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4▪P3

  ..续本文上一页慧。要让所有的众生尽未来际,这种道德、学问都在增长,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要跳出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佛。要发这样的心,好了,这个居士是一个圆满的居士,懂了没有?懂了(大众)。你看看,居士他就有很多,有现实的居士、有发出离心的居士、有法菩提心的居士,你发心不一样,你这个居士的层次就不一样。要想把这个居士做好,最好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帮助一切众生圆满佛道,这个发心就是圆满的居士发心。所以说这个居士就是居家修行之士,要抱道守德,清心寡欲,这就叫居士。你不要把这个居士的名称看不起,不要把这个居士名称懈污了哟,我们要为这个居士要增光,当一个居士不太容易。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既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什么叫宰官?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我们国家就叫总理,这叫宰官。王侯将相,这就叫宰官。就在当朝当官的大官、小官,所以说他的名称不一样,实际上还是一样。我们今天各级政府官员,都称之为宰官。所以说要当官,观世音菩萨也示现为这一当官的身体,来跟你讲经说法,为什么要这样示现,你说?平等嘛,身份对等好说话,身份如果说不对等、你跟他说话就不太容易听的进去。比喻说一个总理来了,你在那呱呱的说,总理一句话没说,估计旁边的人就很多意见了,你算老几呀,你在那呱呱的说,总理都还一句话没说。因为身份不对等,对不对?你说总理来了,一个省长在那说,总理没说话,人家也有意见,你这个省长也不懂事,总理来了就让总理说嘛,你在那说什么,是不是?身份不对等就是这样。比喻说我们一个平头老百姓,或者说一个政府的一级官员,他对省长事物记的在那说话,人家就说不懂事,是不是这样子。身份不对等的时候,说话就很受限制、很受约束。身份对等了,两个人说话那就无所顾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就是这样。比喻我们今天都是平头老百姓,我们之间彼此说起话来那就是掏心窝里的话,平等的,一种平等的交流那就很好。有所顾忌,叫你说话、说不出来,算了、我不说了,因为你是当官的,我还是跟你留点面子,不说话。身份不对等,你跟他讲这些经法不太容易听。今天一个省长过来了,你叫他信佛都还顾忌一下。为啥?因为世间上的那些政府好多都不信佛,你叫他信佛,他看你一眼,走旁边去,周围的官员一看这个省长来信佛了,说不定还有这样、那样的说法,这样子的话他就有各种各样的顾忌。但是省长跟省长在一起、市长跟市长在一起、家长跟家长在一起、平头老百姓跟平头老百姓在一起、身份对等,说话你那就没有多少那些说不得、那些说得,是不是。

  观世音菩萨正是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游戏规则。我们也要懂,你不懂这游戏规则的话,有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深了、说浅了,人家都会埋怨你,都知道你这个人不善于处事。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他也就这样,所以说这种宰官是各级政府官员,观世音菩萨也化现各级政府官员,去给他们讲经说法,你说方不方便、善不善巧,这就很方便、很善巧。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既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这个婆罗门翻译过来就是“净裔”,净、就是我们所说的梵字,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大梵天的后代,所以说称之为净裔。

