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P7

  ..续本文上一页光明广大”:这个光明说不出有多大了,就是广大,“功德巍巍”:功德也是看不见顶那么多,也就是太多了,因为是大貌,大的样子。

  “身善安住”:我的身体也善于安住,什么毛病都没有。“焰网庄严”:就是好像那个火光的网来庄严,“过于日月”:这种光明超过日月那个光明。“幽冥众生”:所有在黑暗的地方,“悉蒙开晓”:都得到这种的光明照耀了。“随意所趣”:随他们的意念所愿意去的地方。“作诸事业”:什么事业都能成就,他们愿意做什么,就成就什么事业。你看这个佛真是替众生着想,无微不至来利益一切众生;再也没有比佛对我们更亲切,更关怀的了。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三大愿”:第三个大愿,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发的大愿,而不是佛发这个愿,是他在因地以前,修道做比丘的时候发的愿。那时候,他和你、我、他现在一切众生是一样的,不过他就发大愿了,所以他就早成佛道了。我们为什么没有成佛道呢?就因为我们太自私、太自利了,有所贪、有所求了。斗争心也坚固,也不愿意发大愿,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就佛果。

  那么他说“愿我来世”:愿我等到来生的时候,“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就是成佛的时候,以无量无边那么多的智慧方便,用这个智慧方便,不是用愚痴的方便。怎么叫智慧方便呢?怎么叫愚痴的方便呢?智慧的方便,这种方便法是对人有利益,对自己不一定有利益,所以他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对人有利益,他用这种的智慧,用这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人,这是用智慧。怎么叫用愚痴呢?用愚痴是不合法的,这智慧方便是合法的,不违背这个善法的;愚痴的方便,是违背善法的,合乎恶法的,它与恶法相应了,那智慧方便呢?是与善法相应。

  与恶法相应怎么样呢?譬如:拿杀生吧,那些个蚊虫咬到自己身上了,无意中就把它打死了。打死了,“这我是方便了,不要紧,这我不是犯杀戒,没有破戒。”自己给自己就自圆其说,自己就掩耳盗铃,说没有犯杀戒。或者到什么地方去贪人家的小便宜,等着人家看不见,就把人家的东西给拿走了,做为自己的了,“这不算偷啊,这我是方便嘛!他用我用这大家都一样嘛!有什么分别?”所以偷人家的东西,他说方便。本来偷人东西这不合法,这与恶法相应了,他说这是方便,没有关系。邪淫,自己明明知道如果结婚,有太太了,在外边不守规矩,走私漏税,太太不高兴,“这个我管她那么多干什么,我行一点方便法嘛!”你看他行方便法了,这是邪淫,女的对男的是这样,男的对女的也是这样子,就自己给自己自圆其说,明明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他还讲道理,自己给自己说:“这不要紧的,谁知道?”你看!妄语、饮酒都是这样的,“唉!我喝一点酒,我试一试嘛!逢场作戏,这有什么关系,我也没喝醉嘛!”“我打妄语怕什么,也不是用刀去杀人了,为什么看得那么严重啊?”就是自己给自己辩护,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这就叫恶的、愚痴的方便。所以这方便有智慧方便,有愚痴方便,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他是用智慧方便。

  “令诸有情”:令所有的有情,“皆得无尽”:都得到,得到什么呢?“所受用物”: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都得到,需要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看佛这种布施心多大,他用他这个愿力,来满众生的愿,来满众生的所求,所以“莫令众生,有所乏少”:他这个愿力,是不要令众生有贫乏,有缺少什么,什么都满足,遂心满愿,如意吉祥。你们要是想满足你们自己这个贪心的话,就赶快学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或者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都能满足你们那个贪心。

  说:“那我知道了,我现在赶快念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等 我 到 Reno (赌 城 雷 诺)那 儿 去,我 赌一下 子 就 赢 了几百万,回来我再也就不赌了,这是我的所求,我所需要的。”你要是真心,或者也可以满足你的愿。但是你若将信将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也不会被你欺骗的,你用一个不真实心去想骗他,是骗不了的。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四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道发十二大愿,这第四愿,他是愿所有的众生都舍邪归正,反迷归觉,离苦得乐;那么愿意修小乘的人,都回小向大,发真正的菩提心,将来成就佛果,所以他才说第四个愿,说是“愿我来世”:他说现在我是没有成佛,那么将来等我成佛的时候,得到正等正觉这菩提果位的时候,“若诸有情”:有情就是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众生正知正见的人很少,那么邪知邪见的人多。你若讲说正法,很少人明白,能接受,去实行。可是你若说一些个旁门左道的法,或者什么秘密法,或者走捷径的法,这个人就都发狂了,想要去学这种的法。这为什么呢?就因为人这个邪知邪见太深,正知正见可以说是少,所以就说这一切的有情,“行邪道者”:他修一些个外道法,不求正法,也就是所谓学那个落降头,或者学那个给人下蛊,或者玩那个碟仙,或者又是扶鸾,啊!这样人就相信了,你若正式给他们讲经说法呢?他们听着也觉得没有什么大意思。你若弄出一点邪门来,邪里邪气的,或者持言祸福,说:“你又有什么灾难了,有什么危险了,你现在要如何如何,才能免去你的灾难!”这个人就相信了。你若给他讲正式的佛法,他就不愿意听,所以这就叫行邪道者。

