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束光照在小孔上,然後在小孔處放上一個可以檢測到光子的檢測熒屏(如同電視機熒屏),當有電子通過小孔時,電子就會“踢到”光束中的光子,這樣被撞飛的光子會被反彈到檢測熒屏上形成一個亮點,人們通過熒屏上是否出現亮點來判斷是否有電子通過了(實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通過電燈或太陽發出的光子在撞到物體後反彈到我們眼睛裏的方式來監視任何物體存在的。所以,如果夜間不開燈我們就看不到任何東西)。監視器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東西。
當一個人,比如你在看著檢測熒屏的時候,就會以50%的概率看到一個電子穿過其中的一個孔。這裏的關鍵之處不在于電子會以多少的概率穿過小孔,而在于,電子必須以實在的粒子形式穿過小孔。
現在第一個問題來了:你用眼睛看著監視器,電子就會由一道波而崩潰爲粒子,那麼你閉上眼睛電子會怎麼樣呢?回答:電子在你沒有看它的時候就會使用“分身術”,以波的形式同時穿過兩個孔。
3、如果我們連結許多的監視器又會怎麼樣呢?
比如,我們現場直播,用一個攝像機對著檢測熒屏,然後再把攝像機輸出的信號連接到一臺電視屏幕上。這樣攝像機+電視屏幕就構成了一個“中間監視器”。假設這樣的中間監視器有100臺,當人們再次向兩個孔發射一個電子時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回答:在最後一臺監視器旁,如果沒有你在監視的話,電子仍然像鬼一樣同時穿過兩個孔——電子仍然是虛無的波。如果有你在看的話,電子就會瞬間變爲一個實在的粒子。所以,電子是波還是粒子不取決于監視器,而是取決于是否有一個人在“看”。
這樣就引發了第叁個問題:是眼睛決定“電子”崩潰爲實在的嗎?
一個閉著眼的人等同于一個瞎子,那麼如果讓一個瞎子去看監視器的話,電子穿過兩個孔時就是虛無的波,那麼瞎子看不到世界上任何物質形象,如果按照這種理論,對于瞎子來說,世界上的萬物豈不都是虛無的波了嗎?對于瞎子來說世界就都不存在了嗎?
回答:在監測熒屏上的光信號可以通過光電效應被轉換爲機械運動。比如,轉換爲鈴音,或者轉換爲一根棍子觸碰皮膚的觸覺,或者轉換爲釋放辣味,或者轉換爲釋放香氣味。結果,如果一個瞎子用這些感覺器官去做監視的時候,電子就會瞬間崩潰爲實在的粒子(即崩潰爲物質)。所以反過來說,一個人無論失去什麼感覺,他都不會失去讓電子崩潰爲粒子的能力。所以,電子是波還是粒子不取決于眼、耳、鼻、舌、身等的感覺器官。
4、那麼取決于人的意念嗎?什麼又是意念?
記得小時候吃甜杆(玉米杆的根部),在用嘴撥玉米杆的外皮時,經常會被像刀一樣的外皮把嘴唇給劃出口子,結果每次在嚼甜杆的時候,總是會發生嚼甜杆嚼的滿嘴全都是血的情況。現在回憶起來心理還一抖一抖的作痛。
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你是否也被甜杆,或者甘蔗的外皮劃出血過?山楂是什麼味道?小學六年級老師的面孔?玫瑰花的香味?醫生給你打針時的刺痛?
意念是什麼?很簡單,意念就是由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獲得表征出來的感覺的綜合體驗,這些感覺包括“色、聲、香、味、觸”。一個人腦中無論呈現出什麼意念都是由這些感覺組合成的。此刻,你即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意念,你會發現每一個意念都逃脫不出這些感覺。而意念就是思考,就是思想,就是妄想,就是執著,就是所謂的“法”。
那麼,是我們頭腦中的意念決定電子存在的嗎?
如果你在監視器旁閉著眼睛,然後發出一個意念,這樣會讓電子崩潰爲粒子嗎?答案是:不會。無論你發出什麼意念,電子依舊會以波的形式同時穿過兩個孔。所以,意念不是讓電子崩潰爲粒子的東西。
5、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中間監視器
當一個人眼睛視網膜中的一個視杆細胞(或者耳朵中的聽覺細胞、皮膚中的觸覺細胞、鼻子中的嗅覺細胞、舌頭上的味覺細胞)接收到一個光子的時候,這個光子的能量就會被雙極等的中間視神經細胞級數放大,進而在神經細胞內爆發出一次動作電位——即一段生物電流。這段生物電流如同“接力棒”一樣被一個又一個神經細胞傳遞下去,直至傳遞到大腦視覺皮層(如果是耳朵傳來的電流則傳遞到聽覺腦皮層,觸覺傳遞到觸覺皮層、味覺傳遞到味覺皮層,嗅覺傳遞到嗅覺皮層等)。視覺皮層將生物電流再次經過處理整合後向整個大腦皮層深處傳輸過去。這樣,你就在意識上看到了一個亮點(或者聽到手機的鈴聲,或者品嘗到辣味,或者嗅到花香)。
從接受到光子開始,以電流運行爲載體的信息就通過了眼睛、視神經細胞、每一個腦神經細胞等一系列環節的傳遞。在整個傳遞過程中,無論那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人們都將看不到這個光子。比如,如果一個眼睛瞎了,他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如果一個人腦視覺皮層由于外傷被損壞時,雖然這個人的眼睛還活著,但信息通路已經被截斷,這個人還是會成爲盲人。
所以,你在意識上沒有清楚感知一個亮點之前,或者說在聽到任何聲響之前,耳朵、鼻子、皮膚、眼睛、視覺細胞和腦皮層內傳遞的每一個神經細胞,甚至于腦內一千億個神經細胞都屬于“中間監視器”,它們都不具創造存在——即讓電子崩潰爲粒子的能力。
所以,眼、耳、鼻、舌、身都屬于中間監視器,由這些感覺整合出的“意念”(思念、執著和妄想)當然也是中間監視器。
現在,我們就可以清楚回答第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問題:爲什麼這個攀緣心(執著妄想)不是真心自性?
