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P4

  ..续本文上一页很平常的一件事!“浑闲事”,就是很平常的,这不算一回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很平常很平常的,好普通的。

  八方风雨更无惊。“八方风雨”就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中所说的八风。苏东坡有一次写了一首偈颂说: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很得意的派人送过江去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给批了“放屁放屁”四个字。喔!他一看见这四个字就放不下了,就发了火了。这时候不单是放屁,而是放火了!要来给放火了,甚至要把佛印给烧死。所以就从江南那一岸,就到江北来找佛印来了,来就要同他打架的,就说:“啊!你这个和尚!我写我开悟的话,你怎么就骂人呢?哼!你为什么骂人?”佛印说:“我骂什么人呢?我只放两个屁,就把你从江的南岸打到江的北岸来了,你这还叫八风吹不动吗?不要说八风,只我两个屁就把你蹦过江来了。”苏东坡一想:“对呀!我若真八风吹不动,怎么就他这四个字就把我惹得发火了,这还是不行呀!”于是乎就叩头顶礼求忏悔,就跑了,回去了。

  什么叫八风呢?就是称、讥、苦、乐、利、衰、得、失。“称”,就是称赞你:“啊!你这个居士真好呀!你又明白佛法,又有智慧,又聪明,啊!又辩才无碍!”这称赞你。这称也是一个风。“讥”,就是讥讽你:“你呀学什么佛法,现在这个科学时代,还学这种古老十八代的东西,哎!真没有意思!”他讥讽你一顿。你一想:“对呀!这个科学时代,怎么还学这个因因果果,什么无人无我的。无人无我怎么成科学时代呢?我也是我、人也是人嘛!”这又被讥风吹动了。“苦”,叫你吃苦,这也是一种风。我有一个徒弟,现在天天行苦行,天天帮助大家做 notes,这也是一种苦行。但他没有被这个苦风摇动,他还去做去。“乐”,就是快乐。吃得好,穿得也好,住得也好,一天到晚都非常快乐。你以为这是一种好事情吗?这也是一种风呀!“利”,就是有利益。哦!我这儿修行正很困难,啊!我也没打妄想,就有人供养我一百万块钱,叫我造庙去。哈!这个心里就高兴了。这就是被利风吹动了。“衰”,就是衰败。譬如有人破坏说:“那个和尚不是好和尚,他什么事情都干!你不要相信他,相信我好了!”这就是衰风。“得”,就是得到了。“失”,就是失去了、丢了。“八方风雨更无惊”,就是这八种风都吹不动他了。

  卷之则退藏于密。这一部经,你若把它合起来,就要收到一个好的地方,不要放到不恭敬的地方。你要恭敬经书。

  放之则弥六合中。你若把它打开,这种的般若智慧充满整个六合。六合就是四方加上下。你看这般若的法门多妙呀!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道修身莫外寻 自性般若深密因 白浪冲霄黑波止 涅槃彼岸任运登

  时兮时兮勿错过 慎之慎之取天真 杳杳冥冥通消息 恍恍忽忽见本尊

  

  “行”就是修行。“深”是对浅而言深。“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时”就是这个时候。这是说观自在菩萨他所修行的是深般若,不是浅般若。什么叫深般若?就是妙智慧。什么叫浅般若?就是小乘四谛、十二因缘。那么,有妙智慧才能真正到达彼岸,若没有真正的妙智慧,就不能达到彼岸。那么谁能达到彼岸呢?就是这位观自在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举出观自在菩萨来,因为这一位大菩萨他是修行深般若的,而且已经到达彼岸了。

  二乘的人只修浅般若,而不知道修深般若。什么叫浅般若?就是修析法空观。析就是分析,细细的分析开。分析什么呢?分析色法和心法。什么叫色法?色法就是有形有相,可以看得见的。什么叫心法?心法是你看不见的。有形的就是色法,无形的就是心法。什么叫有形?就是一切有相、一切有为,这都叫有形。心法是无形无相的,它只是一种知觉。所以有知觉,无形相,这就叫心法;有形相,无知觉,这就叫色法。

  按照色、受、想、行、识五蕴来说,这个色是有形相的,所以是色法;受、想、行、识是无形相的,所以是心法。观世音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他把五蕴都照空了,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也和色法一样,都是空的。

  讲到这个空上,般若就是谈空的。本来空有很多很多种的,在这儿就简单的讲讲五种的空。

  第一叫顽虚空。顽虚空,就是我们一般人所知道的、眼睛所见到的这个虚空。为什么叫顽虚呢?就表示这个虚空是无知无识的,没有知觉性存在。凡夫所执着的,就是这个顽虚空。什么叫虚空?就是什么也没有,在这儿没有了。可是这是个真空吗?不是的,这是顽虚空,凡夫所知道的就是这个虚空。

