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愿。这第七,就要发随喜的愿。怎么叫随喜呢?你不要随怒,就是随喜。你看见人家做好事,你就帮着做一点;比如有人放生,你也出或者五块钱、十块钱来一起放生,这随喜。有人修行拜佛,你看他那儿拜佛,也随着跟着他后面拜,这也随喜。你看有人在那儿念经,你也跟他念经,这也是随喜。你看我们这绕佛,他们也跟着我们绕佛、念佛,这也是随喜。这都是随喜!总而言之,随,就是跟随着其他的人;喜,就要欢喜。你不要一边随、一边发脾气,那就是随怒,不是随喜了。这喜,是欢喜;怒,就是发脾气了,angry。你要是随着人家发脾气,他打那个人,你也帮着他打,那就有很多麻烦了。你要随着人做善事,不要随着人做恶事,这就叫随喜。也就是随善不要随恶,要发这个愿。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接着,应当要发随喜众生的这个愿。发什么愿?“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愿意我和所有的众生,一定要永远地把这个嫉妒之心布施了它。你看,要随喜人,舍恶从善。嫉妒是一个人最恶的心、最坏的心,但是我们人人不要学就会了;也没有师父教,他就懂得怎么样嫉妒;也没有怎么样去学习,他自己就明白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和一切的众生发这个毕竟的愿。毕竟,也就是究竟,也就是最后。
布施给谁?谁要,就布施给谁;没有人要,你把它扔到街上去喂狗,叫狗把它吃了。因为嫉妒就和粪尿一样的,那狗就各处找这个东西来吃;所以应该把它丢到街上去,不要你再保留着它,保留它那太肮脏!嫉妒比粪尿还肮脏、更厉害,因为它能把你心给染得不清净了。所以啊!无论哪一个学佛法,都要发愿把这个嫉妒心快点把它舍了,你是越快越好。你切记不要存一个嫉妒心,存一个嫉妒心就不会成佛的,所以要舍了它!
“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中,十方诸佛的一切国土,所有的佛菩萨、阿罗汉修学一切功德,及他所成就的,我都跟着随喜。佛修什么行门,我就修什么行门;佛怎么样成佛,我也就照那个样去发愿成佛,这就叫发随喜之愿。
* * *
明天是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一,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发愿来皈依三宝;今天又有一位旧的人,发的一个心愿来皈依三宝,所以我们准备明天三点钟举行皈依的仪式。本来在以前皈依的时候,都很早就告诉,或者两个礼拜以前,或者一个月以前告诉;这一次,因为这一位报名皈依的有另外的事情要到旁的地方去,所以就早一点为你们各位来举行皈依的仪式。我们人要皈依三宝,无论任何人都可以皈依三宝;不过皈依之后,一定要恭敬三宝,不要毁谤三宝。这样子,就是继续向前修行,将来一定会成佛的。不要把这个事情看得很平常!
那么在这皈依之后,我们每一个人就要很慎重其事,不需要再皈依。皈依只皈依一次就可以了,不要三次、五次的。像中国人有一些个无知无识的愚夫愚妇,被太明白的这些个法师就给教化得糊涂了。为什么呢?这一些个太明白的法师,不像我这么笨,他说:“你皈依越多越好!皈依一次,你可以再皈依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为什么他叫你皈依这么多次呢?就是皈依要拿钱来;皈依要有红包来供养师父、供养常住,所以叫人多皈依几次,就有多几个红包拿。因为这个,我说他们比我聪明,我就学不会这个方法;所以我的皈依弟子只可以皈依一次,并且有皈依过其他人的,也就不必再皈依了。
在今天有一位就问说,在日本那儿住了一个时期,算不算皈依呢?那么这一点,仅仅在那儿住,这不算皈依的,这皈依一定要有一种仪式,请十方三宝来给做证明,这才算皈依;所以,若没有这种仪式,那不算皈依。这一点你们各位要知道,要是已经皈依过的人,就不必再皈依;没有皈依过的,可以皈依。这是我的宗旨,我不希望拿多一个红包来骗人,把人都教化愚痴了。
在中国人,有的人就说:“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拜了五十三个师父。”不错!善财童子拜了五十三个师父,那是他师父叫他去拜的,不是他自己去拜的。因为五十三个师父都分别把所有的道德学问、智慧教他了,所以就介绍说:“你现在可以到某某地方去,向南方行,去参、去亲近某某善知识!”不是他自己去的。
现在中国有一些个,都是偷着去拜另外的师父。本来有一个师父,他觉得这个师父不知道有没有道德,就偷偷摸摸又去拜一个师父;拜一个师父,觉得又他有没有道德,又去偷着拜一个师父。这就是拜师而背师。所以中国的佛教一遢糊涂,很糟糕的,就是明明知道不对的,他也不告诉说不应该这样子做;这就是因为师父太明白了,所以就把徒弟都教糊涂了!
