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悟光精舍的事去市场或到街上办事,你会不会害怕悟光精舍的门关上不让你进来?当然不会。第一你是悟光精舍的人,第二你正在为悟光精舍办事。修十九愿的人就是这样,他们是这样想的:弥陀的本愿就是彻底的大乘的究竟真实之法,而我现在已得,意思是我已经是弥陀佛家里的人了。我现在虽没有去极乐世界,我正在娑婆世界实践弥陀的法门,度化一切众生,我正在行菩萨道,好像我是悟光精舍的人,现在离开悟光精舍办悟光精舍的事,也就是说我办的事无非皆是弥陀佛的妙事,我怎么会担心回不去呢?懂这意思吗?往生对十九愿所摄的人来说是随愿而生。这也有证明,《大智度论》就说到,大菩萨是随愿往生。就是讲这个事情。
日本人特意强调十八愿的了不起,他们反而贬低十九愿,说修十九愿的是邪定聚、不定聚,说他们是因为弥陀佛信心不够,才要修诸功德。当然不是这样,你们仔细看一看经文就会知道。如果真的是象日本真宗说的那样,弥陀佛就没有办法摄受十方世界的大心菩萨了,他的愿是摄尽十方九界众生的,所以一定会摄到有坚固菩提心、修菩提行、随愿往生的上品上生的大修行者。
到了二十愿就不同了,二十愿是摄受那些自己发心没有那么强固,对大乘佛法体悟不深,对弥陀本愿不够理解,因而不能觉悟到他是弥陀佛那里的人,所以要植众德本,作为资粮回向往生。这大部分是我们中国净土宗修持的形式。你们就是这样,所以你们要努力念佛回向,念到一心不乱,祖师知道众生的大乘根性难以坚固、显发、亲证,所以重点讲解二十愿这样的修法,叫你们“植众德本”,修《观经》上的“三福”,“三福”当然也包括出世的福,不过基本上是修三福作为资粮回向的这种立场。释迦佛在《观经》上讲三福,就是要摄尽我们中国这一类众生。
可是这一类众生,难免由于对弥陀佛本愿过度的不了解,根基差,资粮又修得不够,又不体解弥陀本愿,结果对往生没有信心,两边落空,就造成疑虑、怀疑、临终颠倒这种情形。我们也常看到这种情形,所以,我们就需要用十八愿来弥补了。
十八愿很特别,它是只要你信,只要你能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十八来弥补了,有十八愿就可以补足,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它的意思是你只要仰信,真正在你心中生起不是大乘、但其实也是大乘、不过单是专对弥陀佛的这种大乘菩提心,也就是仰信弥陀有深悲大愿——不可思议的摄生接引之愿。你或许不了解诸佛的智慧、慈悲、彻底的中道了义,就像日本真宗的人从来不谈佛法通途的原理,不谈空、假、中这种道理。可是我相信弥陀佛, 我相信弥陀佛的愿力绝对不虚。我相信我是彻底被弥陀佛所摄受。我相信我只是个颠倒的凡夫,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我只有让弥陀佛来接引我。
当然有人怀疑,怎么会有人这样呢?这就是调柔心。你以为你怎么样?你以为你能修行啊!你修什么行?那不过是你的颠倒而已。在弥陀佛本愿的比较之下,你那个修行算什么嘛!这对末法众生来讲,真是蛮相应的。末法众生难修行嘛!颠倒、愚痴、妄想、犯戒……这些在十八愿当中,完全没关系,只要你能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一定能往生。
所以你看《观经》中第十六观下品下生的人,临终时地狱火相等恶境现前了。你想一个人造恶时候最勇敢,到处抢、烧、杀、淫、掳掠,可是等到被抓住要砍头的时候,吓得两脚发软,晕倒在地。古德有句话:“人之将死也,其音也哀。”要死之时,他讲话就哀伤了,其心调柔了啦。就在调柔心初起之时,他发现他错了,“我就被抓去下油锅了,我怎么办?救救我吧!”他这样叫喊的。这个时候善知识现前了,给他讲:“有救!只要你仰信弥陀,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十念,念念真诚,念念灭罪无量,你就能去掉作恶造成的障碍,就能免除堕落,当下往生。”所以它的重点在于要你放弃自我的我执、贡高、自以为是和要靠自己的念头,然后说:“哎!我是愚痴颠倒的人,什么也不能做,我只有仰赖阿弥陀佛。虽然我做了一点庄严弥陀佛的事,那不是用来换取往生的资粮的。我舍去二十愿的修法,用十八愿的修法。啊!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庄严弥陀佛而已!”这就象一个小孩什么都没有,他看到总统来到的时候,随手从地上抓了一把砂子,捏成宝塔的样子送给总统,看起来一点价值都没有,可是那一念供养的心很好。
“对!我所修的实在很糟糕,可是我也表表心意,供养弥陀佛,不是用它来做往生资粮的。因为我的往生弥陀佛早已给我准备好了。十八愿这么说:“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我是至心的,没有二心。我真心好乐,我相信弥陀佛。地狱众火相都现前了,我哪里会好乐地狱众火相,我当然好乐极乐世界,我一心一意厌离地狱苦,欣求极乐乐。”所以这一欣一厌,强固的信心、乐心猛烈地生起。因为害怕地狱,你有了强烈的愿生彼国的好乐之心。好,十念往生!
