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正的人,眼睛蒙蒙差差的,看什么东西也看不清楚,睁也睁不开,闭也闭不上,眼睛总这么眨眨的,也不知睁的好或闭上好?总有这么一种的毛病,这叫眸子眊焉。眊,就是看什么也不清楚,好像有一种障碍似的。为什么呢?这就因为心里不正,尽有一些邪知邪见,这是一点;或者喝酒喝多了,也会把眼睛喝坏;或者好色,贪色贪多了,也会把眼睛坏了;又或者你火大了,也会把眼睛坏了。有种种的原因。
有那么个笑话,说:“这个人啊,他眼睛好,怎么样好法呢?在四十里以外,他能看见蚊子喘气,蚊子怎么样喘气,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怎么样呢?出门就被一头牛绊倒了!”你说他四十里外,可以看见一只蚊子呼吸气,一出门口,有那么大的牛他看不见,就被牛绊得跌倒了?
再讲一个眼睛不好的一个公案。有个眼睛不好的人,白天他也看不见东西;晚间更看不见东西。怎么样呢?“乌巾落地当鸦飞”,有一块黑手巾,落到地下了,他看做是一只乌鸦飞起来,又落那个地方。“妻子旁边问是谁”,他的太太在他旁边坐着,他问:“是谁呀?”连他太太都不认识!“一朝帘窿十几篮”,太阳照着门帘子,他到那儿去拣鸡蛋;他那个门帘子,是一个窟窿,一个窟窿的,太阳照到里边,地下那么一个黄黄亮亮的地方,他说那是鸡蛋。“月依花影拣柴扉”,月亮照到花上,地面有花影,他到那儿去拣柴去;他看那梅花影,以为是烧火的柴呢!“闲视古画磨伤鼻”,他没有事情就看画,鼻子都凑到画上来,把鼻子都磨破了。“忙锁书箱夹断眉”,有一次,他很慌的就想锁他的书箱子,因为看不清楚,凑到书箱子的地方,一锁,把自己的眉毛夹断了。“更有一个才笑话”,更有一个很可笑的事情,怎么样呢?“吹灯烧破嘴唇皮”,吹灯的时候,凑到灯上,把嘴唇皮烧破了;因为他看不清楚。你看笑话不笑话?这是讲眼睛不好的人。
“若青盲眼暗者”:青盲,就是一早起来,睁开他的眼睛,好好的,但是什么也看不见;这又叫鹊眯眼,好像小鸟的眼睛,一睁开,什么也看不见。“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白晕,就是黑眼珠有白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眼睛晕,也是有一种毛病了。赤膜,就是眼睛红的;方才说那个蛊师是红眼睛的,就是那样子。无光明者,眼睛无光明的人。
※ ※ ※
今天一早起来作佛事,是很辛苦的。我们每一天每一个人,早晨都打坐参禅,晚间都听经学教。但是在平时,都少讲一点话;说话说多,气就散。我讲经是不得已,如果我不给你们讲,你们也不知道;所以我就气散一点,来给你们讲。你们不要学我讲经的讲话,要学不讲;不要说那么多的话,这是我的一点忠告。
※ ※ ※
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惟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着。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着眼中满七日。在深室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这一段文是说,这个人眼睛有病,就取“诃梨勒果”:这是印度的一种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庵摩勒果和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每一样就取一个果。“捣破细研;当研时,惟须护净”:把它捣破了,然后再把它细细的研磨。当你在细研的时候,你要特别小心一点,要清净。这个清净不是说旁的,“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就是你不要令新生小孩子的女人看见,也不要令猪狗看见。“口中念佛”:你在研这三种果的时候,口里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白蜜,就是白糖;或者用白蜜来和,或者用人的奶来调和。“封眼中着”:你把它研好了,放到眼睛上面。
“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其人乳,要须生男孩子的奶。“女母乳不成”:女孩子的不可以;你用生女的奶,就没有功效。所以在修行的人,不养猪猫狗,也就是这个道理;你修行用功的人,不应该接近猫狗这一类的。好像去年,他们在那house (房子) 那儿,养了三十条狗,那种狗味,到现在还在那 house 里边。所以修道的人不养鸡猫狗,也就是你修法,这些畜生不应该见着。
怎么也不能见产妇呢?在中国有这么一个避忌,就是生小孩子的房子,不过一个月,不应该去,那地方就叫月房;因为在这一个月内,有一种污秽的东西,很不洁净,所以在中国有这种的风俗。尤其你修法持咒的人,你咒念得很有感应、很灵验,你若到一次月房,这个咒就没能灵了,它受了污秽!咒最怕的就是这种污秽的气氛,所以修四十二手眼的人,不进生产的房子。
