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万头的大小鳄鱼。小的仅有几个月,大的有60多岁,其中最大的一条为鳄鱼王。
园内格局精致美观,亭阁、栏杆、园廊、水池、花径配套,清洁整齐。园内有各种禽鸟走兽,有鹦鹉、孔雀、小黄雀、狮子、老虎、黑熊等。
在一所可容千人以上的广场内,我们看了鳄鱼表演。表演者系一青年,着黄色汗衣、短裤。他先向四方观众行合掌礼,随后在四边水池中用特制的金属挑出四条鳄鱼,鳄鱼最初张牙舞爪,都被青年制服了,驯伏在地上。接着青年举起一条鳄鱼,表演骑鱼背,伸头在张开的鱼嘴内,鱼的前爪向观众举爪行礼等动作,观众们均拍手叫好。
2.金佛寺:大殿供有纯金铸成的佛像、重1万1千斤,大殿面积不宽,仅能容30余人。另有两偏殿,供的坐像,善男信女们贴满金箔(表示供养恭敬),不知系何圣像。
泰国的佛寺,敬礼者仅持三支香,插上香炉。不点烛、不烧帛,不燃鞭炮,这对于保证寺庙安全,防止空气污染,是很好的措施。
寺有僧众百余人,办有佛学院。在讲堂中坐有青年僧48人,正在听教师讲课。后排的十多名学僧见我们到来,都微笑点头,表示欢迎。
寺内流通处出售中小型金佛,另有门票、功德金收入,每日朝礼,旅游者很多、收入也颇多。据说收入除自给自养外,寺僧还办了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均为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对社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在曼谷距皇宫不远,汽车经过一条街道,导游先生指着这条街道说:“这是皇上的土地,由皇家租给商业者修建房屋,每年的租金收入都用来救济贫民,使贫民不受饥寒。皇上是仁慈的,人民忠心拥护,我也是拥护的。”
晚宿宾馆,阅泰国华侨办的《中华日报》记载:国内华南六省水灾,损失惨重,在泰华侨募捐救济。泰京华人组织的《报德善堂》发起捐献大米1万包,送回祖国。又有泰国木兰县华侨捐献了泰币2万5千铢(相当人民币一万多元)。华侨热爱祖国,关心同胞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二、在新加坡
7月12日上午9:40,离开曼谷,乘飞机赴新加坡。机为大型客机,可容500余人,飞行非常平稳。服务员对我们很客气,特为准备素餐。11:40抵新加坡,住贵都宾馆。
(一)新岛风光
新加坡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298万人。
国家虽小,但却清洁美观、处处绿化、林荫夹道,被人称为世界公园。据导游洪庆陵先生介绍:新加坡的社会秩序良好,70%的居民为华侨,前总理李光耀即是提倡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既提倡伦理道德,又厉行法治。在新加坡,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瓜皮废物、违者罚款。在公共场所吸烟,要罚款或拘留劳动。破坏公物,要处以鞭笞(即打屁股),贪污受贿判处徒刑或死刑,执法是极严格的。各处都有便衣警察在监督。烟税很重,将来要全国禁烟。
在新加坡,人民的住宅、医疗是有保障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劳动者的月薪中扣除公积金,满60岁即有固定住宅,有病治疗不缴费。
抵新加坡后,稍事休息,我们就抓紧时间参观。从中午到晚上共参观了五处:
1.光明山普觉寺:由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护持宏船法师创建。有三层殿堂,即大雄殿、观音殿、铜佛殿。铜佛高约三丈多,殿堂面积约900平方米,宽敞庄严。大殿四边均建有长廊,长廊尽头处为亭阁,设有讲堂,两旁分别为客堂和僧房,还有阅经室,其中有许多结缘的佛书,参观者可以自由选阅或带走。
宏船法师圆寂后,演培法师曾担任主持,现任主持为隆根法师,这天因事离寺未遇。
在寺中,遇原藉福州的广仪法师、年近80,据他说已住新加坡40多年。听说我们来自中国很高兴,陪着我们参观。他介绍:新加坡有80多座寺庙,僧尼150多人。
2.植物园:面积不大,有茂密的棕榈树、百寿兰花(新加坡国花),另有品种甚多的奇花异卉。
3.花柏山:离平地高不过l42米,树木茂盛。登山顶,可俯视新加坡全城,并遥观对面隐约中的岛屿,即苏门答腊和印尼一部分海岛。
