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依止。
上师瑜伽观修方式为:自前虚空中,观焚尽邪见,标志为火聚;诛灭贪执,标志为人皮之垫上;十方四时诸佛总集之本体根本上师或龙萨娘波尊者瑜伽之相,威力超出有寂之边,标志为虎裙;圆满六度,标志为顶上*轮;身作六事庄严:骨冠、骨项链、骨耳坠、骨釧镯、骨璎珞与骨腰带,右手持鼓响彻虚空界,召聚三根本天众及诸刹土勇士与空行;左持充满甘露之天灵盖赐吾而住,大悲传授一切众生刹那即能成就之灌顶,其缘证得法性现前而解脱,获得根本上师之刹土,并按次第而念诵颂词祈祷。
其后,受四灌顶为:观上师三门呈现诸佛三门之本体三字相,嗡( )字放射如水晶晃耀之白光,融入自己顶门,清净身之业障,得宝瓶灌顶,获得化身果位;啊( )字放射如珊瑚色红光,融入喉间,清净语之业障,得秘密灌顶,获得受用身果位。吽( )字放射如天蓝色蓝光,融入己心间,清净意之业障,得智慧灌顶,获得法身果位。复次三处之字,各放自色光明,融入己之三门,清净三门罪障及习气,得句义灌顶,获得自性身果位,如是观想。
最后,周围诸佛菩萨及本传祖师眷属化光融入根本上师,师开颜微笑,降临己顶门,自与上师无二之中稍作安住并作回向,此为市聚形传承皈依境;若观己顶上根本上师至金刚持之间,诸祖师层层排列于光明明点中,便为重楼形传承皈依境;观自顶根本上师对面围绕着上师至金刚持等诸祖师,此为陈列形传承皈依境。三种观修方式均可,并接受四灌顶。
如是观想,暂时易得加持,并遣除修行障碍,究竟自之三门与上师身语意三金刚融合无别,而证得大觉果位。
上师瑜伽引导终。
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吽( )字引导法
分四:辛一、境;辛二、魔;辛三、遣除方便;辛四、目的。
辛一、境
修持菩提所依处为身语意三门。
辛二、魔
病、魔、障等外魔,则喜爱黑边。内魔白边者为考验修行者之见量而起障碍。密魔为散乱之诸妄念。
辛三、遣除方便
自观本尊,心间蓝黑色吽( )字,放射无数吽( )字从己右鼻出,外器世间均充满吽( )字与吽( )声,其后由左鼻吸入,内身一切充满吽( )字与吽( )声。彼时,吽( )字互不遮障,如是清明观想而长声喝吽( )字。颂曰:“遣除障碍喝吽( )字,修持吽( )字断并护。”如是所说。
应恒时观想:外五擐甲之护轮,内任运自在之护轮,密自性法身之护轮。尤其进入大乘道之补特伽罗,则应修持菩提心之护轮,当作思维:愿损害吾等众生之诸魔障为首的遍虚空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之因,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迅速获得菩提果位。是故愿他们在证得佛果之前,三门进入善道,或寿终之前进入善道,或启明之间进入佛门,即为观修一切护轮中最殊胜之法。其如将护送者奉送怨敌,而自无畏行之。
辛四、目的
暂时则能息灭地道障碍,无勤而获得所愿。究竟证得大觉果位,且以四事业而饶益众生无有障碍矣。
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
分四: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辛二、未修之过失;辛三、如何修行;辛四、目的与功德。
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
莲花生大师曰:“呜呼!吾现临终中阴境界时,一切贪执妄心作舍弃,明修深道窍诀顺势中,无生觉性迁转虚空界。”如是所说。
辛二、未修之过失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入下门道,即修妙法者,堕入恶道多。”
辛三、如何修行
分五:1.上品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2.中品报身生圆双运之迁转法。3.下品化身无量大悲之迁转法,彼等已恒常堵塞胎门,并显现化身而利益众生。4.凡夫具三观之迁转法。即观住处为刹土,身为本尊,诸佛菩萨前来迎接。5.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为于自他临终时,应作修行之法矣。
此时为具三观之迁转法:观自之住处为极乐世界,己之意识能所取及迷乱之蕴身观为大悲观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双足金刚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后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莲茎,身饰飘带及宝饰,于现空无别之中而住,中脉外白、内红、中蓝色透明如水晶,于上端顶门梵穴,如开天窗倏尔皆见,下端脐下,犹如竹节封闭。智慧中脉之道,天窗极乐之处,观与根本上师无别之大觉导师阿弥陀佛,身红色,手结定印,持充满甘露之钵,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双足金刚跏趺坐,身披三衣,周围围绕着传承祖师及十方诸佛菩萨等,大悲摄受我等而住。
自之心间八瓣莲花上,自性神识明点白而且亮、润且光滑,犹如玛萨虹鸟蛋, 放出如豆大之明点,由中脉道冉冉放光腾起,似流星上射,与无量光佛密意融合无别,此时当诵“啊啪”,复诵“扎”时,如豆大明点降入原明点之中。彼修行成就标志为:头顶发痒、起泡、泡出水、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现如上标志之前,应精进修持。尔时念诵本传上师祈祷文。出定时,观诸善逝眷属化光融入无量光佛,由中脉降入心间神识明点,而随力自然安住。梵顶如天窗之口,由四瓣白莲花遮盖,如是观想。
此后,自观为长寿佛,念诵长寿佛心咒。若不知其观想,应观梵顶长寿佛周围围绕诸佛菩萨而住,愿得无死成就尽力祈祷及念诵种种长寿佛心咒,即能遣除寿命之障,并作回向。
观修自他临终之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若能回遮死缘,则尽力修持。若死相不能回遮时,当即忏悔一切罪堕,忆念所得之三戒,并于轮回生起出离心,所有财物供奉善法,观自他之身为观世音菩萨等作如是观想。漂泊六趣之门——脐、尿道、肛门、口、二鼻孔、双眼、双耳均由吽( )字堵塞,梵顶天窗倏尔呈现,心间明点无余迁转融入阿弥陀佛密意,如是观想。此时不观明点下降,若气、识、观三者相合于明观弥陀心间之时断气,易得解脱;贪执现世与财物为迁转之最大障碍,故应舍弃之。
若无力如上修行,应依胜妙善知识亲传身之迁转与愿欲迁转等法矣。
辛四、目的与功德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行上行道,恒作罪恶者,转生善趣多。”《四座续》曰:“一切罪障无缚染,超越轮回行胜道。”《时轮金刚续》曰:“九孔之上方,刹那若迁转,日杀婆罗门,屠夫编竹者,及造五无间,此道易解脱,罪过无能染。”如是所说。
无修成就迁转引导法终。
以上为修习瑜伽二次第前行之法,七科目终。
注释:
嘎绕多吉:极喜金刚,系人间大圆满法传承的第一位祖师。
莲花颅鬘威力尊:莲师忿怒像。
降魔金刚:此为伏藏师龙萨娘波的根本上师。
密乘主尊:指护法一髻母。
章仲:取教敌命 哈拉护法尊。
列巴扎:度生人使单金多吉拿巴护法尊。
玛萨虹鸟蛋:一种鸟,其蛋现五彩光。
乐尊涅:指弥陀眷属名称。
嘎陀巴:此为雪域最初建嘎陀寺者。
⑩三位天尊坛城:五蕴、五方佛父母;五根、男女菩萨;手足、忿怒佛父母。
回 向 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金刚精要引导文(法本)》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