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祈圣法会皈依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花?亦是亦不是!为什么亦是亦不是呢?因为我们用眼睛所看到的藕塘的莲花,只是一个植物的现象。佛教所说的莲花,是用这个作为一个比喻,是指从我们心中生起的清净的莲花。

  我给大家讲一段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成都昭觉寺,有一个叫文师父的。文师父是个驼子和跛子。他的背是怎么驼的呢?脚是怎么跛的呢?这个文师父原来修禅宗,修得非常非常的好,在禅定当中经常看到些殊胜的景象。走路也在参禅,吃饭也在参禅,睡觉也在参禅。解放前不久的一天,他从昭觉寺出来,边走边参禅,突然在他面前现出一朵莲花,他满心欢喜,马上跳上去一坐。可这一跳一坐,却坐到井里去了。就这样,背也驼了,脚也跛了。七九年,他跟我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边谈边哭啊。他亲自对我讲的:参禅的时候千万不能去玩弄光景。

  我们看到的莲花,我们想到的莲花,我们从禅定当中观到的莲花,我们从现象上、发现上浮现的莲花,这些都不过是一种幻象,一种比喻的现象。佛教里所说的莲花,是要我们从心里升起莲花。我们的心清净了,莲花才能升起来,我们把这棵心长住,我们心里面的莲花就现了,我们才能真的坐上了莲台。 我们修行人通过皈依三宝,如法修行,扫清障碍,积累功德。身心清净了,无挂无碍了,智慧开发了,我们心里面的莲花自然就现起来了。也就是说,真正要坐上莲台,并不是仅在哪里念几句佛号,或念几句咒就能做到的。说实在的,我以我自己修行的经历,跟大家说一个很具体的大实话:修行不是念几句佛号和念几句咒,就能够成就的!

  要说念佛,我们大家在座的很多都是修净土宗的。我的皈依师父定超法师,就是净土宗的。我以前念阿弥陀佛,一昼夜我发愿是念五万遍,就是说每天昼夜念五万遍“阿弥陀佛”四个字,我念了三个月,每天五万念!我们在座的各位大居士,有没有能做到的?有没有啊?你们要是也能每天念五万遍阿弥陀佛,身心就清净了。后来我又到了昭觉寺,跟定慧法师(原昭觉寺的方丈)学修禅宗。我是通过修净土,达到心境一如了,才学禅宗的。修到第四禅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业障深重,所以马上就倒回来,培福、具足功德、修行,修改自己的行为。直至八三年以后,才走入正道。这不是念几句佛号,念几句咒,就能登上莲台的。 如果我们念佛,只是口念心不念,那你念破嘴皮也枉然!如果我们参禅,以乱心、嗔心、妄心去参,任你去参一辈子也还是乱心!如果我们带着一种妄心、乱心、嗔心去修密法, 哪个本尊也不会和你相应!不管你是修哪宗哪派的,首先要修的,就是这颗心!如果我们的心不静,对众生不平等,以你的妄心、嗔心去对待一切事和物,不好好地善待自己,善待同修,不好好地按照佛教所说的去做,无论念多少佛都不可能成就的。所以说我们念佛的人,要心念,要心想佛,心想众生,要把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那怕他是一概对我们不好的、有意见的、不满意的人,我们还是要把他当作自己的父母,把他当成一个助缘。这样,我们念一句,就比我们平常念一万句都有用。

  我在八零年的时候,跟海山法师在近慈寺的茅棚里,就是太平大队一队,我是用悲忆念法,我们两个人念佛的时候都是用悲忆念念的,放声大哭地念,叫悲忆念,就象自己是游子,是脱离了父母的游子,阿弥陀佛是慈父,我们要回归到慈父的身边,感到非常悲痛。我和海山法师两个眼睛都哭肿了,念了一晚上。就念第二晚上,这样念,就是动了心的念。那就是一句等于一万句。我们修禅宗的人,我们心里面,如果把众生当作父母,我们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放不下去。如果我们把众生都当成父母了,我们还有哪一点放不下去呢?还有哪一件事是值得争论的呢?所以学佛的人,只要有这个概念和这个观念,我们怎么都放得下去。只要我们能放下去,我们的心自然就清净了,我们心清净了,莲花就自现了,如果心不清静,成天在那里想入非非的,想一辈子也想不出一朵莲花来,看到那朵莲花,它是它,你是你,互不相干。这是我在学修的道路上的亲自体会。就是要用心念佛,心才能静,要用心参禅,心才能入禅,才能禅定。

