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P10

  ..续本文上一页那么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我听见种种的佛法、种种的总持,“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我就没有能听见现在所听见〈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这么妙的咒。“惟愿大士”:我现在惟独愿意大士你,“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为我说一说这总持咒的形貌状相是什么样子?“我等大众愿乐欲闻”:我们现在在法会的大众,都是欢喜听的。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观世音菩萨就告诉大梵天王说,“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你是为了方便而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你现在才来听法。“作如是问”:你设出来像这样的问答。“汝今善听”:大梵王啊!你现在好好听着,“吾为汝等略说少耳”:我现在给你们大众,略略说一个少分的道理。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菩萨言”:观世音菩萨就对大梵天王说,什么叫大悲心陀罗尼呢?我告诉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一天从早晨念到晚;你若没有大慈悲心哪,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平等心是”:什么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我对一切人,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我对我父母孝顺,我拿一切老人都当着我父母那么样看,那么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这平等心呢?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无为心是”:无为,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你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有所染着,就不是念〈大悲咒〉。现在你们会念〈大悲咒〉的人,对这一段经文,都要注意!

  “空观心是”:你这个心啊,要做一种空观。你有空观,就不会执着一切,一切法你都观空。

  “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气,对一切都要恭敬。你看众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总要对任何人都谦恭,不要有贡高我慢的心。

  “无杂乱心是”:你心里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杂乱的心。

  “无见取心是”:见取,就是你见着,就有了惑;有见惑,就有所取。

  “无上菩提心是”:你若发无上菩提道心,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道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说这十个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当知如是等心”:你应该知道,像上边所说这十种的心,“即是陀罗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罗尼〉的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你们应该依照这十种心,来修行诵持〈大悲咒〉。

  “大梵王言”:大梵王听说了之后,说“我等大众”:我们现在在法会的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现在听大士、大菩萨你这一讲,我们大家才认识这个总持法门的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我们发愿从今天开始,要诵持〈大悲神咒〉──〈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永远都不敢忘失。为什么呢?这种法啊!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不容易遇;“我等见闻得受持”,我们现在见闻这个法,受持这个法,所以“愿解无上真实义”,愿解这个无上的法,这个真实的妙理,永远都不敢忘失。大梵王那么大的本事,那么自在,听见〈大悲咒〉,他都说以后不敢忘失;你们若随随便便就不念,把〈大悲咒〉忘到九霄云外,忘到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你再去找去,恐怕也不容易找。

  观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幡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

  观世音菩萨又说,“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念〈大悲神咒〉的人,应该“发广大菩提心”:广大,就不是发那小小的心。不要有自私心,不要有自利心,不要有妒忌心,不要有障碍心;要发广大菩提心──广大觉悟的心。“誓度一切众生”:要发愿来普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身持斋戒”:身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要吃斋。“于诸众生”:对这一切众生,“起平等心”:都生平等心,“常诵此咒”:常常地念〈大悲咒〉:“莫令断绝”,不要令〈大悲咒〉断绝。你念念,又不念;不念,等一等又念,这就断绝了。

  “住于净室”:你居住到清净的房子里,没有染污法。“澡浴清净”:你洗洗澡,沐浴沐浴身体,多清净!“着净衣服”:穿上洁净的衣服。所以我们人啊,拜佛、念经的衣服、鞋,最好不穿着到厕所里;虽然抽水的厕所是很清洁的,但是那也是放屎尿的地方。到厕所,把衣袍脱下来,把鞋也换一换。我以前对你们讲过,印光老法师要到厕所去的时候,把鞋袜都换了,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换下来;去过厕所,回来再把衣服换过来。他在普陀山十八年,都是这样的行持。真正持戒律的人,就是最微细的地方,也要不犯。所以我们要记得,以后不要穿着袍衣到厕所去;到厕所,要把衣袍换一换!

  “悬幡燃灯”:悬幡,悬挂起来幡;燃灯,点着灯。“香华”:用香,或者种种的花,“百味饮食”:种种的饮食,“以用供养”:来供养三宝。“制心一处”:你把你的心制伏到一处,令心念不打妄想,不起杂念;“更莫异缘”:不要再起其他的杂念,打妄想,攀缘其他的事情。更莫异缘,就是不要再攀缘其他的事情。“如法诵持”:依照这个方法,诵持〈大悲咒〉。

  “是时当有日光菩萨”:这个时候,应该就有日光菩萨,你们不要以为日光菩萨就是日光,这是菩萨的名字。“月光菩萨”:有一位菩萨,叫月光菩萨。这两位菩萨,是发愿护持〈大悲咒〉最有力量的菩萨,也就是有人念〈大悲咒〉,诵持〈大悲咒〉,这两位菩萨,就时时刻刻保护着。“与无量神仙”:又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神仙,“来为作证”:来到这个地方,给你作证明,“哦!这个人在这念〈大悲咒〉呢!我来保护他。”“益其效验”:令你想要求什么,都得到效验。效验,就是得到灵验,也叫应验。

  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我时当以千眼照见”:我当时就用千眼来照见这个人,“千手护持”:我生出一千只手来护持这个人。“从是以往”: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世间经书”:所有世间的经书,“悉能受持”:都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一切外道的法术,“韦陀典籍”:就是外道的典籍,“亦能通达”:也都明白外道的那几个法。

  “诵持此神咒者”:诵持此〈大悲咒〉的人,“世间八万四千种病”:世间人有八万四千种的病,〈大悲咒〉“悉皆治之”:都能治的。不论你是 cancer( 癌症),是什么病,你若诚心念〈大悲咒〉,都会好的;任何药治不好的病,〈大悲咒〉都可以治得好,所以说“无不差者”:“差”,读“疵”,就当病好了讲。“差”应该加一个“病”字边;无不瘥者,就是没有不痊愈,没有不好的。

  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亦能使令一切鬼神”:又能役使一切鬼神。什么叫使令一切鬼神?就是叫这个鬼神去做什么事,他也去;叫那个鬼神去做什么,他也去做去。“降诸天魔”:也能降伏一切的天魔,“制诸外道”:一切的外道,也能制伏。

  “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或者你在深山里,没有人的地方,你在那儿念经,或者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有一切的山妖水怪,一切的魑魅魍魉,这些鬼神“横相恼乱”:它们来捣乱你,来给你麻烦,来令你心里生魔,生杂乱心、恼乱心。“心不安定者”:想要念经,你心里就觉得很烦闷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