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P21

  ..续本文上一页个冒牌的佛。所以成佛啊,你要知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叫什么名号。好像舍利弗尊者跟着佛学四十多年,然后释迦牟尼佛给他授记,说将来他成佛叫华光佛。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假的,佛也有假的,哈哈哈!佛无量劫以来所教化的众生,他都度了了,这叫化缘已尽。佛教化众生的因缘尽了,所以他就要入涅槃,到常寂光净土去。

  “我悉至诚而劝请”:普贤菩萨修这十种的大愿,诸佛若要入涅槃时,他就至诚恳切地劝佛不要入涅槃,再多度一点众生。“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希望佛久住刹尘劫,来利乐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

  F8.合颂后三愿(分二)

  G1.合颂三愿 G2. 愿生净土 G1.(分三)

  H1.总标回向 H2.别颂三愿 H3.结归回向

  今H1.

  所有礼赞供养佛 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这是说的普皆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佛”:前边所有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的福。有的说是“供养福”,供养佛也就是供养福,因为佛是福慧二足的两足尊。“请佛住世转*轮”:我以最诚恳的心,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种的愿力,请佛常住在世,常常转妙*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我的随喜和忏悔所生出来的种种善根。因为一忏悔罪业就消了,罪业消了善根就增长,所以忏悔也是种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所有的这一切诸善根,我都回向给法界众生。我所有的功德都是法界众生的,法界众生所有的罪过可以都交给我一个人来负担,我愿意代众生受苦,来回向这个佛道。

  H2.别颂三愿(分三)

  I1.颂随如来学 I2.颂恒顺众生

  I3.颂普皆回向

  今 I1.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这是说的常随佛学。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我愿意永远都跟着佛来学习佛道,学习普贤菩萨这种的圆满行力。“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供养过去一切的佛,和现在十方一切诸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未来一切天人师,也就是佛,所有一切意念里边所欢喜的事情,都能成就。“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我愿意常常跟着三世诸佛来学习佛法,很快很快的成就大菩提的觉道。

  I2.颂恒顺众生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所有十方一切刹”:所有就包括整个法界。所有法界十方一切诸佛的国土。一切刹,就是一切的刹土,所有一切佛的国土。“广大清净妙庄严”:都是广大清净没有丝毫染污的,有不可思议的微妙来庄严这十方的法界。“众会围绕诸如来”:又有菩萨、声闻、缘觉的海会,或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的海会,来围绕这一切诸佛。“悉在菩提树王下”:这十方诸佛国土都有菩提树,每一位佛都在这菩提树下成道。

  “十方所有诸众生”: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的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我给他们回向,愿这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都离开一切的忧悲、苦恼,常常得到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都得到甚深般若妙法的利益。“灭除烦恼尽无余”:灭除所有的一切烦恼,所有的烦恼一点也都不留。可是说得容易,行之就很难了。你想没有烦恼,这个烦恼又来了;想要断烦恼、断烦恼,又断不了。这个烦恼就好像和你不知有多少大劫的亲蜜因缘,所以你想离也离不开。

  为什么你离不开烦恼呢?就因为你没有智慧,也就是因为愚痴,所以才离不开烦恼。有智慧的人就会把烦恼照破了,照破烦恼,烦恼就尽无余了。所以我们听经闻法,虽然说是学习智慧,其实这个智慧并不是从学习来的,是我们本有的。我们本来就有这种智慧,不过我们太久没有用这种甚深的般若智慧,就把它忘了。现在我们听经闻法,就把我们本有的智慧都想起来了。你想起来智慧,愚痴、烦恼就会跑了,你就是不赶它,它也存在不住了。这个烦恼无明就住在黑暗的地方,你这地方有光明它就跑了。

  光明是什么呢?光明就是智慧。黑暗是什么呢?黑暗就是无明,无明就是黑暗。所以你若没有无明,就没有烦恼,就生出真正的智慧了。无明就是糊涂,糊涂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有烦恼呢?就因为不明白了,若明白就没有烦恼。

  I3.颂普皆回向(分二)

  J1.别发大愿 J2.总结大愿 J1.(分十)