4.海底世界:从花柏山脚乘单轨火车,约一刻钟,经过马六甲海峡边沿即到海底世界。这是利用沿海地形,用人工凿成的奇境。人行其中如在海底水晶宫。顶上与两旁,透过厚玻璃可看到各种游泳自得的鱼类,蛇鱼、蝙蝠鱼、蛙鱼、兔儿鱼、燕子鱼、人形鱼等。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5.水上表演:利用水力喷射、配以声波、光波,形成各种图案,五光十色,随着不同的音响,一幕一幕的出现,在夜景中,异常美观。
晚上回到宾馆,与福慧讲堂演培法师电话联系,他欣然同意于13日早上8时到宾馆会晤。
(二)会晤演培法师
7月13日,早饭后8时正,演培法师乘车来到宾馆。阔别五十多年,一朝在异国相逢,既高兴,又伤感。同行的汉院同学竺霞、大果、以及其他师父都一一见面,互赠礼品,我介绍随行干部黄勇、奚正训、邓忠贵、杨国品等十多人与他见面。
演培法师笑着说:“大家相貌都变了,假若在路上相遇,会都不认识呢。”
我告诉他:缙云山已修建了太虚大师、正果法师的两座塔,今年初重庆市和北碚区政府已表示将缙云山寺庙房屋交还佛教。他听着微笑说:“能实现就好了。”
演培法师询问了我居住的慈云寺近况,还有贵州慧海,上海师范大学张志哲教授及所编《佛教人名大辞典》情况,我都一一告知。
演培法师对我说:“我们同学时,你还很小,不到二十岁,现在都老了。但你精神还不错,身体挺硬的,值得高兴。”
我请他回大陆看看,他说:“我现在腿不方便。”
大家攀谈了将近一小时,我们因忙着赴飞机场,又分手了。他站在公路旁,目送我们上车,连连合十,才乘车回去。
在新加坡,导游洪庆陵曾向我们说:“海外华侨是热爱祖国的,希望祖国发达昌盛,我们的腰杆都硬些,不受人欺负,过去马来西亚曾经排华,现在就不敢了。”又说:“华侨在海外艰苦创业,对所住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苦干实干,二十年后就是一条好汉”。这是华侨的豪言壮语,也发扬了炎黄子孙的精神。”
与演培法师分手后,在赴机场途中,我们参观了出售中药成品和金玉饰品的两个商店。10:30抵机场,办好手续,12:10起飞,14:10到曼谷,再转机赴香港。17:40起飞,19:40抵香港,住九龙的龙堡国际宾馆,迎接我们的导游名叫林赛玉小姐。
这时已是万家灯火了。
三、在香港
据导游林赛玉小姐介绍:香港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信仰宗教是自由的,以佛教徒最多。根据中英协定,1997年香港将回归祖国,这是全体同胞的希望。
我们从7月14日起,到16日止,开始参观景点。
(一)十四日参观的景点有:
1.太平山:距平地约1,700英尺,有茂林修竹,是繁华城市中的清幽地。登山顶可平眺九龙市容及飞机场。
2.浅水湾:滨临海边,倚山坡和海滩修建的亭阁很多,塑有佛菩萨,福、禄、寿、喜等神像,配以狮、象、龙、兔、龟等灵兽之像。其中观音菩萨像最高大庄严。此处汇神佛于一体,满足参观者求福的愿望。
3.海洋公园:有水上各种游戏,鳄鱼表演等。
由九龙去香港,往返乘车经过海底隧道,这一隧道的工程是很大的,据说约两公里。
晚上6点后,在海边“香港明珠”游船上晚餐,船在移动中观赏夜景,海水荡漾,暮色笼罩着隐伏的大屿山,海岸高屋林立,万家灯火,游人如织,别有风光。
15日上午,参观大屿山宝莲寺天坛大佛。
大屿山风景秀丽,山坳重叠、地势崎岖,苍松翠柏,景色宜人。汽车行近宝莲寺,远望大佛,在云雾飘渺之中。
到达宝莲寺,该寺智常、云峰二青年法师接待了我们,引导我们参观殿堂和大佛。住持原为圣一法师,现为初慧法师,均不在寺中。寺中设有素食部、流通处,宝莲寺以其收入资助了一所中学、六所小学。距寺不远,有莲池寺,两寺有僧尼50多人。
大佛坐落在木鱼峰上,高33米,重250公吨,莲座的莲花有20瓣,每瓣约一吨重,施资者每瓣莲花刻有姓名,一人施净资100万,20人即为2,000万,大佛全身的造成,共耗资6,000多万元。
莲花底座共分三层,第一层为功德堂,主要用于存放施主的骨灰盒和刻碑留名。第二层为展览厅,中间供奉由斯里兰卡运来的佛陀舍利。第三层为纪念堂。佛像的艺术形象极高,庄严安详、慈颜微笑,坐南朝北,似在云际中俯视世界,关怀众生。
佛像于1981年动土开工,l989年12月全部竣工,l993年12月29日举行开光典礼,僧尼居士、来宾共5万余人参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参加,在典礼大会上致词称赞这尊大佛的塑造是:“第一是发心伟大,第二是艺术伟大,第三是技术伟大。”真实不虚。
中午在宝莲寺素食厅用餐,边吃边看拍摄制造大佛像的前后过程的电视录像,非常感动。
午餐后,离开宝莲寺乘车下山,再乘海轮返香港。抵香港中环上岸,与奚正训局长先赴阁麟街,访问老居士黄伟杰及其妹黄藻(原籍重庆)。接着又到威灵街访问园玄学院秘书邓云生先生。经邓与园玄学院电话联系,该院负责人欢迎我们于明日去参观。
(二)园玄学院
7月6日上午10点,香港道教联合会总干事吴连滋到宾馆陪我们去园玄学院(全团一部分去该院,另一部分去香港菩提学会)。
