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九)解脱需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九)解脱需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

  我们时时讲解依止诸佛,但与自己最近的佛是哪一位呢?我想除了自己的上师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一尊佛比自己的上师更为亲近。因为,除了自己的上师之外,我们见不到其他诸佛,视师如佛的原因也正在此上。当然,真正的导师需要具备烦恼消尽,出离心、菩提心与信心圆满等功德。若仅仅口中自称为导师却不具有功德者,恐怕无法称之为真正的导师。如今世上拿着印有各种头衔的名片而欺骗信众者也不乏其人,因此导师是否为真正的导师,需要长时间观察。

  我们可以从三乘的角度观察一位导师是否为真正的导师。首先,这位导师的小乘别解脱戒守持得如何?其次,这位导师的慈悲心怎么样,菩萨戒守持得如何?第三,这位导师密宗的誓言护持得如何,是否具有普遍之信心?若依止一位张口就讲解别人过失与是非的导师,分别心就会成为弟子修行的目标,这样的导师不能称为真正的导师。我们今生能否迅速成办解脱,完全依赖于导师的引导,所以初次进入佛门寻找一位好的导师非常重要。至于如何观察一位导师是否为真正具德导师,无论从经论还是教言之中,都已经做了一些讲解。

  往昔我初到汉地,可能所见世面并不很广的原因,一旦有人问我某某人怎么样,我会很单纯地直接给予回答。但是后期,自己见的世面越来越广,也想到要遵循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的教诫:“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赞众夫所指者……不赞不谤一切人。”大家都赞叹的对境,即便对方有多么不对,也不要自己一个人去指责,否则可能导致自己被大家指责而内心产生诸多烦恼。对于众人指责的对境,如果他确实是一位好导师,而你也有能力令人信服,当他人指责的时候,你的赞叹就是菩萨行。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赞叹众人所指责的对境,可能反而产生不好的结果,这是非常不值得的行为。因此,现前如果有人问我某位导师怎么样,我会对他说,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各人因缘不同,我相信一个真有缘分的信众,是不会走错路的。但若他现在的因缘暂时不圆满,先走一段这样的路程可能也无法避免。但总的来说,现前我们已经听闻了诸多道理,在依止导师方面,真的需要谨慎一些。

  现前很多汉地信众对于这些道理已经越来越了解,行为当中也越来越谨慎。往昔可能不是这样,只要有人打出活佛的旗号,就能很快聚集一批弟子。若不幸所依导师不是一位真正的具德导师,导师就会将这些居士视为私人财产,并且用天堂和地狱进行威胁——如果弟子听话就可以上天堂,若不遵照导师的教言,可能只有等着下金刚地狱。由于导师的诸多行为不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弟子们的烦恼也随之而起,并开始四处求教,这位导师的所作所为到底对还是不对。当然,由于不懂如何观察、依止导师的诸多理趣的缘故,产生类似的现象也很正常,但在我们了解这些道理之后,应懂得如何辨别。

  例如在传授皈依戒时,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师会告诫弟子,虽然现在是在某位导师面前受皈依,但皈依仪式只是一种缘,我们真正皈依的对境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具三宝功德之者,所以,我们不是某一个人的皈依弟子,而是一切诸佛菩萨以及所有大德的皈依弟子。相反,如果导师对弟子说,现在已经皈依了他,从此以后只能遵照他的话语而行持,否则地狱就是最终归宿,作为这位导师的弟子,可能内心会充满疑问与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每当有人在我面前提及这样的事情,我也只能祈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加持,让这些真正虔诚的信众能具备更好的缘起,值遇真正的善知识好好修法,此外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

  我们并非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才选择信仰佛教,我们信仰佛教是为了成办解脱。因此这些道理一定要铭记心中,只有具德与具缘者方能作为自己依止的导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