  那我们的心怎样才能清净呢?关键在于起心动念都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学佛的居士和学佛的出家人,每一个人对待众生都将心比心,我们都已经走到成佛道路的一半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具体的事情。如果我们做事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念得再多的经书,做得再多的佛事,又有什么用处呢?学佛的目的还是为了修心呀。我们心正,心才能静。心不正,我们就不可能静下来。心要正,首先要将心比心,要慈悲喜舍。对待众生要慈悲,要生起欢喜心。要有舍心,这样我们才能够现菩提心。如果我们学佛的人,没有现菩提心还不算学佛的人。所以,我在前一次开示的时候就说,我们一个修行的人皈依了三宝以后,首先要生起的就是出离心,要发的就是菩提心。没有生起出离心的人,是发不了菩提心的。没有发菩提心的人是不能得到清净见的,你的身心是不可能清净的。你身心都没清净,你怎么能得到正知正见?知见都不正确,你如何去发心呢?所以要做到这一点,要生起出离心,首先,就要做到,我们学佛的第一件事情,要信因果关系。相信因果。如果连因果都不相信的人是不可能升起出离心的。不要说我们在座的居士。我这次到南充来,遇到一个出家人,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牵扯到自己过后,你们想都想不到他怎么说。他说:“早知道你们佛教里面是这样的,我就不该出家呀!”你们说这句话有多大的分量啊?就说明他出家将近十年了,连因果都还不知道。成天想着啥?想着名利。一跟利益发生冲突之后,都能够说这种话,你们说这能够生起出离心吗?能够发菩提心吗?能够把众生当成父母吗?

  当然这是个别现象,我们今天在座的居士,二月十九这个日子,今天这个日子在南充栖乐寺是很殊胜的,恐怕将来要记入史册的。南充栖乐寺开光点香以后第一个二月十九观世音圣诞;第二,是在我们国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迎来的二月十九;第三,我们今天举行了盛大的观音法会,大家在一起来共同学修佛法,按照佛教的概念来说,这叫龙华聚会。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日子。根据我的观察和观照,今天来的人,基本上都是跟观世音菩萨有缘分的人,最低都有三世学佛的根性,所以,如果我们今天通过这个学修,大家共同来发心,发什么心?发菩提心。大家都能勇猛精进的做到,随缘尽力修十善。我敢保证,你们在座的都能往生净土。其实,我们往生净土是十分简单的。你们能做到持三皈五戒,行六度十善,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都能够往生。都能够脱离三恶趣,进入三善道。这个就很简单了。我正月初一发了个愿,凡是有缘的人,有缘是一个前提,必须是遵守三皈五戒,发心学佛的,生起了菩提心,你们做到了这一点,我就要把你们全部度上去成佛了,我才成佛。我发了这个愿。

  我的愿是不随便发的,因为是坐在法坛上发的,不是随便跟大家讲的。只要你们能够发心,遵守三皈五戒,随缘尽力修十善,你们都能够跳出三界,都能够往生净土。下一次,寂雯居士同大家讲《弥勒上生经》的时候,要同你们讲到这些。其实,能够往生净土,只要能够持受三皈五戒,尽力修十善,都能够往生净土,还有西方净土,还有弥勒净土。那么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观世音菩萨的圣诞这个日子里,相聚在栖乐寺大雄宝殿,在这么祥和的气氛当中,你们又有三世修行的根性,所以我有信心,跟大家一起,共同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果。大家愿不愿意?(下面掌声)所以今天我非常高兴,相信大家也非常高兴。因为我在十年的闭关当中,那时我就发了大愿,凡是跟我有缘的人,我就要发心,度他们成佛。哪怕是我过去,在我这一生当中,整我的人,害我的人和骂我的人,我都要把他当朋友,都要把他当成我的助缘,当成善知识。如果我们学佛的人,都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就祥和了,我们的佛教事业就兴旺了。我们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将来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单只要念佛,更重要要修心,要修行,要把我们念佛的功德回向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回向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去。所以,我到南充来的时候,我同宗教局局长和统战部部长都说,我们这个佛教呀,将来要走这个科学化,知识化,社会化,生活化的道路。换一句话就是说,要把我们的修行的功德,念佛的功德,回向众生,回向社会。

  我们学佛的人的目的就是开发智慧,智慧的开发,就是要为社会服务嘛!如果自己都不去开启智慧,成天去找别人的麻烦,打人家的主意,成天去抓人家的辫子,钻人家的空子,哪儿能开发我们的智慧?智慧开发出来是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所以说,我们学佛,只要我们把目的明确了,方向正确了,我想,我们每一句佛号都能够灵验。我们拜一拜,都能够与菩萨相应。如果目的没有明确,我们拜一拜,可以这样说,功德还不是很大的。因为他们的心还没有降伏。我在正月初一里就讲,我们有些人拜一拜的时候不是在想佛,不是在想如何改造自己,他是在想菩萨如何保佑我。在前天,一个居士来找我,他说:“听说你本事大得很,我想来这里做个普佛。”我说你念佛干啥,他说我要保护我的家庭和睦,一帆风顺,保佑我今年平安,保佑我儿子、丈夫做生意要赚大钱,还要保佑我一年不害病,还要吉祥如意,更重要的是还要保佑我一家人发大财。所以我们这拜一拜,起心动念很重要。如果我们这一拜能够想到众生的痛苦,想到自己以前做了很多错事,要忏悔。我们这一拜拜下去,就能具足功德,开发智慧。把我们自己的智慧开发出来以后,进入社会当中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做好事,那你这一拜就起作用了。如果你这一拜完全是为了你自己,你这一拜的作用不大。也许不起作用,所以我们修行人,要坐上莲台,只要做到一点,只要我们的心静,只要我们心诚,心静莲花自现。这才是真正的莲台,你们说对不对呀?今天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我但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每一位居士,和每一位出家人都能够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够成就佛果。阿弥陀佛! (完)

  

  

《观世音菩萨祈圣法会皈依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