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皈依的正见

  皈依的正见

   今天我们来到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缘起很殊胜,我在这里跟大家简单讲讲皈依的内容。

  一、皈依的重要性

   皈依是一切佛法的基础,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皈依也是一切佛法的前提,所以皈依非常重要。

   皈依是一切佛法的基础

   为什么说皈依是佛法的基础呢?比如说我们要盖一栋房子,首先就要打好地基,地基如果没有打好,那么这房子肯定是建不好的。地基打稳固了,之后才能建起房子。学佛也是一样,首先必须皈依以后才能学佛,所以我们必须要先皈依。

   莲华生大士曾说过,“皈依就是一切佛法的基本,三宝是一切佛法的支柱”。所以皈依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我相信佛法,心地善良、多做好事,这样就可以了。不需要皈依,心中有佛是一样的”。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肯定是解脱不了的。真正有解脱的愿望,首先就要皈依。

   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

   我们现在有很多居士想要受持五戒、菩萨戒等戒律,但是否有先皈依呢?皈依是受戒的前提,如果没有皈依,就不具备领受任何一条戒律的资格。在没有皈依之前,只能称为发愿遵守一些戒律而已,还不属于真正受戒的范畴。所以,必须先皈依、受皈依戒,再领受其它的戒律。受戒的基础就是皈依。

   皈依是一切佛法的前提

   皈依以后再学佛,诸如念经、磕头、烧香,或者各种善行等等,所作所为都将播下解脱的种子。如果没有皈依的基础,我们所行持的任何善法,虽然也有功德,但是却没有播下解脱的种子。所以必须要皈依,皈依就是修行的前提。

   就如同我们要进入一栋房子,首先需要钥匙。有了钥匙才能进去,没有钥匙打开大门,那想进也进不了。同样的道理,皈依就是修法的前提、修法的钥匙,所以皈依非常重要。

  

  二、皈依的含义

   比如说有个幼儿,被狗或者其他动物追逐,他当时非常害怕,一定会呼唤妈妈。他为什么要呼唤妈妈呢?因为他知道妈妈一定会来解救他,所以他坚定地跑到妈妈身边寻求庇护,而不是跑到其他地方。同样的道理,轮回是很可怕的,如果我们发愿要从轮回里获得脱离,首先要皈依,没有皈依就不具备脱离轮回的前提条件,唯有皈依,才有希望脱离轮回。

   在其它的世间法里,我们绝不可能获得解脱;而其它的宗教,即使是显现很多神通的外道,也没有能力帮助我们从轮回苦海里脱离。为什么没有相同的能力呢?是因为他们缺少慈悲与空性无二无别的智慧,没有这样的智慧就永远都脱离不了轮回。不具备慈悲和证悟空性的智慧,行善也好、修行也好,仍然一直在轮回里无法解脱。只有具备了皈依的基础,才得以种下解脱的因,以此为前提顺利地到达彼岸。所以必须要先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首先我们需要拥有信仰,必须要具备坚定的信心。但是我们不赞成盲目的信仰,我们倡导的是在充分了解佛教的基础上产生信心。很多人说,“我对上师很有信心,对三宝很有信心。”其实,每个人的信心可能都不同,有些人是为了自己,有些人是为了事业,有些人是希求解脱……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心呢,自己心里最清楚。

   我们对三宝应该具足什么样的信心呢?那就是智慧的信心。什么是智慧的信心呢?就是无论处境是苦还是乐、是生还是死、是病痛还是健康,要坚信所有的一切都是源自于三宝的加持,这种坚定的、不动摇的、稳固的信心,才称为智慧的信心。如果没有这种信心,那就不能算是最好的信心。想要脱离轮回,首先要对上师三宝具足智慧的信心。

   再说一下“皈依”两个字的真实含义。有人认为,“我跟着上师念了皈依的仪轨,再磕了三个头,然后领取了一本皈依证,得到了一个皈依法名,再盖上了上师的印章,那就算是皈依了。”大多数人认为有皈依证、有法名,从此以后就成为一名佛教徒、一位佛门居士了。其实,这还不是合格的佛门弟子,也不算是合格的佛门居士。如果能真正从内心发起誓愿和决心,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对上师三宝的信心,那无论有没有皈依证、有没有法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皈依。那才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的佛门居士。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和决心,那即使有法名和皈依证,也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皈依。

   皈依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具备坚定不移的誓愿与决心。

  三、皈依三宝的功德

   一旦我们真正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性,就会迫切希望脱离轮回,而脱离轮回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法、僧三宝。要想对三宝生起智慧的信心,得到究竟解脱,就需要了知三宝的功德。略说如下:

   (一)、皈依佛宝: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即使是十地菩萨的智慧也无法完全了知佛的功德。简单来说可分三个方面:

   1、佛陀因为对一切众生具足慈悲的力量而对于轮回大海无所畏惧,且已断尽我执、法执,不管三界六道哪里都愿意去,为了利益众生,不怕千难万险,对痛苦或疲劳没有任何执着。而外道没有去除我执、法执,不能令自他究竟解脱。

   2、佛陀的慈悲、智慧、力量圆满,对任何众生的救度都丝毫不会错过;而外道是无法做到的。

   3、佛陀对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慈悲,只要众生发心清净供养任何东西,佛陀都是慈悲、欢喜地接受,哪怕是一根绳子或一块石头。实际上佛陀是福德、智慧圆满的圣者,并不需要任何供养物,佛陀接受供养就是为了众生种福田---成为众生最殊胜的应供处。佛陀最欢喜的是众生能够发心清净、利益众生、好好修行,这才是最殊胜的供养。

   (二)、皈依法宝:法宝的功德同样不可思议,展开来讲也是讲不完的。我们应这样观修:佛陀圆满的智慧与功德,是从哪里来的?它来源于法宝!所以需要好好闻思修行佛法,才能得到与佛陀同样的功德与智慧。

   (三)、皈依僧宝:僧众对于佛陀妙法具足信心,能够精进闻思修行、发菩提心,当去除了所有烦恼后,僧众就可得到与佛陀一样的成就,度化众生。从这个方面来说,僧众即是未来的佛陀。

  四、皈依的本体

   皈依的本体是皈依三宝,三宝为佛宝、法宝和僧宝。

   皈依佛宝:释迦牟尼佛等十方三世诸佛,以及化身、报身、法身佛等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这就是皈依佛。

   皈依法宝:我们皈依的法宝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呢?有些人有分别心,“我是大乘佛法,我对小乘佛法没有信心啊,如何如何……”。很多大乘佛法的弟子们都看不起小乘的佛法,这是不对的。其实,大乘佛法也好,小乘佛法也好,显宗也好,密宗也好,都是佛所宣讲的法,都是我们的法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皈依僧宝:关于僧宝,有些人认为已经证悟的出家人或者像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那样的登地菩萨,才是僧宝。我个人认为,只要这个人是出家人,对释迦牟尼佛有信心,修学释迦牟尼佛的法,穿着出家人的袈裟,不管他有没有证悟,那就是我们的皈依僧宝,是我们的皈依处,

   显密一家,不要有分别心

   皈依三宝之后,我们作为学佛人,最主要是不要有分别心。现在汉地有很多类似情况,学密宗的人说,“密宗是最殊胜的,成就最快最好,显宗的法不是很好”。学显宗的人又说,“密宗神神秘秘的,不是佛法,不是正法,真正的法是显宗的法”。这样诽谤佛法的恶业是很严重的,比无间罪还严重。所以,无论是南传、北传、藏传、汉传、显宗、密宗、大乘、小乘,都是佛陀传下来的佛法。学习不同佛法的弟子,都是佛弟子,都是一个团队,大家不要有分别心。

   那么显宗或是密宗,是否需要全部都学呢?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我们都学的话,或者一个一个读的话,即使耗上一生的时间也是学不完、读不完的。只能在这么多的佛法里,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法,这样来修持就可以了。

   信仰是对所有佛法都有信心,修行则是从诸多法门里面选一个跟自己最有缘的法来修持,这一点非常关键。

   无论大乘佛教的出家人,还是小乘佛教的出家人,都是我们皈依的僧宝。不要认为“大乘佛教的出家人是我的皈依僧宝,小乘的就不是”;也不要认为“显宗师父是我的皈依师父,密宗的师父不是”或者“密宗师父是我的师父,显宗的师父不是”。大家不要有这样的分别心,只要是真正出家的僧人,都是我们的皈依僧宝。

  五、为什么在皈依三宝之前还有“皈依上师”?

   在我们藏传佛教里皈依是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喇嘛啦迦森秋、桑结啦迦森秋、却啦迦森秋、根灯啦迦森秋”。汉地没有“皈依上师”,而我们藏地有“皈依上师”,就是皈依金刚上师。

   为什么要将皈依上师放在最前面呢?

   如今佛陀已经圆寂,作为佛陀的代表---上师,为我们指明了解脱道路、让我们分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见上师即佛;我们修的法是上师口里传出来的,可见上师即法;我们平时遇到困难时、乃至临终往生时,都是上师帮助我们,可见上师即僧。佛法僧三者总集起来,就是皈依上师。所以,佛法僧总集起来就是上师。也正因为这样,藏传佛教强调四皈依,即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实际上,上师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身是僧的本体、语是法的本体、意是佛的本体;上师也是三根本的总集,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上师还是三身佛的总集,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所以说,上师是过去诸佛的化身、未来诸佛的源泉、现在诸佛的代表。所以,皈依…

《皈依的正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