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魔逆经通义▪P14

  ..续本文上一页与解脱,便悉空寂了。于是便可晓了,无明恩爱(因爱者,恩爱之误也 )痴冥等,皆悉无本。因为诸法寂灭相故。这便是比丘不怀自大了。

  【文殊复谓其天子曰。假使比丘。离于贪淫解欲本际。离欲清净解于贪欲

  行无本际。离瞋恚本晓瞋恚本离于瞋恚本悉清净本末鲜明。离愚痴本了

  于愚痴舍于愚冥本悉清净。晓了愚痴无有根原。如是比丘不怀自大。】

  文殊菩萨又告诉大光天子说,假使比丘离于贪淫,而了解贪淫本际本来空寂, 皆因众生愚痴爱着而生贪淫。若解贪淫本际空寂,便可离欲而得清净,同时,亦了 解贪欲之行无有根本。

  同样道理,离瞋恚本,晓了瞋恚本来空寂。于是离于瞋恚,因为瞋恚本来清净 ,如此则本末鲜明,无惑无业亦无苦了。

  愚痴亦是一样,离于愚痴,晓了愚痴无本,因为愚痴本际清净故。于是舍于愚 痴暗冥,恢复其本来清净。晓了愚痴无有根原,由毕竟空中虚妄建立故。这样的比 丘,即不怀自大,无有贡高我慢了。

  【文殊师利复谓天子。假使比丘。不了众苦不断于习而不造证。于诸所习

  不行径路。晓了众苦而无所生入于四谛。设使于苦无所生者则无有习。

  己无有习则无有尽灭。设使于苦无所生者则于彼人无行径路。】

  此一段文,是明诸法空相中,无苦集灭道也。文中所说众苦者苦也,习者集也 ,造证者证灭也,径路者修道也。于诸法空相中,无如是诸事。

  云何见四谛?经云,若见一切法不生,即见苦谛。若见出生一切法消灭故,即 见集谛。若见最上涅槃,一切寂静法相,即见灭谛。若见究竟一切法性,即见道谛 。

  文中之义,若总说之,即是见实相者,见诸法空相者,即见四谛法之本际矣。 若分别上文,见一切法不生者,是言苦谛之本际,从本不生,虚幻而有也。见出生 一切法消灭者,是言一切出生之法,悉是因缘假有,本来寂灭相也。集亦如此,假 有出生,然本来空寂也。如是则能见集之本际,是名见集。最上涅槃者,诸法毕竟 空也,诸法寂灭相也,诸法本际无生无灭也,是则名为见灭谛。一切法究竟性,即 是诸法本际毕竟清净也。若人精进于毕竟清净,即是得见道谛也。

  所以大宝积经云,由不生故,苦得清净,不攀缘故,集得清净,由灭尽故,灭 得清净,由修习故,道得清净。是故于诸法空相中,则无苦集灭道。无苦集灭道者 ,是离有所得心也,非不修四谛也。故大般若经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 应不生,是为苦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永断,是为集智。若智以无所得 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 智。

  所以文殊师利所说的意思是,若比丘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则不了知于苦,不除 断于集,不造证于灭,不修习于道。

  何以故?因为晓了苦无所生。若苦无生,便无苦集。亦无苦灭,及与苦灭道矣 。若于苦无所生者,则何必修苦灭道呢?故曰,则于彼人,无行径路。如是入于四 谛,是为正智。

  【尔时魔波旬。心怀忧戚泣泪如雨。而说此言。若此经典所流布处。诸魔

  波旬不得其便。设有受持断绝魔事。魔说此语则便没去。】

  于是魔波旬心怀忧戚,两泪如雨说道,假使此经流通传布之处,诸魔波旬便无 办法兴起扰乱了。假使有人能够受持修行,便可断绝魔事。说罢,即便隐去。

  【于是大光。问文殊师利曰。如今仁者所可讲说。吾等观察义之所归。假

  使有人不怀自大。不复具学出家之福。不畏所行精进之业。若闻此法而

  怀恐惧亦不启受。不以如来为圣师矣。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闻是法言而欢喜乐。则当观之得解脱也。】

  于是大光天子提出问题向文殊师利说,现在听了菩萨所说的法,以我们所能了 解的意义来说。假使有人能够不怀自大,不怀自大,即不着我见也。亦能不着于出 家无为之福,这种人是菩萨行也。亦能不畏于菩萨行业。但是此人听了这种甚深佛 法,而怀惊疑恐怖,不能生决定信。亦不能向善知识启请受持如此甚深佛法。那么 此人便不是以如来为圣师了。换句话说,纵然修菩萨行者,若不信此深法,亦不启 请此深法,即非佛弟子也。此人便是学近外道了。为甚么呢?因为唯有这种甚深的 佛法,方是如来真旨本怀也。

  假使有比丘比丘尼,乃至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听了如此之法言,能够欢喜信 乐。相信这种人,定能获得解脱之道。

  【佛言。如是如尔所说。菩萨由此得忍受决。因斯所忍得生声闻缘觉之地

  。】

  佛听了大光的话,便予以印可说,如是,如你所说的。若人于此法欢喜信乐, 便能获得解脱。

  接着佛说道,如果菩萨由于欢喜信乐这种甚深佛法,便可得忍受决。

  得忍者,有诸说不同,经文未有明示,不敢遽判。受决即是受记,佛予以决定 记别也。

  若人因为这种安忍的缘故,便可得生声闻缘觉之地。

  【又问。唯然世尊。今此经典当名何等。云何奉行。佛言。名曰魔逆降化

  波旬。当奉持之。佛说如是。文殊师利。大光天子。一切众会。天龙鬼

  神揵沓阿须轮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大光天子又问,世尊,此经典是何名字?以便我们将来信奉行持。

  佛言,此经名曰魔逆降化波旬。你们应当信受奉行之。

  此经明明是文殊师利所说,甚而言之是文殊师利神力令魔波旬所说。为甚么说 「佛说如是」呢?因为第一,无论任何人所说,只要应乎实相,不违二谛之理,皆 蒙佛所印可,故曰佛说。第二,佛不以神力加被,则任何人无能说者。所以虽是文 殊师利和魔波旬所说,而实是佛说也。

  揵沓,又译为揵达婆,干达婆,帝释的俗乐神也。阿须轮,又译曰阿修罗。 译为一、无酒,彼道众生制酒不成也。二、非天,彼道众生虽有天福而无天德。瞋 恚心重,喜与天战。三、无端,彼道众生男众奇丑,故曰无端。阿修罗有四种。一 、卵生,鬼道所摄。二、胎生,人道所摄。三、湿生,畜生道所摄。四、化生,天 道所摄。

  余经有云人非人等,人者指世间人言。非人者,总指八部众言。八部众者,天 、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伽。今经文言天龙鬼神揵 沓阿须轮世间人者,乃从略耳。

  与会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作礼而退。

  佛说魔逆经通义终

  

  

《佛说魔逆经通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