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的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般舟三昧念佛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散心念佛,它是净土宗最早的修炼方法,也是以前祖师大德用来快速突破某些关口的闭关秘法,秉持常精进不休息,大勇猛.大精进.大行持的原则,在长时间经行中念佛,并结合呼吸身心俱念!能很快达到有些人长时间修行不能达到的效果,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圆成佛道,这样的目的。
佛门八万四千法门,大部分入门都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要修持禅定和智能,除了严持戒律,消除贪欲、嗔恨、愚痴这三毒是根本。静坐是在静中修定,经行是在动中修定。从经律中可以发现,佛在世时对此两者同样重视,甚至在修智慧时经行的修法更有胜于静坐之处。
经行念佛可以收到修学当中不昏沉、不掉举的效果。有些人念佛念了一会儿就打瞌睡,般舟经行念佛就不会;有些人心里妄念纷飞止不住,但是般舟经行念佛心很定,这是用功的方法,又是养生之道。净土祖师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承远大师、法照大师专修这个念佛法门,一般称为“般舟三昧”,完全是昼夜经行念佛,不坐.不卧.不扶.不靠.不跪.不拜.不蹲.不爬,除了行就是站,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绕佛念佛。
释迦牟尼佛的传法人摩诃迦阇尊者,就是般舟行法成就菩提者之一。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听经闻法49年只证得初果须陀洹,佛涅槃后集结经典时,500阿罗汉聚集,阿难尊者不是阿罗汉被拒之门外,没有资格参与集结。迦阇尊者要他自己想办法进去,阿难尊者七天七夜行般舟,从初果证到了四果阿罗汉,从门缝里飞了进去集结经典。还有一位名叫周利盘陀伽尊者,大家公认他资质鲁钝,无法成道。佛陀知道后,给他一把扫帚,吩咐他每天打扫精舍,并口念“扫除尘垢”。周利盘陀伽虽然生性愚钝,但他懂得遵循师父的教诲,能够虔心奉行。一把扫帚,一句口诀。心无杂念,一路扫来,从不间断。三年时间,证阿罗汉果。他修的也是行般舟。
般舟一语,本是梵语,汉译佛立,故般舟三昧,也称佛立三昧,此念佛法门,不坐,不卧,不眠,不休,常行,故又称常行三昧。此法出自《般舟三昧经》。此经是现存大乘经典中最早的经典,也是净土经典的先驱,甚至古有大德认为此经是《佛说阿弥陀经》的最早文献。为什么在净土经典中没有《般舟三昧经》呢?佛在经中早有授记:“佛告颰陀和菩萨。我般泥洹后。是三昧者当现在四十岁,其后不复现。却后乱世佛经且欲断时。诸比丘不复承用佛教。然后乱世时。国国相伐。于是时是三昧当复现阎浮提内。用佛威神故。是三昧经复为出”。因此,我们佛弟子,必须以性命来护持《般舟三昧经》,以血汗来护持《般舟三昧经》,以志愿来护持《般舟三昧经》。令《般舟三昧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佛在《法灭尽经》上说:般舟三昧经是末法时代最早被魔灭掉的经之一,因为般舟念佛行法直截了当,修行得力时易脱离轮回、往生极乐;对比现代的念佛人往生率(李炳南老居士曾经开示过,当代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万分之几),而修习般舟法门的净土宗初祖及当时的追随众123人,个个往生,有令所有念佛人希求的百分之百的往生率,太值得学习了,是念佛人真正的归宿。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念佛社首倡此法,并定为常课。其后天台宗智者大师亦常修此法,并对《般舟三昧经》加以注疏,编成《般舟三昧行法》,开演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行法,对般舟三昧予以发扬和光大。其后,净宗二祖善导大师依净土经典作《般舟赞》,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方法。三祖承远大师居衡山常行般舟三昧,后来唐代宗赐其居名“般舟道场”。师承三祖的四祖法照大师和以“慈愍派”著称的慧日大师等相继发扬这一修定行法。唐道宣律师居长安白泉寺时,常修般舟三味,时感天人送供,此定意法遂普遍盛行于我国,并由我国东传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