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P11

  ..续本文上一页生就是偏偏地最厚。对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他特别有缘,他特别发慈悲心来教化这五浊恶世的众生。为什么他对五浊恶世的众生就这么偏心?这些个造罪的众生,造了这么多的罪,他还偏偏要度这五浊恶世的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这也就是因为他在宿生所发的大愿,由他这个的愿力,一生一生的他也不忘。他说哪一个地方的众生最难度,我就到哪个地方去度那个难度的众生。这个众生你和他说法,他也不听;就听了,他也不信;就信了,也是不常,就是暂时间的忽然信了,转一念又变了。所以这一类的众生,地藏菩萨对他是有大因缘的;因为他在无量劫以前是发愿力,度这一类众生来的。

  熏习,就是好像烟熏这个样子;习,就是怕忘了又把它温习一下。我发的是什么愿?每一天要念一念自己所发的愿,要记得,这就叫“熏习故”。我们所发的愿力,你要常常记得;不要把你的愿力忘了。我们发愿维护道场的人,要发长远心;不是今天发一个护法心,明天又发一个破法心,后天就发一个没有法的心:“我把这个法破坏了它,叫它没有了!”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发长远心来护持道场,不要在道场里给道场添麻烦;无论任何人,你要是在道场里来找麻烦、添麻烦,那是决定堕地狱的;我这个做师父的再慈悲,也没有法子救得了你。这你们自己每一个人应该要自己小心!护持道场不应该破坏道场;你破坏道场,那是决定是下地狱的,那一点人情也没有得讲的,所以这一点,你们各位要知道!

  就地藏王菩萨那么样慈悲,你若破坏道场,来毁谤三宝、对三宝不恭敬,那样决定是堕地狱的,地藏王菩萨也救不了你;所以这一点你们各位应该要特别清楚,特别地知道。护持道场是作善的,不要尽跑到这里作孽来了、跑这来作恶来的。这个道场人人都应该作善的,不是跑道场这地方来发脾气的;谁若跑道场来发脾气,那将来一定是危险的。

  “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也就因为众生应该受地藏王菩萨的教化的缘故。

  “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这个地藏菩萨从十一个大劫以前到现在,他就庄严这个五浊恶世,令这个五浊恶世变成好的了;他令众生都成熟,就好像那个种的田,都得到成熟似的。这个世界就是五浊恶世,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

  那么说:“庄严这么久,这个五浊恶世还没有变好?”没有变好,你怎么知道呢?你也没有在十一劫以前;十一劫以前是个什么样子,你知道吗?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怎么能说没有变好?这个人又说了:我现在七十多岁......,或者六十多岁、没有七十多岁,也就是有这么个人;他说:“我在我生的那个时候,觉得那个世界很好的,到现在也就坏了,一天比一天坏!”

  我说这个七十多岁的人,这是他有个儿子在这儿代表他说的;不是这个七十多岁的人来的。怎么代表呢?这个人说,我听我爸爸说的。他在家里说,他七十多年以前的那个时候,这个世界平安无事,也没有这么多人杀人,也没有这么多人吃人,也没有这么多人偷东西,也没有这么多做坏事的人。那么七十年以前就好过现在,这岂不是一天比一天坏吗?

  这一天比一天坏,因为什么呢?就因为这是末法了。幸亏有地藏王菩萨,在这儿庄严这个五浊恶世;若没有地藏王菩萨在这儿庄严这五浊恶世,这个五浊恶世早就变成什么也没有了,众生都死光了。因为这么庄严,所以还有一点众生。有这众生又有什么用呢?在这众生里面选佛──选拔佛。这一个众生机缘成熟了,地藏王菩萨就度这一个众生;那一个众生机缘成熟了,就度那一个众生。那么没有成熟的,地藏王菩萨就等着。

  “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所以他在我们现在这个法会中,他的相貌那么圆满,他的威德也比其他的菩萨是殊胜的。“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唯独除去佛之外,其他的菩萨都不能超过他这种身相端严、威德殊胜的境界。当然他不能和佛比。

  “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又在这个娑婆世界,所有他教化众生的这种事业。化业,教化的事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唯独除去菩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其余的这些大菩萨,都没有地藏菩萨这样子的殊胜;他悲愿也深,慧辩也殊胜。遍吉,就是普贤菩萨的别名;观世音,也就是那位观自在菩萨;等,就是包括文殊菩萨了。

  “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因为这个菩萨他在生生世世都发这个愿力,他说无论哪一个众生向我求什么,我都很快就满足他的希望。他求什么,我就满他什么愿;甚至于有人想要喝我的血,我就给他血喝;想要吃我的肉,我就给他我的肉吃;想要把我杀了,那我就叫他杀了。这地藏王菩萨发这个愿,你对他再不好,他都要度你;但是我们众生,可切记不要:“喔!地藏王菩萨发这个愿,那么我就试一试把他杀了,他好度我!”这个不要试。这一试是很危险的,变成“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了。

