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P16

  ..续本文上一页有报障了,所以才说“心无挂碍离报障”。 

  性具真空泯言思。你这个自性,你这个佛性,具足真空实相这个道理,但是你若达到自性的真如本体,那就没有什么话可讲了,也没有思想可思了,这叫“泯言思”。

  寄语来贤求诸己。“寄语”,我有一句话要告诉将来的贤人、将来的修道人。怎么样呢?“求诸己”,你若想要无所得、无挂碍,就要求诸己,不是向外驰求,不是到外边去找这个道理。“无修、无证、无所得”这个道理,是要你自己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才能得到的。

  头上安头最愚痴。如果你向外去找,到外边去找这个道,那你就是一个最愚痴的人。就好像在这个头上又安一个头,这是不是最愚痴呢?这是最愚痴一等人。不要头上安头再向外驰求,要回光返照,回头转身。回头,就回过头来;转身,你就把身转过来,就得到了。你若转不过身来,那你就得不到。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无挂碍名真放下 再无恐怖业障除 远离颠倒生相破 梦想粗细沙惑如

  三障消融圆三德 六根互用证六通 会此妙理亲受用 知者易悟昧难途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是说你若是无所挂碍,就没有恐怖,就不怕了。没有恐怖,就能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的颠倒、梦想都没有了。没有恐怖就破除你的业障,没有颠倒梦想就破除你的烦恼障。 

  这个“无挂碍”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好像说我什么都不想,我就想我的父亲、母亲,不错这是孝道,虽然是孝道但这也是挂碍。或者说我什么都不想了,我就想着我的儿子和女儿,这是一种慈悲心,虽然是慈悲心也是一种挂碍,这是好的挂碍。又或者说我有个朋友,很久没有见面了,我朝思暮想,早晨也想、晚间也想,虽然这么想,但是就见不着面,这也是挂碍。总而言之,你放不下的就是挂碍,你能放下就是无挂碍了,所以说“无挂碍名真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起我在中国的时候,在苏州灵岩山遇到一个真正放下的和尚。我在去年暑假的时候讲过一次,不过有很多人没有听过,所以再讲一次。这个和尚是参禅的,一天到晚参禅打坐,他的名字叫大休。这个大休禅师,他专门参禅打坐,以后他真放下了。怎么放下呢?我告诉你,他写了一幅对联,他说:“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无大,也没有大;无小,也没有小;无内外,也没有内、也没有外,你说这是个什么?“自休自了自安排”,我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安排什么事情呢?很奇怪的,他在那个石壁上凿出个窟窿来,这窟窿正能坐下一个人。他又用石头做了一块石门,这个石门又用铁凿上,可以开、可以关的。他就自己坐进那石壁里,把石头门关上,就圆寂了、入涅槃了,就了了!你说这多简单。 

  无挂碍名真放下。什么都不执着了。

  再无恐怖业障除。为什么恐怖?就因为有业障;你没有恐怖,业障也没有了。

  远离颠倒生相破。我们众生就是颠倒;若能离开颠倒,就是生相无明也破了。

  梦想粗细沙惑如。你若没有颠倒,就没有梦想了;没有梦想,也就没有粗惑、细惑,也没有尘沙惑了,都是合真如的妙理了。

  三障消融圆三德。这时候你的业障、报障、烦恼障都消融了。“圆三德”,解脱德、般若德、法身德,这三德也圆满了、圆融了。

  六根互用证六通。你能以六根互用,每一根有六根的这个妙用,这你就能得到六通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有每一根的妙用,但是现在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妙用。“证六通”,你这时候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都会证得了。

  会此妙理亲受用。你明白这种微妙的道理,你自己就会得到真正的受用。

  知者易悟昧难途。你明白了,就容易觉悟这个道理;你若不明白,就会误入歧途,就会走错路。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德无不备诸障蠲 究竟圆寂号涅槃 过去未来及现在 三世诸佛本同源

  依此般若波罗蜜 至正等觉无上仙 行人但能勤精进 何愁不获法性田

  

