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P2

  ..续本文上一页后五百年为大乘密教盛行时期,形成密教系统的藏文语系。

  三级三宗:指佛教教理根据行持阶段分为三级,初为五乘所共的因缘生法;次为三乘所共的三法印;后为大乘不共的空有诸教法。依之而建立法相唯识宗、法性空慧宗、法界圆觉宗。

  三依三趣指:

  1、依声闻乘行果趣发大乘心(佛住世及正法时代)。

  2、依天乘行果趣发大乘果(像法时代)。

  3、依人乘行果趣修大乘行(末法时代)。

  太虚大师认为:现在处于末法时代,依前二乘行果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机宜。今日的情况,所向的应在进趣大乘行,而所依的是确定在人乘行果,实行人生佛教。其中心思想是:阐扬因果道理,提倡五戒十善以化民,广修六度四摄以福利人群。

  无论显密诸宗,遵循佛的指示,修持佛法不离三个阶段,而其特有的共同点是以人乘为基础,以大乘的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得佛果,为圆满究竟的归宿。因此,趣向净土的净业,都是一致的。

  五、以净业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五欲尘劳污染的世界,是人我纷争、战斗频繁扰攘不安的世界,是重重灾难、身心痛苦的世界,是一个无常变化、极不安宁的世界。

  具有善良知见的人们的心理,需要光明,需要和平,需要安定,需要解脱。这就需要以佛法净化心灵,庄严国土,净化世界。

  从上面净业修持的内容中,提取几项,作为医治众生疾病,转五浊恶世为人间净土的良药。

  (一)明因识果

  这是佛教最重要的一法,是五乘共法,也是培养人生道德、提高人的价值的重要法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受福,作恶遭殃。人们能明于此,则能消灭罪恶于无形,建立起真正的道德观。

  慧远大师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印光大师说:“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图。”又说:“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技术,如何高超,皆属虚设……。若能明因果之事理,举心动念,唯善是从,决不敢有非分之念及举动,则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

  历代净宗大德弘扬净土,都要阐发因果道理。慧远大师写有《明报应论》、《释三报论》等;印光大师写有《印光大师文钞》及《嘉言录》,均处处提到因果。唯因果可以警惕人心,从而止恶行善。

  (二)奉行五戒十善

  五戒谓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十善谓身业有三,即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业有四,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即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合身口意共成十种。反此十善,即成十恶。五戒是做人的道德和保持人身的基础。履行十善,则进一步可获生天趣,享受天趣的福报。

  此五戒十善不仅是世间的善行,即出世三乘的声闻、缘觉、菩萨之菩提果,亦无不以此为根本而得成就的。故《十善业道经》中佛说:“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太虚大师说:“世界上凡有思想的人,无论是宗教家,或各种学问家,都希望构成相亲相善之安乐世界。只要能行十善业,则古今圣贤理想中的天国,如中国所谓的大同之世,和西洋人理想的黄金世界,皆不难实现。只要将十恶改成十善的行为,即可转五浊恶世成清净的乐国,这实是今日世界人类刻不容缓的要求。”又说:“庐山慧远大师,谓十善业,若能从一家一乡推行到一国,立可成为“风和俗美,刑措政清”的清净国家。如此推行于全世界,则可成为和平友爱的人间净土。”

  人们都希望趋吉避凶,转祸为福。但灾祸之来,推究其因,都是造十恶业所感。故欲避免灾祸的危害,乞求于神灵、或只是利用科学上的物质力量来救济,仅凭借外力是不行的,不彻底的。必须反求诸己、净化心灵、修行人类互相资助的十善业,使福报增长,则转灾为祥、转祸为福。行此人类本性的十善,不假他力,人人都可做到,这是解救灾难、净化世界的根本办法。

  (三)实行四无量心,四摄之法

  这是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所应修学的。学佛者能如此,推广而普及世界,则可以制止贪婪、杀机、欺骗,使人类心地善良,真诚相处,消灭战争。

  1、四无量心

  即慈、悲、喜、舍。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包括无缘慈,同体悲。喜谓见善随喜。舍谓无分别计较心,对众生平等。

  2、四摄

  以如下四法摄受众生,团结群众。

  (1)布施:分财施、法施、无畏施,求经济文化、安宁生活之共享。

  (2)爱语:说真实语、安慰语、和合语、正直语,求团体之和乐。

  (3)利行:本利他精神,积极献身于公益事业,尽义务而不谋权利。

  (4)同事:与群众同甘苦,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此四摄法,据报载,在日本有些企业单位,依此原则订章程实行,收效很好。

  明因果,修持五戒十善、四无量、四摄,是净行者求生净土的主因,也是庄严国土、净化世界的主因。

  (刊于《台州佛教》54期)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