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P15

  ..续本文上一页空本来不会穷尽,众生也不会有穷尽,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也不会穷尽,但假设这种种不能穷尽的都穷尽、没有了,我这个回向的愿王也不会有穷尽的。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就好像人的念力似的,一念接一念,永远不会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身也修这十种的愿,口也修这十种的愿,意念里也修这十种的愿,永远都不会觉得辛苦、疲倦。我永远都不休息,昼夜精进地行这十种愿王的法门。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若以这十种的愿力来和虚空争长短,虚空就是没有了,他这个愿力也不会没有的。

  这十种愿王不是单单只有普贤菩萨修持而已,若是单单他自己修这十种愿王,普贤菩萨就不会在《华严经》上发表这十种愿王。他说出这十种愿王,就是要令我们一切众生也都遵照这十种的愿王去修行,发这种等于虚空法界那么广大的心,把自己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法界众生。所有众生的愿和普贤菩萨的愿合成一个,也就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是普贤菩萨,所有的普贤菩萨又来教化众生。你依照普贤菩萨这十大愿王去修行,你就是普贤菩萨;我依照这十大愿王去修行,我就是普贤菩萨。所谓“普者遍也,贤者贤圣也”,普贤就是普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成为圣人、贤人。所以普贤菩萨这十大愿王,不是只给普贤菩萨预备的,也是给我们一切众生预备的。普贤菩萨恐怕我们众生不明白怎么样修行,所以就发大慈悲心发明这十大愿王,叫我们依照这种的大愿来修行。所以你听了这十大愿王之后,不要以为这十大愿是普贤王菩萨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这就错了!我们听见这种十大愿王的修行方法,也都应该发这种的愿,去依法修行。

  D4.结益令知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善男子”:普贤菩萨说完了前边这十大愿王之后,又叫一声,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摩诃萨是梵语,此云“大”。菩萨摩诃萨就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这十大愿王是一切大菩萨都应该修的,一切诸佛菩萨都是由这十大愿王而成就的,我们众生想要得成佛果,也都应该依照这十大愿王去修行。“具足圆满”:修这十种愿必须要具足,必须要和普贤菩萨所发的愿一样,不能半途而废,不能修行到一半觉得很不容易就改变了,这不能改变的。你若改变就不是具足,也不是圆满。你要永远都不改变,就是虚空穷尽了,众生没有了,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也完全没有了,可是这十种的愿也不能没有。

  “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假设所有的一切菩萨都能随顺这十大愿王而修行,走到这十大愿王的里边来,就能成熟一切众生。这十大愿就是行菩萨道的菩萨,行菩萨道的菩萨也就是这十大愿王,法和人变成一个了,没有分别了,这叫随顺趣入。

  怎么叫成熟一切众生呢?没有善根的众生,你就引导他修这十大愿王,令他种善根。譬如,一切众生不晓得孝顺父母是好的事情,你能教化他,令他孝顺父母,这也是令众生种善根的一个方法。因为天地间的公律是“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们人之所以和禽兽不同,就因为人知道孝顺父母、恭敬师长。禽兽是不讲孝顺父母的,但是也有例外,譬如小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小羊羔吃奶的时候是跪着吃的;小乌鸦长大了,会反喂老乌鸦。孝是人的一个根本,人若不孝顺父母就没有善根,孝顺父母的一定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你就令他种善根;已经有种善根的,你就帮助他,令他善根增长。

  好像六祖大师在家的时候,天天到山上去砍柴,然后拿到街市上去卖,再买米回来养母亲,他这也是在种善根。六祖大师本来已有善根,这是一种菩萨的境界。有一天,他到客店去卖柴,听见一个客人在诵念《金刚经》。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里就有所悟。这个客人就给他十两银子,叫他留一点钱养他母亲,再拿一点钱到黄梅那儿去求法。这就是帮助他种善根,帮助他成就道业。

  已经有善根的众生,就令他的善根往大了增长;善根已经增长的众生,就再帮助他成熟。成熟就是成就道业,成熟佛果。“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顺就是依照这条道路去修行。修行什么呢?修行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高过菩萨,正等就高过二乘,正觉就超出凡夫,所以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超凡入圣,得到佛果的一个名称。“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你若修行这十大愿王就能成就、圆满普贤菩萨的诸行愿海。普贤菩萨专门满众生愿,众生求什么他就给什么,满一切众生愿。