  地藏菩萨虽然发愿度对他最不好的众生,但是或者要等一等;一等,或者等一个大劫、二个大劫、三个大劫、五个大劫、十个大劫,也都不一定的。总而言之,他等一等叫你受一点苦,然后再来度你。总而言之,他忘不了你,但是要等得很久。因为他的愿力没有边,没有穷尽;不知道尽未来有多少个大劫?那个时候都是他的愿力所到的地方。所以他将来度你,要慢慢等着。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他能消灭众生一切的重罪,除去一切的障碍,现在得到安稳、得到平安无事,非常快乐的。

  * * *

  我们道场的法门做好了。这个法门是个大法门,不是个小法门。三个门合到一起,这也就是三位一体。因为以前果地要做灯,做三个,表示三宝;那么现在做门,做三个门,也是三宝,这三门就是一个门,不二法门。那么你们都要学习开这个门,我们这个门在这个地方说,这是右边;在外说,是左边,你在外边可以往里边一推把它开了。那么,从或者明天、或者礼拜六、或者礼拜天,可以用这个门了。用这个门,就把那边那个门锁上;你们各位来的时候,就从这边来,往里一推,就可以推开这个门了。想进我们这个门,要用一点力量;你们不用一点力量,是进不来的。

  那么我们这个门做好了,以后就无论男人、女人都是走这个门,进来就先拜拜佛;然后,男界到男界那边去,女界到女界那边去。这是平时,要是外边的人到这儿,拜佛完了,他有什么事再做事。无论谁来,先叫他拜佛,我们这儿以佛为主;他要是到这儿不拜佛,对我们道场是不恭敬。对佛不恭敬,也就是对人不恭敬;对人不恭敬,就是来到这儿想 make trouble(找麻烦)。所以我们无论哪一个来,都要叫他先拜佛;他拜完佛或者签名,或者有什么事再谈事情。这是我们以后的规矩!

  在明天晚间,果宁还是照以前一样的来讲法。你们大家预备预备,后天礼拜六要开会;或者有外边人来,或者没有,我们都一点钟开会。你们大家想一想,每一个人可以提出来一个建议,有什么事情应该做的?有什么事情不应该做的?我们这一切一切的事情,都应该要研究一下,来讨论,不可以马马虎虎的。那么以后凡是到这儿来的人,大家都要共同一致,要一个心来拥护道场。这是我这会儿给你们说的话。

  打那个钟声偈,不是一个字打一下,那和“阿弥陀佛身金色”是一样打法:打二下念一个字、打二下念一个字;最后那七字一句,后面三个字打一下,那么样念得很慢很慢,不是念得那么快的。钟声偈或者能念个五分钟、十分钟。你们现在一开始都是马马虎虎的,慢慢学!不过也可以先说“顶礼法师”,然后念偈;念完了,就打个问讯,这是站着;要是坐着,就可以坐着念那个钟声偈。

  这个门,现在我们一开始,晚间用个纸掩着,写上可以开的;不然一个样子,人不知道开,有的人很笨的,无门可入。

  H2. 慧辩胜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说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

  这是第二科:慧辩胜,他的智慧和辩才是殊胜的。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又者这一位菩萨,他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叫“善安慰说者”。这个本来是个“说”字,但是在这儿应该读个“说”(音“税”),读入声。说(音“税”),就是说(音“税”)说;就是很会说的,说得你没有办法不相信的。不是像我现在跟你们讲经,讲了这么久,还有人不生信心,因为我不会说说你;要是会说说,像地藏王菩萨那么大的智慧辩才,就可以把你们说说得相信了。安慰,就是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到那儿给你讲几句好话。好像你心里不高兴了,和你讲一点笑话,令你生一种欢喜心来,这叫善安慰说者。他辩才无碍,无论任何人听了,都听得非常欢喜,都欢喜听。

  “所谓巧说深法”:就是人所说的,他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来讲说一切的深法。深法,他是用很浅的道理,把很深的佛法就讲得令你明白了。这叫深入浅出,用很浅显的道理,令你明白这个很深的道理、很深的佛法。

  “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他能以循循善诱发心想求菩萨道、行大乘法这种初学佛法的人。循循善诱,就是用种种的方法来令你发菩提心,令你生无上菩提的信心。初学,就是好像你们各位现在学佛法,这都是初学。

  “令不怯弱”:令他不怕。不会说:“喔!这菩萨道很难行的,我不能发这个菩提心,我做不到!”或者说是:“舍利弗都不能行菩萨道,何况我呢?我这一个初发心的人,不能行菩萨道的。”这样子就叫怯弱。那么地藏王菩萨对于初发大乘心的,他就帮助他们来发大乘心,鼓励他们,令他们不生恐惧心、不怕菩萨道难行。所以地藏王菩萨对我们众生太慈悲了,帮助我们众生的地方太多了!

  F3.…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