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悲神咒者”:诵念〈大悲咒〉的人,“于现在生中”:现在,就是今生。“一切所求”:你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果遂者”:若不得到满你愿的。果遂,就是满你的愿,遂心满愿。“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这也不能称做大悲心陀罗尼的神咒。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一边偷东西,一边去邪淫、妄语、酒肉,什么都做,那就没有功效。不善,就包括你种种邪僻的行为,譬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种种都叫邪僻的行为,你行得不正当。“除不至诚”:你要是马马虎虎的念,说是我试试〈大悲咒〉,看看到底有没有灵验?你不试,就灵验;你若一试,就不灵验。为什么呢?佛菩萨不是要你来试验的。佛菩萨可以试验众生,众生不可试验菩萨。所以你要是想要试一试看,那就是不至诚;不至诚,也没有灵验。
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若诸女人”:假设一切的女人,“厌贱女身”:不愿意生为女人身,“欲成男子身”:想要成得男子身的,“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你能诵持〈大悲神咒〉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转女身成男身,在一个“转”字。这个转,不是说今生转女成男,是来生,转世。“我誓不成正觉”:我也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你若生了少少的怀疑之心,“必不果遂也”:也不会有这么妙的事情,那就不会满你的心愿。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假设有一切的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常住,就是庙。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庙上的财物,而不还。“千佛出世”: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不通忏悔”:也不能许可他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侵损常住饮食财物的,你就是在佛前忏悔,罪业也不消灭。“今诵大悲神咒”:现在你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即刻得到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你侵占、损坏或食用常住;就是你又吃又用常住的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你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十方诸佛,来忏悔谢罪,“然始除灭”:罪业才能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你现在诵〈大悲咒〉总持章句,“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十方的诸佛就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统统都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一切十恶五逆”:你所造的十恶,就是杀、盗、淫、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谤人谤法”:谤人,好像这个人本来修行有道德的,“唉!他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要提他了!”这样谤毁他;又谤僧人、又谤佛法。“破斋破戒”:你说不吃肉,吃斋;但你又开斋。受戒;你又不守戒,破了戒。“破塔坏寺”:你把佛塔给拆了,把庙也破坏。“偷僧祇物”:你偷出家人的东西。“污净梵行”:人家修清净行的人,你就令他不清净。“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像上边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悉皆灭尽”:你若能念〈大悲咒〉,都可以消灭。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惟除一事”:但是要除了一件事。最要紧就这一句!除什么事呢?“于咒生疑者”:这个咒,是不是有这么灵验呢?是不是这么妙啊?这个咒,说是这么有感应,但是我也没看见,究竟真的?假的?对这个咒就不信了。你这一不信,怎么样啊?就完全不灵。为什么呢?你信不住这个咒嘛!譬如我们人托朋友办一件事,你都要相信朋友;如果不相信他,他也不会给你做事的。这个咒也是这样。“乃至小罪轻业”:小罪,就是很小很小的罪;轻业,很轻的罪业。“亦不得灭”:也不得灭。