  K1.受持愿 K2.修行二利愿 K3.成熟众生愿 K4.不离愿 K5.供养愿

  K6.利益愿 K7.转*轮愿 K8.净土愿 K9.承事愿 K10.成正觉愿

  今K1.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我为菩提修行时”:我为求菩提觉道而修行的时候。你想要有智慧就要修行,你不修行就没有智慧。你看那些聪明人都是修过道的,或者是前生看经看得多,今生也就聪明了;或者前生修苦行修得多,今生也就聪明了。但是这种苦行不是睡觉的苦行,也不是吃饭的苦行、懒的苦行。什么都不干也是不容易的、也很苦的,这也要有点定力才可以懒,若没有定力,总在那儿坐着也不舒服,站着也不自在。修行有种种的修法,有以布施来修行,有以持戒来修行,有以忍辱来修行,有以精进来修行,有以禅定来修行,有以般若来修行,有这种种的不同。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起一个公案。在一万年以前,有这么一个老修行。怎么知道在一万年以前呢?当然知道啰,现在的考古学家几万年以前的事都知道,何况佛教有五眼六通的这种本领,几百万年以前的事也都可以知道的。这个老修行怎么修道呢?他就打坐。最初他一开始打坐的时候,坐一阵子,这个腿就痛得受不了。他就和这个腿痛来斗争,说:“你不愿意痛吗?那我愿意痛啊!”就和这个腿来谈判。这个腿说:“哦!我受不了了!”“你受不了那是你的事,我不管!”他还是继续打坐。最初忍了半个钟头,把腿换一换。然后又再练习坐一个钟头。一个钟头、一个半钟头、两个钟头,就这么继续坐下去,以后一坐就可以坐几天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可以了,到底把他这个腿痛战败了。他坐的时间久了,就总也不愿起身了,一坐就坐几十年。坐了几十年,起身换换腿,又继续坐,就等着释迦牟尼佛出世,好来帮着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因为他欢喜入定,就总也不醒了。这一睡就睡了几千年,身上的衣服都烂了,脸上都是尘土,头上也被小鸟蓄上窝了。虽然是个人,看起来就像一座泥像似的,也不知道他坐了多少年。

  到了唐朝,有个玄奘法师要到印度去取经,走到半路上就看见这个老修行。这时候他身上的衣服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衣服上、脸上、头上的尘土都厚得不得了。玄奘法师就敲一下引磬给他开静。叮!这个老修行醒了,问玄奘法师说:

  “你做什么?”

  “那么你做什么?”玄奘法师说。

  “我在这儿等着释迦牟尼佛出世呢,我要帮他弘扬佛法。”

  “哦!你这一觉可就睡得太久啰,睡了几千年。释迦牟尼佛入涅槃都有一千多年了,你还等着释迦牟尼佛出世!”玄奘法师说。

  “那没关系,我再打坐。我等着弥勒菩萨出世,我再帮弥勒菩萨教化众生。”于是乎就又想要入定了。因为他入定惯了,所以就总想要入定。

  “老同参,你不要再入定了。现在释迦牟尼佛虽然已经入涅槃了,但佛法还是在世间,你帮着我去弘扬佛法好了。”玄奘法师就说。

  “我怎么帮你弘扬佛法呀?你又是谁?”

  “我是唐朝的出家人,法名叫玄奘,我现在预备到印度去取佛的法宝。等我取回来一定要有人来帮着我弘扬佛法。你总在这地方打坐,等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情也不干,这未免太可惜了。你来帮我弘扬佛法吧。”

  “我可以帮你吗?”

  “可以。不过不要用这个身体。你现在这个身体,我相信站都站不起来了,因为你坐的时间太久,这个腿甚至于都要长到一起了。所以你要换一换你这个房子,搬一搬家。”

  “那我搬到什么地方去呢?”

  “你就搬到长安,到有黄色琉璃瓦的人家去投胎去。等我回来以后,我再找你去。”

  “那好,我相信你的话,我帮你去弘扬佛法。”于是乎他就跑到长安投胎去了。

  本来玄奘法师叫他投生到黄琉璃瓦的人家,但是他记错了,记成绿琉璃瓦。这一跑就跑错了,跑到尉迟公的家里,给尉迟公的哥哥做儿子去了。

  玄奘法师离开长安的时候,唐太宗就问他,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回来的时候,要给我来一个信,我好欢迎你去。”玄奘法师就指着朝门外的一棵松树说:“这棵松树的树枝现在都往西方长。你看它的树枝若向东弯了,这时候我就回来了。”所以唐太宗就常常看这棵松树,看它的树枝什么时候向东弯。

  经过了十四年,有一天这棵松树的树枝真的都向东弯了。你看,奇怪不奇怪?这棵树就有这么大的感应。太宗就说:“大约今天玄奘法师该回来了,我们快到城外去欢迎他去。”于是乎大家都到城外去欢迎,果然就把玄奘法师接回来了。玄奘法师见着太宗,高兴得不得了,说:

  “我给我主万岁贺喜。”

  “你给我贺什么喜?我也没有什么事情…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