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傳入中國來之不易

  佛教傳入中國來之不易

  ——天津開示之五

  2013.06.12

  佛教來到中國就已經超過二千年了,佛教也已經不僅僅是作爲印度所創始的,現在中國的佛教,已經成爲中國傳統的優良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份。而且是一個很優秀的代表。所以余秋雨他說:“他的老家是王陽明這些大儒出生的地方。但是到我這個年代連識字的都沒幾個,更不知道這地方幾百年前還出現過這些大文人啊、理學家啊。但是我們當地婦孺還都會念南無阿彌陀佛”。說看看這句“阿彌陀佛”,它其實傳承了文化。所以佛教在中國,它有時候不僅僅只表現在宗教方面,它也起到了傳承文化的一個平臺。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佛教界像北京有一個寺院他的唱誦,從元朝保存下來的,保存到今天。他就這個唱誦,就是列爲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你像我們北京在個八大處的法海寺,那個佛牙舍利邊上有一個寺廟,它是明朝的建築,這個寺院是明朝修的,裏面很多壁畫都是皇家的壁畫,皇帝出錢修這個寺院,然後當時的那些宮廷畫家去畫這些壁畫,到現在也被稱爲非物質文化遺産,佛教壁畫。佛教的唱誦、佛教的建築、佛教的文字藝術、文學藝術,哪一個單拿出來都是國寶級的。

  前天我們在雲居寺,雲居寺你看他那個經,用石頭刻的,房山漢白玉刻的經書,有一萬多片石頭,整個一部《大藏經》刻出來,這是一個國寶。然後有六百多年前毛筆寫的紙經,又是一個國寶;然後又在那個雷音洞,出土了佛的骨舍利、肉舍利,又是一個國寶。你看,佛教的這個拿出來就是國寶啊,都是國寶級的。所以簡單你看是一個佛教,你仔細再去看,樣樣都是熠熠生輝啊,都是在某一文化領域都是屬于國寶級的。像這個我們佛教界,包括大家知道少林寺對不對?少林寺很有名,少林寺的那個武功、少林寺的醫學,現在都被列爲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個少林寺那還了得、我以前去的時候登封破破爛爛的,後來就少林寺效應帶動起來,幾年過去,登封大變樣,有武校七十多家,武校都打著少林寺武術的,你想想看還了得,在校學生將近叁十萬,厲害吧,比清華、北大不知道多多少倍。又這麼多年下來了,你現在每年你知道多少人從那裏畢業出來?那個地方經濟就拉動起來了,遊客就更不用說了,每天都是啊成千上萬。

  就一個少林寺不要說它的文化價值了,就旅遊價值、經濟價值有多高?所以有的人說永信法師怎麼怎麼的,你沒見過永信法師,永信法師那個人頭大大的,很有思想的,他極力在保護著少林寺這塊品牌。其實這個有時候媒體,特別網絡上面也不太負責的,作爲這位法師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一位法師,也是老和尚承傳下來的。少林寺變成河南的搖錢樹了。

  你像我們出家人好了,到國外,別人一看到出家人:“少林temple。”你要跟他說河南省,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河南省的,少林寺的名氣比河南省還大。你說佛教講普陀山,那很多人都知道普陀山,你跟他講浙江省他不知道的。有很多人知道五臺山,你說山西省,誰知道山西省在哪兒?說五臺山,他知道。那不僅佛教有這些,有外表的這些。你到敦煌你一看,每個洞都是千佛窟,然後裏面的壁畫、文字都是國寶級的,那除了這些,它具有旅遊價值,具有經濟價值,具有什麼觀賞價值,具有什麼這個寶那個寶,那它實際所有的這些,它承載著佛教的內涵是什麼?這個是很重要的。

  所以過去你看,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你看碑上寫的字,一看那都是有儒釋道都通的,特別你再看乾隆皇帝寫的詩,乾隆皇帝一輩子寫了幾千首詩啊,到處流他的墨寶啊、詩啊,幾千首,他大多數都是跟佛教文化有關的,古代的不管當官的,還是幹嘛的,如果你不通佛教文化,那簡直是無地自容。現在也慢慢有點形成風氣了,社會上很多影視,包括唱流行歌曲的,反正這些頭面人物,甚至有一些大衆的公衆人物他如果現在他不學佛的話,他的這個文化修養就顯得膚淺了,如果大家注意的話,連今年我們習近平主席開會,開政協會議,他跟那個江蘇省一起討論的時候。他就講到,他說:“共産黨員領導幹部要像和尚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樣,念念不忘我們是人民的公仆。”現在連他們這個用語都要用到佛教的,講因緣啊、覺悟啊,很多的。這都要開始用到佛教的這些內容的,所以這個可以知道,爲什麼大唐稱爲盛世,因爲唐朝的時候,佛教文化達到相對的一個顛峰。我們從曆史的角度上來看,每一個朝代,它是曆史上被稱爲盛世的,都跟佛教有著直接的關系。

  佛教從東漢時期就傳入中國了,官方的曆史記載,東漢明帝晚上做夢做到有一個放著金光的人,頭上有光、背後有光的,在他的這個金銮殿前飛翔,飛啊飛飛飛。當時做到這個夢的時候他很舒服。就得到佛的加持,但他不知道這是佛,他覺得很舒服。所以心裏念念不忘,醒來上早朝的時候就問群臣,說:“我昨天做了這樣一個夢,你們幫我分析分析,這個是什麼含義?”這個太史官啊他是知識淵博,他聽皇帝所描述的,他就說:“我們曆史裏有記載,西方有大聖人,號之曰佛,身出金光,項背有光明。而且記載說祂的聖教,就是祂的文化、祂的這個文明一千年之內會傳到東土中國來,您夢到的有可能就是所謂的西方聖人“佛”。”

