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P19

  ..续本文上一页到处乱说,也教更多的人对三宝起了一种怀疑心。

  “彼于长夜”:这种人啊,他在这漫漫生死的长夜当中,“失大利乐”:失去了一切的利益和快乐,“堕诸恶趣”:于是就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趣里边,在这里边“流转无穷”:就这么流过来、转过去,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佛告阿难”:佛又告诉阿难了,说“是诸有情”:前边所讲的这一切众生,“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如果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至心受持”:他能够至诚恳切、一心一意地来受持,“不生疑惑”:没有一点疑惑的心。“堕恶趣者”:这样的人还会堕落到三恶趣里边,那是“无有是处”:绝对没有这种事情的。“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这是一切诸佛所行所作这种甚深的智慧,这一般的人是很难以相信,很难了解的。

  “汝今能受”:你今天能够这样来相信接受,“当知皆是”:你要知道,这个不是你自己的力量,这都是“如来威力”:是佛用他的威神力,加被于你,才使令你产生这种绝对的信心。为什么这么说呢?“阿难”,“一切声闻独觉”:不要说是一切凡夫众生了,就是这些有修有证,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阿罗汉,或者是辟支佛,“及未登地诸菩萨等”:或者是这一切还没有进入初地的菩萨,“皆悉不能如实信解”:他们都还不能这样真实地相信和了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只有到达这个等觉的地位了,这种一生补处的菩萨,才能够起真实不变的信心。

  “阿难”,“人身难得”:要得到这个人的身体,是很难的。你得到这个人的身体了,可是“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你要在佛、法、僧这三宝中,生起一种真正的信心,一种恭敬、尊重的心,“亦难可得”:也是很难的,要生这种心是不容易的;可是“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要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复难于是”:这又比前边的更难了。

  “阿难”:佛又叫了一声,阿难啊!“彼药师琉璃光如来”:你要知道,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他在过去生中,修行无量无边的菩萨道,“无量善巧方便”:运用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发无量无边的广大愿力。“我若一劫”:假设我用一劫的时间,“若一劫余”:或者用超过一劫那么长的时间,“而广说者”:来广泛地讲说它。那么“劫可速尽”:这么长的劫数可以很快地过去了,“彼佛行愿”:可是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行愿,“善巧方便”:和他的这个善巧方便,“无有尽也”:是没有完的时候,永远也说不完的。

  (补讲至此结束)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乾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琰魔法王。尔时彼王。推问其人。计算所作。随其罪福。而处断之。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此经。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

  在前边这一段经文,是说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行愿,和他的善巧方便,尽未来劫说也不容易说完的。“尔时”:就在这个时候,“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在大众中有一位菩萨,这位菩萨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名曰救脱”:他的名字就叫救脱菩萨。“即从座起”:他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了。他“偏袒右肩”,那么“右膝”就“着地”,这个身心恭敬,“曲躬合掌”:合起他的掌来,一心皈命,“而白佛言”:对佛就说了,说,“大德世尊”:这位菩萨称佛也称大德世尊。

  “像法转时”:说将来这个世界,正法过去了,等到这个像法时代。正法时代,人是禅定坚固,很多人证果,证阿罗汉果;等像法时代呢?就是寺庙坚固,人造佛像、造庙,这就是像法时代,正法时代过去了。“有诸众生”:说有这一切的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他为种种的病患来困扰着他,令他不自在。“长病羸瘦”:时时都有病的,病得骨瘦如柴,像皮包骨似的。“不能饮食”:这时候是最苦的,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连饮食都不能了。“喉唇乾燥”:喉咙里头和这个嘴唇子都乾燥得不得了。啊!本来是渴得不得了,可是连水也不能喝,水不能下咽。

  “见诸方暗”:在这时候,见着左右前后都没有光明,都非常黑暗可怕,就这样子。“死相现前”:常常感觉到自己快死了。“父母亲属”:这时候,有父母,或者六亲眷属,“朋友知识”:或者朋友、善知识,都“啼泣围绕”:大家都围着这个人来哭,痛哭流涕。“然彼自身”:可是这个人的自身,“卧在本处”:他就是躺在他睡觉那个地方,“见琰魔使”:他这时候就看见这个魔王的使者来了,“引其神识”:神识也就是神魂,也就是他那个魂魄,“至于琰魔法王之前”:到那个琰魔王的前边。

  “然诸有情”:可是这一些个有情,“有俱生神”:在这个时候,也有他认识的人他们的神识,也一起来了,也被琰魔王的这个使者给一起带来了。“随其所作”:他在这儿,在生的时候所行所作都现出来了。“若罪若福”:或者做的善事,或者做的恶事,都现出来了。“皆具书之”:都给他写得清清楚楚,有记录。“尽持授与琰魔法王”:把整个他这一生所做的,若罪若福,都给写得清清楚楚,交给这个琰魔王了。

  “尔时”,“彼王”:这个琰魔王,“推问其人”:就审判这个人了。“计算所作”:给他合计他所造的罪业,“随其罪福”:随他这个罪业的轻重,“而处断之”:就给下审判。

  “时彼病人”:在这时候,这个病人,“亲属知识”:他的六亲眷属,或者父母,要是能给他做功德,“若能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若能替他这个有病的人,来至诚恳切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再能给他请一些个有道德、持戒律,而修行的出家僧人,“转读此经”:给他来念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然七层之灯”:那么给他点七层的灯,每一层是七盏,七七四十九盏灯。“悬五色续命神幡”:给挂上一个五色的、续命的神幡。“或有是处”:假设若有这个法会这种地方,“彼识得还”:他这个神识就会回来了。“如在梦中”:就好像在梦中,“明了自见”:他这个人就像做了一场梦,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他自己见到这种境界,也记得这种境界。

  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识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果报故。乃至命难。亦不造作诸恶之业。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或经七日”:这诵经,或者拜《药师忏》,或者拜七天,“或二十一日”:或者拜二十一天,三个礼拜,“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或者拜五个礼拜,或者七个礼拜,那么五七就三十五天,七七就四十九天。

  “彼识还时”:拜这个忏,或者念这部经,这就是希望他的神识在阎罗王那儿回来。那么或者到四十九天才回来,或者三十五天,这都不是一定的。这个人的神识,这个魂魄回来了,“如从梦觉”:就好像作梦醒了似的。“皆自忆知”:他所有的一切经过自己都知道,“善不善业”:所做的善业也记得,恶业也记得。“所得果报”:所应该受的这种果报,“由自证见”:由自己亲自证明看见,“业果报故”:他起惑造业就受报,那么他自己亲自看见自己这种的罪业。

  “乃至命难”:乃至于受这种罹命的灾难,“亦不造作”:那么以后他大小的罪业都不造作了,“诸恶之业”:那么善业、恶业,什么业他都不造作了,不再去造恶业了。“是故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因为这个,所以这一切清净而有信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应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那么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应该受持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是念诵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随力所能”:随你自己的力量所能办得到的,“恭敬供养”:你拿出至诚恳切的心,来恭敬药师琉璃光如来,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磔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这经文讲到这个地方,阿难还有点不明白,于是乎他就又来请问救脱菩萨说了,“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要怎么样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呢?“续命幡灯”:什么叫续命灯啊?什么叫续命幡啊?什么又叫七层之灯啊?“复云何造”:这个灯…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