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束光照在小孔上,然后在小孔处放上一个可以检测到光子的检测荧屏(如同电视机荧屏),当有电子通过小孔时,电子就会“踢到”光束中的光子,这样被撞飞的光子会被反弹到检测荧屏上形成一个亮点,人们通过荧屏上是否出现亮点来判断是否有电子通过了(实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电灯或太阳发出的光子在撞到物体后反弹到我们眼睛里的方式来监视任何物体存在的。所以,如果夜间不开灯我们就看不到任何东西)。监视器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
当一个人,比如你在看着检测荧屏的时候,就会以50%的概率看到一个电子穿过其中的一个孔。这里的关键之处不在于电子会以多少的概率穿过小孔,而在于,电子必须以实在的粒子形式穿过小孔。
现在第一个问题来了:你用眼睛看着监视器,电子就会由一道波而崩溃为粒子,那么你闭上眼睛电子会怎么样呢?回答:电子在你没有看它的时候就会使用“分身术”,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过两个孔。
3、如果我们连结许多的监视器又会怎么样呢?
比如,我们现场直播,用一个摄像机对着检测荧屏,然后再把摄像机输出的信号连接到一台电视屏幕上。这样摄像机+电视屏幕就构成了一个“中间监视器”。假设这样的中间监视器有100台,当人们再次向两个孔发射一个电子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回答:在最后一台监视器旁,如果没有你在监视的话,电子仍然像鬼一样同时穿过两个孔——电子仍然是虚无的波。如果有你在看的话,电子就会瞬间变为一个实在的粒子。所以,电子是波还是粒子不取决于监视器,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人在“看”。
这样就引发了第三个问题:是眼睛决定“电子”崩溃为实在的吗?
一个闭着眼的人等同于一个瞎子,那么如果让一个瞎子去看监视器的话,电子穿过两个孔时就是虚无的波,那么瞎子看不到世界上任何物质形象,如果按照这种理论,对于瞎子来说,世界上的万物岂不都是虚无的波了吗?对于瞎子来说世界就都不存在了吗?
回答:在监测荧屏上的光信号可以通过光电效应被转换为机械运动。比如,转换为铃音,或者转换为一根棍子触碰皮肤的触觉,或者转换为释放辣味,或者转换为释放香气味。结果,如果一个瞎子用这些感觉器官去做监视的时候,电子就会瞬间崩溃为实在的粒子(即崩溃为物质)。所以反过来说,一个人无论失去什么感觉,他都不会失去让电子崩溃为粒子的能力。所以,电子是波还是粒子不取决于眼、耳、鼻、舌、身等的感觉器官。
4、那么取决于人的意念吗?什么又是意念?
记得小时候吃甜杆(玉米杆的根部),在用嘴拨玉米杆的外皮时,经常会被像刀一样的外皮把嘴唇给划出口子,结果每次在嚼甜杆的时候,总是会发生嚼甜杆嚼的满嘴全都是血的情况。现在回忆起来心理还一抖一抖的作痛。
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你是否也被甜杆,或者甘蔗的外皮划出血过?山楂是什么味道?小学六年级老师的面孔?玫瑰花的香味?医生给你打针时的刺痛?
意念是什么?很简单,意念就是由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获得表征出来的感觉的综合体验,这些感觉包括“色、声、香、味、触”。一个人脑中无论呈现出什么意念都是由这些感觉组合成的。此刻,你即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意念,你会发现每一个意念都逃脱不出这些感觉。而意念就是思考,就是思想,就是妄想,就是执著,就是所谓的“法”。
那么,是我们头脑中的意念决定电子存在的吗?
如果你在监视器旁闭着眼睛,然后发出一个意念,这样会让电子崩溃为粒子吗?答案是:不会。无论你发出什么意念,电子依旧会以波的形式同时穿过两个孔。所以,意念不是让电子崩溃为粒子的东西。
5、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中间监视器
当一个人眼睛视网膜中的一个视杆细胞(或者耳朵中的听觉细胞、皮肤中的触觉细胞、鼻子中的嗅觉细胞、舌头上的味觉细胞)接收到一个光子的时候,这个光子的能量就会被双极等的中间视神经细胞级数放大,进而在神经细胞内爆发出一次动作电位——即一段生物电流。这段生物电流如同“接力棒”一样被一个又一个神经细胞传递下去,直至传递到大脑视觉皮层(如果是耳朵传来的电流则传递到听觉脑皮层,触觉传递到触觉皮层、味觉传递到味觉皮层,嗅觉传递到嗅觉皮层等)。视觉皮层将生物电流再次经过处理整合后向整个大脑皮层深处传输过去。这样,你就在意识上看到了一个亮点(或者听到手机的铃声,或者品尝到辣味,或者嗅到花香)。
从接受到光子开始,以电流运行为载体的信息就通过了眼睛、视神经细胞、每一个脑神经细胞等一系列环节的传递。在整个传递过程中,无论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人们都将看不到这个光子。比如,如果一个眼睛瞎了,他就看不到任何东西了。如果一个人脑视觉皮层由于外伤被损坏时,虽然这个人的眼睛还活着,但信息通路已经被截断,这个人还是会成为盲人。
所以,你在意识上没有清楚感知一个亮点之前,或者说在听到任何声响之前,耳朵、鼻子、皮肤、眼睛、视觉细胞和脑皮层内传递的每一个神经细胞,甚至于脑内一千亿个神经细胞都属于“中间监视器”,它们都不具创造存在——即让电子崩溃为粒子的能力。
所以,眼、耳、鼻、舌、身都属于中间监视器,由这些感觉整合出的“意念”(思念、执著和妄想)当然也是中间监视器。
现在,我们就可以清楚回答第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攀缘心(执著妄想)不是真心自性?
