看乾隆皇帝写的诗,乾隆皇帝一辈子写了几千首诗啊,到处流他的墨宝啊、诗啊,几千首,他大多数都是跟佛教文化有关的,古代的不管当官的,还是干嘛的,如果你不通佛教文化,那简直是无地自容。现在也慢慢有点形成风气了,社会上很多影视,包括唱流行歌曲的,反正这些头面人物,甚至有一些大众的公众人物他如果现在他不学佛的话,他的这个文化修养就显得肤浅了,如果大家注意的话,连今年我们习近平主席开会,开政协会议,他跟那个江苏省一起讨论的时候。他就讲到,他说:“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像和尚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样,念念不忘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现在连他们这个用语都要用到佛教的,讲因缘啊、觉悟啊,很多的。这都要开始用到佛教的这些内容的,所以这个可以知道,为什么大唐称为盛世,因为唐朝的时候,佛教文化达到相对的一个颠峰。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每一个朝代,它是历史上被称为盛世的,都跟佛教有着直接的关系。
佛教从东汉时期就传入中国了,官方的历史记载,东汉明帝晚上做梦做到有一个放着金光的人,头上有光、背后有光的,在他的这个金銮殿前飞翔,飞啊飞飞飞。当时做到这个梦的时候他很舒服。就得到佛的加持,但他不知道这是佛,他觉得很舒服。所以心里念念不忘,醒来上早朝的时候就问群臣,说:“我昨天做了这样一个梦,你们帮我分析分析,这个是什么含义?”这个太史官啊他是知识渊博,他听皇帝所描述的,他就说:“我们历史里有记载,西方有大圣人,号之曰佛,身出金光,项背有光明。而且记载说祂的圣教,就是祂的文化、祂的这个文明一千年之内会传到东土中国来,您梦到的有可能就是所谓的西方圣人“佛”。”
所以皇帝听了之后,那既然是这样,就派了大臣十八位,那你想想看十八位大臣,这个外交队伍是很庞大的一个外交队伍,就出访西域,去天竺国去迎请佛法来中国。那个是十八位什么名字都有的,以蔡愔为首的,他是请佛团团长,带领着这么一批文官武将,浩浩荡荡地从现在的整个戈壁滩过去,从丝绸之路过去,走到现在的阿富汉境内,在过去那都属于北印度地区,那一片我们在中国那时候称为叫西域。印度呢,在中国古代称为天竺国。就到北天竺国就遇到竺法兰和迦什摩腾两位阿罗汉圣者,遇到这两位圣者之后,就请他们来中国。
他们就带着经书,带着法宝,带着佛舍利,然后一行人再浩浩荡荡地回来。当时选的驮经的马都是白马,所以叫白马驮经,来到中国之后,当时的国家有一个接待外国使臣的高级的一个住处,就像现在中国的钓鱼台国宾馆一样,但是国宾馆还只是个宾馆,当时的那个叫鸿胪寺,这个寺是一个级别,就是很高的一个级别,是接待国家元首级的这样一个,它的级别很高的。这个是外来的使臣啊、别国的元首啊,接待这样的,这个就用这样一个鸿胪寺,就请他们两位尊者住在那里。皇帝经常地去听他们讲课,听了有道理之后,就觉得这个文化应该永久地留在中国。然后就专门为这两位圣者建寺院。
所以这个寺,我们中国到现在都用寺,寺这个级别是很高的。所以中国的寺庙可以用黄琉璃瓦,在古代建筑上是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宰相都不能用黄琉璃瓦的,只有皇帝才可以用黄琉璃瓦,宰相只能用绿琉璃瓦。你到北京去看好了,你再大的王爷啊什么,你都只能绿琉璃瓦,但除此之外,我们寺庙可以用黄琉璃瓦,跟皇帝的金銮殿是相同级别的。由此你可以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二千多年当中啊,佛教是多么高的社会地位,是由皇帝以国家的行为迎请回中国的。
那我们国内本国文化道家就提出异议,说:“我们本国文化都没有这么高的级别,你个外来文化,印度来的这个级别弄得那么高,你不是捧外面的,压我们吗。”他们不服,他们就说那是外来的。请问:文化有没有国界啊?文化没有国界的。但是有一些人会拿这个东西说:“那是外来的,我们是本土的。”那皇帝说:“那你们,你认为他没有你高,你认为你比他高,你不服,那你们辩论嘛。我们大家听听看到底你们谁高?”结果辩论下来,辩论不过佛教的,迦什摩腾就是几句话,就把他们说得没话说了。
那后来说:“辩论这轮不作算,比法力。”皇帝说:“好,那比法力。”几月几号在什么地方比法力。然后他们这个本土文化以道士为主的,搭了个台,搭得高高的,祈祷天来加被。台子搭得高高的。因为这个道教是本土的嘛,让道教的先来,那些道士们啊祈祷祖先加持,祖师爷加持啊,祈求天地保佑啊,天灵灵地灵灵,结果念了老半天,往那个台子上爬,爬到一半台子自己倒了。演示的机会都没有,大家都看到了,都觉得你看这个太丢人了吧,台子也没搭好。
接着就是佛教的来了,迦什摩腾来了,迦什摩腾首先他供奉佛陀的舍利,舍利自己飞到天上放光明,在天上放光,像电灯泡一样的,大家一看都鼓掌欢呼。除了佛威灵广伟大,然后这个舍利子收好之后,迦什摩腾、竺法兰尊者两位都会,履空如地,就像爬楼梯一样,他也不用搭台子的,就这个虚空里就这一节一节一节上去了,在空中躺下来睡觉,在空中翻跟斗,然后在空中打坐,打坐头上出火,下面出水;然后下面出火,头上出水。这大家一看,别人台子也不用搭就上去了,在空中表演,根本就没办法比。
连裁判皇帝看了说:“我实在也帮不了你啊。”那第二轮又彻底失败了。“第二轮不算,我们第三轮烧经书。”说:“你那个都是魔术,都是蒙眼的我们来烧经书,谁是真理谁烧不掉。”这招倒也蛮厉害,皇帝说:“好,我们就烧经书吧”结果火点起来了之后,道家提出要求,那你先烧吧,结果他的那个经书往火里面一弄,“轰”火更大了,一把火烧掉了。结果那个道士们开始傻眼了,怎么办呢?天灵灵、地灵灵,这也不灵了。进去就烧掉了,跟浇了汽油似的。然后看佛教的经典,佛教的经典往火里一投,火就灭掉了。你看,这个有意思吧,所以这个彻底失败。那你没好说的了,那他文化就是比你领先嘛,从此就是通过这一轮较量之后,佛教彻底的就树立了领先地位,这也是让皇帝啊、大官员啊、老百姓啊,都看到了嘛,那这样的大家就没有异议了。
佛教第一个寺庙在洛阳白马寺,距今二千多年了,那现在的白马寺还不是第一次建的那个白马寺,为什么?黄河…
《佛教传入中国来之不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