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玛尔巴译师传▪P29

  ..续本文上一页空性、佛家所说遍子一切事物的真理。

  【25】干达婆城—梵文音译,寻香城。喻如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之事物。

  【26】赡部洲—梵音译作阎浮提。佛学家宇宙学所说环绕须弥山外的四大洲中的南方洲名,全名南赡部洲。

  【27】极光净天母子相会聚—这是密宗修证中一种境界,本体的极光净称为母光,证得两种光相契合则称为母子会聚。

  【28】四无量—慈、悲、喜和舍四种。

  【29】三身—法身、受用身、变化身。

  【30】六庄严—佩戴的六种装饰品。

  【31】甘露丸—经佛教徒念咒加持过的药丸。

  【32】赫噜迦—梵文音译,胜乐金刚之意。

  【33】有漏—一经作为所缘即能增长烦恼的事物。

  【34】三昧—于所观察事或所缘,一心安住稳定不移的心所有法。

  【35】明妃—活佛之妻。

  【36】诀窍续—《医学四续》之第三部。全书从实用解析,论断全身上下一切病症,共九十二章。

  【37】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人是四大的产物,人终结时,同四大一齐坏败归空。

  【38】脉、风、明点—寿未变异、命未止息时之识所依处。此三者互相依存,脉如居宅,明点如财宝,风心如主人。

  【39】光音—二禅天之上层。生于此中诸天,所发光明,照耀其他天处,故名光音,亦称光音天,极光净。

  第五章 完成大业 隐入法界

   玛尔巴一生专行宏扬佛教及利乐众生之事,到了八十八岁,鸡年,七月十五日,太阳刚出来时,他不但没一点病,而且现出恬静而舒适之状。此时,天上撑起了彩虹帐,空中降下各种花雨,无量香气四处漾溢。并有各种动人心弦的伎乐之声。他面带笑容、两颊挂着泪花,合掌、闭目、低头正在修习佛法加行七支[1]时。玛巴郭勒问道:“怎么啦!”

   玛尔巴说:“快摆设上好的供品。吉祥那若巴由无量勇空行部众围着,说执行诺言,前来接我。我要到空行净上,伺候师父去了。”说罢遂即人定。玛巴郭勒等僧众,备上无量供品,正在献供时,天降花雨,乐伎喧天之声更大了,玛尔巴上师升天了。

  

   本来,玛尔巴大师他就是佛教的太阳,特别是雪域除暗的明灯,密乘教的中流砥柱。玛尔巴大师前世就是菩提萨垛变化身。仰仗具有德相上师大德之恩,故能从智慧勇士空行处,获得密咒的灌顶及教授。因此,他内证光明的技能精湛,于风心获得自如,夺舍、神境通[2]等等种种神通,自在具足,掌握种种无量功德。

   他韬光养晦,外如凡人之境界,对妙五欲[3]及世间八法呈欢喜受用之相,广作有益于具根器的众生之事。《大般若经》[4]中记载:“有些菩萨需有父母,不需妻室。有些菩萨需有父母妻室,不需儿女。有些菩萨需有父母、妻室、儿女和眷属等一切受用。”

  

   玛尔巴上师他与后一条相符合。另外他同法胜菩萨[5]及常啼菩萨的事业,来利益众生。又在《续部•佛平等合》第七品中记载:

   “美貌妙龄女,

   乃至美娇妻,

   供养以财护,

   圣佛菩提酬。

   宝是我供养,

   复以财帛赎

   金刚持加行,

   此酬为胜酬。”

  如上所述,通过接受供养酬敬之物而来利乐众生,使噶举派所持证悟之教法可与天齐。

  

   玛尔巴的最有声望而受恩惠最多,有十三位上师:善巧成就那若班钦,佛子麦哲巴,吉祥希瓦桑波,益喜宁保,瑜伽女汝必坚金,噶索日瓦,日日巴即森格岭巴弟兄,泽达日巴,古办鲁切瓦、智命大师,基特瓦,本达瓦即尼婆罗弟兄,尊者阿底峡等。

   他所生的七个儿子有:塔玛多德,塔玛桑登,却丕,玛勒布,贝欧,扎欧,卡瑞诃罗等。共许的四个心传大弟子,如前所述的四大柱。具缘四大弟子有:藏洁浦的洛迦勤波,彭域的聂玛白姆,荡宁仲的玛巴郭勒,洛拉亚的帕让巴瓦金等。

   玛尔已译师的色身隐入法界之后,众人才深信他是真佛。于是有人愿出很大酬金,以求得到一点师父的头发、指甲以及小片衣物等。于是便用上等绸缎将大师如意宝般的遗体包裹起来,未有焚化,请求为利益众生而住于世间。上师之子贝欧等人,把遗体之肉连同骨头给人,收取酬物。