  “究竟涅槃”,因为你把这个报障破了,业障破了,烦恼障也破了,就会远离这个颠倒梦想。这个梦啊,梦想由《心经》这句话来研究,我们所有的九法界众生都在作梦呢!菩萨作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梦;他要成佛道、要度众生,这都是在作梦。缘觉所作的梦,就作什么梦呢?作独善其身的梦。他住到深山穹谷里边去,做一个自了汉,这叫独善其身,没能兼善天下,这也是作梦。声闻呢,就作偏空的梦,作偏真有余涅槃的梦。天人呢,就作一种安乐的梦,他在那地方受胜妙乐,觉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在,非常安乐。人就作名利梦,求名、求利,发财、升官,在这一生之中颠颠倒倒、以苦为乐,天天这么忙碌,无非是作的这个名利梦。阿修罗作什么梦呢?阿修罗作斗争的梦,好像现在某一个党和某一个党去斗争,这都是阿修罗的境界。阿修罗就是好斗争,所以就作斗争的梦。地狱就作受苦刑的梦,饿鬼就作饥饿的梦,畜生就作愚痴的梦。所以九法界里,每一个法界都有它的梦,唯独佛没有梦,所以才说究竟涅槃。 

  “涅槃”,涅者是不生,槃者是不灭。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涅槃就是死了。这个“死”和死不同,怎么说呢?这个“死”是你愿意死,这个“死”是你知道死,这个“死”是你明白死。怎么叫愿意死呢?因为你“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你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清净的行已经立出来了,不受后有,你就愿意入涅槃,到不生不灭这个境界去。这个入涅槃是预知时至,你预先会知道:“喔!我预备在什么时候入涅槃了,我去圆寂了。”所以这是知道你的死。 

  怎么明白死呢?你在将要入涅槃的时候,是明明了了,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身也没有病、也没有痛苦,心不贪恋,这个心对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不贪了。心不颠倒,一般人将要死的时候,意念就颠倒了,神智就不清了。有修行的人将要入涅槃的时候,是自己明白,“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我要入涅槃了。”向大家讲得清清楚楚的,这个就叫明白。涅槃并不是死,涅槃是没有生,也没有死了。为什么你会死?就因为你有生。你若没有生,就没有死了。 

  德无不备诸障蠲。怎么叫“究竟涅槃”呢?德行圆满了,一切障碍也都没有了,这就叫圆寂,也叫涅槃。

  究竟圆寂号涅槃。这个“圆寂”是涅槃的翻译。涅槃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圆寂,意思是道无不圆,德无不寂。修道已经圆满了,德已经到寂静处了,也就是到那个至极处,和常乐我净的涅槃德相契合了,所以就得到寂静的乐了。“号涅槃”,这就是个涅槃。

  过去未来及现在。不单菩萨依照这个法门来修行,就是过去世诸佛、现在世诸佛、未来世诸佛,这三世诸佛也都是这样修行的。

  三世诸佛本同源。三世诸佛都是依照这个深般若、妙智慧来修行,才得到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无上”,没有再比它高上的了,是什么呢?就是佛。“正等”,这是菩萨。“正觉”,这是二乘。正觉就和凡夫不同,凡夫因为不觉,所以做错了他也不知道是错,或做错了不知道改悔,这叫不觉。正觉就是二乘,二乘是声闻、缘觉,他因为得到正觉,正当的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但是他没有能正等,没有得到菩萨六度万行,不能行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这种的菩萨道。他是一个自了汉,只管自己,不管其他人,所以没有能正等。菩萨得到正等了,正等就是正等于佛,就叫等觉菩萨。这等觉菩萨和二乘又不同了,二乘是自了汉,菩萨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虽然正等,可是没能无上,唯有佛是无上,叫无上士、调御丈夫,所以他的果位叫无上正等正觉。

  依此般若波罗蜜。三世诸佛都依这种的妙智慧、深般若才到彼岸。

  至正等觉无上仙。“至”当个“到”字讲。“无上仙”,就是佛,佛也叫大觉金仙。

  行人但能勤精进。修行的人只能向前勇猛精进,不可以向后退,不可以“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晒一天太阳,就放到雪柜里去冰冻十天。修道要年年修、月月修、日日修、时时修、刻刻修,刻刻精进、时时精进、日日精进、月月精进、年年精进,所有一切时、一切处都要精进。不是今天精进,明天就往后退了;也不是向前走一步,向后退四步。不要这样子,这样子就不是精进了

  何愁不获法性田。你若是能精进,就能得到这个“法性田”。用田来譬喻法性,这个田只要你勤耕耘就会收获的。法性田,就是你自己修这个法身,自性圆满就成佛了,也就好像法性的田长出来,有结果了。好像有一个人行精进,他一晚间没有睡觉就修道。修了一晚间怎么样呢?他白天睡觉,这也等于不修行一样的,也谈不上精进。不是说:“你们都睡觉,我不睡觉,我来修道。”然后白天人家不睡觉你睡觉,这就不是精进了。你晚间不睡白天睡,一样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是大神咒难穷测 是大明咒照三千 是无上咒臻觉果 无等等咒至极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