  所以皇帝聽了之後,那既然是這樣,就派了大臣十八位,那你想想看十八位大臣,這個外交隊伍是很龐大的一個外交隊伍,就出訪西域,去天竺國去迎請佛法來中國。那個是十八位什麼名字都有的,以蔡愔爲首的,他是請佛團團長,帶領著這麼一批文官武將,浩浩蕩蕩地從現在的整個戈壁灘過去,從絲綢之路過去,走到現在的阿富漢境內,在過去那都屬于北印度地區,那一片我們在中國那時候稱爲叫西域。印度呢,在中國古代稱爲天竺國。就到北天竺國就遇到竺法蘭和迦什摩騰兩位阿羅漢聖者,遇到這兩位聖者之後,就請他們來中國。

  他們就帶著經書,帶著法寶,帶著佛舍利,然後一行人再浩浩蕩蕩地回來。當時選的馱經的馬都是白馬,所以叫白馬馱經,來到中國之後,當時的國家有一個接待外國使臣的高級的一個住處,就像現在中國的釣魚臺國賓館一樣,但是國賓館還只是個賓館,當時的那個叫鴻胪寺,這個寺是一個級別,就是很高的一個級別,是接待國家元首級的這樣一個,它的級別很高的。這個是外來的使臣啊、別國的元首啊,接待這樣的,這個就用這樣一個鴻胪寺,就請他們兩位尊者住在那裏。皇帝經常地去聽他們講課,聽了有道理之後,就覺得這個文化應該永久地留在中國。然後就專門爲這兩位聖者建寺院。

  所以這個寺,我們中國到現在都用寺,寺這個級別是很高的。所以中國的寺廟可以用黃琉璃瓦,在古代建築上是有很嚴格的等級製度的,宰相都不能用黃琉璃瓦的,只有皇帝才可以用黃琉璃瓦,宰相只能用綠琉璃瓦。你到北京去看好了,你再大的王爺啊什麼,你都只能綠琉璃瓦,但除此之外,我們寺廟可以用黃琉璃瓦,跟皇帝的金銮殿是相同級別的。由此你可以知道,我們中華民族這個二千多年當中啊,佛教是多麼高的社會地位,是由皇帝以國家的行爲迎請回中國的。

  那我們國內本國文化道家就提出異議,說:“我們本國文化都沒有這麼高的級別,你個外來文化,印度來的這個級別弄得那麼高,你不是捧外面的,壓我們嗎。”他們不服,他們就說那是外來的。請問:文化有沒有國界啊?文化沒有國界的。但是有一些人會拿這個東西說:“那是外來的,我們是本土的。”那皇帝說:“那你們,你認爲他沒有你高,你認爲你比他高,你不服,那你們辯論嘛。我們大家聽聽看到底你們誰高?”結果辯論下來,辯論不過佛教的,迦什摩騰就是幾句話,就把他們說得沒話說了。

  那後來說:“辯論這輪不作算,比法力。”皇帝說:“好,那比法力。”幾月幾號在什麼地方比法力。然後他們這個本土文化以道士爲主的,搭了個臺,搭得高高的,祈禱天來加被。臺子搭得高高的。因爲這個道教是本土的嘛,讓道教的先來,那些道士們啊祈禱祖先加持,祖師爺加持啊,祈求天地保佑啊,天靈靈地靈靈,結果念了老半天,往那個臺子上爬,爬到一半臺子自己倒了。演示的機會都沒有,大家都看到了,都覺得你看這個太丟人了吧,臺子也沒搭好。

  接著就是佛教的來了,迦什摩騰來了,迦什摩騰首先他供奉佛陀的舍利,舍利自己飛到天上放光明,在天上放光,像電燈泡一樣的,大家一看都鼓掌歡呼。除了佛威靈廣偉大,然後這個舍利子收好之後,迦什摩騰、竺法蘭尊者兩位都會,履空如地,就像爬樓梯一樣,他也不用搭臺子的,就這個虛空裏就這一節一節一節上去了,在空中躺下來睡覺,在空中翻跟鬥,然後在空中打坐,打坐頭上出火,下面出水;然後下面出火,頭上出水。這大家一看,別人臺子也不用搭就上去了,在空中表演,根本就沒辦法比。

  連裁判皇帝看了說:“我實在也幫不了你啊。”那第二輪又徹底失敗了。“第二輪不算,我們第叁輪燒經書。”說:“你那個都是魔術,都是蒙眼的我們來燒經書,誰是真理誰燒不掉。”這招倒也蠻厲害,皇帝說:“好,我們就燒經書吧”結果火點起來了之後,道家提出要求,那你先燒吧,結果他的那個經書往火裏面一弄,“轟”火更大了,一把火燒掉了。結果那個道士們開始傻眼了,怎麼辦呢?天靈靈、地靈靈,這也不靈了。進去就燒掉了,跟澆了汽油似的。然後看佛教的經典,佛教的經典往火裏一投,火就滅掉了。你看,這個有意思吧,所以這個徹底失敗。那你沒好說的了,那他文化就是比你領先嘛,從此就是通過這一輪較量之後,佛教徹底的就樹立了領先地位,這也是讓皇帝啊、大官員啊、老百姓啊,都看到了嘛,那這樣的大家就沒有異議了。

  佛教第一個寺廟在洛陽白馬寺,距今二千多年了,那現在的白馬寺還不是第一次建的那個白馬寺,爲什麼?黃河…

《佛教傳入中國來之不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中華民族的美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