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能涵盖科学——张家港开示

  佛教能涵盖科学

  ——张家港开示

  12.05.10

  他们道家很多都是模仿佛教的。你有经藏。我也弄个道藏。甚至你有什么,我也赶快补一个。他们的体系其实也不是很的系统,严格按照一个宗教,他要有他自己完整的体系的。这些他们都是缺的。但是当时能够完美的代表本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道家。他有理论也讲修行,甚至道家可以修行成仙对不对?儒家里面只说人天相应,人天合一。但你看哪一个大儒修到人天合一了?是不是?因为他们就是回过头来投身到人间的,造福社会的。他等于是维护一个社会秩序的。所以他很少有出世的心,没有出世的心是修不成神仙的,对不对?所以当时能够代表中国文化最杰出的,有理论、有实践的也就是道教。

  

  当时这个道家中人选出最精英的,来跟这两位阿罗汉来比,结果理论上的辩论没几句话就败下来了。第二天就是开始要比修行,比修行他们历史上都有记载,道家搭的台,搭得很高,做这个法台嘛。登上那个法台,然后要向天祈祷。比试以我们中国为主嘛,他们先来,结果人爬到法台一半,法台就倒了。那还举行什么,法台倒了,什么也举行不了,那叫惨败。后来佛教的这两位阿罗汉,他们法台什么也没有。首先是把舍利子请出来,舍利子自己会腾在空中,放大光明。佛的舍利。然后除了佛舍利腾空之外,两位阿罗汉也腾空,腾在虚空,在天上,在空中走路啊,躺着睡觉呀。然后从空中下来,在地上钻来钻去,像钻在水里一样,在地上像空中一样,在空中像踩在地面上一样。

  

  这大家都看到了,这还比什么东西嘛,差太多了。一个连台子都爬不上去。别人不用台子自己上天入地,自由自在。最后一个,烧经典,谁说谁的经典是真理,拿来烧。火是最公平的。然后那个道士们哭天呛地的哭啊,祖宗啊你们保佑啊,千万保佑啊,祈祷完了之后。书往火里丢,呼一把火烧掉了。佛经往火里丢,火卟灭掉了。你看,所以这个焚经台一直到唐朝都保存的,从东汉一直保存到唐朝。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都亲自去拜过这个焚经台,然后在这边还写下诗来,本来李氏天下他以老子为自己祖宗的。但是后来主要还是崇尚佛教。扶风法门寺就是证明,这是皇家寺院。反过来说皇家遗留下来的道教这个没有了,很少的。但是他在建国之初,他称他们是老子之后代。但是他最后信仰的、崇信的还是佛教。也正是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带来了唐朝的盛世。中国自古以来,从佛教进入中国以来,所有的盛世都跟佛教文化有关。所有的人间劫难,都是跟不信仰这种先进的文化,背道而驰有关。我们最近的就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佛教在历史上被摧毁最严重的,但是也是人类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对不对?

  

  现在佛教恢复了,虽然还不是主流,但是大家毕竟心中有佛了,社会又开始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其实还是后面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恢复了就是宪法赋于的宗教的自由。78年底开全会,我们师父79年春天就返回了普陀山,开始重修普陀山。你想那个时候有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的。那个时候。那个佛教的恢复其实是非常那个的,渐渐的你看,佛教慢慢慢慢铺张开来。这个等于一个人类,还是有他的看不见的一个文化的一个力量。当这个文化重建的时候,这个气息就不一样了。大家的这个良知也开始恢复了。各方面就是。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教兴盛的这些呢,当然也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果,物质发达了,寺庙过去老和尚要几辈子才能建起一个庙,现在几年就建起一座庙了,对不对?但是光光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的话,还不能代表,不能完整的代表他是寺庙。寺庙更重要的,还要有它的软件部分。硬件只是它的表面。它的真正的灵魂是它的佛教内涵。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佛教自身的话,从文革那样一个劫难,现在硬件、软件恢复。

  

  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比较着重的还是在佛教,大家对佛教的这个认知上。让大家重新认知佛教。就是自我感受,我原来对佛教是有偏见的,以前是有误解的。恢复大家对佛教真实的认知,这个很重要。我特别讲到这个话题,以前对佛教是歪曲过的,甚至在一段时间把佛教魔鬼化。让大家对佛教敬而远之,甚至是那个是迷信,那不敢碰的。这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我们要去做工作的。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从东汉以来都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国除了有三教九流,这里边的三教,三教又以儒释道,释是居中的,所以两个都是辅佐他的。也就是说过去的政治,包括政治体系,为什么皇帝他代表天子?他代表道,就是说他代表道德的一种象征。他也是所谓的人证,也就是说让百姓能够体解。我们每天做晚功课都念的嘛:皈依,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要体解大道。因为这个人人本具佛性嘛,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状元。人人都可以自我觉悟,可以修成正果。这是佛教的一个普世的概念,人人都有佛性。人或许因为福报不同,而社会地位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佛性,这方面是平等的。

  

