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称它佛心也好啦,儒家把它称为“性”天命之谓“性”那个性就是我们的本心啦。老天爷给我们最初的这个生命的原状,那个心就是称为本心,儒家把它称为“性”,“所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不是一般人那一种任性的那个“率性”,就是我们遵循着、依循着我们原有的本心本性。然后去应用,去做,实现出来,这个叫作我们在行道,合乎道,与道合一。也就是让我们的清净本心,不受污染,没有污染的情况之下,然后让它完整的呈现。
像这样的人,他是属于合乎道,与道合一的人。所以这就是“率性之谓道”。也就是我们这两天来,都有陆续跟大家讲的,我们要回复到我们清净的心灵就是这个意思,回复到清净心灵之后。让我们清净的本心流露出来,用心灵来来触,用心灵来听,用心灵来看,用清净的心灵来善待一切人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率性之谓道”。做什么事情,从我们的清净的良心,本心出发来做,这就是合乎道的精神。那你只要是从清净良心,清净的本心出发来做,你绝不会去伤害任何人;你绝不会勾心斗角,去设计去陷害别人。绝对不会;也不会在那里把自己膨胀为自己是圣人,看不起别人,或认为别人是邪魔外道,不会这样。所以体就是空明觉,我们清净本心,它的体就是空明觉,然后它的相,呈现出来的相就是自在安祥。它呈现出来就是一种自在安详,它流露出来的用就是慈悲大爱,智慧,还有真诚真心。
刚才讲的这个都是很重要的原则,让我们了解,我们离这个清净本心是很近的,还是很远,还是已经能够来到完全合一,这些都可以让大家参考。那我讲的这些,不是我个人所创造发明。孔子也可以证明;老子也是可以这样证明;耶稣也是一样可以这样来证明。因为真正的那一种清净本心的流露,它就是慈悲、大爱。再来孔子一样有讲到,在《中庸》的三十章,孔子就讲到——因为这是他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第三代孙子,再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传给孟子的啦。所以后面子思,他就做一些记录,一些叙述。他说:孔子“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所以要知道,儒家的《四书》《五经》里面,《中庸》算是非常高深的。那这里面都会讲到,像刚才三十章所讲的就是孔子的门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因为孔子以前自己也讲过,孔子的学问跟智慧,是来自于两大方面,第一就是见贤思齐,向古圣先贤来学习,第二就是法天择地。刚才这一段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法天择地。看到——“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个就是法天择地,然后从天地呈现出来的那一种,无我无私大爱里面,去启发出我们的清净本心。
所以孔子就能够流露出,有教无类。孔子流露出的那种智慧,很多都是来自于受天地的启示。所以《中庸》事实上它的核心就是要来到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清净本心。这就是属于明心啊,明心见性那个明心啊,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清净本心,是来自于天地的化育。天地的恩赐。所以第一章就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讲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来自于天地的恩赐,天地的化育。一般人都只认为说我是父母生的,父母只是一个因缘的聚合,因缘的聚合,包括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先,全部都是天地的化育,就算父母把我们生出来之后,从小到大,一样我们整个生命能够存在的主要的背后因缘,都是天地在化育。
所以我们要知道,“天命之谓性”,老天爷给我们的——我们这个身体呢,我们的生命是含有物质和精神。“天命之谓性”,讲的就是我们的那个清净的本心本性。这些都是老天爷给我们的,老天爷给我们。那老天爷给我们的,最初都是没有污染的,清清净净的。就像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水,最初的水——流水,都是清净没有污染的。像长江,你追溯到上游源头都是非常的清净的,污染是人类把它加进去的,如果以大自然来讲,给我们的水都是清净的水,大自然给我们的空气是最新鲜清净的空气,大自然的空气没有那些污烟瘴气污染。大自然给我们的山水都是清净的山水,大自然给我们的天空是蓝天白云。所以要知道,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初的都是清净的。那大家可以以此类推,我们的生命——身跟心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给我们恩赐,所以我们的身跟心最初都是清清净净的,这就是佛教所讲的,人人皆具有佛心,都具有佛性。因为我们全部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
