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P17

  ..续本文上一页

  除一切苦轮回息 真实不虚各向前 以上显说深般若 略解东西祖师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故知”,因为上边所说这种种的道理,所以就知道这个般若波罗蜜多,这个妙智慧到彼岸这个法,这就是大神咒。什么叫大呢?大,是对小而言大。这个大是大而无外的大,再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大的外边,若有东西在这个大的外边的,这个大就不算大,它是小。因为它是大而无外,就没有再比它大的了。“神”,怎么叫神呢?神就是不可思议。这个“神”字和“妙”字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妙”是个不动的意思,“神”是个动的意思,有一种动。“妙”是在那儿不动而洞了一切、明了一切,所以它不用动。这个“神”呢,不动它就不神了。所谓“神通神通”,通就是通过去了,这个“通”也就是动的意思。 

  佛在他方国度教化众生、成道、入涅槃,这个“妙”在这儿不用动就知道了;这个“神”呢要到那个地方才知道。好像火箭要到月宫里去,才知道月宫的泥是什么样、土是什么样、月球是什么构造的,怎么一回事他知道了,这是有一点“神”。这个“妙”是不用到那地方,就已经知道月球是怎么回事,也不必用算术来算,也不必用科学的理论来推论就知道了,这就是“不动道场,而觉了一切”。“神”就要动道场,要到那个地方才知道。 

  究竟“神”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它有形相没有?这大神咒是没有形相的,所以说“难穷测”。“咒”,什么叫咒?英文叫什么?mantra.什么叫 mantra?mantra,叫你慢慢的念?不是的。这个咒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它有四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所有的咒都有鬼神王的名字,好像毗舍遮、鸠槃荼,这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你一念这些鬼神王的名字,那些小鬼、小神、就都老实了。为什么?他会想:“喔!你怎么认识我们这个鬼王?你怎么认识我们这个神的王?”所以这些小鬼和小神就不敢不守规矩了,就要老老实实的。 

  第二个意思,咒就好像军中的密号似的,军中的密号就是军中的口令。在军队里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口令,这口令只有自己人才知道,外边的人就不知道。譬如今天的口令是“胜利” victory,整个军队都知道这是今天的口令。如果我见到一个不认识的军人,就问:“口令?”他说:“胜利。”这就对了,大家知道这是自己人了。如果我问他:“口令?”他答:“吉祥。”这就不是了,就要开枪、就要打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是自己人。这个咒就和这口令一样的。我们在这儿念咒,那鬼神一听:“这是我们的口令,是这样子。”它们就都老实了,就都守规矩了。如果不是,它们就要和你来斗一斗了。 

  第三个意思,咒是一种秘语,秘密的语,其他人不知道,只有这个人他才知道。知道怎么样呢?就好像有一个本来很穷、很微贱的人,跑到外国去了,外国人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就说:“我就是某某国的国王,因为国家政变,军人倒戈,所以我偷着跑出来,跑到这里来逃难。”这个国王以为他是真的,就把公主嫁给他做太太了。和国王的女儿结婚以后,这个穷贱的人就自以为:“我这是国王的身分了。”就装模作样的,一天到晚的发脾气,too much temper。有一个认识他的人,知道他原来只是一个穷贱的人,就来对这个公主说:“他再要发脾气,你只要说“本来是一个贫贱人,远游至他国,何必这么多瞋呢?”他就不敢再发脾气了。”公主这么一讲,这个人想:“喔,她知道我的根底了。”真的就再也不敢发脾气了。咒也就好像这个意思似的,你一念咒,鬼神以为你知道它的根底,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也就不敢对你不守规矩了。 

  第四个意思,咒是诸佛的心印、密语,唯佛与佛才能知道,其余的众生都不知道,所以咒语不翻。虽然不翻,但是一句咒语念出来,也是“一音演说咒,众生随类各遵守”,众生听到这个咒也都明白。我们人虽然不明白,可是鬼明白、神也明白,畜生、阿修罗、妖魔鬼怪都明白,所以你一诵咒,它们就都老实了。就好像有一个国王,向他的臣下要“先陀婆”。这“先陀婆”是梵语,有四种东西都叫这个名字。这四种东西是什么呢?盐也叫先陀婆,水也叫先陀婆,大小便那个东西也叫先陀婆,还有马也叫先陀婆。所以这国王说:“我要先陀婆。”所有的臣子都不知道他是要盐、是要水、是要大小便那个东西,还是要马。这有智慧的人,一听他在什么时候要,就知道他在要什么。譬如他吃饭的时候要先陀婆,当然他就不会要大小便那个东西了,一定是要盐了;他走路的时候要先陀婆,一定就要马了;看他渴了的时候要先陀婆,一定就是要水了;那么看他也不渴、也不是吃饭、也不是走路的时候要先陀婆,当然就要大小便那个东西了,所以这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知道了。咒虽然也有很多的意思,但你一念出来,有智慧的鬼神听见,它就懂了;其余不懂的,也就要跟着那个懂的去做了。 

