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乐,还要过三十万大劫才闻到佛法,闻到佛法干什么呢,还要开智慧,还要闻佛性的道理,不闻这个道理还是没有办法解脱的,证明说,你所做的行为,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任何一部经典只要你闻到就解脱,《地藏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等。
所以大家知道吗,你们有这个因缘在这里闻法那是最大的福报,不知道多大的福报,这个闻法就是你的解脱体,你在念阿弥陀佛,你在念经,你在做超度啊,拜佛啊,这些都是福报,你在坐着闻法就是你的解脱体,知道吗,释迦摩尼佛在世一辈子就说法,众生闻法得解脱,过去一闻就解脱,所以我们闻了七天,十方诸佛皆赞叹不可思议功德,诸佛当然知道,连我都知道,但是你不知道,众生不知道,众生还不信啊,所以我讲你不信,诸佛出来你再不信,那你就是八难之一了,八难之人啊,是不是,八难之人不能闻到佛法,佛陀在边上也看不到,所以你要感到很珍贵。
那么说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不退转是有觉受的,不是说你们就不退转了,这样是骗人的,不退转是你自己在闻到以后有觉受,感受到,感受到一种轻安,感受到一种平等,你过去心很急躁,你怕死,你觉得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烦恼,咦,听了以后,你发现你的生命里没有我,无量寿了,一种清净感,无我了,第二呢,你觉得你坐在这个地方,坐在那个地方,坐在十方,都觉得坐在一个地方,这叫平等了,你自己就感受到平等了。以前要有选择的,以前你坐在我前面我不开心,你听我法了以后呢,你觉得你坐在前面跟坐在后面是一模一样的,没感觉了,感觉到是平等的,为什么,哪个地方不是阿弥陀佛的位置呢,九江南昌你不去分别了,这就是闻法的过程中,你感觉到到处都是一个地方,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你觉受到见闻觉知,见,知见,闻是闻法,觉是觉悟,就是迷和悟,你是觉的还是迷的呢,知就是解脱义,你是解脱的还是烦恼的,跟哪个相应呢,所以见闻觉知,你现在在听我讲法,在闻,这闻是什么,你现在在听闻,这个闻。你为什么坐在这里,就是因为有见闻觉知这种功能,你佛性里面有见闻觉知,它这种功能在受用,所以你就会坐在这个地方,你不会无缘无故的坐在这个地方,你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我们自性中的一种功能,如果你不闻法,你的见闻觉知就会迷,如果你通过闻法,你的见闻觉知可以受佛受,所以你坐在这里是有见闻觉知的这种作用,这种功能。
那么说,你闻到了,就可以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正觉就是佛心,无上正觉心就加了大悲,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自他圆满,那你现在是自他圆满,知道吗,现在你自己圆满,没有众生可度,没有我了,没有众生了,你度谁啊,你看到了众生自性是圆满的,你看到众生的法界是圆满的,你看到众生的行住坐卧都是圆满的,哪有众生可度啊,自己圆满了,众生圆满了,已经闻到了自他圆满了,这个叫做佛的境界,知道吗。所以呢,自觉觉他,这叫菩萨,如果发菩提心,发菩萨心,要度众生,这叫菩萨心,那么说你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金刚经》讲度一切众生而无众生可度,所谓度众生就是无众生可度,实在是没有众生,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叫度众生。阿耨多罗就是无上的意思,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的意思。正觉就是解脱义,阿罗汉就是正觉,正等,等就是普遍的意思,就是普遍法界,那是菩萨的境界,阿耨多罗的无上的意思,就是佛的境界,我们一切众生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说,我们众生一般人指定只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是这样的,所有的众生都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在《妙法莲华经》上说,不发菩提心,修法无益,不发菩提心,皆是邪魔外道,因为你不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嘛。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就是说,你应该信受我语啊,一切诸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讲实相。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后面是讲发愿的话,前面是信,若有人,假设这里面有众生已发愿,像诸佛。今发愿,像阿难尊者。当发愿,指未来的众生。就是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其实这里面有另外个意思,这个根本没有当来,已发愿的是佛,今天发愿的是佛,当下发愿的还是佛。那么说,根本就没有未来,知道吗,我们一般人指“当”是未来之意,其实呢,当是当下的意思,因为我们只有当下,为什么呢,在经典上面说,法身者,无始无终,报身者有始无终,化身者有始有终,有始有终是对化身者来讲的,但是阿弥陀佛是报身者,就有始无终,就没有将来,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将来,只有你开始那个地方,开始就已经在佛心里面了,已生今生当生,也就是说,闻阿弥陀佛是在法身报身的体上来悟的。