  佛性把社会大同化,所以我有时候讲的,你要追求大同的世界,必须要有大同的文化,大同的价值观念。你再有钱的人,看到再穷的一个人,你看到他,你当有佛教信仰的时候,我虽然比你有福报,但是我们的佛性是一样的。甚至我们是人,我们看到狗的时候,我们觉得虽然你是那张皮,我是这张皮。但是我们的佛性是一样的。你都不敢去欺负那条狗,是不是?这个时候你就真正的会带来世界和平。不会、也不敢去欺负谁,因为大家是一样的。

  

  所以佛教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是整个现在,你比如说世界变成地球村了,需要有一种大同的文化来。所以现在世界上很多人,包括自然科学家也在考虑这社会科学的问题,要找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找下来,包括爱因斯坦,他也首推佛教,祂自身具有科学性,祂具有可重复性。谁念阿弥陀佛谁就往生,对不对?这是不是科学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这要从科学角度来理解话,这就具有可实践性,谁实践谁得到。对不对?所谓的科学就是可重复性。谁实践它了谁可以得到。我们佛教也是这样,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只要有修,你就会有得。

  

  当我们人类很多古老文明,都变成展览馆里陈列品的时候,甚至变成旅游圣地的时候。那些木乃伊陈列在那些博物馆里,让大家看的时候。我们佛教里面还是一尊一尊金刚肉身菩萨出来,这个凡胎肉体为什么会修成金刚肉身?因为他的思想、他的理论他是不灭的。我们说真理是永恒的。那为什么肉身也能修出个永恒的身体来?因为他思想是永恒的。你如果是永远的理论,你是真理的话,你的肉身也会转变的。

  

  现在科学也可以解释的,因为心会影响物的。现在最先进的物理学理论已经证明这个,就是最小的这个粒子,在测最小的粒子的时候,就发现我们的脑电波是影响它运动规律的。所以每次测都不一样,因为每次观查者的脑电波不一样。这叫不可测定律。这个时候才发现,物和心谁是主导?从哲学的角度上讲,到底是唯物是第一论,还是唯心第一论?那现在科学界已经证明出来了,对不对

  心是第一的。

  

  那个日本江本胜教授,做了二十几年的水知道,为什么?就是要告诉在大家,心、文化是影响物质的。就是要证明这一个。你要创造世界,必须要改造你自己。你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你必须要让你自己的生命变成一个良好的。

  

  我们佛教这个叫正报,那个是依报。要有个正报、依报才行。但是佛教里不讲物质第一性,心第一性,这个不是佛教。所以为什么说宗教是哲学之母,哲学是科学之母。宗教不讲唯物第一性,还是唯心第一性。所以佛教里面不讲唯心还是讲唯物。佛教讲心物是一源的,这个是宗教的。所以他们来批判,佛教是唯心的时候,佛教也不承认。说我唯心,我哪里唯心了?对不对?我们实事求是的,怎么唯心对不对?按照这个修行就能成功,怎么唯心了?这是事实证明的嘛。

  

  历史两千多年的历史,也证明了佛教不是唯心的。当下也证明了,一代一代的修行人,也证明了佛教不是唯心的。不是乌托邦的想象出来的。祂这理论是可具有实践性的。是能够有这个因,就能产生果的。这个不是唯心的。所以唯心的说佛教是什么的,佛教也不承认。

  

  所以在有一批佛学家,像现在很多的大学教授呀,他们的体系就属于唯识,我们南京以前有一个杨仁山老居士,他到日本留学的时候,把日本的唯识学的一些经典,中国藏经里遗失的经典,再从日本取回来,取回来之后在南京成立了一个杨仁山金陵刻经处,同时也组织大家学习经典。这时候有一批知识分子,那一批知识分子深悟地学习了佛教,特别是唯识这一方面的。当时大学在中国刚刚成立。中国现在式成立大学的,不是古代的大学,现代大学的历史是很短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就在那些大学里,教学的时候就传播了一下这些理论。

  

  当时就是有一些佛教学者他就讲到,佛教非宗教,他这指得什么意思?因为当时就讲科学科学嘛,然后排斥宗教。讲科学是宗教的坟墓嘛,科学来给宗教挖个坟墓来了,然后把宗教都给埋了,对不对?但是这个时候,有的人就应时的说,佛教不是宗教。佛教为什么不是宗教?因为佛教很科学。不是他们想象当中的,所谓的他们要埋掉的这个宗教。

  

  包括现在的科学之父爱因斯坦,研究了佛教之后也是这样结论。以后在世界人类的宗教里面,只有佛教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逐步发展能够证明佛教是正确的。这个爱因斯坦很厉害的,这个结论。所以这个我们的佛教确实大家研究了之后也发现,他是符合科学属性的。

  

  但是从所谓的科学角度,我们现在人类的已知科学角度来说,它仅是佛教里面的一份子,我们反过来,不能说科学涵盖了佛教,涵盖不了的。反而是佛教涵盖了科学。它只是菩萨利益世间的五种…

《佛教能涵盖科学——张家港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