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五)显密在护持戒律方面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五)显密在护持戒律方面的差异

  【依此殊胜方便智慧,纵持实执之戒律,亦名密乘誓言之本体。】

  密乘誓言是在执受大清净平等之见的基础上守持的,此时大悲周遍之妙力起现一切之相,均成为本体之庄严,护持这种境心分不开的状态,一切戒律都在清净之中。

  佛制定的戒律很多,这些戒律规范了我们行为的取舍。一切与戒律相违的事情,都来自于贪嗔痴烦恼,用自宗的话来说,就是来自于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当证悟果位,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已转变为智慧时,就不需要起心动念护持戒律,它本来就是大平等清净戒律之本体。所以密法誓言分为守持誓言和无守持誓言,在执受本体、妙力起现一切之相均成为本体之庄严的时候,就是无守持誓言,一切都在清净之中。这种无守持誓言,就是密乘誓言之本体。此时见修行果皆圆融一体——执受本体本身即为见解;时时护持这种见解就是修行;在这种状态中,一切皆为清净,无守持誓言为行为;它本身就是圆满之果实。当我们的见解有所进展,甚至对密宗真实教授需要进一步认识时,我们还会讲解《呼唤上师本论》,里面讲得非常细致。

  【是故,显宗所具之罪业,此仅以间断忏除即能清净,故密宗为殊胜。】

  由于显宗在心识范围当中,所以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需要靠间断的方式忏除清净。比如我有这样的罪业,要靠这样的方式清净,如业力沉重者念金刚萨埵,寿命短暂者念长寿佛,违缘沉重者念莲花生大师心咒,智慧薄弱者念文殊菩萨,疾病众多者念药师佛,慈悲心很弱者念观世音菩萨,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念阿弥陀佛等。显宗在意识范围中,必然要树立各种对治力,以间断性的方式做忏悔。密法执受本体见解,一切戒律都得以清净,所以从护持戒律的角度来说,密法更为殊胜。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