园玄学院离九龙不远,在新界的荃湾。该院地势幽静,在两山合抱之中,林木茂盛,山青水秀,于其中建立殿堂亭阁,异常幽美。
该院赵镇东主席和邓云生秘书在院门迎接我们,大家在客厅座谈后参观了该学院。
该院系道教创办,实际是一所讲三教合一的慈善团体。据赵镇东解释:园,代表佛教;玄,代表道教;学,代表儒教,他们认为:三教是一家,殊途而同归,提倡慈善道德是一致的。该院修建有三圣大殿(供奉释迦、老子、孔子),六十甲子神殿,讲经堂、藏经阁等。藏经阁陈列有佛藏、道藏、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另有大量的历史和文学书籍、搜罗丰富,许多已是大陆没有的绝本,令我们叹为观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赵镇东带领一部分信徒就在此处开辟,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经历四十多年,才成为现在的规模,来之不易,精神可佩。
据吴连滋介绍,赵镇东多年读诵《金刚经》,有心得体会,并有感应。
园玄学院下设幼儿园,小学两所、中学一所,还有养老院、医疗所。第三产业是“联丰祥有限公司”、“园玄素食馆有限公司”,组织有董事会,各部有专人负责,职工90多人,据说系采取“金字塔”的组织形式,严密而有条不紊。每月收入港币约300多万元,开支l00多万元,除部分积累外,大量用于文化慈善,赈灾救贫等工作。
佛、道、儒三教的法事活动据说均由各教的专人负责。每年夏末(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日)都要办盂兰盆法会,超度祖先,施济亡魂。去年参加法会的信徒每天人流不断,约40多万人。
据介绍香港现有100多道观,近年来由于出家学道的人减少,受社会风气影响,道教接班人也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
午餐时在席间不断谈话,互谈有关寺观建设,培养人才等问题,宾主之间很融洽。下午二时吴连滋总干事亲送我们回到龙堡宾馆。
据参观菩提学会的海山法师等讲:该会的建筑系一座八层洋楼,住有僧众和居士。该会负责人永惺法师说:大陆佛学院办得成效不大,应该重视信行品德,威仪严肃。佛学院应编写教材,由初级到研究班,办4个4年制,共16年,才能培养出可靠的人才。我认为这意见,值得参考。
附诗四首
1.晤演培法师
佛国旅游访耆贤,新岛喜逢本宿缘;
不尽沧桑话难尽,共期大法济时艰。
2.香港太平山远眺
如林新屋矗九天,醉舞狂歌迷眼前;
帝国豪华瞬成梦,明珠灿烂在东边。
3.浅水湾观音圣像前感
七十年来遭遇奇,至今坚信有前知;
观音灵感难思议,碧海悲心映太虚;
4.颂天坛大佛
大佛临空慈颜开,瑞云霭霭坐莲台;
九州万国祥光照,一扫战氛和平来。
四、小结参访感受
7月17日午后二时,我们从香港乘火车返广州,住宿福利华宾馆。晚上,全体团员开会对此次参访作了总结。18日全团分两批乘飞机回到重庆与成都。
我此次参访的感受:
(一)自解放以来,四川僧众集体出国参访这是第一次。这是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促成,深深感谢四川省宗教局的倡导和组织。
(二)东南亚各国以信仰佛教为主,尤其是泰国,以佛教为国教。新加坡华人多数信佛。他们受佛法熏陶,品质善良,举止言谈,文静和蔼,社会风气良好而安定。
(三)泰国、新加坡城市建设较好、街道整齐,注重清洁卫生,处处有花木,空气清新。人民穿着朴素,精神焕发。
(四)寺庙的建筑精工细致,坚固美观,雄伟庄严,信仰者奉献了广大人力和财力,体现了布施供养的精神。
(五)寺庙管理有方,保持道风,僧像僧、庙像庙,还重视教理研究,在寺内外,都能施行佛化教育。泰国普门报恩寺仁得法师的谈话,发人深省。
(六)泰国名义上是小乘佛教,实际上佛教僧徒举办了许多文化教育、慈善福利事业。其他如新加坡、香港也是如此。这就是大乘的人间佛教思想,已经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七)香港道教协会创办的园玄学院,很有规模,实力雄厚。主持人赵镇东数十年的奋斗、取得成绩,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学习。
最后要提的,我们参访的地区也发现存在着问题(包括佛教的、社会的),但我们的目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较为实际,故对此从略。
《泰国、新加坡、香港佛教参访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