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莫舍己道勿扰他心▪P2

  ..续本文上一页成熟。

  现在一些年轻人,甚至故意穿破破烂烂的衣服,把膝盖都露出来。原来古代的时候因为衣服很缺乏,所以有很多窟窿。现在却认为这样的窟窿很时髦。现在很多藏族年轻人也这样,我前一段时间到学校里面去,我说你们不要穿那些破烂的衣服。外面有些居士供养的衣服他们都不喜欢穿,却很喜欢穿这种破烂的衣服。现在很多人确实就是这样。很多年轻人在修行、文化、道德这方面基本上都是没有的。这些都是已经舍弃了自己的道。

  其实这个“道”也有方向的意思,也有道路的意思,也有道德的意思,还有一种意思叫规律,比如《易经》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就是说,阴阳在道教和儒教当中,是一种规律,是一种道。这种道,我们最好不要舍弃,如果我们把这个规律舍弃的话,则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确实现在很多年轻人看起来特别可怜,每天都是学学学……最后自己把自己都已经“掉”了。我在一个学校里面演讲时说,现代人自己“掉了”自己,他们很多人刚开始不承认,后来我说了几个事情,结果有些人承认,有些人不承认。

  我在想,法王如意宝讲“不要舍弃自己的道”,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把这种“道”解释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

  修行人也有修行人的道,比如出家人的道是什么?就是戒律、穿出家人的衣服……现在有些出家人不像出家人,在家人不像在家人,上班穿出家的衣服,下班穿在家的衣服;有些上班穿在家的衣服,下班穿出家的衣服。头发也长长的,不伦不类。这就是作为出家人舍弃了自己的道。

  现在有些学生根本不像学生,而像流氓,按我们四川人的说法,是二流子。原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街上那种人。学生根本不像学生,领导根本不像领导。领导舍弃了道,学生舍弃了道,老师舍弃了道。所以法王的这个教言,确实有很多很多的深意……

  去年有一次,我去四川省藏文学校,结果他们那里有些老师非要让我讲一堂课。我当时也没有做任何准备,我就想起了法王的这两句教言,不用说一堂课,就是三四堂课都可以讲。然后我就给他们讲了这八个字。因为虽然那个学校确实还比较不错,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学生都舍弃了自己的道。

  还有,孩子舍弃了自己的道,父母也舍弃了自己的道。现在很多父母根本不想养孩子,不关心孩子学知识,而是整天闹离婚,整天搞很多非法的行为。这些都是已经舍弃了自己的道。

  法王这个教言里面有很深的意义。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领导,还是老年人、年轻人等等,什么样的人,都最好不要舍弃自己的道:自己的本分,自己的规律,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道德,自己的整个修行……现在很多修行人舍弃自己的道。道教有道教的修道,佛教有佛教的修道,但很多修道的人不好好地修行,整天都是为了名声、利益、钱财……这样非常非常地可怕。

  所以,老人家的这个教言确实非常殊胜。我也希望你们在这一堂课之后,就把这个教言作为自己的书签,作为自己一生当中的人生目标,它的藏文现在已被包括国外很多大德在内的很多人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确实这也是在现在社会当中很需要的,不要舍弃。

  除了不舍弃自己的道,我们还要利益别人。这是我们大乘佛教真正最精髓的菩提心。如果讲得高一点的话,它完全是菩提心。因为菩提心不害任何众生,不管说话、行为,还是在心里作意,都要做饶益有情的事情,而不做损害有情的事情。所以,在菩萨道当中,我们应尽心尽力地利益别人,哪怕用眼睛看别人的时候,不是怒视、斜视或者不顾一切的眼神;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也不要说伤人的语言。

  现在有些人说话处处伤人,基本上说不出来一个好话——可能当初父母工厂造他的时候,嘴巴造成了说恶语的嘴——而说别人过失的时候,他有口才,有很多成语,有很多这方面的天才。当然,我们说话时,不可能完全不伤害、不扰乱别人。但如果我们完全以利他心说别人的过失,像老师因特别珍爱自己的学生,父母因爱自己的孩子,责备一两句,也许可能当时扰乱了他的心,令他心里有点不高兴,但这不算是真正的扰乱。

  对任何人而言,都最好不要真正扰乱别人的心,我们一生当中能做到这点的话,确实是“阿弥陀佛”。“勿扰他心”,这里的“他”,并不仅仅指的是人,而是所有的众生。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尽量不扰乱、不损害任何生存在我们同一个地球上的所有的众生,他们同样有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生命同样珍贵,因此我们最好不要扰乱他们的心。

  生命平等,任何人没有权利践踏其他任何一个众生的珍贵的生命。在人类毁灭之前,自他平等这样的真理,它的价值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利他的心是永远珍贵的。除非在非常不道德、非常黑暗、非常卑贱的社会,可能害人算是一种最高的手段,或者杀害其他众生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为。但这是不道德的,不符合人类的规范。我刚才讲了:一阴一阳谓之为道。不遵循真正的规律时,可能会认为害别人是一种真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颠倒,这是极少数心里迷乱的人的心态。慈悲心在人类的心态当中应该是最高尚的,具有无比价值的心态。

