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学佛中的困惑》
2005-3-19 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
今天开示的题目叫做“学佛中的困惑”,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有不少的行者,从开始的发心、行持,也勇猛精进,但是,往往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具体问题,因此呢,就在学佛的道路上,产生了不少的困惑,如果我们不从困惑中解脱出来,那么我们这一世的修行,就很难得到善始善终的结果。今天晚上,我准备跟大家讲六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信愿的基础,就是我们学佛要怎样才能达到目的,怎样才能成就?首先,我们的信愿要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要建立这个基础,第一个首要问题,摆在我们佛弟子面前,那就是如何认识因果?
如果说,我们作为学佛的人,作为修行的人,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连因果都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是不相信因果,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讲,这种修行是不圆满的,是没有结果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信因果的人,要谈修行,把它换一句话说,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择手段的,哪怕他就是在修行,在行善,都是抱着一种目的的。所以修行的人,作为一个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首先要建立在知因识果这个基础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呢,我们修行的人,对待因果这个问题,要如何去认识?发了一点善心,也有恭敬心,也有成绩,但是他没有明白因果的关系,那么他这种修行,是什么?事实上,佛在说法49年当中,从开头到结束,都贯穿了一个因果关系在内,我们大家可以去好好的思维一下,因为我们要知道因果,知道我们这一生为什么来到这个世间?人为什么有生老病死和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嗔恚苦、五蕴炽盛苦这八苦呢?为什么会有?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同样来到这个世间上,每一个人他都有他自己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上,都有他自己的缘份和业报。释迦牟尼佛,他的入道也是从知因识果上入手的,比如他首先发现了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摆脱不了的,还有世间上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循环的让我们去痛苦,去承受,而且摆不脱。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去认识因果关系,和因果的发展规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问题。
谈到这个因果问题,我们最现实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现在你们自己的觉受和你们的现状,都是由于你们累生累劫所造的业力而产生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既然是从业力上产生的,我们就要从消除业力这方面去着手,要如何去摆脱这种痛苦和烦恼?首先就不要去种因,所以呢,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因和果这种关系。
今年有一个弟子跟我说,我这次受了比丘戒,我该怎么修行呢?我就跟他说,这个非常简单,你如果知道你已经受了比丘戒了,那么只要你每时每刻都记住,你是一个比丘,无论干任何一件事情你都是一个比丘,那么你就知道你该做什么?我们现在在座的有不少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有受了五戒的,也有皈了依没受戒的,同样如果你每时每刻,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都想到你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那你就知道你该做什么。如果你能想到这点,而且照着你该做的去做,不失你这菩萨的根本,我可以肯定的讲,你这一生就能成就,如果你是受了五戒的居士,你经常能想到你是受了五戒的菩萨,按照你的戒律去行持,这一生也能成就。如果忘记了你是一个菩萨,忘记了你是一个比丘,忘记了你是一个居士,一昧的去追求现象,每天去攀,读多少经,念多少咒。我可以这样讲,你就算把大藏经全部背得,而且都能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它跟你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些过去佛、菩萨和祖师大德,他们总结起来的经验,是叫我们运用来修行在我们自己的行为当中去,如果我们没有把它摆到我们自己修行当中去,具体的按照这种方法习修,你知道得再多,都跟你没有关系。正如我们现在很多修行的人,常挂在嘴上,这样我也明白了,那样我也悟了,知道了,明了心了,你明了心了,见了性了,我不客气的讲,知道了又如何呢?明白了又如何呢?哪怕你知道你累生累劫的来历,如果你不去对治,不去具足你的功德,知道并不等于得到,悟了嘛觉悟嘛,也就好像是在糊涂的时候,迷惑的时候,醒悟过来了,知道了,哦!原来是这样,如果你不去修行,不去具足你的功德,了你的道行,那你还是那样,没改变,那么你知道过后,如果你要去修行,要去改变它,具体的去改变它,才算是得到了。如果我们能开发智慧,明白自己的真实状况和自己的来因,这是一件具体的开始,就说明你现在的好事,是你以前种的因,你现在不好的境遇,也是你以前种的因。