我昨天讲的特异方便在这里啊!第十八愿的确展现了特异方便的效果。这一点从昙鸾、道绰、善导等大师的开示、教化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过日本真宗是专门、唯一的强调、发挥这一点,并且舍弃乃至否定了十九愿、二十愿。但我们不能象他们那样过度的偏执,把十八愿说成是唯一的,我们把这摄生三愿看成是弥陀佛为了摄尽众生,三根普被的一个整体,不能偏取偏废,它们是分别众生三类不同的根机而设立的相应的三种修行方法,因此应该把三愿放在一起,平等对待,加以正确的阐释。法无高低,应机为上。
我们认为弥陀佛的本愿一定是平等的。如果你懂得法华的道理,你就不会轻视《阿含经》。何以故?《阿含经》也是一贴妙药,让你入佛乘的嘛!没有阿含,怎么会有法华?没讲阿含,众生的性格不调柔,佛陀永远也无法讲《法华经》啊!从这个立场说,舍弃阿含,就没有法华!所以你好乐法华,你也应该尊重阿含。
道理一样,如果你这样喜欢十八愿,你就不应该否定十九愿、二十愿,也不应贬低它。你贬低它,可能你正在贬低弥陀佛。因为有些众生要由二十愿摄受,有些众生要由十九愿摄受。可是你贬低它,不是就让弥陀接引的众生跑掉了吗?
各, 位同学,各位大德居士,如果从法华的立场说,绝对是法法平等,只有应不应机的分别。法无高下是从法华原理思想上显示出来的,只有把摄生三愿看成是一体,才能完整地显示弥陀佛的彻底的慈悲、无上的智慧与究竟的方便。之所以要反复对这一点说明,就是要把被日本真宗所歪曲、贬低的那一部分彻底恢复起来,回归到弥陀佛的本意上来。当然,日本真宗在解释十八愿时所说的某些信心决定往生的道理,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给我们过去稍微强调少了一点的十八愿的特异方便作一些补强。
如果是这样,我们现在可以作一个肯定性的结论,摄生三愿是为了摄受三种不同根基的众生而设立的,它们是平等一体的,可是它的特异方便的确是在十八愿。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的仰信?有很多人向我提问:“极乐世界这么漂亮,让众生去,不是叫众生生贪心吗?”这让人感到仰信实在不容易。
您想过没有?弥陀佛会这么笨吗?他会教你丢开那一切贪染的东西,然后又弄一些贪染的东西给你吗?当然不会。净土法门的一切所有清净是由无限的清净心而不是由贪心所起的。如果你也像释迦佛那样,把脚的拇指触地三下,大地立即变成金、银、琉璃,这表明你的心是清净的。身心一致,依正二报也是一致的。你的依报是随着你的正报而来的。极乐世界不是搞一个很漂亮的东西让众生起贪心,吸引众生去的,而是以那个无限清净心展现无限清净的世界,让众生产生清净的反应,不起任何贪、嗔、痴而直了成佛。
有人说我就是生起贪心才要去的,这也没有关系。你如幻如化的生起贪心,等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你会发现整个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心。你的心一切都具足,你就起不了贪心了。这就是说那里没有任何让你起贪心的外缘。
各位,贪心不是自然地产生的。你会突然间去爱一个女人吗?不会!只有当一个你爱的男人或女人现前时,你才会去爱。同样的道理,身心是无常的,心无常,所以对境起心,离境无心。所以当清净之境现前时,你只能伴发起清净心而已,有谁会爱现在站在中间这尊阿弥陀佛这么帅呢?不会的。因为他是清净庄严相。所以不能以这种立场去想像极乐世界的高妙用意。这是第一种道理。第二呢,为什么极乐世界会那样清净庄严?因为那是代表了弥陀佛以及那里一切众生内在的清净庄严。从这个道理来说,他的效果不会让你起贪心,他的本意也不会让你起贪心,他的本体清净,也是不让你起贪心的。凡举这类问题皆是有相当价值的问题,对初学者来讲是这样。
当然,这次讲座,我不打算对初学的人说,所以一些为什么要往生这类问题,我提得很少。我假设你们知道这些,才讲这个“净土深义”。“净土深义”就应当是很深的嘛!我看许多居士听了都要打瞌睡啊!没办法,请包涵一下。如果我再不利用这个机会讲“净土深义”,就没有机会讲了。愿海法师昨天对我说:“嘿!你今天讲的,我第一次听到哦!”他在家时就在候师姐那里听我讲经,听到今天才对我说,这些道理他第一次听到,诸位就可想而知了。要讲这样的道理没有对象可讲啊!
好,言归正传。总之,特异方便是指彻底的仰信。那种仰信必须怎么个仰信法?我怎么样仰信才为十八愿所摄?我到底怎么样修行才能往生?好,下面我就开始讲解今天的主题:“修持净土法门的正助——正行和助行”。
什么叫正行、助行?我记得我在广德录音带上常对居士讲,你们修行要分正助,譬如说你吃饭,要不要配菜呀?要配菜。菜好吃,饭就多吃一点,因此菜好不好吃很重要。那你就不吃饭光吃菜行吗?菜有好多种,饭只有一种,…
《净土深义(台湾法藏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