  “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虽然他们是行邪道的,可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尽量设这个方便法门,令这个人反迷归觉,舍邪归正,了生脱死,发大菩提心,所以安住在这个菩提道里边。安住就是舍邪归正了,再不去想旁门左道了,安住在这个觉道里边。觉道是什么呢?觉道就是人的一个智慧。你能有智慧,就会行正法;你没有智慧──愚痴,就要行小道、旁门外道了。所以现在由旁门外道,返回来到真正的佛教里边,这叫安住菩提道场。

  “若行声闻独觉乘者”:若修行声闻,声闻就是修四谛法的,修苦、集、灭、道这四谛。独觉呢?就是修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所有的众生都是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生,所以也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灭;这也就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能了悟这个十二因缘就反迷归觉了,回小向大了;回小向大就是修六度法门。

  十二因缘,我们人怎么样生的呢?就是从无明生的,就是糊糊涂涂就生出来了,这叫一个无明。这个无明就是烦恼的一个根本,也是生死的一个根本,也是所有麻烦的一个根本,也是所有问题的一个根本。修是修什么呢?就要破无明,这个无明就是你做出的事情还不明白,糊里糊涂就做了;做了也不了解,不了解还要做,这就是无明。这一切一切你不明白的问题,都是无明,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支配着你,令你这么颠颠倒倒,迷迷糊糊,醉生梦死,贪着财、色、名、食、睡,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捣乱。

  因为有无明,然后就发之于行为,就有了行为了,就要去做去。做什么呢?做你所不明白的事情。你明白只是一点点,而不是完全明白,所以就要去做了。有了行为,然后这就有了痕迹,有了事实,落到事相了!因为你有行,所以有事相了。有了相,然后就有了名了。

  行的时候,那个分别心还没有生出来;你看你行完了之后,就有了识了,就有分别心了,有了知识了。有了分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都出来了。那么这个识,是个意识,意识就是那个地方有了作用了;有作用,然后就有了名色,可以说出这是个什么;有了名色了,然后就有了全体了;有了全体,就有六入了。这六入,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体相,他那个体相就生出来了。

  体相一生出来了,和外边的物质就有接触,所以就有了触了。有触,然后就有领受了;有领受,就分别好的触和不好的触,欢喜的和不欢喜的。于是乎这不欢喜的就不要了,欢喜的就生出一种爱心了。所以说触缘受,受缘爱;受就生出爱心来了,这都是有一连串的关系。

  有了爱心,就想把它取为己有,做为我自己的了。有了有,就又有了来生;有了来生,就又有了老死。这十二因缘,是一切众生怎么样做的众生?怎么样又没有的?就是这个,所有的人类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这个理论里头。

  这个独觉的人,他看十二因缘这种循环无端、没有停止的时候,他觉得很痛苦的,所以就修道。修道嘛,就要了生死、脱轮回,把这轮回脱去了,生死的轮也息了,所以就证果,叫独觉,这是二乘人。声闻、缘觉,缘觉又叫独觉,这叫二乘。

  所以行这个声闻和独觉乘者,这个“乘”就是这一类的修行人,怎么样呢?这是不究竟法,到这个二乘,分段生死是了了,变易生死还没有了。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就发愿,“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说,“若有修小乘的,我就教他们从小乘而搬家,搬到大乘的道路上,回小向大,发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成佛的心。”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我们众生到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没有完全堕落三恶道,都是因为有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的关系。如果不是有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在世界上,所有的众生恐怕早都去堕地狱、转饿鬼、做畜生了,在三恶道里边,做人就很困难。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愿力,无论你做的是十恶不善、开斋破戒、不修善法,你若能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万德的洪名,就会消除你的罪业,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什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