回答:電子以波形式存在時,就處于虛無狀態;以粒子存在時,就是實在物質。
我們已經清楚看到,“眼耳鼻舌身”都屬于中間監視器,而由眼耳鼻舌身組合出的攀緣心(執著妄想)也是中間監視器,所以“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具有讓電子崩潰成粒子的能力——即從虛無中創生出物質存在的能力。就是說,攀緣心不是真心自性。
實際上,《心經》已經說的很清楚:“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因爲這些東西都屬于“中間監視器”,都不是讓電子崩潰爲粒子的那個東西。
妄想執著都不是真心自性,也都憑空生不出黃金石頭。而真心自性是可以憑空生出黃金石頭的,真心自性是如何生出萬物的呢?
二、第二個根本問題:真心自性是如何生出黃金石頭、花朵飛鳥、虛空大地,以及星星和星系的?
1、延遲實驗
隨著實驗技術的進展,20年前,物理家做了這麼一個令人所有人甚至不敢相信的實驗(以下爲實驗效應簡易說明):在雙孔實驗中,在小孔處裝上監視器,然後把檢測熒屏上出現的光點效應轉化爲在紙片上打印出“1”或“0”字的效應。如果有電子在小孔中通過了,紙片上就會被打印出“1”字,如果沒有電子通過,紙片上就會被打印出“0”字。結果,科學家向雙孔發射了一個電子,電子在穿過小孔時被監視器連接打印機通過“0”或“1”的信息形式記錄下來,然後科學家把帶有信息的紙片裝在信封中。
令人驚訝的事情出現了:電子在穿過小孔之後,和在到達後面屏幕之前(這時電子已經被監視器在雙孔處偵測過了,而且在紙片上形成了“0”或“1”的信息),如果你選擇把信封銷毀,電子就會在雙孔後面屏幕上形成幹涉條紋。如果你選擇把信封打開,電子就會立刻以粒子形式穿過小孔。
清楚地說就是:在你沒有打開信封之前,雖然這時已經被監視器檢測了,而且形成了紙片信息,但是如果你選擇把信封用火燒了,那麼電子就會重新來一遍,立即回到雙孔前,以波運行的方式同時穿過兩個孔。如果你選擇打開信封,無論是看到是“1”還是“0”,電子都將會瞬間變爲實在粒子穿過小孔。
從這一實驗可以清楚看到,我們可以逆時間決定電子是波還是粒子,也就是我們可以逆時間創造過去。那麼我們最多可以逆多少時間呢?這一問題也變成爲:一個信封最多能延遲多久才會被打開?
擡眼看一下太陽,它距離我們有光走8分鍾距離那麼遠,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你看到的永遠是8分鍾之前的太陽。當一顆8分鍾之前的光子從太陽向地球出發時,它絕不是以粒子形式飛過來的,而是以一個虛無的、立體波的運行方式向地球,同時也向與地球相反方向——即全方位立體空間擴展著的。8分鍾之後,當這個光子撞到你眼睛裏視杆細胞時,就激發出了一段生物電流。這段電流沿著一個又一個的神經細胞向大腦內部傳遞進去。
你的眼睛、視杆細胞、視神經細胞、每一個腦神經細胞都屬于“中間監視器”。每一個神經細胞都帶有這個“光子”的信息。每一個神經細胞都可以認爲是:一個等待著本心自性打開的、帶有信息的“信封”。假如在這些傳導視覺神經細胞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損壞掉了,那麼一個人就永遠沒有打開帶有“視覺神經細胞信封”的機會了,這個人也就變成了盲子。
如果由這顆光子激發出的生物電流由于“中間監視器”(眼睛、視杆細胞、視神經細胞、每一個腦神經細胞)某一環節的損壞而沒有最終被一個人覺知道這個生物電流的信息,那麼一切的事件——如光子撞到視杆細胞、生物電流在神經細胞中的被傳遞,都將逆時間退回到8分鍾之前,也就是退回到虛無狀態——非有非無狀態。就是說,凡是你沒有明確意識到的事件,都處于非有非無狀態,即虛無狀態。
所以,讓我們能夠看到世界的不是眼睛,也不是視覺皮層,而是本心。真正的看,不是眼所見,而是本心在照(從這裏你也可以理解,真正入定的人是心在清清楚楚地照著一切,這時眼睛已經處于坐忘狀態,坐忘簡單地說就是“瞪眼瞎”的狀態)。
你每看一眼太陽,你都在創造著太陽的存在。因爲沒有“本心”的存在,太陽發過來的每一個光子都會以虛無的波的方式同時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任何地方。同時,你每看一眼太陽,你都在逆8分…
《如何悟道(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