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切众生都是如来不二化身。
因为空性的如来藏本具光明,所以如来藏的万千幻化亦具光明。染污的法执听信了未来才是光明,所以得不到当下的解脱;如癫狂的演若达看不到自己的头,到处惊慌奔走找寻;亦如黑熊坚信下一个棒子最大,筋疲力尽而抱憾终生。坚固的我执害怕失去自我,身处自性安乐之涅槃却在感受轮回的苦痛;如井底深深躲藏的青蛙,看不到广袤的蓝天苍穹;亦如海面漂浮的泡沫,恐惧小我的破灭而无法融入浩瀚大海。着眼当下,不起此座,必能究竟成佛;打开心扉,日出东方,自会光照大千。
无需改变,我们当下的一切都是完美显现!如果愿意改变,只是再换一种完美显现!选定一种完美的显现模式,我们会成为他!发现显现完美的过程,就是修行的次第;发现显现之完美,就是悟道;现证完美之显现,就是成道。这就是大圆觉的修法,又名大准提、大圆满、大方广、大手印!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各位善男子,这三种修行法门,都是随顺证入圆满觉性的根本方法。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因此而成佛。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萨们,种种所行千差万别,都以这三种自他两利的事业为基础。倘若有人能够圆满证入,就会成就圆觉佛果。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整个大乘佛法,一个发起菩提心的人修学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因地安住真如圆觉的功德,行门随顺真如圆觉的功德,果地还是在开显真如圆觉的功德。可见,解脱的境界不是诸佛菩萨的专利,是凡人都可以切身体验的觉知。众生的烦恼来源于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看不清自己的状态,却贪恋于虚构的世俗目标,于是感官被扭曲和混乱。
须知:时间取当下,空间取当体。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觉知。转错觉为正觉,就是转识成智。我们的精神、感官,是可以通过体悟和修行升级的,升级修正以后,其所知所感会越来越正确。就像哈勃望远镜也可以经过技术调整,而使拍下的照片从模糊到清晰一样。
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陀的意思是:你本人此时此刻的当下,具足如来圆满的智慧德相。对佛陀的如此教言,具上等信心的人,就是上等根器;中等信心的人,就是中等根器;下等信心的人,就是下等根器;没有信心的人,就是不具根器。
佛法的修持,就是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一切人、事、物。对错、是非、好坏、善恶等二元分别,是烦恼和愤怒的根源,是偏离禅的内在因素。所以,在遵循社会现有制度的同时,在内心要予以彻底包容和超越。于是,本有的平静、天然、和谐、慈悲和爱就显现了。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天下平,心包容则世界圆满!
禅是一种见地,就是一切都是佛性的显现,包括您我;禅是一种境界,就是一切都本具光明,包括此刻;禅是一种感觉,就是由内而外的幸福,包括当下;禅其实是一种觉醒,觉悟佛性自始至终穿过、融入、显现、产生你和我,当然,包括无论觉与不觉!
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等正觉者,都是在自心根本觉的境界中圆满,因而完整的心灵解脱,也只能在本觉自性中实现,圆满的觉悟之道,从来也不能向外寻觅和希求。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各位善男子,假使有人修行转凡成圣之道;在此过程当中,教化了百千万亿众生,帮助他们成就了阿罗汉或者辟支佛的果位。这个人的功德虽然广大,却还不如有的人,在听到这样圆融无碍的圆觉法门以后,心中一刹那间随顺观察修学,所获得的功德。
为什么说“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的功德就高于“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呢?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所以,究竟了义的教法“一悟即至佛地”,不了一的教法,生生难得成就。就如同一千万个零加在一起,还是零;哪怕只有一个,也大于无数个零的总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重述一遍所说的法义,以偈颂的形式说道: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
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
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
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威德自在菩萨当知,无上广大圆满觉心,
本来平等没有对立,随顺修行种种方法。
其中数目无量无边,如来总体简要开示。
便有三种根本法门,心念寂静的奢摩他。
如镜照像现诸佛心,如幻三昧三摩钵提。
如苗成长渐圆妙行,禅那离相本然寂灭。
觉性如簧不受障碍,这样三种微妙法门。
都是随顺圆觉之法。十方世界一切如来,
以及一切诸大菩萨,都因此法得成圣道。
三种法门圆满证入,叫做究竟大般涅槃。”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章》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