所以我们说要修行,事实上你观念知见正确之后就很简单。我们就只是恢复我们的清净本心,就这样而已。修行要迈向解脱很简单,你有了正知正见,有了正确的观念知见之后,真的很简单的,我们就只是恢复我们本来的清净本心。就好像说,如果你……这是比喻,如果你本来就没有钱,很穷,那你要一块钱一块钱这样去累积去赚钱,那为了达到富有,所以我们要很努力打拼,然后向外不断地抓取,赚取进来,但是,这是比喻哦,你不但要用很多的时间生命去抓取去赚取。再来,这些通通很快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是外面的。但是我们的生命,是这样噢,如果你本来——现在是比喻,如果你本来你家庭里面就拥有非常多的资产,非常多的金银财宝,本来就有,那今天你只是去把它找出来而已。所以这个找出来就很简单,很容易。
好,我们现在要回到,我们真正修行,不管任何宗教,不管任何的宗派,宗教,你用的名词再怎么不一样,全部通通都是要让协助人类,了悟生死大事,找寻到生命的究竟归依处,协助人类来到解脱自在。那要知道:真正的最终极的目的,那都是来到恢复我们的清净的本心,让我们的清净本心,跟宇宙的心合一,这就是与道合一啊。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清净本心的话,那就要向外去求了,或是向外用各种方法来努力修。但是如果你观念知见不正确,你要修个三大阿僧祈劫,至少一百忆年,如果你了解了关键核心之后,哦,原来清净本心我们就有,我们本来就有这些潜能,只是没有开发出来而已。所以现在很简单,你不用向外去求,不用向外去追去抓,不用像个乞丐,然后一直在乞求别人的同情、怜悯。别人给我们什么,别人恩赐给我们什么,你不用这样,你只要回来,净化,净化、净化我们自己,我们的清净本心,就是被我们自己的贪嗔痴、我慢,自卑,被这些无明污垢,把它遮障住而已。只要我们把这些尘埃,把这些污垢拨开,你就可以看到,它就会流露出来,那要把这些贪嗔痴这些无明污垢拨开,就是我们现在大家所在做的心灵的净化,让我们逐渐的静下来,定下来,让我们那些贪嗔痴我慢渐渐的静下来,静下来,也就是把我们那些污垢遮障呢,慢慢把它拨开,拨开后那个暑光就会流露出来。加上知道我们内心里面是有佛心佛性,有清净没污染的本心本性,好,我们把它流露出来,所以很快你就可以体会到,噢,什么叫作“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哦,什么是我们的清净的本心本性。当我们回复到那样的情况的时候,浸泡在那样的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安祥,多么的自在,所有的忧悲恼苦不安,通通会消失止息。
所以希望大家掌握住这样的核心,不管儒家或是老庄老子所讲的都是人类朝向相同的目标。这就是儒释道都是同根同源,问题是我们要了解真正的意思,以及生命的真正究竟归依处在哪里。以及怎样把我们的生命真的把它发挥出来,如果我们了解殊途都会同归,儒释道本来就是同源。如果我们不了解的话,就会在那里见诤没完没了。
好,前面简单的跟大家再做一些分析介绍,这样让大家更清楚知道我们修行要扣住的是什么。你能够这样的话,你这一生这一世,一两年,两三年你就会有明显的成长蜕变。再来我们昨天有讲到六字真言,有的人没有听清楚,我现在再讲一遍,这个不是那个咒语啊,不是那个咒语的六字真言,不是那个。那些一般人了解的那个六字真言,那是可以帮助你把心静下来,定下来,但是未必能够让你能够了解实相,我们所讲的这六个字,可能因为我发音没有很清楚,所以有人没有正确了解啊。因为记得啊,我们本来就有,只是我们把它忘了,遗忘掉了。现在我们是把它回到,回来,回到我们的清净本心。或是把它恢复过来,那我是比较喜欢用回来,因为众生心都习惯向外,向外追呀,向外求啊,甚至向他方世界在向外追在求啊,所以《中庸》里面一样有提到,你越向外去求道离你就越远,这是真的。
所以老子一样有讲到,如果你不了解真正的核心的话,你越追求,道离你是会越远的,如果你不了解真正的净土是什么,你向他方世界去追求的话,净土离你越远。同样的,不管任何宗教,你要求的那个什么理想世界啊,包括说你要追求升天堂,如果你的观念知见是错误的话,你越想升天堂,天堂离你越远,真的是这样啊,我讲的是实相。