   头骨被请到彭域地方一个寺庙中,上师俄巴知道后,心中不忍,于是给师父的儿子们献了大礼,请求将师父的遗体赐与之。他们说:“那么你供养的东西最主要的应是那若巴赐给父亲的红莲宝石本尊象。”俄巴遂依其言将红莲宝石本尊象等无量财帛奉献与他们。之后,便将遗体迎请到雄地。因此,在灵骨之中以俄巴大师寺庙所供奉之灵骨为主。

  

   上述玛顿确吉罗卓尊者的传记见者有益,系由米拉尊者和玛巴郭勒二人详细口述给恩宗顿巴,米拉尊者又讲述给日琼巴。之后,经日琼巴和恩宗顿巴降秋杰波二人商议而编写成传记原稿,以此为本传之根本。此外又有上师俄巴、促敦、梅顿等人口传的记述。总汇诸传,其中唯世出世间如意宝琉璃鬘慈悲之孔,以增上意乐善妙文词之学贯穿之宝庄严鬘传,是使有情生信之殊胜眼缘,是能使欲求遍智成佛庄严的众生倾心之杰作。

   此传记由游行尸陀林瑜伽士查同杰布[6]写于旺秋米拉日巴现证菩提之圣地—秋瓦[7]化身宫殿中。抄录者为室利译师、学者强白却拉。

   祈愿此传善业之神力,

   能使众生证得菩提前,

   见就二利逆缘皆息灭,

   一切顺缘自然得成功。

   愿我获得能使虚空般。

   广阔佛土慈悲又清净,

   众生见熟解脱之神力,

   增上智悲二利到彼岸;

  注释

  【1】七支—修行佛法时加行七法。如:敬礼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轮支,请住世友支,回向支。

  【2】神境通—神足通,身如通,神境智通。示显能知识燃、飞行、多少、美丑、水行、土行种种神变,自在具足。六通之一。

  【37 妙五欲—色、声、香、味、触。

  【4】大般若经—有一百千颂或十万颂的《般若波罗密多经》

  【5】法胜菩萨—古印度一佛学家。

  【6】游行尸陀林瑜伽士查同杰布—即后藏疯子赫噜迦汝坚金。本名桑吉坚参(1452-1507)著有《米拉日巴道歌》、《米拉日巴传》及其弟子日穷巴等人传记。

  【7】秋瓦—阿里镇日地方一佛教圣地。

  译后记

   玛尔巴译师,原名塔玛旺秋,法名却吉洛追(公元1012—1097)。生于山南洛扎秋切的卓窝隆•牌萨村。自幼习法,先从卓弥译师学习梵文,继又三次赴印度、四次赴尼泊尔,从那若巴、麦哲巴、智藏等大德学习《喜金刚》、《密集》、《大手印》、《胜乐》等密法,又将许多经典从梵文译成藏文。返回西藏后定居于洛扎卓窝隆,多方宏扬佛法,从学的弟子甚多,最著名的有米拉日巴等四大心传弟子。至其再传弟子塔波拉杰时,其教派势力更为强盛,世称塔波噶举,玛尔巴遂被尊奉为塔波噶举派的祖师。

  

   鉴于玛尔巴在西藏佛教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玛尔巴译师传》是西藏著名传记小说家桑吉坚赞与《米拉日巴传》齐名的又一部杰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作为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来阅读。同时,《玛尔巴译师传》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是研究西藏社会历史、宗教文化、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乃至风俗习惯的重要参考书。

   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加深国内各民族的互相了解,

  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将这部藏文名著翻译成汉文,供有关同志参考使用。当然,本书也有其宗教和时代的局限性,希望读者明鉴。

  

   《玛尔巴译师传》是以四川民族出版社铅印本为主,并参照拉萨木刻版和德格木刻版的《玛尔巴译师传》进行翻译的。在翻译过程中,坚持忠实原文、保持原有风格和语言通俗易懂三条标准。行文主要采用现代书面语,同时照顾到人物身份及语言环境。道歌部分多翻译字数大体相等的整齐诗句,同时也尽量注意押韵。

   此外,为了阅读、理解之便,在章后附有简明扼要的注释,在最后附有《译名藏汉对照表》。

  

   《玛尔巴译师传》翻译的具体分工是:张天锁同志负责翻译开头的颂辞、第一章及第二章的第一节,申新泰同志负责翻译第二章的第二节及第三节的第一、第二大段;文国根同志负责翻译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三大段及第三章;张家秀同志负责翻译第四、五两章及未尾的跋;全书的通稿工作由申新泰同志负责完成的。上述同志在完成了各自承担的任务之后,共同对全部译注进行了多次认真的修改、校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尤其佛学知识欠缺,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祈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

  

   在《玛尔巴译师传》的翻译过程中,得到了西藏人民出版社杨志国、李小方及我所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参考了藏学老前辈刘立千先生早年的节译稿《玛尔巴译师传》,受益不浅,在此一并致谢!

  

   译 者

   一九八八年元月于西藏民族学院

  

《玛尔巴译师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