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行布施。因此他得以去除「没有足够的财物以供布施」这第二个障碍。
(3)当所拥有之物品质太好而舍不得布施时,菩萨这么省思:「嘿!你不是发愿欲证得最圣洁、最令人羡慕的正等正觉吗?为了获得它,你应该布施最圣洁、最令人羡慕之物。」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布施最上等与美妙之物。因此他得以去除「所拥有之物品质太好而舍不得布施」这第三个障碍。
(4)在布施之后看到财物减少时,菩萨这么省思:「逃不开毁灭与损失是财物的本质。由于以往我没有进行毫不减损的布施,因此我现在面对财物减损。我将不论多或少地布施我所拥有的财物。通过这布施,未来我将得以达到布施波罗蜜的顶点。」
如此省思之后,他很快乐与不执着地布施所拥有的东西。行了此布施,他得以去除「忧虑财物减少」这第四个障碍。
通过适当的省思而去除这些布施的障碍是一个圆满布施波罗蜜的良方。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持戒等其它波罗蜜。
(三)除此之外,菩萨初见佛陀时已自愿奉献身躯,说道:「我愿把自己的躯体献给佛陀。」这献身于佛陀是一个圆满波罗蜜的良方。
事实上,已献身于佛的菩萨这么省思:「我已把此身献给佛陀,无论什么(难题)都尽管来吧!」在每一世奋力修习诸波罗蜜时,若是遇到可能伤害他身体或生命的苦难,或难以忍受的困苦,或受到他人的伤害,甚至可能夺去他的性命,他也这么地省思。如此省思之后,他保持绝对不动摇的心去面对一切难题,甚至是威胁到性命的,而坚决地累积诸波罗蜜善业。
如此,先献身予佛是圆满诸波罗蜜的一个良方。
再一次简短表明圆满波罗蜜的方法,即:一、断除自私的爱;二、培育对众生的慈悲心。
圆满波罗蜜需要多久?
对于这问题:「圆满波罗蜜需要多久?」,它的答案是:
圆满波罗蜜的最短期限是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中等的期限是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最长的期限是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以上的期限是从被授记为菩萨之后算起。只有在固定的期限里修习了诸波罗蜜,波罗蜜才能达到圆满,然后菩萨才能成佛。
三种不同的期限是跟三类菩萨有关联的,即是慧者菩萨、信者菩萨与精进者菩萨。慧者菩萨需要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来圆满波罗蜜;信者菩萨需要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精进者菩萨需要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
对于这问题:「他们同样都是菩萨,为何有三种不同圆满波罗蜜的期限?」,它的答案是:慧者菩萨信弱而慧强,信者菩萨信强而慧中等,精进者菩萨则慧弱。正等正觉是通过慧力得证。慧强则速于证悟,反之慧弱则慢于证悟。智慧强弱的差异决定了圆满波罗蜜的期限。
三类菩萨
在菩萨第一次被授记时(例如须弥陀隐士),他们已可被分别为三类菩萨:一、敏知者菩萨(略开智者菩萨);二、广演知者菩萨;三、所引导者菩萨。
在三类菩萨中,如果敏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即成为阿罗汉),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敏知者菩萨也被称为慧者菩萨,他们有最强的智慧。
如果广演知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还未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广演知者菩萨也被称为信者菩萨,他们的智慧属于中等。
如果所引导者菩萨有意在他被授记的那一世证得弟子菩提,他有足够的善业可以使他在佛陀刚讲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时,即证得阿罗汉果,连同六神通与四无碍解智。所引导者菩萨也被称为精进者菩萨,他们的智慧是为最弱。
以上三类菩萨皆在还未被授记的无数劫以前已在心中下定决心欲修习菩萨道。在被授记之后,他们如前述地圆满诸波罗蜜,而根据固定的期限成就佛果。
提前成就佛果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稻种必定在过了固定的时候才会开花、结米与成熟。即使是很勤力地为它灌水等,它也不会提前开花、结米与成熟。情同此理,每一类菩萨是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在固定的期限之前证得佛果的。即使他每天都以更强的精进力修习波罗蜜、舍离与善行,但因为他的智慧还未成熟,成佛的条件也就不能具足。
因此必须很清楚地知道只有根据固定的期限实践诸波罗蜜才能令它们达到圆满。
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
