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舟赞讲记(益西彭措)▪P10

  ..续本文上一页

  偷劫父母六亲物 亦入如是泥犁中

  这是讲严重的盗罪,如果劫夺、盗取佛法僧的财物或者众生的财物,就会以偷盗的罪业力堕入地狱,无有出期。偷劫父母、六亲的财物也会堕入地狱。

  般舟三昧乐  不惜身财常惠施

  认识了偷盗要受惨重果报后,就应当下决心:不但不造偷盗的业,还要不惜身体和财物常做布施。

  恶染师僧坏净行 泥犁永劫出无期

  邪染众生及眷属 定入泥犁长劫苦

  若得人身黄门报 六亲同住如怨家

  这是讲邪淫果报。如果以邪心染污出家人,毁坏他(她)的梵行,也会堕入地狱,永劫不能超出。对众生或眷属做邪淫,也决定堕入地狱,长劫受苦。不但有地狱异熟果,还有人间的等流果。也就是从地狱出来再得人身时,邪淫业还没有报尽,就会以余留的业力感得黄门恶报,或者六亲眷属在一起总是不和,如同怨家。

  般舟三昧乐  愿断邪心修梵行

  认识了邪淫的果报后,就要发誓生生世世断除邪淫,修持梵行。

  欺诳三宝众生类 死入泥犁无出期

  恶口两舌贪嗔慢 八万地狱皆周遍

  论说他人三宝过 死入拔舌泥犁中

  这是讲其它几种严重罪业。欺骗佛法僧三宝和众生的人,死后堕入地狱,无有出期。说恶口、两舌,贪、嗔、骄慢,也都会堕在八万地狱中。

  口里谈论别人的过失或者佛法僧三宝的过失,死后也会堕入拔舌地狱,舌头会被拔出来,被铁钉钉在炽热的铁板上。

  丁二、普劝

  普劝众生护三业 行住坐卧念弥陀

  一切时中忆地狱 发起增上往生心

  普劝众生护好身口意三业。怎么护好?就是行住坐卧时一心念阿弥陀佛,一切时中忆念地狱苦,来发起和增上求往生的心。

  要常常想:我能忍受地狱的大苦吗?现在连人间的小苦都忍受不了,怎么能忍受地狱苦呢?如果堕进了地狱,那就万劫不复!现在幸亏有条往生的路,决不能错过。按这样来发起求往生的心。如果已经发起,也要常想地狱苦,来使它辗转增上。

  誓愿不作三涂业 人天乐报亦无心

  忽忆地狱长时苦 不舍须臾忘安乐

  常想恶趣的苦、轮回的苦,一直想到心里害怕为止,然后发誓永远不造三恶趣的业。又想到,人天的快乐果报也只是坏苦性,乐报享完就又堕入恶趣。所以,人天果报也是苦的,最终都转成了恶趣苦。这就好比一道美食最初看起来色、香、味很好,过不了几天就馊了、臭了,有漏乐就是如此,超不出坏苦的体性,见到人天乐报是苦之后,对人天的快乐也完全不希求。

  像这样,一想起堕地狱的长劫大苦,就一刻不敢放逸地求往生,片刻也不忘记求生净土。

  丙四、佛国安身

  安乐佛国无为地 毕竟安身实是精

  般舟三昧乐  唯佛一道独清闲

  跟三界相比,能在极乐佛国的无为地中毕竟安身,实在是精妙。

  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选择好来世的安身之处。三恶趣太苦,不能安身;三善趣也只是暂时的美梦,过后又落入恶趣,不得安身。所以整个轮回就像一处炽燃的火坑,没有可安身的地方。

  一入净土就永远超出苦轮,从此再没有生死的怖畏,这就是毕竟安身。不像娑婆世界,根身、器界、眷属,样样恶浊,极乐净土一切精妙,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都是无为法身真实智慧所现。

  所以,净土才是归宿。在世间千万条道中,念佛一道是真正的清闲。深入此道,就无生无死,究竟涅槃。

  净土庄严无有尽 十方生者亦无穷

  千劫万劫恒沙劫 一切去者不相妨

  十方众生未曾减 弥陀佛国亦无增

  净土依报正报的庄严,是无边际的庄严。十方来生的人也是无穷无尽。在千劫、万劫、恒沙劫中,再多的人往生也毫无妨碍,净土不会因此而拥挤。十方世界不会因众生往生而减少,弥陀佛国也不会因众生来生而增加。

  乙六、观念三圣得摄分五:一、弥陀观 二、观音观 三、势至观 四、普观 五、杂观

  (“三圣”指弥陀、观音、势至三圣。“观念”是观想、忆念三圣。“得摄”是得西方三圣摄受、摄持。所以,三圣是观念的境,观念是修行,得摄是观念的果。)

  丙一、弥陀观分四:一、心作心是 二、普照有缘 三、专念力强 四、命终即生

  丁一、心作心是

  (“心作心是”就是《观经》里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弥陀愿力随心大 四种庄严普皆遍

  这里“心”指真心,“大”指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由于弥陀真心横遍竖穷,弥陀愿力也就随真心而横遍竖穷。