所以我们现在学佛的时候,都围绕着知因识果这方面去下手,最紧要的,如果不从知因识果上去下手,哪怕你每一年磕十万个长头,念十万遍大悲咒,念十万遍百字真言,还诵十万遍心经,只能是具足你的功德,关键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知道因果了,我们修行的方向才会明确,要知道因果,因是从何而来?将来得什么果?明白它的事实真相,那么我们修行,才能够摆好自己的位置和端正自己的态度,因为我们对世间的一切真相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明白了,而且知道我们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为什么,那么你才能明白自己现在的价值是什么?比如社会上所说的,摆好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什么价值?那就是了你的智慧觉照,成就你的本愿,如果知道这些烦恼和痛苦,是业力所生,因缘相聚,挣扎在轮回当中,那么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要求是什么呢?就是要生起出离心,这个心要生起来,我刚才说了,只能在知因识果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生起,如果你因果都不知道,你说你生起了出离心,那是假的。如果我们修行的人,又知道烦恼痛苦的症结所在,不生起出离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具体的,而且还是不实在的,如果我们出家人没有生起出离心的修行,我们所做的一切,只能是得善因善果,如果我们没有生起出离心的菩萨,也就是说居士菩萨,我们的修行,可以说还在世间八法以内,你还是世间法,谈到这个因果关系,我们在座的相当一部分人,就在这里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以我们现在的这种智慧,我们还不能够明白,我们现在所处事情的根源和发生的原因,只能看现象,还在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所认识的事物,本身就是一种假象,这个我们要把它弄清楚。有好多修行人,力气也下得大,又诚实,又费了很多工夫,往往有很多障碍,业障生起,那么我今天晚上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要生起出离心,要出离这个六道轮回,修行,如果说,我们自己本身没有具足资粮道,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就会出现很多障碍,所以呢,要跟大家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讲,我们要修行,我们要达到目的,要改变过去的状况,我们必须要具足资粮和功德,最近几天总有人跟我说,为什么我修行十年了,烦恼还这么多,障碍也那么多,95年皈依,2005年了,十年了,还出去学了不少的气功,也还学了不少的显宗的,密宗的,大师见了不少,活佛见了不少,这一次我有一个弟子来见我的时候,见到的第一个给我的印象,就是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大礼节,磕了一个长头,磕得非常标准,但我一看跟十年前简直是两回事,十年前也就是95年,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到现在可以说是面黄肌瘦,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象征,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为什么?心乱。心为什么会乱?就是我们一昧的去追求智慧,一昧的去追求方便,一昧的去追求高上,至高无上的法门,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没有具备功德和资粮,我可以这样讲,你修行越精进,你的障碍就越严重,翻起来的障碍就越多,我昨天晚上观照了一下,在文殊院坐了一下,我发现我有几个弟子,十年了拜了十个师父,到现在回来了,回来是好事呀,还是觉悟,如果你再不回来,我也救不了你,我前两天跟我的有些弟子讲,我们学佛,如果不培福,一昧的去具备所谓的智慧,就希望天上掉个啥东西下来,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学佛,如果自己没培福,福报不够,要吹个一级风,二级风,你就要倒,还不要说三、四级风,七、八级风,八风吹不倒,我南充有个弟子(我们这次南充也来了不少人),很热心学佛,学了不少,先在我这里皈了依,由于自己嗔心比较重,他就跟其他人说,他师父望着其他人笑,望着我没笑,不安逸我,不干了,马上去找,把他认识的那些居士,全部拉到大邑县去了,就是因为我没有望着他笑,就把这些居士拉了一大堆,我说我望着你笑或不笑,只能说我对我自己在思索众生,审察自我的时候的现象,并不对于哪一个居士不高兴,我对每一个居士都是平等的,他过去学了两三年,把这些本身比较平静的而且学修也比较精进的人的心也搞乱了,嗜好吹嘘,那个功有好大哟,哪里来个什么活佛,每一天要教好多咒哟,每一天要念好多经哟,在里面去三年了,去年这个活佛就跟他讲,你把你那些人都喊起来,现在我要准备跟你们传最好的法,传最关键的大法,哎呀,这些弟子高兴的,这下子活佛要传大法,头天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早上多早就等着,全神贯注,这活佛就说,你们听好了,今天给你们传法了,要认真听,你们好好的回去念六个字:唵嘛呢呗咩吽。以前我给你们讲的都是方便法,不要东跑西跑了,这下子这个人又气倒了,活佛对我也不安逸了,又把人拉到蒲江县,听说有个104岁的在那里摆摊的这么一个人,我早就认识,为什么这个人会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我只跟大家讲一件事情就可以证明,就说明他没得福报,没具足功德,比如功德具足的人,就好像一堆黄金放在这儿,八风是吹不动的哟,没福报的人,虽然看到他现在有点世俗的这种福报,家里面的工作呀,拿点工资这些,但是他不去修行,这个问题上他没得资粮,…
《学佛中的困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