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P10

  ..續本文上一頁那麼多,“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我聽見種種的佛法、種種的總持,“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我就沒有能聽見現在所聽見〈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這麼妙的咒。“惟願大士”:我現在惟獨願意大士你,“爲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爲我說一說這總持咒的形貌狀相是什麼樣子?“我等大衆願樂欲聞”:我們現在在法會的大衆,都是歡喜聽的。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爲方便利益一切衆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爲汝等略說少耳。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觀世音菩薩就告訴大梵天王說,“汝爲方便利益一切衆生故”:你是爲了方便而利益一切衆生的緣故,所以你現在才來聽法。“作如是問”:你設出來像這樣的問答。“汝今善聽”:大梵王啊!你現在好好聽著,“吾爲汝等略說少耳”:我現在給你們大衆,略略說一個少分的道理。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爲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衆。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觀世音菩薩言”:觀世音菩薩就對大梵天王說,什麼叫大悲心陀羅尼呢?我告訴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心陀羅尼。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你若存著大慈悲心,這就是〈大悲咒〉。聽見了嗎?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沒有大悲心,就是沒有念〈大悲咒〉。你天天念〈大悲咒〉:“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一天從早晨念到晚;你若沒有大慈悲心哪,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沒有念〈大悲咒〉,你盡存著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嗎?所以念咒,你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平等心是”:什麼是〈大悲咒〉啊?最平等心、沒有分別心。平等,就是無黨無偏;這種心就是〈大悲咒〉。你念〈大悲咒〉,若盡存著一個私人結黨的心:“這個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點;那個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親一點;哦!那個人我不認識他,我就和他遠一點。”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樣的。我對我兄弟好,我對一切人,都當我兄弟這麼看,這就是平等心。我對我父母孝順,我拿一切老人都當著我父母那麼樣看,那麼樣觀想,都要對他們孝順,這也就是平等心。這平等心呢?總而言之,就無黨──沒有個黨派,無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這就是念〈大悲咒〉;你沒有平等心,就是沒有念〈大悲咒〉。

  “無爲心是”:無爲,是無爲什麼?叫你無爲那些邪事、那些邪念、那些邪知邪見;叫你不要做那些壞事,這叫無爲心。你不要做壞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邊念〈大悲咒〉,一邊還做壞事,那就不是無爲心,也是沒有念〈大悲咒〉。

  “無染著心是”:無染著心,就是心清清淨淨,沒有一點雜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頭。你沒有淫欲的念頭,就是無染著心;你有淫欲的念頭,就是有所染著;有所染著,就不是念〈大悲咒〉。現在你們會念〈大悲咒〉的人,對這一段經文,都要注意!

  “空觀心是”:你這個心啊,要做一種空觀。你有空觀,就不會執著一切,一切法你都觀空。

  “恭敬心是”:你要慈心下氣,對一切都要恭敬。你看衆生就是佛,所以要存恭敬心。

  “卑下心是”:卑下心,就是自己總要對任何人都謙恭,不要有貢高我慢的心。

  “無雜亂心是”:你心裏不要有狂心野性,不要有雜亂的心。

  “無見取心是”:見取,就是你見著,就有了惑;有見惑,就有所取。

  “無上菩提心是”:你若發無上菩提道心,這就是〈大悲咒〉;你要是沒有無上菩提道心,就是沒有念〈大悲咒〉。

  以上所說這十個心,就是〈大悲咒〉的相貌。

  “當知如是等心”:你應該知道,像上邊所說這十種的心,“即是陀羅尼相貌”:就是〈大悲陀羅尼〉的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你們應該依照這十種心,來修行誦持〈大悲咒〉。

  “大梵王言”:大梵王聽說了之後,說“我等大衆”:我們現在在法會的大衆,“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現在聽大士、大菩薩你這一講,我們大家才認識這個總持法門的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我們發願從今天開始,要誦持〈大悲神咒〉──〈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永遠都不敢忘失。爲什麼呢?這種法啊!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也不容易遇;“我等見聞得受持”,我們現在見聞這個法,受持這個法,所以“願解無上真實義”,願解這個無上的法,這個真實的妙理,永遠都不敢忘失。大梵王那麼大的本事,那麼自在,聽見〈大悲咒〉,他都說以後不敢忘失;你們若隨隨便便就不念,把〈大悲咒〉忘到九霄雲外,忘到十萬八千裏那麼遠,你再去找去,恐怕也不容易找。

  觀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衆生。身持齋戒。于諸衆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住于淨室。澡浴清淨。著淨衣服。懸幡燃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製心一處。更莫異緣。如法誦持。是時當有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與無量神仙。來爲作證。益其效驗。