  讲到这个地方,想起来普贤菩萨过去在一个寺院里做行堂。出家人吃饭都聚会在斋堂里边一起吃斋。斋堂的桌子就这么两边摆着,人就对面坐,每一个人面前有两个碗,一碗盛饭,一碗盛菜。普贤菩萨就帮人来添饭、添菜。他的腰上挂着一围小瓶子,里面装着酱油、盐、辣椒、胡椒粉等等的调味料。你要咸的,他就给你点盐;你要酱油,他就给你倒上一点。你要什么,他就给你一点什么,这就是满众生的愿。但是有的时候他给人一点盐,这个和尚就说:“我不要这么多,你给这么多做什么!”等一会又有一个人要盐,他就给少一点。那个和尚又说了:“你再多给一点嘛,好像吃你的似的,这是公家的嘛,你这么孤寒!”或者有人没有出声,你给他调味料,他就说他不要;或者你就不给了,他又说你看不起他,你对他不好了。所以普贤菩萨也不容易满众生愿。

  那么是不是就不满众生愿,不管他呢?众生越这样,你越要去行这苦行。你行苦行,有人骂你、打你、看不起你,这就是在考验你,看你诚不诚心。所以我们修道的人不要怕难,越难越要去做去。譬如,你扫地,有人骂你:“你一天到晚扫这个地干什么!有什么好处?”你也不要管他。那么你是不是可以故意这么一天到晚扫地,令人发脾气呢?也不应该的。总而言之,无论行什么道,你行得对了,就是有人骂你,你也不要管;你行得不对,有人说你,你就赶快要改。什么事情都是一样的。

  普贤菩萨的愿力像大海那么大,不是单单就只有这十大愿王,我们也应该把这个愿海给填满了。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因为这个,所以善男子,你对于这个意思,应该像我所说的这样来明白它。

  C2.显经胜德分(分二)

  D1.校量闻经德 D2.显余众行德

  今D1.

  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设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以充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数量,一切世界最妙好的七种宝贝,譬如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这些最值钱的宝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以及人和天上最殊胜的妙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来布施以上所说这么多世界的众生。“尔所”就是如许,就是像前边所说的那么多的世界。

  布施又分为三种,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

  (一)财施。财施就是自己所有的财产都可以拿来做布施。财施又有内财、外财。内财就是身心性命,属于我本身以内的财产。布施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脑、髓,这都是属于自己的内财。外财就是国、城、妻、子。国就是国家,整个国家都可以布施给人,自己不做国王了。城是大城市,譬如三藩市所有的财产都是我的,我也可以把它布施给其他人。一般人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太太或者女朋友,可是放不下的你能放下,这就是真正的布施。你若放不下,那就是没有布施。以前有一个女人听我说可以把自己的太太布施给人,她就问我,她可不可以把她的丈夫布施给人?她说她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布施丈夫的。我说:“那你也要先找着布施的对象才可以啊。有人接受,你才可以布施;没有人接受,你怎么布施呢?你不能把他吊在街上,这就算布施了。你这样是没有布施心呢,你还是舍不得。”果然她也没有布施。

  (二)法施。法施是以法来做布施。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施也叫法供养。你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大转*轮,这都叫法施。这个法施胜于财施,但是你所说的法一定要对众生的机,令众生听了这个法能一步一步地明白佛法开悟。

  (三)无畏施。无畏施就是有人遇着飞灾横祸,或者见着鬼、见着魔、见着妖怪、土匪了,这一恐怖惊慌,什么都忘了。这个时候你来安慰他,说:“不要怕,你现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会保护着你的,你不要惊恐。”你给他这么一开解,他明白了,于是乎就念观音菩萨。一念观音菩萨自然就无有恐惧了,或者一念阿弥陀佛也就不怕了,这就叫无畏施。

  “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再能以七宝及及诸安乐,来供养一切世界上的诸佛和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经过像这一切诸佛刹土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数,时时都相续不断的行这个布施,所得的功德是很多的。

  “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又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不要说听讲,只要听别人诵这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听到耳朵里,永远就成一个菩提的种子。“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这所有的功德,比前边布施尔所无量无边那么多世界,经过无量无边那么长的时间所得的功德,一百…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