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鍾時間創造著太陽的存在。
2、我們創造過去的時間還可以再向前推嗎?
下面,用一個比喻說明一下這種不可思議性:你有一個叫“電子”的同學,在星期一早上到你家准備暫住7天。你家有兩間臥室,不巧的是,你要在星期一出差,5天以後才會回來,所以你在臨走時對電子說:“你可以自由選擇住進那一間臥室”。我們的常識是,一個人只要存在于一個房間,就絕不會在另一個房間找到他。所以五天以後,當你回到家即將打開房門時,你會猜:“電子會睡在哪個臥室?”
現在關鍵的問題來了:我們一般在邏輯上會認爲,在星期一你出門的時候電子就已經住進了其中的一個臥室,無論我們在打開房門之前怎麼猜,電子住進那個臥室是已經確定了的事實。但是,非邏輯的、也是人們從實驗中獲得的真實情況是,在你沒有打開門之前,每一間臥室都“有可能”存在著電子。有可能的意思是具有潛在性。具有潛在性的意思是“不一定會有,但也不一定會沒有”,而是“大概會有”。那麼“大”多少個“概”呢?回答:每個臥室有50%的概率。
也就是說,電子是同時存在于兩個臥室之中的。這種同時存在不是如我們童年時玩“猜迷藏”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邏輯表述,而是真實的情況。只有在你打開房門的一瞬間,電子的到底會在那個臥室才是被確定了的。
你家有兩間臥室,那麼每間臥室電子存在的概率是50%,而假如你家有100間臥室,這樣電子在每一個間臥室的概率是1%。進一步說,當電子跑到虛空當中,那麼每一處細小空間都如同一間臥室,對于宇宙中無法計數的“細小空間”應該怎麼表達電子存在的概率呢?科學家很聰明:用了這麼一個永遠不會錯的名詞:“非零概率”。非零就是“不是沒有,但也不是有”(世界上有佛法嗎?非法。沒有佛法嗎?非非法)。
再深入看一下這種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情形:
第一種情形:假設在星期叁,你姑姑給你打電話說:她到你家去,看到電子住進了A房間。因爲你用耳朵接受到了這個信息,結果電子瞬間“崩潰”了,你在星期五打開房門的時候,一定會看到電子在A房間的。你的姑姑和電話成了中間監視器。
第二種情形:你的姑姑到你家後,發現你表弟寄放在A臥室的一個魚缸,因爲電子住進了A臥室而被電子不小心給打碎了。在姑姑與表弟說了以後,表弟很生氣,將眼前椅子一腳踢飛,結果椅子把小狗腿給砸瘸了。(第二種情況姑姑沒有給你打電話)。結果在星期五,你在回家之前先到了姑姑家,當時你看到狗腿瘸了,那麼在這種情況形:姑姑、表弟、椅子、小狗都屬于“中間監視器”。這時我們應當認爲,電子到底住進了那個臥室應當是由你看到狗腿瘸了而被瞬間確定了的。但實際情況是,如果姑姑不說狗腿瘸的原因(如果姑姑不說,對于你來說,狗腿瘸的原因是可以有許多原因引起的),你就不知道是因爲電子住進A臥室引起的,因爲你不知道原因,所以這個信息對你來說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如同沒有被打開的信封。電子依舊會同時處于兩個臥室中。一旦姑姑向你說狗腿瘸的原因,電子瞬間就確定了臥室位置。
所以,你在周五打開房門的時候,是你創造了“電子”的存在。電子到底存在于那個房間,是由你周五創造出的,也就是說,你在周五可以逆時間創造星期一發生的事情。
依此類推,離你 叁米遠一個朋友身上反射過來的光要走0.00000001秒鍾的才能到達你眼睛裏(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永遠是0.00000001秒鍾之前你朋友的影像),你就逆了0.00000001秒鍾的時間創造了你朋友的存在。太陽與你有光走8分鍾的距離,你就逆了8分鍾創造了太陽的存在;牛郎星離你有16光年,那麼你就逆了16年創造了牛郎星的存在;北極星離我們有460年,你每看一眼北極星,你就逆了460年的時間創造了北極星的存在。
宇宙中有一種能量非常巨大的星星——類星體,雖然一個類星體的直徑僅“一光天”(光走一天的距離),但其總亮度卻是1000個直徑10萬光年(光走10萬年的距離)星系加總起來的亮度。類星體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否則地球早就被烤焦了。類星體離我們有多遠呢?是100億光年那麼遠——就是光以每秒鍾30萬公裏的速度要要走一百億年。所以我們看到的是100億年之前類星體發射出的光,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看到的是100億年之前類星體的模樣(100億年真是太長久了,想象一下,人類的文化史才僅僅是1億年的一萬分之一,也就是一萬年)。同時,我們也逆了100億年創造了類星體的存在——也就是我們創造了100個的一萬個“一萬年”之前某顆星星的存在。宇宙創生于137億年前,那麼,是我們創造了137億年之前的宇宙,而不是宇宙創造了我們。佛祖說“山河虛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就是如此的真心中物。
世界上你看到的,觸摸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品嘗到的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封封的信封,等待著你去打開它。
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一切都在你此時此刻的創造中。在你明確的覺知之外,一切都處于非有非無中。一切的存在都由你的真心自性而決定。
(由于科學進展的製約,古人是很難理解這種非有非無狀態的,所以許多人單從字面上就把空和虛幻等往“沒有”上面理解,往往就錯了。非有非無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是具有潛在性;就是好像來了又好像沒來的“如來性”。所以,自古要想理悟本心是異常艱難的,所謂砂鍋不打一輩子也不漏,今天我們一石頭砸過去,鍋底漏了,也就透亮了)
所以,是我們的本心憑空創造了石頭、黃金、飛鳥、花朵、小魚、星星和宇宙的存在。
本心的這種創造不是人們用執著妄想所認爲的讓石頭變成黃金,讓小魚長出翅膀的那種創造。所以我們想用本心創造出的妄念去憑空創造出黃金是不可能的,因爲妄念是“監視器”,而監視器是不可能讓電子崩潰爲粒子的。
第五節:本心創造的是“無中生有”——是創造出存在的那種創造。
存在就是規律,妄念本身就是規律,所以妄念是無法改變規律的。爲什麼本心創造出的存在就是創造出的規律呢?