“其药和竟”:这个药和好了,“还须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还要在千眼观音菩萨像前,诵咒一百零八遍;“着眼中”:把它放到眼里头,“满七日”:过了七天。“在深室慎风”:在静室,就是不透风的房子;谨慎的,不要有风。“眼睛还生”:这时候,这种眼睛的毛病就好了。“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眼睛的光明,比以前更盛。
若患疟病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着身上。即差。师子皮最上。
“若患疟病者”:假设有人有疟疾。什么叫疟疾?疟疾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或者隔一天发一次;或者隔二天发一次;或者隔三天发一次。隔一天发一次,叫隔日疟。这种疟子来了,又冷又热的,这也是有一种疟疾鬼。这疟疾鬼一来到你身上,你身上就觉得冷了。这种病,好像一种邪病似的,若疟疾鬼走了呢,就什么病都没有了;若来了,就什么也都不能做,所以叫疟疾。这种的疟疾,你应该“取虎豹豺狼皮”:找一张虎的皮,或者豹的皮,或者豺狼的皮;“咒三七遍”:你念二十一遍〈大悲咒〉,“披着身上”:你把它披到身上,“即差”:这个病就好了。“师子皮最上”:若能找到狮子的皮,那是最好不过的。
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聍。咒三七遍。着疮中。即差。(注:聍。耳中垢也。)
“若被蛇螫”:若被蛇咬了,“取被螫人结聍”:结聍,就是耳朵里头的耳屎,“咒三七遍”:你念三七二十一遍〈大悲咒〉;“着疮中”:你把它上到被螫的地方。“即差”:就会立即好了。
若患恶疟入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差。其药莫使妇人煎。
“若患恶疟入心”:前边的疟疾,是普普通通的疟疾,不是很严重的;这个也是疟疾,但是是严重的,厉害的,它不是隔一天才发的,是一天发好几次,所以说是“入心”。“闷绝欲死者”:在一发作的时候,这个人甚至于就想要死,那么样闷。
“取桃胶一颗”:这可以找一棵桃树,取它的胶,“大小亦如桃颗”:大小好像一个桃似的。“清水一升和”:用清净的水一升;这一升或者一碗,或者三碗。“煎取半升”:那么煎,取出半升。“咒七遍”:念七遍咒。“顿服尽”:在一顿,一次就把它吃了。在吃这个药的时候,还要不教这个人知道是什么药,就叫他吃;若教他知道是什么药,也不见功效。“即差”:这个病就会好了。
“其药莫使妇人煎”:煎药的时候,不要用女人煎,要用男人来煎药。因为什么呢?因为女人属阴,男人属阳。疟疾这种病,是属阴的,若是用男人去煎药,这默默中就有一种感应;若女人煎药呢,药就没有那么大力量。男人属阳,以阳才能克制这个阴的病。
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咒三七遍。烧薰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差。慎酒肉五辛及恶骂。若取摩那屎罗。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注:摩那屎罗。雄黄也。)
“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这种病,就叫邪病。西方人不信这种病,不是不信,因为西方这种的事情很少;在中国这种的病很多。邪病,就是一个人本来好好的,就有一个鬼来上身,这叫鬼上身,也叫伏尸、传尸。或者在那个地方死一个人,到这个地方,有人生病,就说是鬼到这个人的身上,藉着这个人讲话,讲话的声音,和那个死人的声音一样。譬如那个死人是老人,这个人也就变那个死人的声音。这很多很多的,在中国有很多这种的病,这叫邪病。伏尸,就是咒尸;或者人死了几天又活了,但是不是那个人活了,是有一种邪魔到他尸首上。这种病,一般人没有法子治,你就是给他吃药,也没有法子治,这叫传尸鬼气。
“取拙具罗香”:取安息香,“咒三七遍”:念三七二十一遍。“烧薰鼻孔中”:烧这种的香,薰病人的鼻孔。“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又把它捻成七个药丸子,每一个药丸子,就像兔子粪那么大的;一粒一粒的,给它念三七二十一遍〈大悲咒〉,然后给他吃这个药。“即差”:这个病就好了。“慎酒肉五辛及恶骂”:慎,就是戒,戒除去。就是不要喝酒,不要吃肉,不要吃葱,韭、薤、蒜这五辛之类的,也不能恶骂。
“若取摩那屎罗”:还有一个方法,用什么呢?用摩那屎罗。摩那屎罗就是雄黄,在中国有这种药,专门治虫子,蛇都怕这种药;雄黄可以浸酒,因为蛇最怕雄黄,邪魔鬼怪也怕雄黄,怕它这股味道,所以一般人五月节就喝雄黄酒。“和白芥子、印成盐”:这雄黄,加上一点白芥子、印成盐。印成盐,是一种盐的名字。“咒三七遍”:你若这三种的药材和在一起,念二十一遍。“于病儿床下烧”:在病人的床下边,把它烧了。“其作病儿”:那个作病的鬼,“即魔掣迸走”:就会赶快的跑了,“不敢住也”:不敢在这个地方令人生病了。
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着耳中。即差。
“若患耳…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