于咒生疑,就是说:你不听咒上所说的道理,不依教奉行。譬如观音菩萨叫你每天诵满五遍,你不诵五遍,诵四遍,“啊!少诵一遍,不要紧的,咒多少都一样的。”今天懒惰,诵一遍算了;明天勤勉一点,念一百遍。好像你吃饭,今天吃二十碗,明天一碗也不吃;所以一碗不吃的时候,就饿得不得了,吃二十碗呢,就撑涨得不得了。念〈大悲咒〉,虽然没有这个形相,但也是这样子。你念五遍,就每一天都要念五遍。你不要念六遍,也不要念四遍,要有一定的。
说:“那我记不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念五遍?我好像念四遍似的。”那你根本就没有念,你记不清楚嘛!记不清楚,你一遍都不成立的。这必须要记得清清楚楚,也就在这个地方。说:“我念咒就入定,一念咒,就睡着了,那算不算呢?”那也不算。或者:“我一修法,眼睛就睁不开。”那也不算,因为你念得颠倒不清楚;这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依法而修。生少疑心,就是说:“我做一点坏事,不要紧,这咒神不知道的。我现在没念咒,咒神没有跟着我来,我就喝一点酒,大约没关系。”这就是生少疑心,对咒没有信心。对咒有信心呢?就是丝毫都不怀疑,循规蹈矩,依法修行。
“何况重罪”:你小罪、轻业都不消灭;况且你重罪,更不能消灭了!“虽不即灭重罪”:然而你的重罪,虽然不能即刻消灭,“犹能远作菩提之因”:但是还可以远做菩提之因;将来不知道哪一个大劫,你这菩提种子就会出来。你种上菩提因,将来就会生菩提芽,就结菩提果;所以因种下去,早晚是会出来的。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复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讲:“世尊!”“若诸人天”:将来的时候,所有一切人间的人、天上的天人,“诵持大悲心咒者”:能念诵、受持《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的人,“得十五种善生”:善生,就是很好的生;能得到十五种好处。“不受十五种恶死也”:不会受到十五种的恶死。“其恶死者”:善生,先不要讲,先讲恶死。死得不吉祥,死得不好,死得意外,这都叫恶死。但是诵持〈大悲咒〉的人,就受不到这十五种恶死。十五种恶死是:
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第一种,是“不令其饥饿困苦”:你若诵持〈大悲咒〉,就不会饥饿;饥饿,就是没有饭吃,饿死了。困苦,就是一切事情,都非常的艰难;苦,就是没有快乐。人有饿死、冻死,或者有种种困难而死的,你不受这个死。
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
第二种,“不为枷禁杖楚死”:枷,就是披着头枷。在美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刑具?在中国以前有枷,要披到脖子上去游街,叫大家看这是犯罪的人。禁,就是圈到监狱里,禁闭起来。杖,就是棍子;犯罪用杖来打腿,把腿几乎都打断。楚,就是用杖责打;也可说是痛楚,因为用杖打,身上就痛。有的长期带着枷,有的被杖楚打死。你要是能诵持〈大悲咒〉,不会有这种的死亡。
三者。不为怨家雠对死。
第三种的恶死,“不为怨家雠对死”:我们在世界上,谁都有冤家对头。所谓怨家,就是大家没有缘,就有怨、有冤;冤家呢,好冤枉的,好像心里总有一口闷气,发散不出来。总之,有一股怨气。互相你仇视我,我仇视你,这叫雠对。雠,和“仇”字一样的,就是仇恨。大家有事情,与人过不去,互相雠视。
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
第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诵持〈大悲神咒〉的,你就在两军阵前和人作战,也不会打死的。所以你若训练一班兵,教他念〈大悲咒〉,冲锋作战都不会打死的。话是这么说,你要是用〈大悲咒〉,训练一班兵来作战;虽然打不死,但是也打不胜!因为菩萨不愿意人作战。
五者。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第五种,不会被虎、狼,或者其他的恶兽,把你咬死、残害。
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第六种,“不为毒蛇”、“蚖蝎”:蚖,是黑色的蛇。蝎,是蝎子。这种种东西,都是有毒的。“所中死”:中这些毒,都会死的。但是你诵念〈大悲咒〉,就不会被毒给毒死。
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
第七,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怎么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我以前也讲过这个公案,还有人没有听过的,我今天再讲一遍。
有一个老修行,就修“出玄入牝”的功夫。什么叫出玄入牝呢?就从头顶上,有个小人,可以出去,又可以回来。回来,就叫牝;出去,就叫玄。
他各处去参方修行,这一天,走到一个庙上来;庙上有一个老师父带着一个小沙弥修行。出玄入牝的老修行,天黑到庙上借宿;他晚上打坐,用出玄入牝的功夫就出去了。出去啊,到日本玩一玩,又到德国,又到澳洲,都去玩一玩,啊!这些地方,外国人讲话,虽然听不懂,但是他看得很清楚。他尽挂着出去各处看,看样子或者到美国也来过。他看美国,啊!这金门桥修得是不错的,工程很大;在桥上玩一玩,就忘了回去。
天亮之后,小沙弥和老比丘要吃饭,老比丘说:“叫住宿的老修行来吃饭!”小沙弥到那儿一看,“哦!老修行坐着死了!”就回去对老…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