  第二叫断灭空。断灭,这是什么呢?这是外道所执着的。外道不知道这个空理,他说:“人死了也就没有了,就断灭了,就空了。”所以执着有一个断灭空。

  第三叫析法空观。这个二乘的小乘人就修析法空观。析法,就是分析这个法。他分析这个色就是色,心就是心。他不知道这些都是空的,因为他没有证得真空的妙理,所以就在化城上停留住了。化城是个虚妄的地方,他就站在那个地方不再向前了。修析法空观,就叫浅的般若,不是深的般若。修行浅的般若,他这个分段生死是了了,可是变易生死没有了。

  什么叫分段生死?我们每一个人有一个身体,你有你一分,我有我一分,各有各的一分,这叫分。每一个人由生到死,也各有一个段落,这叫段。各有一份、各有一段,这叫分段生死。段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形段,或者你五尺高,他就六尺高,那一个人就七尺高,各人有各人的一段,这叫分段生死。那么,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圣人,证到四果就了了分段生死,但还没有了这个变易生死。

  什么叫变易生死呢?变,就是变换,就是交易、贸易,互相变化。这变易生死就是分段生死的根本。怎么说呢?这变易生死就是这个种种的妄想,这妄念迁流,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后后念又生,这样生了又灭、灭了又生,这就叫生死。这一念灭就是死了,这一念生就是又生了。也就是我们这个妄想,在四果阿罗汉还没有断尽,必须要到大乘菩萨才能断尽这个变易生死,没有妄想。这个变易生死,也就是我们这生死的一个根本。我们为什么有生死?就因为有妄想!可是,这个妄想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妄想的来源,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因为有无明,所以就生出种种的妄想。妄想生灭不停,这就是变易生死。

  第四叫体法空观。缘觉修体法空观。

  第五叫妙有空观。菩萨就修妙有的空观,妙有的真空。那么,这观世音菩萨,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修这个妙有的空观。他能“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修深般若所得到的成绩,得到的功能。那么现在就依照我所作的这个偈颂,略略来讲一讲。

  行道修身莫外寻。你想修行这个道,修这个身,“莫外寻”,不要向外去找去,要在你自性里来找。 

  自性般若深密因。在自性般若里边,就有一个深密的这种的种子。

  白浪冲霄黑波止。在你修道的时候,这个白浪就是智慧,好像水流的白色波浪;黑波就是烦恼。你智慧高了,这黑波就止了,烦恼就停止了。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深”,也就是高的意思。怎么见出它深呢?就因为它高,由高的地方向下看不见底,所以叫深般若。 

  涅槃彼岸任运登。你有了智慧,自然就会到达这个涅槃的彼岸。“任运登”,就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到彼岸了,一点力气都不需要费。 

  时兮时兮勿错过。我们修道,这个光阴是最宝贵的,不要空空把它放过了,所以说“时兮时兮”。这个时候,你不要把它放过去了。什么时候呢?就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你不要把它空过去。

  慎之慎之取天真。你要很谨慎、很谨慎的,不要在这个时候忽略了,不要把这个光阴都空过了,这样修行才能得到这个深般若,也就是天真,一种天真的道理。 

  杳杳冥冥通消息。这种事情是杳杳冥冥的,你想看一看,却视之不见;你想听一听,也听不见。 

  恍恍忽忽见本尊。在这个时候呀,你杳杳冥冥有一点好消息了。恍恍忽忽地,你看着说是真,又好像没有形象;你说是没有形象,又好像见着个什么似的。“见本尊”,这本尊就是自己的自性。

  照见五蕴皆空。

  

  三光普照透三才 一归合处复一来 见色即空受纳是 妄想迁流行业排

  识乃了别五阴具 镜花水月绝尘埃 空而不空明大用 见犹未见乐快哉

  

  三光普照透三才。“三光”,就是日月星三光。“普照”,三光是普遍照耀的。“透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这儿的三光,说的是文字的般若光、观照的般若光、实相的般若光。实相的般若光也就是深般若的光。以这三种的光,“普照透三才”,把天地人都照遍了。

  一归合处复一来。“一”,就是人的这个自性。“归合处”,合处也就是性的那个处。神光不是有首偈颂说:

  万法归一一归合,神光不明赶达摩;

  熊耳山前跪九载,只求一点躲阎罗。

  万法都要一归,那么“一”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人的心,也可以说是这个性。“一归合处”,合就是相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