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對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因果道理是佛家的根本准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爲善多福,作惡遭殃。你造了惡業,必定要墮叁惡道;造了人天善業,必定要生人天,保持人身;你能修解脫善,就能解脫生死;你修菩薩善那就可以成佛,這種因果道理要相信。
讀誦大乘,我們經常要讀誦大乘經典,大乘經典意義很深,範圍很廣,目的很高,必須要以大乘經典行持。淨土法門屬于大乘法門,因爲他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又來度衆生,與現實相結合。
勸進行者,我們不但自己這樣修,還要勸別人這樣修,使別人都能進一步提高。
以上這叁福業就是淨土資糧,資糧就等于我們上路必須帶幹糧,以免路上饑餓沒有吃的,這叁福業是淨土資糧。不妨再明確地說:
第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與日常生活完全有關系,在家庭、社會中,爲人處事都應這樣。
第二個“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就是說以佛、法、僧叁寶爲自己的皈依處,不能違背,重要表現在護持衆戒,不犯威儀。你學了佛就要守戒,各自要守出家戒、在家戒,要清淨身心,使內心淨化不染汙,雖在六塵境界之中而不被其所染,身心才能達到解脫,這就是超塵出俗的精神。如我們到市中區解放碑去,一般人看到好吃、好穿的,聽到好聽的,就迷惑了,學佛人就不同,他不會貪戀這些東西,生活方面只是衣食具足夠用就行了,少欲知足,生活簡單樸素,用不著貪,其精神追求就與普通人不同,叫超塵出俗。保持這種精神,叁業清淨,就是護持衆戒。既不染六塵,也不離開六塵,而是在中間做佛事,即在六塵中度衆生,與衆生不相脫離,這就是佛事,不一定說敲铛铛、敲鉸鉸,念誦才是佛事。
第叁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進一步說明大乘精神,要學菩薩,修菩薩乘。作爲佛教徒,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要搞好文化事業、慈善事業,凡是有利于人民、衆生的事,我們都可以搞,不能光顧自己,不顧別人,只是關門念佛不管門外的事。
現在有一種歪門邪道,那就是本願法門,我給你們講講。本願法門來自日本,日本京都有個東本願寺,還有個西本願寺,它是日本真宗建的。日本真宗的祖師是誰呢?親鸾。親鸾是什麼人呢?他與貴族有關系,他的生活行爲是吃酒吃肉,而且娶得有妻室。現在的日本和尚,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家庭的,自己的夫人就在廟上,生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徒弟。
日本真宗就把淨土經典裏面的叁福業舍棄了。你要發菩提心、讀誦經典、守戒、培功德、做好事,他認爲你這個是雜修。他提倡什麼呢?就是念一句佛號。他的理論就等于我們准備坐火車去某一個地方,念一句佛號就等于買了車票,就可以上火車到那個地方去,你打麻將也可以念,喝酒也可以念,你只要念一句佛號就行。這個理論多歪曲啊,簡直歪曲得很!也即是說只是講念,而不講行,不守戒,不發菩提心,也不上廟。雖然他提倡念佛,但實際上與佛的叁經一論、與淨土法門是完全違背的。那惡人就可以盡量作惡,只要念一句佛號,臨終就可生西,這與佛理本義相違反,另外就是放縱了惡人,以念佛的名義掩護罪惡。
現在有人在提倡本願法門,但是處處遭到反對。其中一個人叫聖蘇,這個人到重慶來過,也去過樂至。他是江西九華山人,是仁德法師的徒弟。他最初在九華山提倡本願法門,仁德法師就喝斥他、批評他,他不聽,就被攆下山。這次我遇到仁德法師,法師給我講:這個家夥邪知邪見的,亂宣傳,我把他攆出去了,這件事,好多居士還不知道。
他出來後到江西其它地方,後又到四川來宣傳本願法門,江西宗教局、公安局都要收拾他,可他東竄西竄又竄到四川樂至、重慶來了。他宣傳的是一種邪法,一種歪門邪道,真正有正信的居士,是看得清楚的。你們一定不要相信。你想只是念句佛,生活行動不講究,五逆十惡的人臨終念佛都可以生西,這些人不孝父母,廣行殺戮造罪,只要念句佛就生西了,等于買了火車票就上火車了,這是什麼理論啊?淨土經論所講要有助行,要有資糧,要修福德,要持戒,要發菩提心,要廣種福田,廣行善事,要修叁福業,這也就是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趙樸老提倡的人間佛教,念佛人不講這些怎麼行呢?與現實不相結合,與佛說的不相結合,違背佛陀的本懷,便是走的邪道。
四、結語
今天利用這個機會,給你們講念佛要不忘悲智兼修,有悲心就有福,有智慧就可以不染,內心達到清淨,這就必須與現實相結合。你們在遂甯成立念佛會,成立歌詠隊,除了念佛以外,還可以講經,講開示,並結合實際行動搞慈善福利事業,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救濟貧窮,赈災修路,施衣施藥,這樣做下去就真正與念佛相結合了,希望你們念佛注意這個問題,不能說念佛與實際生活相脫離。
念佛有正行、助行,正行就是以正直心、深心、廣大心叁心來念佛,助行就是禮拜、贊歎、觀察、發願、回向,另外還有資糧,就是叁福業,這幾種要結合起來。升西方分爲上品、中品、下品各叁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根據《觀無量壽經》來解釋:要生下品,首先要保持人天善,修五戒十善,把人做好,與人處好,使人類達到和諧,做到這一點念佛臨終可以升下品;再進一步,你能持戒、清淨身心,清淨叁業,修解脫善,念佛臨終就可以升中品;再進一步,你能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與叁福業相結合,修四攝六度,發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念佛臨終可以得上品往生,上品往生就與佛菩薩接近了,這是很高的位置。
因此,要想往生到西方不管哪一品,都必須與現實相結合,與你們日常行爲相結合,而不是說我只念佛,其它百事不管,那是不可以的,這個觀點要改變,要糾正過來。希望你們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福慧雙修。修福要有悲心,廣行善事,廣種功德,救苦救難,有這個悲心就有福;修慧要多聞經典,多聽多研究,多思考叫修慧,你能懂因果的道理,懂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有智慧。念佛人要福慧雙修,才是真正的念佛,在現實生活中既可淨化自己,又可淨化他人,也可實現人間淨土,有人間淨土就有西方淨土,這有連帶關系的,沒有人間淨土,不修淨行,你怎樣升西方啊?就沒有西方淨土。
發心淨化自己,也要淨化他人,就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念佛的正行、助行再結合叁福業,臨終必定往生,這是佛說的真理。希望廣德寺念佛會能夠本著這個精神來念佛,這樣才是真正的念佛,若能夠這樣堅持下去作爲榜樣,全國念佛的居士們都要向你們學習。
末了,祝你們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吳正香整理)
《念佛與悲智兼修》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