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些人而言,若身边有人影响你修法、打扰你入坐,应该如是思维:“如意宝出来了,好啊!正好修安忍。”自己应该忏悔:“我现在修法、打坐之所以受到干扰,说明我自己曾经肯定也这样影响过他人,也这样干扰过其他众生,这是我自己造的业,忏悔……”若仅仅嘴里说“忏悔”没有用,而是要心甘情愿地接受,任由对方在那儿闹吧、跳吧。如果能从心里这样忏悔,也是了缘了债的一种方法,以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事了,以后修行再也不会有什么障碍了。
“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若你处处能这样转为道用,处处能这样观为圆满的话,还会有障碍吗?还会有这些违缘吗?不可能的事。若是能修安忍,最后就能成就菩提果。有怨敌才可以修安忍,修安忍才可以证得菩提果。所以,我们应该喜欢自己的怨敌,应该感恩这些怨敌。
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
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若成就了安忍的功德,这是我和这些怨敌一起修成的,一起圆满的。如果只有我,而没有怨敌,不可能修成安忍,也不可能圆满安忍度;如果只有这些怨敌,而没有我,也没法修成安忍,也没法圆满安忍度。圆满安忍度既要靠怨敌,又要靠自己,所以修安忍所得到的善根、福德首先应奉献给这些怨敌。
因为依靠这些怨敌,我修成了安忍度,圆满了安忍度,才可以证得菩提果。他们对我恩重如山,我要报恩,所以先把善根、福德奉献(回向)给这些怨敌,愿他们也早证菩提。
自己为什么要报恩?因为他们对我有恩德。这些怨敌是修安忍的助缘,若是没有怨敌,我怎么能修成安忍呢?若是不修成安忍,我的善根和福德怎么能圆满,我怎么能成就佛果呢?
卯二、断除于彼迷惑: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
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如果有人说或自己心里想:虽然可以依靠这些怨敌修安忍,但是这些怨敌也没有想让我修安忍或者想让我积累福德的心啊,他们只有嗔恨心、害心。所以,我不应该感恩他们,也不应该恭敬供养他们。
“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这种想法看似有道理,其实是不正确的。举个例子,正法应该是你积累福德的因吧,但是它也没有这个心啊。若是如你所说“若是没有这个心,就不值得恭敬”,那么所谓的正法也没有想让你积累福德或者让你圆满的心,难道也不值得恭敬吗?
如果你承认:正法让我积累了福德,让我圆满了功德,所以我要恭敬。那么,同样的道理,这些怨敌虽然没有这个心,但是也让你积累了福德、圆满了功德,所以也一样值得恭敬。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
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可能有的人又会想:“这些正法虽然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它也没有嗔恨心和想伤害我的心啊,所以可以恭敬;但是敌人就不一样了,敌人有嗔恨心和伤害我的心,所以不应该恭敬。”
“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这些怨敌看似在伤害你,实际上是利益你了。举个例子,如果你有病,医生要给你治疗,治疗的过程看似是一种伤害,看似给你带来了痛苦,但是医生通过这种治疗,最后让你解脱病苦,看似在伤害你,其实是在利益你。敌人也是一样,看似以害心伤害你,其实是让你积累福德,令你功德圆满,也是在利益你。
如果你仍然坚持认为“他嗔恨我,有想伤害我的心,这让我忍受不了啊!”这是你自己糊涂啊!如果他不起嗔恨心和害心,他能跟你作对而成为怨敌吗,难道他怀着慈悲心来伤害你吗?
既依极嗔心,乃堪修坚忍,
故知得忍因,应供如正法。
敌人若是不起嗔恨心和害心的话,不可能对你进行伤害,也不可能跟你作对。如同医生给你做治疗一样,他们看似伤害了你,实际上是利益你了。正法让你积累福德,令你功德圆满;同样,这些敌人也让你积累福德,让你功德圆满,我们应当像恭敬正法一样地恭敬这些怨敌。
所谓“佛法难闻,佛法是如意宝”,我们也可以说“敌人难遇,敌人也是如意宝。”无论你能否接受这个观点,它都是事实真相。你原来的所思所想都是邪见,现在就要建立正见。如果大家想学佛修行,想解脱成佛,你就要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果你不想解脱成佛,还想做凡夫,还想继续愚痴、颠倒,还想在轮回中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也可以,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寅二(建立众生与佛相同)分二:一、安立教证;二、教义成立。
卯一、安立教证: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
《真实摄法经》中云:“众生之田即佛之田,由佛田中获得诸佛法,颠倒修行不应理。”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亲口说,众生和佛都是殊胜的福田,要种善根福德,就要靠这些福田。
成佛是要靠众生的,没有众生不能成佛,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依靠众生这个福田而产生;而依靠佛之福田,才能产生正法。所以,众生是福田,佛也是福田。众生要靠佛之福田,佛也要靠众生之福田,二者都是福田。没有众生不能成佛,成佛要靠众生。那么,成佛以后,佛还要不要靠众生?佛的事业还要靠众生。只有众生存在,佛的事业才存在;若众生不存在,佛的事业也不会存在;若佛的事业不存在,佛也不会存在。所以,缘起不可思议。什么叫妙不可思?这就是妙不可思。
佛要靠众生,众生要靠佛,大家是不是听糊涂了?这都是妙不可思。佛讲:依智不依识。不要仅靠意识去观察、思维,只有靠智慧才可以通达无碍。所以不要经常自以为是:“我怎么怎么认为,我怎么怎么想……”有的人就是耍小聪明,自己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似乎很不接受。没有办法!