  在印度这个婆罗门至上,他的身份很显贵的。一般的负责那些记事、这些宗教、那就是婆罗门。你看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这个印度婆罗门他的身份很特殊,一般的老百姓、所有的社会基本上都这样,到了一定的年限了,四十岁、五十岁、养儿育女、儿子也养大了、事业也差不多了、自己的责任交代的差不多了,自己就转入修行,整个社会都是这样,那叫婆罗门。整个社会都从法修行。我们今天四十岁、五十岁,把儿女养大了,他就无所事事了,怎么办呢?剩下的无所事事,就打牌嘛。还不讲修行,就讲世间上娱乐。老返小、老返小、越老越小跟儿童差不多了,就搞游戏了。这种社会越到老来精神越空虚,找不到什么玩的,甚至跟那小孩差不多。这个是社会的一种倒退呀,是不是。人家说你一辈子的阅历,经历、经验,这个是非常宝贵的,这个人生他有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你在小的时候享受家庭的爱心、享受这些老师的教育,长大了之后自己好好的奋斗、成家立业。壮年的时候生儿育女,把儿女教化成人,为人类的延续做一贡献。那么这种教育的责任、抚养的责任完成了,年纪越来越大,英雄到老皆归佛。学佛修行就正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如果不然的话我们就把这一辈子白白的空过了。小的时候不懂事、年轻的时候要去打拼、壮年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忙得不可开交,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的为自己生活过。相反的年纪大了、儿女成人了,正好为自己抓点本钱的时候,有去打牌、吃喝、炒股、跳舞、甚至像儿童一样的什么都玩,你说不是把这个人生白白浪费掉了嘛,是不是。好好地要把这些自己老年时的候修行、责任要能够承担起来,我们一辈子至少要觉悟点道理嘛,修点道德。所以说我们要学习这种,大家回去以后,老年人跟老年人好说话,把那些老年协会不也帮助他一下,给他点精神食量,把这些讲经说法的光碟给点他,把这个讲人生阅历,人生责任的这些光跌给点他。看看我们老年给做什么最有意义那就很好。这样也叫普门应现,不仅仅是为我们下一代传扬佛法,就是为我们同事时代的老人,我们也要弘扬佛法,把你所学到的都讲给他听,把你得到的感应,得到的这些好处都讲给他听,也要吸收他来学佛,如果不然的话这个人生白白的过去浪费掉了。成就一个人就是成就一尊佛,所以说你不要看不起这些工作,你要度化一个人就相当于度化一尊佛,他是佛、他是未来佛嘛。你把他的善跟开显出来了,将来他成佛也有你的功德。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增上的,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引导我、我引导你,相互这样的来帮助的话。一个人学佛他就能改恶从善,十个人学佛十个人就能改恶从善,你要教化更多的人来学佛的话,所有世间上都能够改恶从善,这个世间自然而然它就净化了。所以说观世音菩萨顺应这种人类世界,化现为各种各样的人在人间现身说法广度群伦。他就这样,你看看,各种各样的人他就这样去做。

  我们今天的人要学习观世音菩萨这种普门示现的精神,你要跟谁都差不多能够打得拢堆,跟哪一种人你能够说得上话,而却把这种佛法的道理领会了以后,还要以他适应的一种话语来讲说佛法。你是工程师,我就用工程师的语言来给你讲经说法。你是老师,我就以老师的身份来给你讲经说法。你是医生,我就用医生的行业术语把这种佛法揭示出来。你是农民,我就用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民把这个佛法揭示给你。你是工人,我也用工人的这种身份把佛法揭示给你。要能够打的拢堆,如果打不拢堆的话,你说你怎么给别人讲经说法,怎么去度化别人。我们要和别人打的拢堆,要和任何人差不多都能够说的上话的话,最起码我们的内心障碍就要放下了,不放下来你就不能够和人家随类示现,你就不能够说相应的话语。我是当官的出生,我退下来了我也是当官的,你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不要跟我在一起,这就是执著,是不是。我是城市人,他是农村人来就远离我一点,有这种执著的话那就不太容易。或者我是知识分子,你们这些人说话没有知识,算了,我不跟你们在一起。要这种人的身份的一种执著,那就很难和这些人群打堆。就要这些执著放得下,把自己以前曾经做的这种身份都能够放得的下,提得起放得下的人才算是好汉,提得起放不下的人那就不算是好汉。所以说今天我们年纪大了,能够多随和一点,能够把这些所学的佛法自己好好的学,而且在自己身边的这些老人都尽量给他们讲,这个是学习观世音菩萨。要祈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您老人家三十二应化身,我现在做不到你那样的三十二应化身,至少我在人类、我在人间能够做到尽量的和大家在一起,尽量的和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说上话,尽量的把佛法传扬到社会各界层,这就对了,是不是。这也是学习菩萨的普门应现,他能够这样做能够这样做的话,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等到将来我们也能够成就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你不要说,哎呀,这个普门示现,只有观世音菩萨做啊,我做不来了。那里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就可以做,要发心。

  我去年布置的任务,前几天我一问不太满意,叫你出去化度二十个人好好的学法,没完成作业,今年到这个时候我们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也要跟你布置任务,愿不愿意接受任务?愿意(大众),愿意啊。回去以后你就从你身边那些老头、老太太、包括你那老头老太太的儿子媳妇、孙儿孙女去给他们讲,你要能够度化二十个人来信仰观世音菩萨,来修学佛法,那你的功德无量,听懂没有?听懂了(大众)。但是要知道,要善巧方便,捆绑不成夫妻哟,呵呵,不能够硬来,还要善巧说法,要让人家高兴,还要人家自愿,不是说拿一个绳索把他捆来,强有的瓜不甜嘛,所以说我们尽量对周围的人多做好事,只有你多做好事能够感化人,把这种责任承担起来,好不好?好!(大众)

  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留下来的就去当观世音菩萨,让你们回去拉关系、做好事,度化众生,争取在短期里面,二十个任务就能完成,好不好?好(大众)鼓掌。阿弥陀佛!

  2009年2月21日下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4》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