  因此,到了21世纪的时候,人们都逐渐发现,对人类也好,对地球上其他所有的生物也好,害他的心实际上是很不好的,饶益别人的心、帮助别人的心在我们这个世间当中非常珍贵。

    “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应成为每个人的方向盘

  所以,法王临终的这八个字,对我们学院大大小小的所有人来说,相当于一个方向盘,我们个人的人生以后尽量都往“不要舍弃自己的道,不要扰乱别人的心”这个方向去。我们学院所有的修行的方向也是这个。

  现在世间当中,很多很多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此起彼伏,不断地涌现。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十年前法王如意宝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教言,就是不要舍弃自己的道。我们这个学院主要是以闻思修行、讲经说法为中心的一个非常庞大的僧团,在这里古老的思想和佛教文化,以及现代的知识互相结合。法王在世的这种传统是不能舍弃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众生,我们都不能有任何害众生的心,不能有任何扰乱其他众生的心。

  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冲突不断发生的时代,我们大家都应谨记法王临终的时候给予我们的教言。比如我们两个人,因烦恼现起而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想到:法王以前讲过,我作为一个出家人,一方面不管是穿衣服也好,说话也好,行为也好,尽量不要舍弃自己的道;另一方面我又应该尽量不要有害众生的心。

  从狭隘的思想来讲,汉族有汉族的文化,蒙古族有蒙古族的文化,羌族有羌族的文化,我希望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不管是藏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不管什么样的人,不要舍弃自己的文化。

  在如今的潮流当中,我们藏族现在很多人,把自己的传统舍弃了,这一点是非常痛心的。全世界的人都把目光盯着藏地雪域高原,其实藏地的白云、蓝天很美,但是更美的是在白云蓝天和绿草江河的中间,有一种非常古老神秘的佛教文化为主的非常甚深的思想。这种思想,如今很多人都在挖掘,而我们本民族的很多年轻人却还没有感受到,甚至有些人以各种方式诋毁、诽谤。自己根本没有去学习,你就不知道它的价值、它的深奥、它的甘露美味。当你没有尝到它的味道的时候,你一定会抛弃,一定会放弃。而法王的这一句话已经明确给你说了:你不要放弃自己的道。

  现在有很多害众生的行为,比如现在我们藏地有很多杀牛、杀人的行为,汉地这几年也是。今天上午好像有一个年轻人杀八岁的孩子,前一段时间有两个年轻人,女的要求分手,那个男的便用17刀杀害了她,最后砍了自己。这种现象以前汉地好像比较少见,但是这几年以来,动辄就出现,美国最近也出现这种现象。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用武器来杀害别人的现象。这样是不是害别人?

  作为一个出家人,如果真正完全舍弃了你的道,你就会害别人,扰乱别人的心。因此我也经常跟发心人员说,我们发心人要尽量使用温和的语言。现在个别发心人,可能以前修行不好,自己的素质不够,说话时动辄刺伤别人的心。当然有些是无意当中,可能让别人起烦恼,这个就没有办法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有些人不管在发心也好,做事情也好,在整个过程当中,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说话也害人,行为也害人,那你这样算不算一个出家人,算不算一个修行人?

  同样的道理,世间的任何一个人,如果始终都有一种害别人的心,自己迟早会吃亏的。这个因果报应谁也没有办法毁掉,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相当于我们种下种子,最后自己获得这种果报。这个种子一定会生果。

    学习和保护藏语等珍贵人类文化

  藏文里面“让存玛秀,杰孙玛珍”这八个字,翻译成汉文,就是“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八个字。这八个字的译法,我考虑了很久。有些说“莫舍己道”,是不要舍弃自己的觉性,有些说是不要舍弃本分,有些说是不要舍弃自己的行为,但可能“道”字最合适。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道”是道路的意思,其实不是。古文当中的这个“道”意思非常广泛。而且我们上师如意宝的这个“策(存)”,就是不要舍弃的“道”这个字,在藏文当中,它有很多解释。

  就像刚才说的,它有时解释为我们的语言文字。现在包括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会说藏语,非常非常可惜。我前一段时间去国外的时候,对每一个教授都问,你会不会说你自己民族的语言?你自己国家的语言会不会说?你自己当地的语言会不会说?然后我说现在世界上很多语言文字,有些已经完全消失了,有些正在消失,有些没有什么价值,有些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因为我们后代的人不重视它,便消失了,你们有什么看法?

  我也采访了很多很多教授,以后方便的时候,你们也看看。我自己虽然没有能力维护、保护各个民族非常优秀的语言、文化……但是我想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是有一点钱有一点知识就维护自己、整天都为自己做事情就行了,这不是人本有的能力。除了自己的饮食、居住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有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正在我们的手里消失,这样一来,无论你是什么民族的人,你是不是成为历史的一个受害者?这点应该值得大家关心。

  

《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