化身是一种方便的,是指众生的心,信阿弥陀佛是信佛的心,佛陀的心没有现在过去未来的体,那么说已发愿,他本身就是佛,今发愿他还是佛,当发愿,他还是佛,他都在这个愿里面。已发愿者,后面讲已生今生当生。今发愿者,已生今生当生。当发愿者,已生今生当生。所以十方诸佛是,已发愿者,已生今生当生。阿难尊在是今发愿者,已生今生当生。我们是当发愿者,已生今生当生。就是我们的当下,过去了不可得,未来了不可得,就是“当”。所以已是代表佛的意思,今是代表阿难,当是指我们,我们的今天,当下,就是说已发愿,过去是佛,今发愿当时是佛,当发愿未来是佛。现在,过去,未来都是佛,以《金刚经》来讲三心不可得,三世诸佛。对我们净土法门讲有,就是三世诸佛。就是说你闻到了阿弥陀佛,过去是佛,现在是佛,未来是佛,你现在闻到阿弥陀佛,你本来是佛,没有闻到阿弥陀佛之前难道你不是佛吗,难道你的生命不是阿弥陀佛无量寿吗,难道你的法界不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吗,难道你无量的妙用不是阿弥陀佛吗,无非是你的一个妄想,妄想能停的住吗,有现在过去未来吗,没有啊。你没有闻到阿弥陀佛之前,你的妄想在那个地方,但是你还是佛,那个佛是谁呢,是释迦牟尼佛,知道吗,闻到了阿弥陀佛以后你现在就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闻到阿弥陀佛那一刹那,闻到了的那一刹那,已知,啊,我过去是佛,因为我的生命,我已经知道过去是佛,现在闻到,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我的生命。我已经知道我过去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是阿弥陀佛,无量妙用是阿弥陀佛,只是被妄想所执,我现在知道我的妄想在哪个地方了,阿弥陀佛在哪个地方了,这叫闻,这就是阿难尊者,当时是闻,当就是将来的当,什么当呢,你将来儿子,将来的孙子,有没有一个儿子孙子存在呢,他们叫当,当下的众生,当下的众生,那个众生没有未来,都是当下,及是没有闻到阿弥陀佛的当下,那个儿子也是不可得的,但是呢他没有闻到,他还有一念妄想在那个地方,他的妄想也是不可得的,但是呢,你的儿子在没有成佛,没有闻到阿弥陀佛之前,你想一想,难道你儿子的生命不是阿弥陀佛,你儿子的寿命不是阿弥陀佛?只是没有闻到不知道嘛,他不知道跟我们知道的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又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说,过去讲,三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我们的佛陀,我们的众生,是没有任何差别,差别只是你在分别而已。
所以已发愿者,已生今生当生。已生今生当生,已是过去,今是阿难,当就是当下,有我们的俗语讲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现在是佛,今天是佛,未来是佛。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就是说,若有信者,指定在将来得众生,应当发愿啊,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这里面往下回向,就是说,我今天在赞叹阿弥陀佛,前面讲到诸佛跟这个因果是同时,你发现这个地方又要讲同时,就是说不但你发愿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十方诸佛本来和阿弥陀佛本来是平等的,是一致的,我今天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又来赞叹我今天讲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今天我在讲阿弥陀佛的时候啊,我的心也是我现在获得的功德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就是诸佛跟我的关系,前面是诸佛赞叹众生不可思议功德,你看,汝等皆当信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就是说,你闻到的人不可思议功德,然后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释迦牟尼佛说,诸佛今天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赞叹众生今天所得的这个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所证明,那释迦牟尼佛赞叹这个众生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这个诸佛啊也是不可思议功德,诸佛又赞叹释迦牟尼佛今天赞叹阿弥陀佛也不可思议功德,你想一想,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阿弥陀佛,知道了吗。所以我们赞叹阿弥陀佛都是不可思议功德,这个不可思议功德就是现量上面就具足了,现量就具足了,就是我们现在这样谈的时候,就是不可思议功德。