今天来这个出家人,我在香港认识,所以来和各位谈谈话。本来这个人在香港破坏我破坏得最厉害的,他的攀缘心也最大;那么到美国来,我还对他好一点,所以我还请他来看果宁讲 Lecture,让他看一看美国人也会讲经。以后不但果宁,或者若有特别因缘,这几位出家人随时都可能替我来 lecture(讲经),所以你们其他的人要把中国的本子学得多一点,随时都会叫你们替我来上座讲法。
我不会像其他的法师,因为他们从香港来是熟人,就故意来显一显我这种的光荣,怎样的出风头。我不这样子!本来我这样,若不是今天果宁来 lecture,他不会来的。他根本俗得不得了,很俗的!有钱的女人他也可以给人拎皮包、拎手袋,又可以给人家打洗脸水来;帮着女人服务是很殷勤的,他可以帮有钱的女人拎 suitcase(行李箱)!为什么他这样子呢?因为他也不认识多少字;如果不是这样子,真是没有办法。我希望你们美国的出家人,无论如何不要这样卑鄙。因为出家人饿死就饿死嘛!不要紧的,何必那样子去攀缘呢!
(以下缺漏一大段经文及讲解)
L8. 明发回向愿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L9. 明称念名号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K2. 略示夜时佛事
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J2. 明忏期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I3. 明得清净相(分三)
J1. 明相依轮显 J2. 明随求克获 J3. 明至心为因 J1(分三)
K1. 正明依轮 K2. 兼明余相 K3. 简非
今K1
善男子!若欲得知清净者,始从修行过七日后,当应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K2. 兼明余相
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异好香气,身意快然。或作善梦,梦见佛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K3. 简非
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编按:缺本段之讲解】
J2. 明随求克获(分三)
K1. 明得禅慧 K2. 明得离恼 K3. 明得净戒 K1(分二)
L1. 明显益 L2. 明冥益
今L1
若人会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之事、所做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
这是第二科,明随求克获。随求,就是你随着所求的什么愿,就都能得到,你求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在这个第二科里边,又可以分出三小科:第一科,是明白得禅慧;得这个禅定的智慧。第二科,是令你明白得离恼;能离开烦恼。第三科,得净戒;得到净戒。得这个禅慧,这就是属于慧学;得离恼,这是属于定学;得净戒,这就是属于戒学。这是得到戒、定、慧的这种善相。
在第一科里,又分出两小科:第一科,是叫你明白很明显的这种益处。第二科,是叫你明白这个默默中、冥冥中,知道这得到好处了。冥冥默默,就是人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在看不见、听不见,可能得到好处,这叫冥益。这个“冥”,是暗;把眼睛闭上,这叫瞑目静思。
“若人会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假设这个人他遇到有出家的好基础,他能管住自己的心,他能自己做得了主,不为外境所摇动的。出世,就是出家;就是出世法,不是想生在这个世界。善基,就是好的基础。摄,就是把心摄住,它不打妄想了,不会东想西想地乱想。比如他想要出家,就决定发愿我一定要出家;不会…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