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因果道理是佛家的根本准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多福,作恶遭殃。你造了恶业,必定要堕三恶道;造了人天善业,必定要生人天,保持人身;你能修解脱善,就能解脱生死;你修菩萨善那就可以成佛,这种因果道理要相信。
读诵大乘,我们经常要读诵大乘经典,大乘经典意义很深,范围很广,目的很高,必须要以大乘经典行持。净土法门属于大乘法门,因为他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又来度众生,与现实相结合。
劝进行者,我们不但自己这样修,还要劝别人这样修,使别人都能进一步提高。
以上这三福业就是净土资粮,资粮就等于我们上路必须带干粮,以免路上饥饿没有吃的,这三福业是净土资粮。不妨再明确地说:
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与日常生活完全有关系,在家庭、社会中,为人处事都应这样。
第二个“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就是说以佛、法、僧三宝为自己的皈依处,不能违背,重要表现在护持众戒,不犯威仪。你学了佛就要守戒,各自要守出家戒、在家戒,要清净身心,使内心净化不染污,虽在六尘境界之中而不被其所染,身心才能达到解脱,这就是超尘出俗的精神。如我们到市中区解放碑去,一般人看到好吃、好穿的,听到好听的,就迷惑了,学佛人就不同,他不会贪恋这些东西,生活方面只是衣食具足够用就行了,少欲知足,生活简单朴素,用不着贪,其精神追求就与普通人不同,叫超尘出俗。保持这种精神,三业清净,就是护持众戒。既不染六尘,也不离开六尘,而是在中间做佛事,即在六尘中度众生,与众生不相脱离,这就是佛事,不一定说敲铛铛、敲铰铰,念诵才是佛事。
第三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进一步说明大乘精神,要学菩萨,修菩萨乘。作为佛教徒,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要搞好文化事业、慈善事业,凡是有利于人民、众生的事,我们都可以搞,不能光顾自己,不顾别人,只是关门念佛不管门外的事。
现在有一种歪门邪道,那就是本愿法门,我给你们讲讲。本愿法门来自日本,日本京都有个东本愿寺,还有个西本愿寺,它是日本真宗建的。日本真宗的祖师是谁呢?亲鸾。亲鸾是什么人呢?他与贵族有关系,他的生活行为是吃酒吃肉,而且娶得有妻室。现在的日本和尚,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家庭的,自己的夫人就在庙上,生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徒弟。
日本真宗就把净土经典里面的三福业舍弃了。你要发菩提心、读诵经典、守戒、培功德、做好事,他认为你这个是杂修。他提倡什么呢?就是念一句佛号。他的理论就等于我们准备坐火车去某一个地方,念一句佛号就等于买了车票,就可以上火车到那个地方去,你打麻将也可以念,喝酒也可以念,你只要念一句佛号就行。这个理论多歪曲啊,简直歪曲得很!也即是说只是讲念,而不讲行,不守戒,不发菩提心,也不上庙。虽然他提倡念佛,但实际上与佛的三经一论、与净土法门是完全违背的。那恶人就可以尽量作恶,只要念一句佛号,临终就可生西,这与佛理本义相违反,另外就是放纵了恶人,以念佛的名义掩护罪恶。
现在有人在提倡本愿法门,但是处处遭到反对。其中一个人叫圣苏,这个人到重庆来过,也去过乐至。他是江西九华山人,是仁德法师的徒弟。他最初在九华山提倡本愿法门,仁德法师就喝斥他、批评他,他不听,就被撵下山。这次我遇到仁德法师,法师给我讲:这个家伙邪知邪见的,乱宣传,我把他撵出去了,这件事,好多居士还不知道。
他出来后到江西其它地方,后又到四川来宣传本愿法门,江西宗教局、公安局都要收拾他,可他东窜西窜又窜到四川乐至、重庆来了。他宣传的是一种邪法,一种歪门邪道,真正有正信的居士,是看得清楚的。你们一定不要相信。你想只是念句佛,生活行动不讲究,五逆十恶的人临终念佛都可以生西,这些人不孝父母,广行杀戮造罪,只要念句佛就生西了,等于买了火车票就上火车了,这是什么理论啊?净土经论所讲要有助行,要有资粮,要修福德,要持戒,要发菩提心,要广种福田,广行善事,要修三福业,这也就是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倡的人间佛教,念佛人不讲这些怎么行呢?与现实不相结合,与佛说的不相结合,违背佛陀的本怀,便是走的邪道。
四、结语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给你们讲念佛要不忘悲智兼修,有悲心就有福,有智慧就可以不染,内心达到清净,这就必须与现实相结合。你们在遂宁成立念佛会,成立歌咏队,除了念佛以外,还可以讲经,讲开示,并结合实际行动搞慈善福利事业,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济贫穷,赈灾修路,施衣施药,这样做下去就真正与念佛相结合了,希望你们念佛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说念佛与实际生活相脱离。
念佛有正行、助行,正行就是以正直心、深心、广大心三心来念佛,助行就是礼拜、赞叹、观察、发愿、回向,另外还有资粮,就是三福业,这几种要结合起来。升西方分为上品、中品、下品各三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根据《观无量寿经》来解释:要生下品,首先要保持人天善,修五戒十善,把人做好,与人处好,使人类达到和谐,做到这一点念佛临终可以升下品;再进一步,你能持戒、清净身心,清净三业,修解脱善,念佛临终就可以升中品;再进一步,你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与三福业相结合,修四摄六度,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念佛临终可以得上品往生,上品往生就与佛菩萨接近了,这是很高的位置。
因此,要想往生到西方不管哪一品,都必须与现实相结合,与你们日常行为相结合,而不是说我只念佛,其它百事不管,那是不可以的,这个观点要改变,要纠正过来。希望你们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福慧双修。修福要有悲心,广行善事,广种功德,救苦救难,有这个悲心就有福;修慧要多闻经典,多听多研究,多思考叫修慧,你能懂因果的道理,懂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有智慧。念佛人要福慧双修,才是真正的念佛,在现实生活中既可净化自己,又可净化他人,也可实现人间净土,有人间净土就有西方净土,这有连带关系的,没有人间净土,不修净行,你怎样升西方啊?就没有西方净土。
发心净化自己,也要净化他人,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念佛的正行、助行再结合三福业,临终必定往生,这是佛说的真理。希望广德寺念佛会能够本着这个精神来念佛,这样才是真正的念佛,若能够这样坚持下去作为榜样,全国念佛的居士们都要向你们学习。
末了,祝你们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吴正香整理)
《念佛与悲智兼修》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