“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就是说,成佛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难的,成佛这件事情都要修很长时间的,那么说能在娑婆上面,就是在我们地球上面,我们这个地球时间很长了。五浊恶世,劫浊、退劫,一百年减一岁,一百年减一岁,现在在减劫年代,叫浊,释迦牟尼佛时代人的寿命是一百岁,现在人寿命是七十岁,三千年过去了,我们的寿命是七十岁,一百年减一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最后剩下十岁,然后再增,一百年增一岁,一百年增一岁,增到人寿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来到人间。弥勒菩萨出世,那是五十六万亿年后的事情了,现在减劫,越到后面人越不好,但是呢,这个地球上减劫和增劫不断的转不断的转,但是地球不会坏,地球是八十个小劫,四个中劫,一个大劫才会坏一次,一增一减为一个劫,等我们这个劫过去,等到那个劫,弥勒菩萨出世,现在地球多少个劫了呢,地球现在已经过了九个劫,这个地球叫成住坏空,其中成二十个劫,上面没有人住,还有住二十个劫,就是我们现在住人,但是二十个劫现在过去了九个劫,现在第九个劫的减劫。第十个劫弥勒菩萨出世,第十个劫人的寿命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来到人间。就是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出世,那个时候地方好。
但是呢,我们等那个时候非常危险,要受很多的苦,地球还有多少时间住人呢,还有十一个劫,所以地球正是壮年时候,地球不会坏的,所以天主教,基督教说地球要毁灭,这个观点不符合佛语,不足以信。
见浊、我们的见解很污垢,我们信佛,因为不管哪一个,我们凡夫知见都是有问题的,我们把知见去掉,现在很多人讲经根本不依佛经来,特别是你们居士,很多居士依自己的知见来修行,他不是依佛见,只有依佛陀的知见,佛陀怎么说,我就怎么信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依众生的见。你看常福打坐,怎么打坐怎么打坐,这种观点都是错的,这个东西在人间来讲可以糊弄一下别人,对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东西,所以我们信佛语,我们吃饭穿衣睡觉都是我们的业障,讲这些东西都毫无意义,我们邪见不正见,很多五种见嘛。。。烦恼浊、见浊跟烦恼浊,见是对于利根众生来讲,烦恼是对于钝根众生来讲,叫做五顿,五利,五利就是贪嗔痴慢疑,五种见,五种顿,顿利之说,你看见惑烦恼八十一品,痴惑烦恼八十八品,无明烦恼是四十一品,断尽成佛,那么说我们众生在这见浊里面,思惑就是我们的思维,见就是外面的相,我们就被它迷糊了,见就是你思考,你天天在想,叫思考,思烦恼,叫见惑,烦恼浊叫贪嗔痴慢疑,就是说我们在此世界有见浊有烦恼浊,里面修行,用贪嗔痴来修行的话,有财色名食睡,在这些烦恼里来修行的话,就像用柴火救火一样,喝盐水解渴一样,就是说喝盐水怎么会解渴呢,用枯柴去救火,怎么可能不火扑灭呢,只能把火越救越大,越喝越渴,所以呢,不可能脱离烦恼的,在这里面修行很难修行的。
众生浊、分别心,烦恼心很重。命浊中,短命,贱命,求财的命,不好的命,业障的命,我们的命都承负很多业力,所以命很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成佛是付出了很大很大的精力,如果我们要思维释迦牟尼佛,他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一句话,他说我布施的血如大海水,我舍的肉如须弥山。“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我把这个肉舍掉为了救济众生,现在你们身上有好的手都是他舍出来的,你有眼睛是他舍的眼睛,你有耳朵是他舍的耳朵。现在我们具备眼耳鼻舌声意都是他布施出来的,所以呢,我们吃的米是他的肉,我们喝的水是他的血,我们看水是清凉的,其实是他的血液,我们吃的饭是白米很香,其实是他的肉,如果你要是真正感受佛恩,会有大悲心起来。所以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他过去因地的修行舍身饲虎,种种的修行,无量劫的修行,《菩萨戒》里讲了,“我来此世界八千返,成佛八千次了,示现成等正觉”,他这种修行又修了多长时间,在五浊恶世把我们摄取在这个地方,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他修了很多行,难以言说,释迦牟尼佛都不跟我们说,知道吧,但是诸佛都知道,有时候也会说说,希望你们生出一种报恩之心,什么叫报恩之心,就是你想成佛,你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所以社会上的学问,往往对这些都无所谓,你吃喝嫖赌,你杀盗淫妄,你不知道佛菩萨存在,不相信佛菩萨真实的在利益我们众生,我们见不到就以为没有,以自我为中心,以我为是,不感受佛恩。我们一定要感受到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成佛的难,在《悲华经》里面讲到,十方诸佛把我们舍弃了,我们这些人被所有的诸佛就像扔垃圾一样扔到一边了,然后释迦牟尼佛就一个个一个个的捡起来,然后托在手上,孩子我不会放弃你,就这种感觉,知道吧。所有我们今天,吃的饱,穿的暖,我们要感谢谁啊,我们要求果,我们要感谢因,我们要感谢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释迦摩尼佛告诉我们在此世界成佛之难,后来又告诉我们在此世界,告诉众生信阿弥陀佛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在无量寿经里说什么样的难是最难呢,叫众生在此世界信阿弥陀佛,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轻易的就信了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念阿弥陀佛,这不知道释迦牟尼佛多生多劫的护念,多生多劫跟着我们后面,我们堕地狱,堕饿鬼,堕畜牲不知道受了多少难,释迦牟尼佛为了救我们,舍去自己的生命,现在还在救我们,所以呢我们要对阿弥陀佛啊,彻底的,死心塌地的来念这声南无阿弥陀佛,感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
心月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九》全文阅读结束。