卯二(教义成立)分:一、真实宣说;二、遣除争论。
辰一、真实宣说
辰一、真实宣说: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
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佛说,若能经常恭敬佛、恭敬众生,这个人就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就能圆满。
“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我们修法要靠所依缘,无论是佛,还是众生,都同等是所依。修行要靠自己的。
若是要消业积福,既要靠众生,也要靠佛;若是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既要靠佛,也要靠众生。我们要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佛和众生都起到了一样的作用,都成了殊胜的所缘,完全是等同的。
“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既然如此,为什么敬佛,不敬众呢?哪有这样的道理?
很多人都是敬佛不敬众,不顾家里身边的可怜众生,“他烦恼就烦恼,他痛苦就痛苦,我不管了……”觉得佛有功德,一个人恭敬佛去了。这是没有道理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其实,你留在家里伺候家人,让他高高兴兴,这才是既敬众,又敬佛。佛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这个情景,这样做才是对佛最大的恭敬。你拜佛,供佛,恭敬佛,不就是为了让佛高兴、满意吗?不恼害众生,饶益众生,这是佛最大的愿望,也是佛最希望看到的情景。如果你自私、贪婪地去拜佛、供佛,佛不一定生欢喜心,也不一定满意。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修行,什么叫学佛。
辰二、遣除争论: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
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也许有这样的疑惑:众生和佛能同等吗?佛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样样功德都是圆满的,你怎么敢说众生和佛同等呢?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我没有说众生的智慧、慈悲和佛同等,这些怎么能跟佛同等呢?众生哪有无伪的慈悲、广大的智慧和圆满的功德啊?这里并不是从自心功德的角度安立为同等的,而是从依靠二者而成就佛果这一点而安立平等的。
众生和佛都一样是我们学佛修行的殊胜所依、对境,是我们解脱成佛的助缘,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而言,众生和佛是同等的,都值得我们感恩和恭敬。既要感恩佛,也要感恩众生;既要恭敬佛,也要恭敬众生。
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
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
若是心怀慈悲心去帮助和利益众生,我们可以积累无量无边的善根和福德,甚至可以解脱成佛,所以我说“众生尊贵”。
若是以信心、恭敬心去拜佛、供佛,甚至能依教奉行,我们也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善根和福德,直至圆满佛果,所以我说“佛是尊贵的”。
从这个角度说,佛和众生都是尊贵的。
助修成佛故,许众生佛等,
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
众生可以成为我们成就的殊胜助缘,也可以成为我们种福德最好的良田。从这个角度说,佛和众生是平等的。
若是说起二者的功德,就不一样了。佛的功德无量无边,犹如大海般浩瀚无际,众生与佛能一样吗?
唯佛功德齐,于具少分者,
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
只有佛陀才是一切功德皆圆满的,哪怕众生只具有少分佛的功德,也可以成为三界所有财富的供养对境。即使将三界所有的财富都供养给他,也是应当的。
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
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
佛所说的正法可以让众生的福德善根圆满,可以让众生解脱成佛。包括怨敌在内的这些众生也能让众生的福德善根圆满,让众生解脱成佛。仅仅凭借这一点,怨敌等众生都可以成为恭敬的对境。
虽然我们天天讲的都是正法,大家天天听的都是正法,但若是自己没有把握住,没有拿正法来改变自己,对你来说,还是无济于事啊!若是不如法修行,正法也会变成恶趣因,你不但不能解脱成佛,甚至还要堕落恶趣,感受恶趣的痛苦。
同样,怨敌等众生给你殊胜的对境,给你难得的机会,若是你自己把握不住,若是你自己心生嗔恨,甚至以牙还牙,那就没有办法了,将来肯定要下地狱,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都是你自找的。
也许有些人觉得:“怨敌怎能和正法一样呢?正法能利益我,怨敌能利益我吗?”
其实,若是怨敌利益不了你,正法也利益不了你;若是正法能利益你,这些怨敌也能利益你。如果你有智慧,有修行,都能利益你;如果你没有修行,没有智慧,都无法利益你。
也许有的人又想:“正法至少不能伤害我,而这些怨敌伤害了我。他们现在就让我生气了,将来我还会有因此下地狱,难道这些不是伤害吗?”
若是这样,那么正法也一样会伤害你。如果你不如法修行,掺杂了烦恼,甚至利用佛法去造业,后果也是一样,不仅今生会给你带来很多的灾难,来世还要下地狱,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难道正法也会伤害你?这不是正法的问题,是你个人的问题。同样,这些敌人为什么能伤害你,为什么令你下地狱?这也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自己没有把握住,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相续,你自己咎由自取!
我在这里没有讲别人,也不是说某某人,而是包括所有的凡夫,我们都是咎由自取。看似一生都在学佛修行,将来不但不能解脱,甚至还要下金刚地狱,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那个时候,我们只有自己忍受、自己承担,这都是自己造的。
佛不厌其烦地反复讲,通过各种渠道让我们开悟,如果我们不开悟,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很多众生现在还很泰然自若似的,当灾难真的来临时,当你下地狱遭受痛苦时,看看还能这样吗?即使你有学问或者有势力,即使你是大明星或者是大领导,那又能怎样?在灾难面前,都一样!包括很多像我这样的人,表面看似很明白、很有修行,自己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大道理,但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真的都一样。我真的没有遭遇过什么灾难,但是有时候在梦里,心里也是很害怕,也会很痛苦,这就说明了我自己的内心和境界。真的是活该!七岁出家,一直在学修佛法,到现在还没有丝毫的成就,这都是自己的问题。
以前我也多次给大家讲过,这不是上师、善知识的问题,也不是佛法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怨就要怨自己,要恨就要恨自己。这是自己不争气,自己不像话!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