  觀世音菩薩又說,“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念〈大悲神咒〉的人,應該“發廣大菩提心”:廣大,就不是發那小小的心。不要有自私心,不要有自利心,不要有妒忌心,不要有障礙心;要發廣大菩提心──廣大覺悟的心。“誓度一切衆生”:要發願來普度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都離苦得樂。“身持齋戒”:身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要吃齋。“于諸衆生”:對這一切衆生,“起平等心”:都生平等心,“常誦此咒”:常常地念〈大悲咒〉:“莫令斷絕”,不要令〈大悲咒〉斷絕。你念念,又不念;不念,等一等又念,這就斷絕了。

  “住于淨室”:你居住到清淨的房子裏,沒有染汙法。“澡浴清淨”:你洗洗澡,沐浴沐浴身體,多清淨!“著淨衣服”:穿上潔淨的衣服。所以我們人啊,拜佛、念經的衣服、鞋,最好不穿著到廁所裏;雖然抽水的廁所是很清潔的,但是那也是放屎尿的地方。到廁所,把衣袍脫下來,把鞋也換一換。我以前對你們講過,印光老法師要到廁所去的時候,把鞋襪都換了,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換下來;去過廁所,回來再把衣服換過來。他在普陀山十八年,都是這樣的行持。真正持戒律的人,就是最微細的地方,也要不犯。所以我們要記得,以後不要穿著袍衣到廁所去;到廁所,要把衣袍換一換!

  “懸幡燃燈”:懸幡,懸挂起來幡;燃燈,點著燈。“香華”:用香,或者種種的花,“百味飲食”:種種的飲食,“以用供養”:來供養叁寶。“製心一處”:你把你的心製伏到一處,令心念不打妄想,不起雜念;“更莫異緣”:不要再起其他的雜念,打妄想,攀緣其他的事情。更莫異緣,就是不要再攀緣其他的事情。“如法誦持”:依照這個方法,誦持〈大悲咒〉。

  “是時當有日光菩薩”:這個時候,應該就有日光菩薩,你們不要以爲日光菩薩就是日光,這是菩薩的名字。“月光菩薩”:有一位菩薩,叫月光菩薩。這兩位菩薩,是發願護持〈大悲咒〉最有力量的菩薩,也就是有人念〈大悲咒〉,誦持〈大悲咒〉,這兩位菩薩,就時時刻刻保護著。“與無量神仙”:又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神仙,“來爲作證”:來到這個地方,給你作證明,“哦!這個人在這念〈大悲咒〉呢!我來保護他。”“益其效驗”:令你想要求什麼,都得到效驗。效驗,就是得到靈驗,也叫應驗。

  我時當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從是以往。所有世間經書。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術。韋陀典籍。亦能通達。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

  “我時當以千眼照見”:我當時就用千眼來照見這個人,“千手護持”:我生出一千只手來護持這個人。“從是以往”:從這個時候開始,“所有世間經書”:所有世間的經書,“悉能受持”:都能受持。“一切外道法術”:一切外道的法術,“韋陀典籍”:就是外道的典籍,“亦能通達”:也都明白外道的那幾個法。

  “誦持此神咒者”:誦持此〈大悲咒〉的人,“世間八萬四千種病”:世間人有八萬四千種的病,〈大悲咒〉“悉皆治之”:都能治的。不論你是 cancer( 癌症),是什麼病,你若誠心念〈大悲咒〉,都會好的;任何藥治不好的病,〈大悲咒〉都可以治得好,所以說“無不差者”:“差”,讀“疵”,就當病好了講。“差”應該加一個“病”字邊;無不瘥者,就是沒有不痊愈,沒有不好的。

  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諸天魔。製諸外道。若在山野。誦經坐禅。有諸山精雜魅魍魉鬼神。橫相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咒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也。

  “亦能使令一切鬼神”:又能役使一切鬼神。什麼叫使令一切鬼神?就是叫這個鬼神去做什麼事,他也去;叫那個鬼神去做什麼,他也去做去。“降諸天魔”:也能降伏一切的天魔,“製諸外道”:一切的外道,也能製伏。

  “若在山野,誦經坐禅”:或者你在深山裏,沒有人的地方,你在那兒念經,或者坐禅,“有諸山精、雜魅、魍魉、鬼神”:有一切的山妖水怪,一切的魑魅魍魉,這些鬼神“橫相惱亂”:它們來搗亂你,來給你麻煩,來令你心裏生魔,生雜亂心、惱亂心。“心不安定者”:想要念經,你心裏就覺得很煩悶的:“…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