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P10

  ..续本文上一页有了,不充足;吃的东西也没有了,不充足了,就不能养我这个躯命了,我这个躯命就会死了!”

  “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以这种种障碍因缘之故,在这个佛法里面,就愚痴而不生信心,修行得道证果的是很少很少的。钝根,就愚痴;愚痴,就少信心。所以若有智慧的人,他就不会没有信心了;就因为愚痴到极点了,所以信心也少了、没有了。

  “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乃至,是省文超略之词。渐渐,就是慢慢的。乃至慢慢的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中,能有信心而成就三乘功德的这种人,也是很鲜少的。

  “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所有修学世间禅定,能以得到这个神通道业,自己知道宿世的命运这样的人,也渐渐没有了。次转,就是一次一次地辗转。

  “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像这样子,慢慢在最后到末法的时候,经过时间很久而得道,或者得到一种信心、或者得到禅定神通等的人,根本就没有了。

  F2. 为众致问

  “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如来:设何方便,开示化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湣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随于何乘,速获不退。”

  这是第二,为众致问;为大众来请问法。

  坚净信菩萨说,“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我现在为未来这个恶世,像法将要尽了的时候,和在这末法的时候,有很少很少善根的这样众生。“请问如来:设何方便,开化示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请问如来,设哪一种的方便,来开示、化导这一切众生,令他们生出信心,得到可以除去这种不吉祥和所有的烦恼?

  “以彼众生,遭值恶世,多障碍故,退其善心”:末法又称恶世。因为这些个众生,遭遇在这个末法的时候,障碍太多了,种种障碍说不能尽;因为有种种的障碍,所以退其善心。我们学佛法的人,切记不要障碍其他人发菩提心,不要在这个道场里面把其他的人障碍跑了;若障碍其他的人离开道场,这就是破坏人发菩提心、破坏道场,这将来一定是堕地狱的。

  “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在无论是世间法、或是出世间法这个因果里面,很快就生出一种疑惑心;生出一种疑惑心,“不能坚心专求善法”:不能坚固其心,专心一志地来求佛法、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湣可救”:像这一类的众生很可怜悯的,是应该救度他们的。

  “世尊大慈,一切种智”:佛是大慈大悲的,具足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我愿意请世尊兴起一种方便法门,令这一切的众生都知道而明白。“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使令他们离开疑惑的这种网,除去一切的障碍,令他的信根一天比一天地增长。

  “随于何乘,速获不退”:随便他在或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哪一乘里边,能很快就也得到三不退了。三不退,就念不退、行不退、住不退。这个念念是精进的,也不生一种退心;不像我们人修行到两天半,到第三天就懒惰下来了,这因为没得到三不退:行不退,这修行一天比一天精进,不能一天比一天懒惰;念不退,念念为求无上道;住不退,不退转于这个三恶道。

  E2. 佛指人为答

  佛告坚净信言:“善哉!善哉!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今此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彼当为汝建立方便,开示演说,诚汝所愿。”

  “佛告坚净信言”:坚净信菩萨这样向佛请问之后,佛就告诉坚净信菩萨说了,“善哉”:你能代表一切众生,这样的请问方便法门,这是非常之好的;这一问,是下契众生之机。第二个“善哉”:你这一问正合我如来的意思,我也正想应该说这种方便的法。所以这两个“善哉”,上边的“善哉”,是下契众生之机;下边这个“善哉”,是上契诸佛的意思。所以才说“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你这个问太好了,和我这个意思正相当,也就是深合我意。

  “今此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可是现在这个会的大众里边,有一位菩萨摩诃萨;这一位大菩萨,他的名字就叫地藏菩萨摩诃萨。“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你应该以这个事来请问地藏菩萨。“彼当为汝建立方便法门,开示演说,诚汝所愿”:这个地藏菩萨,他应该为你设立一个方便法门,来开示你,演说这种的妙法;你这种诚心,他一定能满足你这种的愿。这一段文,是佛指示出个人,来 答复坚净信这个问题。

  D2. 问人(分二)