对于这问题:「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它的答案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是不会投生到以下十八处:
一、天生瞎眼。
二、天生耳聋。
三、生为疯子。
四、生为哑吧。
五、生为残废。
六、生为野人。
七、生于女奴之胎。
八、生为顽固邪信者。
九、生为变性人(从男变女)。
十、造五逆恶业 者。
十一、痲疯患者。
十二、小于鹌鹑。
十三、生为「饥渴饿鬼」(khuppipasika peta)、「烧 渴饿鬼」(nijjhamatanhika peta)或「起尸阿修 罗」(kalakabcika asura)。
十四、生于阿鼻地狱与「世界中间地狱」。
十五、生为他化自在天的魔王。
十六、生于无想梵天界与净居梵天界。
十七、生于无色梵天界。
十八、生往其它的世界。
再者,以下也是波罗蜜所带来的利益:
自从发愿成佛之后,菩萨时刻为众生的福利着想,就有如他们的父亲。他拥有特殊的素质,值得接受布施与礼敬。他有如一块优越的福田。他受天与人敬爱。他的心充满了慈悲,不会受到狮、豹、虎等野兽的伤害。由于拥有超凡的善业,不论投生到那里,他的相貌、名誉、快乐、体力与权力都比他人来得优越。他没有病痛。他有非常清净的信、精进、念、定与慧。他只有很轻微的烦恼,因此他易于接受批评。他很有耐心、乐于行善。他不会显露生气或瞋恨,或毁坏他人的名誉。他不乐于斗争、妒忌、狡猾与虚伪。他不傲慢与自大。他很平静,时刻警觉于善法。他耐心地忍受他人的折辱,而不去报复或伤害他们。无论他住在那里,是城镇、乡村或某个地区,那地方就不会有危险与灾难。每当他由于所造的恶业投生到恶趣时(譬如在他身为德米亚王子的前二世投生在增盛地狱里时),他不会跟其它的众生一样感到极度的痛苦,反而培育起更强的悚惧智。
再者,命圆足、色圆足、族性圆足、主权圆足、可信语与大威神力也是波罗蜜所带来的利益。
命圆足是指无论他投生到那里皆得到长命,他以此圆足而得以修习更多的善业。
色圆足是指相貌美好。菩萨以此圆足得以激起懂得欣赏相好之人对他的信心与敬意。
族性圆足是指投生于上层阶级的家族。通过此圆足,菩萨得以影响自满于高贵出身的人们,引导他们清除我慢心。
主权圆足是指巨大的财富、权势与众多的随从。通过此圆足,菩萨得以运用四摄法帮助应获益之人,以及正义地阻止人们不当的言行。
可信语是指他为人诚实可靠。以此他成为众人所依靠的非凡尺度与毫无偏心的标准。他是无可质疑的权威。
大威神力是指有无边的力量。他不会被击败,而只以正义征服他人。
如此,命圆足等皆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它们本身也是促使波罗蜜增长至无量的原因,也是进入三乘及使它们达到成熟的管道。
(以上是波罗蜜带来的利益。)
什么是波罗蜜的果?
对于这问题:「什么是波罗蜜的果?」,它的简短答案是:波罗蜜之果是以阿罗汉道智与一切知智为首的无量之佛陀素质。即是说,得证佛果是波罗蜜之果。
详尽的解释:
其果是获得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从身体散发出来的八十腕尺周圆身光(此身光即使是在四种情形 之下也不会减弱。);以色身为根基而具有十力智、四无畏智、六不共智和十八不共法 等无量素质的法身。
再者,论师提到以下这一首偈:
「若某尊佛只是颂扬另一尊佛的美德,而在整个大劫里不另谈他事,直到这个大劫结束,而还不能尽颂世尊的美德。」
以上佛陀的一切美德皆是波罗蜜之果。
在此,为了激起你们对佛陀无量之素质的信心与欣赏,进而修习有助于智慧增长的善行,我将在此以善喜隐士(后来的舍利佛尊者)颂扬高见佛(Anomadassi Buddha)的三首偈来为这次讲座的结语。
“Sakka samudde udakam
pametum alhakena va
na tveva tava sabbabbu
banam sakka pametave.”
「大海洋之水虽无量却还是可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Dharetum pathavim sakka
thapetva tulamandale
na tveva tava sabbabbu
banam sakka dharetave.”
「大地虽无量却还是可以以秤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Akaso minitum sakka
rajjuya angulena va
na tveva tava sabbabbu
banam sakka pametave.”
「天空虽辽阔却还是可以以尺或手来度量,
但是对于一切知的佛陀,
没有任何天神或人,
可以测知世尊智慧的深度。」
我应当在此结束这一系列的大菩提乘讲座。愿发心成佛者能够得偿所愿。愿发愿解脱生死轮回者能够早日解脱。愿一切众生健康快乐。
问答一
问1-1:请问禅师:无我与空是否在层次上有所不同?
答1-1:在法句经(Dhammapada)中,佛陀开示说:「一切法无我(sabbe dhamma anatta)」,这里的一切法指的是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包括所有的名色法,而无为…
《菩提资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