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三主要道》释论开示之三
时间:2012年12月23日上午9:00-10:30
快乐,其实一直和你在一起
快乐只是有没有被认出来而已,也就是懂不懂得知足和感恩而已。
法王开示:
今天是《三主要道》课程第三天。昨天讲解了三主要道之一的「出离心」,讲到「生起出离心的方法」第一种「舍离今生贪执的方法」,今天要讲第二种:「舍离来世贪执的方法」──
2. 舍离来世贪执的方法:
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在《三主要道》释论《善缘解脱道》中说:就好像分别播下青稞、稻米、麦子、豆子等种子,会生长出各自不同的苗芽,善恶业也会导致各自不同的喜乐或痛苦的结果;只要遇到适当的缘,就一定会发生成长,这是一种真实无误的道理。总而言之,只要向内不断仔细思维「定业得增长、不做不受报、有做定受报」的业力之理,和百苦、六苦、三苦等轮回中总与别的痛苦果报,就会舍弃对于来世冀求天、人福乐受用的强烈贪着之心,转而生起强烈的寻求解脱之心。
这个部分,分为思维业果,和思维轮回过患两个部分:
• 思维业果:
前者提到十业道:杀生、偷盗、邪淫等身三业,妄语、绮语、粗口、两舌等语四业,贪心、害心和邪见等心三业,加起来就是十种恶业。与此相反,就是十种善业。以上包括了所有善恶业。
所谓「定业」,是指依着善恶业的因,各自不会错乱地导致善恶的果报。因此,造作了恶业,一定会导致痛苦的果报;造作了善业,一定会产生快乐的果报。《大宝积经》〈善顺菩萨会〉提到:「辛辣诸种子,能生辛辣果;甘甜诸种子,能生甘甜果;于此喻所示:恶异熟辛辣,白善果甘甜,智者所应知。」
还有一种「增长业」:无论造作了大小的恶业,如果没有透过忏悔等方法去对治的话,业果会日复一日的增长;如果加上随喜的话,更会广大增长。同样的,如果造作的善业,没有被得意或后悔之心所削减的话,善果也会日复一日的得到增长;如果再加上回向的话,善果更会增长。
不作业不会感受果报:无论自己造作了大、小的善恶业,一定会正确导致苦乐的结果,如果没有做,也就不可能感果。佛经说:「提婆所作的异熟业,不会成熟于地界等处,而会成熟于其所持的蕴等上。」
业果是不失坏的,佛经说:「有情所作业,百劫不失坏,因缘聚会时,果实即成熟。」有情所造作的善恶业,永远不会坏失,自己无论试图阻挡多久,或许几劫的时间,但是就如同播于干地的种子,只要水份充足(就会发芽)一样,任何造作的业,当它被催醒的时候,苦乐的果报就会成熟。对于这一点,能够透过对于佛经、律典的典故的领会,得到确信。
因此,首先我们思维恶业的业果,接着思维善业的业果,之后生起欢喜心,不再轻视微小的善业而任意妄为。
(2)思维轮回过患:
如同弥勒菩萨所说:「如不净物离香,五道等处无有安乐。其处之苦,恒常触生如雪盐。」无论投生于轮回任何高低的地方,都离不开三苦的本质。
这三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分别如下:
苦苦:地狱冷热之苦、饿鬼饿渴之苦、畜生痴哑奴役造成的苦痛,如同疼痛的伤口上长出脓疮一般。如同《龙树亲友书》说:「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像这样的「苦苦」是无法忍受的。
坏苦:投生善道之后,如同云缝中的阳光一样,我们感受到的微小身心快乐,都只是暂时而无法恒常,这就是坏苦。寂天菩萨说:「虽数至善趣,频享众欢乐,死已堕恶趣,久历难忍苦。」虽然投生在善道,但人道会尝受生老病死等八种痛苦,非人阿修罗会遭受斗争之苦,而天人会遭遇死堕,即使投身上三道,仍饱受各种痛苦所逼迫折磨。
行苦:轮回中不仅备受苦苦、坏苦的折磨,就像是出狱的犯人,不一定就不会被关入其他监狱一样,我们都没有不会从善道落入恶道的信心,所以一直无法究竟出离轮回,总是和苦难的痛楚难分难舍。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只有一个,就是对于五欲的贪着。
波多瓦大师说:「我们为了追寻五种妙欲,因此无始以来飘泊于轮回之际;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损害和糟蹋了。」因此,恒常地厌离妙欲,并且思维轮回总的痛苦,尤其是思维「行苦」 ,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修后于诸轮回福,剎那不生羡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蒋贡康楚仁波切释论说:当我们在心中这样反复思维轮回整体的与个别的痛苦,对于以人天为主的任何轮回的快乐,都会像想吐的人看到食物一样,心中剎那也不会生起想要得到的意愿。日夜一切时候,都会想着出离这种「有漏蕴身所聚和而成、不能依靠」的轮回之乐,而想追寻解脱涅槃的快乐,并且想马上就得到。这种不会受他缘而改变的强烈动机、意乐之心,如果能够恒常、不造作的出生,这时就是生起了符合「解脱善业」的无造作的真实出离心。