回答:电子以波形式存在时,就处于虚无状态;以粒子存在时,就是实在物质。
我们已经清楚看到,“眼耳鼻舌身”都属于中间监视器,而由眼耳鼻舌身组合出的攀缘心(执著妄想)也是中间监视器,所以“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具有让电子崩溃成粒子的能力——即从虚无中创生出物质存在的能力。就是说,攀缘心不是真心自性。
实际上,《心经》已经说的很清楚:“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中间监视器”,都不是让电子崩溃为粒子的那个东西。
妄想执著都不是真心自性,也都凭空生不出黄金石头。而真心自性是可以凭空生出黄金石头的,真心自性是如何生出万物的呢?
二、第二个根本问题:真心自性是如何生出黄金石头、花朵飞鸟、虚空大地,以及星星和星系的?
1、延迟实验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展,20年前,物理家做了这么一个令人所有人甚至不敢相信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效应简易说明):在双孔实验中,在小孔处装上监视器,然后把检测荧屏上出现的光点效应转化为在纸片上打印出“1”或“0”字的效应。如果有电子在小孔中通过了,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1”字,如果没有电子通过,纸片上就会被打印出“0”字。结果,科学家向双孔发射了一个电子,电子在穿过小孔时被监视器连接打印机通过“0”或“1”的信息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科学家把带有信息的纸片装在信封中。
令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电子在穿过小孔之后,和在到达后面屏幕之前(这时电子已经被监视器在双孔处侦测过了,而且在纸片上形成了“0”或“1”的信息),如果你选择把信封销毁,电子就会在双孔后面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如果你选择把信封打开,电子就会立刻以粒子形式穿过小孔。
清楚地说就是:在你没有打开信封之前,虽然这时已经被监视器检测了,而且形成了纸片信息,但是如果你选择把信封用火烧了,那么电子就会重新来一遍,立即回到双孔前,以波运行的方式同时穿过两个孔。如果你选择打开信封,无论是看到是“1”还是“0”,电子都将会瞬间变为实在粒子穿过小孔。
从这一实验可以清楚看到,我们可以逆时间决定电子是波还是粒子,也就是我们可以逆时间创造过去。那么我们最多可以逆多少时间呢?这一问题也变成为:一个信封最多能延迟多久才会被打开?
抬眼看一下太阳,它距离我们有光走8分钟距离那么远,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你看到的永远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当一颗8分钟之前的光子从太阳向地球出发时,它绝不是以粒子形式飞过来的,而是以一个虚无的、立体波的运行方式向地球,同时也向与地球相反方向——即全方位立体空间扩展着的。8分钟之后,当这个光子撞到你眼睛里视杆细胞时,就激发出了一段生物电流。这段电流沿着一个又一个的神经细胞向大脑内部传递进去。
你的眼睛、视杆细胞、视神经细胞、每一个脑神经细胞都属于“中间监视器”。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带有这个“光子”的信息。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可以认为是:一个等待着本心自性打开的、带有信息的“信封”。假如在这些传导视觉神经细胞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损坏掉了,那么一个人就永远没有打开带有“视觉神经细胞信封”的机会了,这个人也就变成了盲子。
如果由这颗光子激发出的生物电流由于“中间监视器”(眼睛、视杆细胞、视神经细胞、每一个脑神经细胞)某一环节的损坏而没有最终被一个人觉知道这个生物电流的信息,那么一切的事件——如光子撞到视杆细胞、生物电流在神经细胞中的被传递,都将逆时间退回到8分钟之前,也就是退回到虚无状态——非有非无状态。就是说,凡是你没有明确意识到的事件,都处于非有非无状态,即虚无状态。
所以,让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不是眼睛,也不是视觉皮层,而是本心。真正的看,不是眼所见,而是本心在照(从这里你也可以理解,真正入定的人是心在清清楚楚地照着一切,这时眼睛已经处于坐忘状态,坐忘简单地说就是“瞪眼瞎”的状态)。
你每看一眼太阳,你都在创造着太阳的存在。因为没有“本心”的存在,太阳发过来的每一个光子都会以虚无的波的方式同时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任何地方。同时,你每看一眼太阳,你都在逆8分…
《如何悟道(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