老子,孔子都有清楚地叮咛交待,所以为什么解脱道会强调要有正知正见做基础。你没有正知正见做基础,观念知见错误的话,你真的,用错误的观念知见在修不知道,然后你越修你想要的那个目标却——越修离你就越远。所以本来原始佛法,佛陀讲解脱是这生这世的事情。你了解之后就好办了,这一生这一世,那为什么演变到后来,竟然要三大阿僧祈动,这就是是因为目标你模糊掉了,你不知道了。所以把正知正见建立起来非常重要,你就能扣住这个核心。这六个字就是“回来的回,回来修复或是把我们的清净本心找回来嘛”把我们的本心找回来。“回复清净本心”或是你要用恢也可以,恢复,不是维护啦,也就是说把我们遗忘掉的,把它恢复过来。我为什么讲回,因为一般众生心就是向外跑啊,向外追啊,向外求啊,现在要把那个向外求的心把它找回来,拉回来。回来。然后恢复——回来我们自己的身上,然后恢复我们的清净的本心本性。把我们本来具足的佛心佛性显露出来,你最初是要透过一些有为法。因为我们累积不良的习性已经很久。那现在要把这个不良习性呢,要慢慢把它等于说净化掉,然后养成良好习性,你慢慢的浸泡,把这个清净的本心流露出来之后,慢慢的你就很快就能浸泡在里面。慢慢的然后与之合一,这就是从有为法来到无为,这样大家了解了哦。还有修行很重要的,前面的正知正见要有,再来要进入实修,这是闻思修,有正知正见然后实修。这样你才能够来到所谓的明心见性,见法。我们再来让大家……等一下我们练习打坐,也来练习让我们清净的本心流露出来。
好,请大家调整一下,放松端坐。请大家放松,放松。不要刻意折磨我们的身体,放松端坐。你端坐是最容易放松的姿式。我们每个人跟诸佛菩萨都一样,跟古圣先贤都一样,我们都拥有清净没有污染的本心本性。你没有欠缺什么,只有我们有没有把我们的潜能开发出来,发挥出来而已,现在就让我们的清净本心流露出来,不要瞻前顾后,活在当下。放松,没有任何包袱,没有任何包袱,活在当下。您可提醒自己回复我们的清净本心。把我们的清净本心流露出来。或是你只要提醒自己“清净本心”四个字,唤醒它。让我们当下清净本心就流露出来,我们的清净本心就是佛心,没有污染的清净本心,那是充满着祥和、慈悲、大爱与光明。
“天命之谓性”性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清净本心啊。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来面目,唤醒它。让自己就浸泡在清净本心里。所有的贪嗔痴我慢,自卑都会消失。如果有种种妄念升起,那也是你空明觉的本心里面的那些云朵,不迎不拒,让它飘浮而过,你只要让自己处在清净本心的世界就好。如果你真地浸泡在清净本心的世界里,内心自然很祥和,很安祥。空明觉,这是清净本心的体,呈现出来的就是祥和、自在、安心,这是呈现出来的相。你可以从空、明、觉的心起作用。也就是从我们的清净的良心,本心起作用。自然的就是慈悲、大爱、智慧,现在让自己就浸泡在慈悲大爱的世界里。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着慈悲大爱。先好好地爱护自己,爱护我们生命的全部。爱护我们的身体,也爱护我们的心灵。
我们的身体是由非常多的众生的集合体,每个器管都是由许多众生所聚集而成。每个细胞每个原子都是个有觉受,有识别能力的众生,我们的器官就是众生的集合体。从小到大,我们的身体一直当牛当马,为我们服务了几十年,我们有好好爱护它吗?我们有好好地感恩它吗?如果我们没有好好爱护我们自己,你就很难真诚真心去爱护别人,慈悲大爱要从善待自己开始。你内心充满着慈悲大爱,你才能够真地向外流露,将慈悲大爱的磁场向四方流露出去。好好地用慈悲大爱来化解一切的冲突与痛苦;好好地用慈悲大爱来抚平一切的伤痛,自己身心的伤痛一样用慈悲大爱来化解。
我们和众生所形成的对立、冲突、伤痛,也是一样用慈悲大爱来化解,宇宙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慈悲大爱。记得宇宙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慈悲大爱。用慈悲大爱来化解一切的冲突与对立;用慈悲大爱来抚平一切的伤痛;用慈悲大爱来化解一切的恩恩怨怨。你如果真能流露出慈悲大爱,自然的你的内心一定会充满着祥和,我们的内心能够真的祥和。我们就能把这种气氛磁场向外来流露,散发出去。慈悲大爱的心灵品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可以开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如果你能真地面对一切人事物,都用慈悲大爱来对待。你所到之处都会渐渐地呈现祥和,当我们用慈悲大爱在善待一切人事物的时候,当下是清净的心灵在流露,你也会逐渐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净土?什么是真正的心净佛土净?这是人人本自具足,我们只要好好地把它开发出来,流露出来。你能够这样做的话,你就一定会越来越安祥、快乐、自在。而且你也很乐于把我们的生命意义来和全世界的人分享。不管你到哪里,你都会分享生命的成果、喜悦,慈悲、安祥之道。你也会慢慢去体悟到什么叫做佛光普照,你把你的慈悲大爱,祥和的气氛磁场流露出来,就是你生命在佛光普照。我们所讲的慈悲大爱那是含有智慧的,你的清净本心是含有高等的智慧的,不是错爱不是溺爱,不是世俗有抓取的爱,不是那些。你的本心本性是高等的智慧,高等的心灵品质。让我们把它流露出来,发挥出来,来利已利人。好,我们准备下座。好,可以把灯打开,把灯打开。先点亮我们的心灯,然后才帮助苦海中的众生也点亮他们心中的心灯。
——本章节由静缘一萍听打
——本章节由一叶知秋校对蓝莲花二校
《默念回复清净本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