嘉玛瓦洛卓嘉称也说:「依照这样的思维,就能舍离一切此生的贪着。若能将此思维扩大,进而厌离一切轮回,当下就可称为『已经步上解脱之道』;如果没有这样的出离心,就算具有一切善功德,都不算是已入解脱道。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修行人了。」
只为自利求生净土,也是「贪着来生」
以上这一段,是在讲要舍弃对来世的贪恋之心。
什么是对来世的贪着呢?就是指对来世的贪恋、躭执之心未放下,想投生为梵天或转轮圣王等。例如只是为了自己而求生净土,动机并不是为了利他,只是为自己追求快乐、远离痛苦,这也算是一种贪恋来世之心,并未舍弃对来世的躭执。
就像在前天我们在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前曾说,无始劫以来我们有无数的投生,在每一次投生中,都累积了无量如虚空般的罪业,如果这些罪业有形体,恐怕连虚空都容纳不下,如果不忏除,只要缘聚合时,业果就会成熟,这就是「因果不虚」的意义。我们要去思维它的深意,而且不只相信而已,还要了解细微的因果,了解之后要去行持,不只畏惧因果业力,还要积极的行十善、断十恶。
深信因果,行十善、断十恶,这就是世间的正见。有人以为那是在家众才要做的,其实未证得圣位之前,不管在家、出家都要修持。道次第的开始是暇满人身,佛法的开始是相信因果,这些道理我们不是想着就好,更要进一步思维轮回的痛苦,如思维下三道及上三道的痛苦,要了解:「这就是轮回啊,完全没有自主性!」了解这点,就不会再贪执来生。
〈极乐净土愿文〉说,要知道天人的快乐也是不究竟的,只要是有漏的快乐、有烦恼的快乐,都不是真正清净的快乐,就像天人的快乐,外在看起来像是快乐,但看本质的时候就知道那是暂时、容易毁坏的,不要被表相的快乐所欺骗。
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才算真正入道
当我们思维「观死无常」,再思维「轮回过患」,而真正生起一种「我真的要从轮回中出离」的殷切之心,这就是出离心的标准。如果心中没有生起这种真实、不造作的出离心,就没有真正入道;法是不是真正在心中生起,基础就在于有没有真正生起出离心。
修行道次第的开始,要能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可以很自然、不用刻意去想,发自内心真正自然生起确信,这就算是入道了,也就是小资粮道的开始。而就大乘而言,如果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真正在心中生起,强烈的发自内心思维「为了利益众生,我愿成就佛果,得到究竟的快乐」,这就是大乘行者了。当你是真心在发愿,你自己会感觉得到,才算是真正清净在修持佛法,才算一个清净的行者。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业果,指的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连性,每个生命之间善与恶都是互相影响的,善恶因果的互相影响是很紧密的,譬如一个人的善恶心行,就会影响整个地球。我们现在称地球为地球村,不是地球缩小了,而是人与人、生命与生命的关系变紧密了,透过网络和科技,可以很快地沟通和建立关连性,只要一点点善、一点点恶,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生命。
我们常说希望世界和平,关键还是在于人类,这个社会的好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如果每个人都承担起这种责任,进而互相影响,当这种影响自然的扩大,就真的能带给世界光明,这样世界和平是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口头说说要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却光说不练,不去行动,这样是没意义的,也不符合因果的道理,也是大家要放在心上的。
那块让你不快乐的「黄金」是什么?
我们常说轮回本质是苦的,但有些人会说:「不会啊,轮回有苦也有乐。」我们投生为人,活到现在几十年了,也为了得到快乐而做许多事,但从来没得到让自己得到真正满足的、不变的快乐──因为轮回中是没有这种快乐的。
其实,无苦的妙乐、不变的快乐,是可以得到的,关键是:方法到底是什么?众生不知道方法因此盲目追寻,乃至求乐反趋苦。大家在21世纪的今天,每天过得忙忙碌碌的,被科技的工具推着走,身心非常疲累。这些世间的努力,不可能帮助我们得到真正不变的快乐,外在物质的快乐反而会衍生更多痛苦。
我又要说一个以前提过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有钱人,家财万贯,每天晚上都忙着算钱。他家旁边住了一个乞丐,每天沿街乞讨,回到家来就快乐的唱歌。有钱人回…
《《三主要道》释论开示之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