一、什麼是程序?
當電腦電路元件之間流過電流時就被稱爲電腦程序;當人腦神經細胞之間流過生物電流時就被稱爲神經程序。所以程序是“一個態勢”在介子中運行的過程。比如,在電腦程序中,電流流過了,但電器元件並沒有跟著“流動”;人腦也是一樣,生物電流過了,而神經細胞也沒有跟著“流動”(也許你會說:那麼電流不是物質嗎?回答:電流只“場”的移動,這種移動如同水波的移動——水波不是個“東西”,只是水分子運動的“態勢”)。所以程序是物質態勢的移動過程。
二、什麼是波?
波是物質態勢的運行過程。所以,凡是有態勢運行的地方就有程序的存在。比如,在池塘中擴散著的水波,其擴散過程就是程序運行過程。
叁、什麼是虛無的程序?
電腦程序運行以電路元件爲介質,神經程序以神經細胞爲介質,那麼電子、光子的運行是以什麼爲介質?
回答:電子、光子、質子都不是實在的物質,都是以沒有介質的波——即虛無的波的方式在虛空中運行著的。所以電子、光子、質子都是“虛無程序的運行過程”。
就像電腦程序是由許多電路元件聯結在一起的一樣,虛無的波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系——虛無的聯系。什麼是虛無的聯系?聯系就是關系,虛無聯系等于虛無關系;什麼又是虛無關系?比如,有兩個人是一對兄弟,但世界上只存在這種“兄弟關系”,卻不存在兄弟這兩個人,這就是虛無關系。虛無聯系就是存在著的“虛無效應”——只有效應的存在,但卻沒有引發效應的物質的存在。是這虛無的效應製約著因緣果報定律的發生。所以虛無的波=虛無程序=虛無關系=虛無聯系=虛無效應。
四、虛無效應是什麼?場=力=虛無效應
當你試圖將兩塊同極性磁鐵面扣在一起時,你會感受到磁鐵之間有一股向外的推力。我們雖然在兩塊磁鐵之間看不到有物質的存在,但卻通過這推力而確定磁鐵之間存在著一個什麼東西,這個東西人們表述爲“場”——即磁場。磁場是由電磁場激發出來的(電與磁是一個東西)。
當兩塊大磁鐵,比如水電站中的大磁鐵相互切換時,就把這“場”導入到了電線中。當場在電線中移動時,就被稱爲電流。當電流流過廚房燈泡時,結果這場就跑到了虛空中——燈亮了——我們看到了它,而且叫它爲“光”。電磁場就是光,它具有一個效應——即是阻止你將兩塊磁鐵扣在一起的效應,這個效應被人類表達爲“電磁力”。電磁場帶有電磁力,實際上,電磁場就是電磁力,不同描述而已。所以,場=力。
宇宙中總計存在著四種場,也即存在著四種力:強力、弱力、引力和電磁力(現已將電磁力與弱力合並爲一種力,而最終叁種力都將被合並爲一個“大統一的力”)。每一種力的作用過程就是效應發生的過程,因爲電磁場是虛無的波,所以,場=力=虛無效應。
這“四種力=四種場=四種效應過程”製約著一切物質現象的發生與變化。
比如,質子本身帶有正電磁場,讓電子圍繞著自己旋轉;而質子內部的誇克是由膠力場捆綁著的。如果你把一個帶負的電子壓進帶正電的質子中,就成爲了一個電中性的“中子”(在宇宙中完全由中子構成的星星叫做中子星,如果你在中子星上挖上一碗土,這碗挖土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重)。有一種力,即弱力有時會把“中子”中的電子(和中微子)給“彈”出去,這樣中子又變爲了電子和質子了。
強力場和弱力場作用範圍只在原子核內,而電磁力和引力場就自由得多了。比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就是被地球的引力拽著的,否則我們就飛到太空中去了。如果太陽不用引力吸引住地球的話,地球也“另嫁…
《如何悟道(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