  E1. 疑问 E2. 释答

  今E1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

  这又是第二,问人。又分为二:第一,是疑问;第二,是释答。现在是疑问,这个坚净信菩萨请问佛给说方便法门;佛自己不讲,叫他问地藏菩萨,他就生了一种怀疑:佛是一个最有智慧的人,不来给我讲,为什么叫地藏菩萨这个弟子 答复我的问题?这是什么道理呢?他就不明白了,所以又第二次来请问佛,问为什么叫旁人讲?就比如有人来问我问题,我不答复他,叫他:“你问果先了,他可以 答复你这问题。”旁人就说:“怎么法师不讲,叫徒弟讲呢?”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为什么叫他答复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他可以答复,他对这个是很明了的。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又对佛说。“如来世尊无上大智”:没有再比如来世尊智慧大的了。为什么世尊不自己 答复我所请问的问题?这个法怎么自己不讲,“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竟然要令这个地藏菩萨来演说这个方便法门呢?

  E2. 释答(分三)

  F1. 总诫 F2. 别释 F3. 结答

  今F1

  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

  这个“问人”分开两个部份。这是第二,是实答,解释、答复这个理由。这个又分为三:第一,是总诫,总起来诫这个坚净信不要怀疑;第二,是别释;第三,结答,结束这个问题。

  现在是第一个,总诫。总起来就诫止他。诫,就是说你不要这样子想!所以说“莫生高下想”。

  “佛告坚净信”:佛告诉坚净信菩萨说,“汝莫生高下想”:你不要生出一种佛是高、地藏菩萨是下的想法!这位地藏菩萨,他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你不可以轻慢他;你不要以为佛就是高,地藏菩萨就低了,不要生这种想法!

  F2. 别释(分二)

  G1. 直明位高 G2. 兼明缘胜

  今 G1

  此善男子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这是第二别释。这个别释又分开两段:第一,直明位高;是直接的说明了地藏菩萨的地位是很高的。第二,是兼明缘胜;并兼说明他这个因缘非常殊胜的。现在是第一这个别释,直明位高。

  “此善男子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这个善男子他发心到现在以来,已经超过没有数量、没有边际、不可思议那么多的无量数的劫数了。“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很久以来,已经有佛的智慧了,他的功德已经满足了。

  这个“萨婆若海”,你们各位有知道的没有?你什么时候看来的?刚刚看来的?刚刚看那不算!你刚刚看,现问现找 answer(答案)那是不行的,那是不合用的;你要问的时候不找就能知道,那才算的。你说你们以前也都看过这经文,看过,这一句不懂,为什么不想法子去明白它呢?不是要尽等着法师讲才懂,那就晚了!

  研究佛法的人,在没讲之前就要懂它;在讲之后就会更熟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研究佛法的人。你还看注解,然后这个“萨波若海”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叫“囫囵吞枣”。囫囵个把那个枣吃了,什么味?不知道!果前说是印错了,因为他的脑筋很快;这个字是错了,所以才问。那么我知道他没有看注解,也没有查佛学辞典,就是凭这个“电脑” computer来算的。但是现在也没有算对,computer也算错了。不错,萨波若海就是一切智的海;一切智,就是已经有佛的智慧了,这叫得到萨波若海,就是智慧如海。

  “但依本愿自在力故”:依,就是根据。但他根据他自己在以前所发的愿,他现一种自在神通的力量的缘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他用权巧方便这种法门,来现化地藏菩萨这种身;他这种的神通变化影响力,能周遍十方,十方都得到感应,都得到他的化度。

  G2. 兼明缘胜(分二)

  H1. 悲愿胜 H2. 慧辩胜

  今H1

  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众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这是别释的第二,兼明缘胜。兼,就是并兼;并兼着说明它的缘的殊胜。这一科里面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是他的悲愿胜;第二科,是他的慧辩胜。悲愿胜,就是慈悲的愿力特别殊胜;慧辩胜,就是他的智慧辩才也殊胜的。

  “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释迦牟尼佛告诉坚净信菩萨说,虽然地藏菩萨普遍化度十方的一切刹土,他常常起教化众生的这种功业,在其他的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

  “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他游戏神通教化众生,没有一个地方他不去;可是他对这个五浊恶世,他教化利益众…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