  是大神咒难穷测。“难”,就是很困难、很不容易的;“穷”,就是穷尽了;“测”,就是推测。言其这个大神咒,你没有法子想像它,没有法子能知道它,也就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以前我讲过这个“妙”字和“神”字。这个“神”也是一种不可思议,但它是属于动的;“妙”也是不可思议,但它是属于静的,动静都不可思议的。动中的不可思议就是神,静中的不可思议就是妙,所以神也就是妙,妙也就是神,若不神也就不会妙,若不妙也就不会神,所以这“大神咒难穷测”,是没有法子知道。所以我现在讲,也没有法子把它讲得明白,因为它太神了、太妙了。如果不是神妙就可以讲得出来,神妙是讲不出来的。 

  是大明咒照三千。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大明咒。这个“大明”就是如来大光明藏,大光明藏的大明咒能照破所有一切的黑暗,你念这部《心经》,就能把你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那种黑暗的烦恼无明都照破了。照破了你自己的烦恼无明,这是向内来说;若向外来说,就是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你一念这个大明咒就会放光,这一放光就照遍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是大明咒照三千”。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外边的世界,我们自己自性的烦恼能照破了,这是内里头的世界,就是内而外、外而内,内外都光明了;内外光明,这就是你的智慧现前了,这种光明就是你的智慧的本体,所以念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本有的智慧现前了,就是照遍三千大千世界。

  是无上咒臻觉果。“无上咒”,没有再比它高上的,就是到佛的果位上,佛的果位上叫“无上”。你一念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会由凡夫地一步、一步地走到佛地去,走到觉果上去,所以叫“臻觉果”。“臻”就是到了,到那个觉果的地方。 

  无等等咒至极巅。“无等等咒”,无等就是没有再可以和这个等了,这也就是到最终的那个佛果,最终的那个究竟觉,所以说“至极巅”,好像山似的到那峰顶上了。 

  除一切苦轮回息。你看!最要紧的是这个“除一切苦”。如果它不能除一切苦,那就是没有什么大用处;“能除一切苦”,什么苦都可以除。无论是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或者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还有最难降伏的五阴炽盛苦,都能除去。这五阴炽盛苦是最不容易除,可是它也能除去。“轮回息”,脱出轮回才能轮回息,如果不脱出轮回,这轮回不会息的。这就是要了生死、出轮回,所以说轮回息。并不是把这三苦、八苦没有了,就可以了生死、出轮回,要怎么样子呢?要把见爱苦了了、欲爱苦了了、色爱苦了了、无色爱苦了了、无明爱苦了了,这五住要究竟,二死永亡,才能了生死。 

  五住,就是方才说的,也有的叫见爱住,就是见爱的烦恼;欲爱住,欲爱的烦恼;色爱住,色爱的烦恼;无色爱住,无色爱的烦恼;无明的烦恼,这是五住。怎么叫“住”呢?“住”就是坚牢、坚固的意思,在这儿不动了。譬如这个“见”,你一见到这个境界,就对境起贪爱,对着这个境界生出一种贪爱心。没有看见的时候,没有这种贪爱,一看见了生出一种贪爱,这叫“见爱住的烦恼”。欲爱住这是欲界天,色爱住这是色界天,无色爱住这是无色界天。这无色界天虽然它寿命长,但是烦恼还没有断,无明也没有断。无明爱住是无明烦恼。这五住也叫无明苦、无色爱苦、色爱苦、欲爱苦、见爱苦。我们一般人都着住到这上面,着住得非常坚牢,所以叫五住。这五住的烦恼若详细讲,很久也讲不完的,现在就讲讲这个名字。 

  二死永亡,“二死”,有的没有听过经的人就说:“喔!二死,要死两次?”这个是两种的死,不是死两次。人有两种的生死,不是一种的生死。两种的生死是什么呢?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什么是“分段生死”?就是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这叫分;你有你的身段,我有我的身段,这叫段。我五尺八寸高,他就六尺多,比我更高,所以我叫他将来作一个高僧,现在还不是高僧,等将来。由生那一天到死那一天,这也是一段;由你脚下边到你头上边,这都是段,这叫“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四果阿罗汉断了分段生死,但还没了变易生死,这变易生死要菩萨才能了。 

  “菩萨”,说起这菩萨的名是很神圣的,中国人说菩萨,这是一个简称,具足就叫Bodhisattva(菩提萨埵)。有的人不是菩提萨埵,他却自认他是菩提萨埵;有的人是菩提萨埵,他却不承认他是菩提萨埵。你看!这很奇怪的,不是菩提萨埵,他说是菩提萨埵,是菩提萨埵,他说不是菩提萨埵,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的,他又说是;是的,他又说不是。不是的就不是,是的就是,不用说。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