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发现自己没有修成丝毫的功德,浪费了人身,虚度了光阴。实在是莫名其秒,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我为什么这样呢?这么好的机会没有珍惜,太遗憾了。也可以理解为,真的太奇怪了,我怎么这样呢?我也是个人,我也有心啊!有心的人为什么不知道思维呢?有心怎么不知道什么重要呢?这样不是人,跟畜生一样没有心,就是一个躯壳,仔细观察就是这样的。
子二、安立理由:
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乐,未曾依教行,未满贫者愿,
未除怖者惧,未与苦者乐,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若是要净除这些过患、消除这些罪障,要成就和圆满自他的一切功德,就要经历无数劫的修炼,应该一直不间断地积累功德,最后才可以成就。但是我现在一点儿精进分都没有,一点儿修行都没有,一点儿功德都没有。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人?是不是属于这个行列里的?
“吾昔未供佛”:应该恭敬佛,供养佛。但是,你没有恭敬佛,没有供养佛。也许你会说“不对吧,我也恭敬佛,天天磕头;我也供养佛,天天供灯、供花、供香等等。”其实,哪有恭敬啊?都是自私的;哪有供养啊?都是不清净的。若是发心不清净、自私自利,就不是真正的恭敬,也不是真正的供养。
尽管你拜佛、供佛了,但是你是自私的:“我要解脱,我要成佛,佛祖加持我,给我力量!”都是为了“我”嘛。其实,若是你有真诚心,内心清净,这本身就是加持,本身就是力量。你在往外求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得到加持。
没有私心杂念,才真正对佛有恭敬心;无所求,无有私心,才是真正的供养。有些人认为,“我天天拜佛,我天天供佛,佛怎么还不给我加持,怎么还不管我呢?”你是有目的的,跟佛做交易,跟佛谈条件。“我供养你,你要给我加持”“我恭敬你,给你磕头,你要保佑我,当我的保镖”,这不是真正的供养。
“未施喜宴乐”: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给众生大喜宴的安乐。不仅给众生吃穿等暂时的安乐,并且给他们传法,让他们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令其获得究竟的安乐,这就是“大喜宴”。
我们有时候也做一些所谓的布施,但都是有要求、要回报的。若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没有相应的回报,就不做布施。
举个例子: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菩萨,当听到要饭的声音,看到乞丐的时候,就会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种欢喜比那些声闻、缘觉入定时的禅悦还强烈。但是我们一看到乞丐时,心里就烦;听到要饭的声音时,就尽量躲避。这就说明根本没有利他心、菩提心。有些人还找理由,说这些乞丐是假的,是别人雇的。即便如此,那又怎样?雇的也是众生啊。他们也是被烦恼控制的可怜众生,都是我们所化的对境,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啊。有的人在那儿自作聪明:“别给别给啊,都是别人雇的……”意思是其背后有人指使,钱都被那个人拿走了。他拿走就拿走呗。眼前的这个人当乞丐不容易啊,他要饭难,你给点儿容易。无论他背后有没有别人,有没有其他事,既然他当时要饭了,你给他一块钱,他就非常高兴。让众生欢喜,让众生快乐,这叫做善事。你只给了他一块钱,但是你看他由此获得的那种满足感、内心的那种快乐……如果能给三块钱、四块钱,他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满载而归,多好啊!所以,自己要发心,要这样施舍。
我们现在都还没有传法的能力,虽然有时候也假装地讲一些大道理,但是发心不清净,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加持。若是你发心不清净,即使你讲得再多、再好,也没有用。所以,大家现在应该先把自己修好。当你真正没有私心杂念、真正有利他心的时候,哪怕你跟那些众生说一句佛法,也有力量,也能利益无穷,加持也不可思议。否则,只讲这些大道理,讲这些理论知识,不一定能真正利益众生。
“未曾依教行”:自己没有深信佛法,也没有依教奉行。尽管你口头说自己“信佛”“学佛”,实际上对佛所讲的这些基本的道理,既没有明白,也没有相信。所谓信佛,就是要信佛所讲的这些道理。明白了这些真理,对这些道理有甚深的信心,深信不疑,这叫信佛。所谓学佛,就是要依教奉行。一切都按佛的教言、佛教的方法去做,这就是学佛。
观察一下自己:口头上说信佛,最终信的还是自己;口头上说学佛,最终学的还是凡夫。口头上信佛,但是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自作主张。佛说“要坚信,要坚持”,你坚信、坚持了吗?虽然上山来参加百日共修,一听说家里有事儿了,就走了;一听说单位有事儿了,就走了。佛说“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都会走;该离开的一定会离开,不该离开的不会离开;该来的时候,不求也会来;不该来的时候,再求也没有用”,但是你相信了吗?整天在那儿患得患失,妄想分别。佛说要这样做,但是你自己是那样想的,所以肯定就那样做了,这就是信自己,根本没有信佛。学佛也是如此,根本没有学到佛,还是个凡夫,所做的事都是跟着习气和烦恼走的。我们还是不要说自己是学佛、信佛的吧!否则,不仅丢自己的脸,更丢佛的脸。
“未满贫者愿”:我们也没有满足这些贫困者的心愿啊。就像前面我们讲的那个例子一样,一看到乞丐来了,就躲得远远的。有人需要帮助时,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
“未除怖者惧”:众生心灵有恐惧,但是我们没有去遣除众生的畏惧啊。比如,当我们到饭店或者其他吃喝的场所,看到那些众生被关在鱼缸里或者被杀、被炒,自己还在那儿哈哈大笑。当众生心里有畏惧的时候,我们没有去遣除他们的畏惧啊。
“未与苦者乐”:我们也没有让这些痛苦者获得安乐。
“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我们在母胎里呆了那么长时间,让父母痛苦。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为了我们遭受了很多痛苦,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自己来到人间,并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任何的功德。现在很多人成了父母的累赘,成了社会的负担,虽然得到了人身,但是就这样让白白地空耗了,甚至很多人现在就快要离开人世了。我们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人身,还利用人身伤害了很多众生,造了很多业,这些果报都是将来自己要承受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六十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