  四种庄严可以解释成身庄严、语庄严、意庄严、事业庄严。由于佛的法身是周遍的,所以显现的化身、说法的音声、意的智慧以及事业都遍一切时处。也就是,遍一切处化现身形,遍一切处宣说妙法,遍一切处智慧彻照,遍一切处事业运转。

  三明六通常自在 遍入众生心想中

  三明就是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也就是对过去的事无不明了,对未来的事无不明了,对现在的事无不明了。总之佛的三明恒时遍知一切,佛的六通恒时自在无碍。佛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观想佛的心中。

  佛身相好依心起 随念即现真金佛

  真金即是弥陀相 圆光化佛现人前

  《观经》里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自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佛身相好依着心观想而现起,随心观想就现出真金色佛身,这个真金色身就是阿弥陀佛的相。

  阿弥陀佛颈项的圆光极为广大,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佛广大的圆光中有无数化佛,现在观想者的心前。

  丁二、普照有缘

  相好弥多八万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阿弥陀佛的色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中又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随形好又发出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光明不是为其他原因而普照,唯一是寻觅念佛往生的人,《观经》里说:“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所以,阿弥陀佛的真身放光就是为寻觅念佛往生的人,佛光是照在他身上摄受他。

  丁三、专念力强

  万行俱回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为尊

  回生杂善恐力弱 无过一日七日念

  一切善行回向往生,都能得生,而万行中又以念佛一行最为尊贵。从其它种种杂善回向往生,恐怕心力分散、薄弱,不如在一日乃至七日中,专注一心地念佛。

  丁四、命终即生

  命欲终时圣众现 即坐华台至宝国

  清净大海无生众 遥见生者皆欢喜

  如果能这样一向专念,在自己寿命即将终了时,阿弥陀佛和圣众当即现在心前。须臾间就坐在莲花台上,到了七宝庄严的国土。佛国中如海的清净无生众,远远见到往生者都很欢喜。

  丙二、观音观分三:一、慈悲救苦 二、色身威灵 三、惭谢报恩

  丁一、慈悲救苦

  观音相好佛无异 慈悲救苦最为强

  般舟三昧乐  不违师教念弥陀

  观世音菩萨色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苦最为强猛。

  般舟三昧乐!不违背释迦本师的教导,常念阿弥陀佛。

  救苦虽遥别世界 众生急念应时来

  或现声闻菩萨相 随缘乐见度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救苦之心急切,虽然是在遥远的极乐世界,但每当众生有难求救时,就应时到来。或者现声闻相,或者现菩萨相,或者现居士相,或者现妇女相,总之随顺众生的因缘,现众生喜爱见的相来度他。

  悲心拔苦超三界 慈心与乐涅槃期

  随逐众生身有异 分身六道度时机

  观世音菩萨悲心拔济众生苦,使得众生都超出三界。又以慈心给予众生现前和究竟的安乐。“现前”,就是求财富给财富,求平安给平安等;“究竟”,就是求智慧、求辩才、求解脱、求佛果等,都能满足愿望。“涅槃期”,就是直到把众生安置在大涅槃中为止。

  观音菩萨随逐众生不离。众生的身形多种多样,菩萨也以悲心分无数身,入在六道里度一切当时、当机的众生。

  礼念观身除罪障 直是发愿慈悲极

  一切时中缘法界 摄取六道现身中

  眼见耳闻心内事 寻声救苦刹那间

  无论是礼拜、称念、观想观世音菩萨,都能除灭恒河沙数罪障。只因为菩萨的发愿慈悲到极点,他发愿做一切苦难众生的依怙,所以礼他的身、念他的名、观他的身,都赐予加持!

  菩萨的无缘大悲,一切时中缘着法界众生,化现身体入在六道里,摄取众生。

  观世音菩萨有极广大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见到众生身处在哪里,闻到众生悲苦的音声,了知众生心中的所求,在现见的同时寻声救苦,刹那间就降临在众生心前!

  丁二、色身威灵

  天冠化佛高千里 念报慈恩常顶戴

  眉间毫相七宝色 色色八万四千光

  光光化佛菩萨众 遍满神通极乐界

  观世音菩萨的顶上有摩尼宝作为天冠,天冠中有站立的化佛,高有千里。菩萨天冠上常立着化佛,这是菩萨不忘报答本师阿弥陀佛的恩德,所以恒时顶戴供养。

  在菩萨的两眉间有白毫相,白毫有金、银、琉璃等的七宝色泽,每一宝色中流出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化出无量百千化佛,每一化佛又化出无数菩萨作为侍者。这些化现的佛菩萨,各各具有自在神通,遍满了极乐本国和十方世界。

  身作光明紫金色 内外映彻如明镜

  一切光明如璎珞 遍身交珞垂铃佩

  观音菩萨的真身通体光明,呈紫磨真金色,内外映彻,如同明镜。菩萨的色身有八十亿微妙光明,如同璎珞。(“璎珞”就是放光的宝珠,这不是说菩萨身上挂了很多璎珞,而是菩萨身体发出的八十亿光明好像很多放光的璎珞。)

  两手纤圆杂华色 恒将此手接众生

  举足千轮印宝地 下足金华满世界

  观音菩萨两手浑圆,手掌是五百亿杂莲花色,手是光明的体性,五光十色。“杂莲花色”,就是青、黄、赤、白等种种莲花色。以这样的…

《般舟赞讲记(益西彭措)》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