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大念处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古卢国名为甘马萨昙马的古卢市镇。
于其处,世尊对比库们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总说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
哪四种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总说结束——
身随观 入出息部分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身随观身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辘轳匠或辘轳匠的学徒,在长转时了知:『我在长转。』在短转时了知:『我在短转。』
诸比库,同样地,比库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入出息部分结束——
身随观 威仪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或站立时,了知:『我站立。』或坐着时,了知:『我坐着。』或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所处如何,只是如实地了知。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威仪路部分结束——
身随观 正知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正知部分结束——
身随观 厌恶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诸比库,犹如两端开口之袋,装满了各种谷类,比如稻米、米、绿豆、豆、芝麻、米粒。有眼之人打开之后,即能观察:『这是稻米,这是米,这是绿豆,这是豆,这是芝麻,这是米粒。』
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厌恶作意部分结束——
身随观 界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学徒,杀了牛并切成肉片之后,坐在四衢大道。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界作意部分结束——
身随观 九墓地部分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死后经一日,经两日或三日,已经肿胀、青瘀、脓烂。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正被乌鸦、兀鹰、鹫、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锁尚有肉有血,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肉,为血所污,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血、肉,由筋腱连结着……已无连结的骨头散落各处:一处为手骨,另一处为脚骨,另一处为踝骨,另一处为胫骨,另一处为股骨,另一处为髋骨,另一处为肋骨,另一处为脊椎骨,另一处为肩胛骨,另一处为颈椎骨,另一处为颚骨,另一处为齿骨,另一处为头骨。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头白如螺贝之色……骨头堆积经过三四年……骨头腐朽成为粉末。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九墓地部分结束——
——十四种身随观结束——
受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或于内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内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受随观受而住。
——受随观结束——
心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于有贪心,了知:『有贪心』;离贪心,了知:『离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离瞋心,了知:『离瞋心』。有痴心,了知:『有痴心』;离痴心,了知:『离痴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乱心,了知:『散乱心』。广大心,了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了知:『不广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无上心,了知:『无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无定心,了知:『无定心』。解脱心,了知:『解脱心』;未解脱心,了知:『未解脱心』。
如此,或于内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内…
《大念处经(玛欣德尊者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